2021年氫能汽車預測:亂局該破局了

2021-01-09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氫能汽車在庚子年間熱度從居高不下到幾乎被行業邊緣化,原因是基於制氫、運輸、成本、安全與性價比五個方面的缺陷(非缺點)。2021年氫能汽車應當會徹底被淘汰,下面就來盤點關於氫能汽車的誤解以及一些錯誤的嘗試吧。

氫燃料汽車的本質水氫能汽車的概念氫氣傳統製造方式氫能推廣普及初衷AIP技術存在意義關於氫燃料汽車最多的誤解是把「氫氣當做燃料」,也就是用於熱機的能源,以燃燒的方式轉化動力;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解讀!咱們先來解析這個的問題。

01什麼是氫能汽車

氫氣的燃燒火焰溫度在空氣中的當量燃燒標準為1430℃(攝氏度),這個是非常尷尬的標準;因為汽油的當量燃燒標準為1200℃,比氫氣低也許還能體現其優勢,但是柴油的相同標準溫度卻有1800℃,也就是說以氫氣作為燃料並沒有柴油的價值高。

在工業領域使用的「氣割」除乙炔以外則為氫氣和LNG,氫氣在氧氣中當量燃燒的火焰溫度可以達到2800℃!那麼想要以氫氣作為燃料則不增氧毫無意義,壓縮增氧後的火焰溫度又太高,普通內燃機從材料到機油潤滑系統都難以承受這麼高的溫度;所以在汽車維護項目中的「氫氧除積碳」也是曇花一現,能燒蝕掉少量積碳但也會嚴重損傷發動機。

問題:既然氫能並不是作為內燃式熱機的燃料,其功能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氫燃料汽車的本質是【電動汽車】,只是在電車的基礎之上,加上一套由氫氧進行化學反應從而產生電流的化學發電器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的準確定義應當為「氫燃料發電器·增程式電動車」,核心總成包括以下五項。

動力電池組發電電池堆電機電控基礎車身這就是「氫車」的本質了,然而這種技術是絕對不會被普及的;因為從制氫到運輸再到超大的能量轉化損耗,決定的結果是使用氫能發電的背後的排放與成本,要比主流的柴電或汽油増程器系統還要高得多!所以以公共汽車為主的機動車,使用的均為柴電增程器,那麼水氫汽車又是個什麼東東呢?

氫能的製造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包括電解水制氫;「水動力」的汽車是直接加水,通過原車動力電池組在車身上進行電解水的化學制氫,之後再用氫能在氫燃料電池堆裡發電,電流為電池組充電並同時為電機供電以驅動車輛——這裡的核心是動力的電池組。

用原車儲電「先解水制氫」再「耗氫發電充電」,這不是有病嗎?與其繞一個大圈子弄出來氫,為什麼不直接用動力電池驅動車輛行駛。要知道如果動力電池組有100kwh的容量,先制氫後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損耗,只能讓得出的電剩下30kwh左右!很顯然這是愚蠢的做法,所以水氫汽車直接被淘汰。

但是這種技術的淘汰直接說明了以日韓與德國為首推廣的氫燃料增程式電動汽車也應該淘汰,因為這些車只是把「水氫系統」從車上「卸下來」而放在普通汽車愛好者看不到的背後;說白了就是在掩飾問題,把巨大的能耗與排放放在看不見的地方,這叫做掩耳盜鈴、相信這種技術有前景只能說明對技術一無所知。

02制氫方式

電解水制氫是非常差的方式,比如豐田汽車的掌門人「豐田章男」近期放話說「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這話就像放屁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老鬼子只口不提其推廣的氫能汽車的本質是電動汽車,只是說日本的電能主要依靠火電(85%左右),推廣電動汽車會造成日本傳統能源「荒」。

然而這些都是站不住腳的說法,日本的石油煤炭主要依靠進口,但是制氫的主要方式仍舊為【PDH·丙烷脫氫】技術。這種技術只要是為了製造丙烯,氫能是副產物,而丙烷正是石油分餾的產物!那麼日本依靠進口石油的日本為什麼不好看能源安全問題呢?因其美國的看門狗。

「丙烷脫氫」的制氫方式已經造成了丙烯的供大於求,這是日韓德三個國家推廣氫燃料汽車的結果,不過影響時間不會很長。因為探明石油儲量容不得再去制氫了,以汽車保有量的增速,全球年均石油消耗量看向60億噸,探明儲能能用30餘年就算理想了。

那麼PDH技術不能考慮之後,使用電解水制氫著實會造成日本的電荒,結果會怎樣呢?中國是電力大國,火力發電的體量很大,不過佔比已經越來越低,清潔發電的佔比已有30%以上。所以這些顧慮在國內並沒有,所以日本氫能株式會社的社長龍野廣道表示要把重心放在中國汽車市場,然而這種說法很混蛋。

03增程氫車的缺點

1:用於化學發電的氫燃料電池堆成本非常高昂,功率非常小的電池堆也要數十克的【PT·鉑金】;這種材料也就是俗稱的白金,一般的白金戒指也不過≤10克,算一算僅僅PT的成本就會讓這種車的價格達到什麼程度吧。可以說綜合品質相當差的氫能增程車也要三四十萬元,動力堪比凱美瑞、續航堪比特斯拉,這種車定出這種價格是要哄傻子嗎?

