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躍遷》:掌握這3個技巧,你也可以實現人生的破局

2020-12-06 子芫伴你成長

人生就是一個局,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忙碌,要想實現人生的破局,需要來一次徹底的開維認知。

在生活中,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我那麼努力,而能力還是原地踏步?」

有時,明明看過很多書,可在遇到問題時,腦子還是一團漿糊,在愁悵中感到焦慮。

於是,我們開始奔波忙碌,有時候甚至加班到很晚,但效率並沒有因此而提升,越忙碌越疲憊,效率低下讓我們更加忙碌。

直到我看了《躍遷:成為高手的技巧》這本書時,才明白這樣的狀態屬於「無效迴路」,一個狀態之所以反覆輪迴,是因為這個局裡根本沒有解決方法。

那麼,這種「忙——亂」的迴路,該如何破局呢?

作者古典老師告訴我們:「破局的關鍵,在於改變你的思維系統,調整思維的順序。」

人生就是一個局,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忙碌,要想實現人生的破局,需要來一次徹底的開維認知,如作者所說,要拆掉你思維的「天花板」。

01 找到規律,是努力的技巧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有時想在網上查一個資料,剛打開網頁,突然一條微信吸引了你,你剛看完消息,又被一條新聞吸引……

不覺間,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而你的資料還沒有著落,在海量的信息中,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同事小趙在每次開會時,智商永遠在線,總能快速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被大家贊為「小諸葛」。

在一次吃飯時他悄悄透露,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直都在,如果善於找到問題的規律,網絡就是你的文件夾。那麼,解決問題的規律有哪些呢?

1、專注

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把精力專注於自己優勢的區域上,並持續去觀察、挖掘和強化,這樣我們才能更快速地解決問題。

2、理解冪律(二八法則)

冪律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規律,冪律的第一個特徵是高度不平均,第二個特徵是分形,在每一個細分領域下,都有那20%的頭部和80%的尾部存在。

理解冪律,用平常心去面對事物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3、頭部效應

遇到問題時,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某一領域足夠突出,成為仙人掌上的一根刺,你才能在這個領域擁有話語權。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說:

「面對呼嘯而來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

在網際網路的今天,我們的大腦不該只用來記憶,而要用來觀察、思考創造和影響他人,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才是努力的正確方向。

02 聯機學習,是思維迭代的技巧

聯機學習,是用你的思維換取別人的答案,在與朋友深度交流時,實現思維的迭代。

著名影星李小龍成為一代武術高手,就是懂得以答案換答案的思維。

他摒棄各武林門派之間不互通的觀念,結合哲學和心理學融合拳法教給學生,再從學生身上,學習各自的拳法優點,最後融會貫通打出一套「截拳道」。

學會聯機的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比如原來我們遇到問題是思考該怎麼辦?而現在遇到問題,你只需思考誰會知道答案就行,聯機學習具體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自我成長,帶有極強的目的性去學習。

比如在讀書時,我們可以先看目錄,按照需求有選擇性地讀,並把看過的內容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來,或者講給別人聽。

其次,與同行深度交流。

春秋時期,孔子、孟子、墨子等學士,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坐一起討論如何治世,才形成了「百家爭鳴」。

另外,跨界聯機學習,進行思維風暴。

不同領域的人聚在一起,面對同一問題,思維一定不同,相互碰撞後總結觀點,再思考討論,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大家一起進行思維的迭代,實現共同成長。

03 善提問題,是把知識變價值的技巧

愛因斯坦說:「如果我必須用1個小時解決一個重要問題,我會花55分鐘考慮,我是否問對了問題。」

萊特兄弟看到像在天空飛翔,就提出問題:「人類能不能像小鳥一樣翱翔於藍天呢?」

針對這個問題,他們查詢了大量資料,做了無數實驗,利用氣流和空氣動力學,成功地把飛機開上了天空。

戴維·溫伯格在《知識的邊界》書中說:「被餵養並不是獲取知識的好辦法,真正的求知之旅必然包括提問,包含挑戰,而不是將知識視為無可質疑的真理。」

善於提出問題,問題越具體越好,我們可以構建一棵問題樹,遇到困難時先思考4個問題:

1) 我們面對什麼樣的問題?

2) 如何知道自己已解決這個問題?

3) 會遇到哪些挑戰和障礙?

4) 有什麼解決方案?