日本之所以不惜代價推動氫能技術的發展,核心因素是在化油器時代囤積過量的PT;但是化油器技術很快被電噴技術取代,這些PT就只有以制氫的方式去消耗,但是我們沒有這種剛需,日系汽車存在什麼問題與其他國家的汽車工業何幹呢?

2:氫能增程汽車的高壓罐儲備的是「液態氫」,其能量密度相當於35倍左右的T-N-T;這種燃料主要用於航天領域,比如下圖的日本的火箭,出現問題後的狀態大致就是這樣了。曾經粗略計算過一臺5kg左右的氫車,如果在碰撞中洩露並出現明火引燃,結果總能是輕易毀掉一個街區。

這種車還是用於日本本土比較合理,韓國和德國推廣這種技術也是很有勇氣的;然而這些二戰的戰敗國想怎麼折騰是它們的事情,在其他區域推廣就顯得不合理了。

日韓德這些國家對氫能技術的熱衷只是因為不能擁有核武,所以日本的蒼龍級潛艇使用的API技術就是氫燃料增程;但如果允許有核武的話,相信這些曾經的邪惡軸心的熱情會很高,而且會更邪惡。

然而單純依靠軍工領域還是無法快速的完成PT的消耗,所以轉型汽車的生產就顯得很重要了;但是這種車輛的問題畢竟太突出,即使是支持日系汽車的日本人在其本土市場也基本不接受,多年的努力只換來了5位數左右的保有量,這個標準基本預示了氫能增程汽車最終必然消失。

(1kg-H2成本超過60¥,綜合難以達到100km的續航,此類車不僅不環保,同時是買的貴用的也挺貴)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工業軟體破局 汽車零部件的內痛
    以下文章來源於知識自動化 ,作者張偉 郭志鵬誰在驅動汽車製造的飛躍自從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連續十一年保持不變。而自主品牌也很爭氣,市場份額也達到40%以上。這背後是一個巨大的零部件市場,2021年規模將達到4.3萬億元。
  • 破局思維:如何找到直擊問題的本質?
    這些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相信你也深有體會,提到「死循環」這個詞彙,多數人就有感覺,這些「死循環」就是一個又一個局,往往這些局會把自己死死的困住,讓自己的固定思維像關在「囚籠中」一樣,動彈不得,  那該怎麼做呢?答案就是:「破局」。  什麼是破局思維?
  • 再讀《躍遷》:掌握這3個技巧,你也可以實現人生的破局
    人生就是一個局,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忙碌,要想實現人生的破局,需要來一次徹底的開維認知。在生活中,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我那麼努力,而能力還是原地踏步?」有時,明明看過很多書,可在遇到問題時,腦子還是一團漿糊,在愁悵中感到焦慮。
  • 2021年電動汽車的變化預測:價格與續航
    比如電機以電能轉化機械能的過程中沒有振動與噪音,靜靜的轉化過程大幅提升了車輛的NVH(噪音·振動與聲振粗糙度);同時電機可以在起步瞬間爆發最大扭矩,原因為動力電池組可以隨時輸出最強的電流,駕乘體驗與性能體驗的雙料提升是絕對優勢。那麼困擾用戶的問題就只剩下了續航裡程(實用性)與用車成本的顧慮,然而用車成本也不用再顧慮什麼了,這些問題在2021年都能夠解決。
  • 2021-2027年中國汽車天窗行業深度調研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汽車天窗行業深度調研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汽車天窗行業市場發展環境、汽車天窗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汽車天窗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後介紹了汽車天窗市場競爭格局。隨後,報告對汽車天窗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汽車天窗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
  • 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過去年水平?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前景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得益於疫情後的車市反彈和財政補貼期限的延長,預計2021-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實現大幅增長;2023年以後隨著補貼退坡,市場將回落到較為平穩的增長水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在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表示,「今年汽車產業形勢跌宕起伏,歷經將近四個月大幅下降。但總體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基本保持相對穩定。今年汽車產銷有望達到去年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達到甚至超過去年水平。」
  • 中國汽車玻璃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版)
    (三)中國汽車用品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四)中國汽車養護市場發展概況分析    三、2021-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預測分析      (一)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預測分析      (二)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趨勢及預測分析      (三)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趨勢及預測分析
  • 2021國考時間安排_國家公務員局
    2021國考時間安排_國家公務員局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華圖國考估分,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21年國考筆試已於11月29日已落下帷幕。
  • 天風證券:半導體行業的矛盾與破局
    我們前瞻提煉判斷半導體行業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三大關鍵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在行業格局變化之際,高敏感度的資本將率先賦能行業,我們認為這是投資最主要關鍵的主線。根據AMD 』Next Horizon』發布會預測,2021年數據中心處理器規模將高達290億美元,CPU市場為170億美元,GPU市場為120億美元。邊緣側:應用場景廣泛,多點開花雲端受限於延時性和安全性,不能滿足部分對數據安全性和系統及時性要求較高的用戶需求。這些用戶的需求推動大量數據存儲向邊緣端轉移。
  • 中國汽車發電機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年)
    按結總體結構分五類  2.按整流器結構分四類  3.按磁場繞組搭鐵形式分兩類  《中國汽車發電機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年)》在多年汽車發電機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汽車發電機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汽車發電機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汽車發電機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中國汽車空調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
    ,但是大部分企業的出產量都比力小,難以形成規模上 的優勢,行業的散、亂、差現象比力明顯。    三、汽車電子技術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第三節 汽車電子行業趨勢預測    一、2021-2027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二、2021年中國本土汽車電子市場佔有率預測分析    三、2021-2027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發展預測分析第三章 國內外汽車行業分析  第一節 國際汽車工業現狀調研    一、金融危機下全球汽車格局分析
  • 十項預測新鮮出爐,揭秘2021製造業新走向
    近日,全球領先的數位化轉型市場研究企業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IDC FutureScape:全球製造業2021年預測——中國啟示》,本次預測將為全球製造企業高管提供了未來60個月內製造業IT以及所支持的業務發展趨勢。
  • 北汽新能源能二次破局嗎?
    二次破局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產業調整期,淘汰賽已經開始。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認為,在這個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是新能源汽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關鍵任務。
  • 大白機:科技破局,娛樂動銷!2021搶跑美業大未來
    而同樣面臨數位化考核的美容行業,在2021年又將以什麼姿態「對付」後疫情時代的發展?作為美業智能化服務商的金豪漾控股以及智能光電領先品牌的大白機,在2021將再次構建美業綜合性解決方案,重塑美業新業態。
  • IDC發布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
    IDC從全球及中國視角共同分享了組織面臨新業務需求所需的新能力、新運營和優先事項——IDC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並從四個未來發展的大方向:環境驅動、適者生存、加速成長和重構未來詳細解讀了未來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根據IDC的最新預測,2021年中國ICT市場(含第三平臺與創新加速器技術)規模達到7,111億美元,將比2020年增長9.3%,恢復到疫後相對高速的增長。2021-2024數位化轉型總支出將達到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7%。
  • 2021-2025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預測分析
    從市場地區觀察,亞洲、美洲機器人銷量均同比下降13%是全球機器人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從下遊行業觀察,汽車、電氣電子行業構成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前兩大需求,分別佔比28%、24%,汽車、電氣電子分別同比下滑16%、17%,構成全球機器人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圖表 2008-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及增速情況單位:萬臺
  • IDC:關於2021年中國ICT市場的十個預測
    11月10日消息,IDC日前發布了《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以下稱預測),該預測指出2021年中國ICT市場(含第三方平臺與創新加速器技術)規模將達7111億美元,將同比增長9.3%,預計2021年—2024年數位化轉型總支出將達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7%。
  • 稀土金屬股票預測2021年
    我們對2021年稀土金屬股票的預測是看漲的。我們認為2021年稀土金屬股票有50%的上行潛力,我們在全球市場預測系列中加入了這一看漲預測。正如路透社所解釋的那樣,稀土元素被廣泛用於消費產品,從iphone到電動汽車發動機,以及軍用噴氣發動機、衛星和雷射。儘管它們的數量遠比其名稱所暗示的要多,但清潔地開採和加工它們是困難和昂貴的。
  • 嫦娥5號的勝利回歸VS晶片亂局
    然而我沒有在媒體看到刷屏的慶祝,遠遠沒有晶片的亂局引人注目。美國用晶片打壓我們,華為無奈賣榮耀,現在連汽車也將缺晶片?為什麼我們更多人關注晶片而不關注嫦娥?想想其實也很明白,嫦娥的回歸雖然意義重大但和我們普通人沒什麼相關性,也就是沒什麼影響;但晶片對我們所有人都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更關注晶片。但從嫦娥的成功我卻看到了另一面,那就是我們的晶片突破很可能不會成功!
  • 半導體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矛盾與破局
    (報告出品方/作者:天風證券,潘暕、陳俊傑) 我們前瞻提煉判斷半導體行業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三大關鍵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在行業格局變化之 際,高敏感度的資本將率先賦能行業,我們認為這是投資最主要關鍵的主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