提問倒逼你更新知識,深入思考,會給你帶來創意。而要把知識變價值,在於把問題落實到行動,不斷與別人分享。

比如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如果遇到思維瓶頸,不要放棄思考,如果寫不出一本書,就寫一篇文章,或者一張知識卡片,一句話,把它分享出去。

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個體之和大於整體」的效果,完成知識體系的躍遷。

構建知識體系最好的檢驗方式就是輸出,而輸出的最好辦法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問題的核心,如此反覆循環才是把知識變價值的技巧。

04 思維破局,才是實現能力躍遷的關鍵

古典說:「破局要先識局!」

所謂「局」,就是一個「系統」,人生就是一個破局的過程。

我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孩子在學校老是被同學欺負,她跑去學校讓老師調解,可問題並沒有解決,她不知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在學校經常被欺負,父母最需要改變的,不是別人的態度,而是孩子內心的自信,以及勉勵孩子強壯自己的身體。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如果只是習慣性的就事解事,有時會陷入無解之困局。

斯坦福教授保羅·瓦茨在《改變》書中說:「第二次序是改變第一次序的關鍵。」

這樣的思維誤區在日常也經常出現,比如減肥時要改變的不是少吃,而是新陳代謝;拖延要改變的不是態度,而是能力問題;戀愛中的人,要改變的不是陪伴,而是兩個人相互愛戀。

所謂躍遷,就是一次次讓自己做思維次序的改變,一次次地破局原來的困境。

生活中,我們形容一個人看問題「有見地」,是說他看得遠,看得透。

「遠」是看到事物發展的脈絡,找到過去和現在的關係。

「透」是能理解事情背後的真正規律,看到事物背後的層級。

這也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人生並無固定的局,困境只是我們思維的壁壘和幻象,躍遷不是結果,而是一個起點,是跳出舒適區的思維迭代過程。

相關焦點

  • 《躍遷》:這3個選擇,讓你的人生不再走彎路
    《躍遷》通過"高手的暗箱""高手戰略""聯機學習""破局思維""內在修煉"共五個章節詳細闡述了社會中"躍遷高手"們的心智和技術,整本書不僅有底層數學、進化論、系統科學的框架為支撐,還包含了書本及身邊大量高手的案例分析,可以說既有道,又有術。面對躍遷機會,高手們如何選擇?
  • 有關成長: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人生躍遷
    還好,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擁有改變自身成長軌道的方法,我們可以後來居上,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人生躍遷。同時,作者通過分析自己以及身邊高手的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分析了在個人成長階段,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梳理出從普通的底層實現階層躍遷的方法和思維總結供我們借鑑,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都會有束縛的階段,只有找對方法,努力衝破束縛,才能真正地成長。#決定我們一生的也就幾件事!
  • 《躍遷》:一個人越來越厲害的3個關鍵策略
    但時代的快並不是要你加快腳步去追趕,相反你應該慢下來,想清楚方向再奔跑;功利性閱讀越是盛行,你越是要慢下來做些堅硬的閱讀。人生只有一次,所以你要學會用投資的心態來看待人生,看待你一天的24小時。你可能想要用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飛躍,卻在頭破血流後發現一個人的力量好小,一個人的能力很有限。怎麼辦呢?學會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的努力,這也是古典老師在《躍遷》這本書裡告知我們的。
  • 「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實現人生躍遷?
    這就是一個存量博弈的時代,個人被鎖死在一個低水平的狀態中,在社會的某個圈層裡周而復始地循環,人生的躍遷可望不可及。在整個社會還沒有出現新的變化之前,面對這個「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跳脫出簡單自我重複的圈層,實現人生的躍遷呢?
  • 消除這3點差異,普通人也能變高手
    《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本書為我們揭開了高手的面紗。這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煉成高手的方法論書籍。它以成長躍遷為目標,教你洞察事物的底層邏輯,更新你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帶領你實現作業系統的迭代更新。 作者古典以前是新東方的英語老師、培訓師,後來自己開公司,創辦了新精英生涯,指導年輕人做職業生涯規劃。
  • 掌握這幾個開車小技巧,你也可以成為老司機
    其實並非如此,老司機之所以能稱之為老司機,往往是因為一些普通駕駛者沒有掌握的開車技巧以及寶貴的駕駛經驗,小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幾條實用的經驗技巧。 3、車速掌握好、剎車有技巧 新手開車
  • 普通人如何快速實現人生躍遷?
    我給幾百人做過一對一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越來越發現,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每個人都想在人生之路上不斷升級,跨階,躍遷。換言之,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高手。那麼,什麼叫高手?到底該如何成為一個高手?那麼,你怎麼才能成為高精尖?答案是,一定要做你喜歡且擅長的事。喜歡且擅長的事,就是最高的能量。每個人從出生開始,自帶的能量就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從出生開始能量就比別人高一些,有的人則剛好相反。無論你先天能量是高還是低,但是,只跟你自己比就好了。當你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時,你的能量一定比你做其他事情時要高。
  • 《富蘭克林自傳》三流大學畢業,什麼讓你實現人生躍遷?
    一.初顯才華,少年嗜書如命「我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生於貧寒長於貧寒,後來居然改變了人生改變了命運,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富蘭克林有17個兄弟姐妹,8歲的時候在一家語法學校學習。他聰明刻苦,很快從中等生提升到優秀生。
  • 該如何實現階層的躍遷?看這一篇就夠了!
    如何實現階層的躍遷,從兩個維度思考:1、在當下的社會,實現階層的躍遷有多難?是什麼因素導致實現階層的躍遷難?只有看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深刻體會到賈玲成名的難,以及其背後的原因。2、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實現躍遷?也就是路徑是什麼?這些能從大的方向上給予我們指引,也就是有了理論依據。
  • 隱蔽你跨越式成長的秘密是什麼?《躍遷》這5點告訴你答案!
    你想找到最佳路徑,藉助趨勢紅利,撬動個人跨越式成長嗎?隱蔽個人跨越式成長的關鍵知識、方法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本周,開啟一本新書的閱讀,即古典老師的《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是繼《拆掉思維裡的牆》之後,閱讀古典老師的第二本書。
  • 人生躍遷,需要學會捨棄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以前行得通的方法突然行不通了;以前能創造出成績的思路現在卻也不行了;以前令你感到自豪的能力其實也沒什麼;以前支撐自己前進的信念好像突然之間失去了給你打雞血的效果。仿佛內心有個聲音在告訴你:「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只要你忽略這個聲音,你好像又馬上適應過來,只是你隱隱約約感覺地它依然在你心底的某個地方迴蕩。
  • 你有什麼心態,就有什麼命!掌握這四個技巧,建立你的積極心態
    心態決定一個人命運,消極的心態,就像是人生的狂風暴雨,會讓你的命運一團糟糕;積極的心態,則如春日暖陽,會讓你的人生一片美好。所以說,你有什麼心態,就有什麼命!而多少人敗就是敗在了心態上!掌握以下這四個技巧,建立你的積極心態,人生會越來越順。
  • 23歲女孩兒加班猝死,青年人階級躍遷的機會還在嗎?
    只看言論「你們看看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這大概是大廠裡會經常出現的「勵志」言論吧。「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為多多奪邊疆」。翻譯過來,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實現財富積累,只有拼命加班才能實現階級躍遷。
  • 陽志平:階級躍遷背後的殘酷真相,你知道嗎?
    在今天,實現從草根到中產,從中產到精英的階級躍遷,是很多青年的夢想。他們花費大量時間,結識人脈,維繫關係,激烈廝殺,但這樣辛苦積累的資產隨時可能貶值,對未來的焦慮只增不減。或者,你還可以選擇另一條人少的路徑:積累文化資本。1寒山蒼翠,秋水潺潺。如果將人生比喻成河流,同源之水,清濁各異。因此,仕女愛姻緣,士子求前程。
  • 宇宙第一真理:金字塔原理,你在其中卻沒完全掌握的階層躍遷密鑰!
    就像某太陽喜歡說的,這是一個宇宙的真理! 我們必須掌握! 如果你想學,看那本《金字塔原理》又看不下去,那麼你只需要記住上面的2個點就可以了! 如果你還是一頭霧水,那麼來看下面2個簡單的例子。 第1個例子,思維導圖的培訓班學習任務。
  • 如何通過閱讀改變人生?這3個讀書階段,你一定要知道
    之後,他按照讀書高手的指導,從一位完全不讀書的普通員工,靠讀書實現人生翻盤,晉升為銷售總監,並和書友喜結良緣,收穫甜蜜愛情。書裡的洪鎮洙靠讀書逆襲人生,經歷了以下3個讀書階段:「100天培養讀書習慣--100本專業書籍,培養專業能力--365本自我啟迪式書籍,收穫成功思維」。
  • 朗讀課文不是照書念,掌握好這3個技巧,讓朗讀幫你提高語文成績
    朗讀課文、朗讀英語、朗讀數學公式,通過朗讀,達到強化記憶力的目的,讓小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更加鞏固。不過,我們大部分小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都是照著書本大聲念。甚至在學校早自習的時候,還有語文老師因為學生朗讀課文的聲音太小,而懲罰學生的現象。朗讀究竟該怎麼讀?大聲照著書本念,只是掌握了朗讀的行為,並不是真正的朗讀。
  • 階層難以躍遷?人生難以逆襲?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方向
    美國階層固化嚴重,流動性非常低,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個人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階層躍遷的道路幾乎被堵死了。因為美國的教育也是呈現分層的,底層階級進行應試教育,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中層階級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優秀的人才;上層階級進行精英教育,培養決策能力。
  • 在不確定的世界裡,這20本書讓你實現財富飛躍!
    今天,阿信就從能力進階和理財投資兩個角度,準備了20本書,幫助大家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早日實現財富自由。(等不及的可以直接點擊圖片進入我們的618特惠專場,頁面內的書全部直接5折!)這五項修煉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修課。《見識》《態度》《格局》吳 軍 著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成就的定點。吳軍老師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在商業上有很大的成就,寫書也是一不小心就獲了文津獎。跟著吳軍老師介紹的方法,會早一點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實現可疊加式的成長。
  • 破局思維:如何找到直擊問題的本質?
    比如你很忙天天加班,狀態不佳,情緒紊亂,變得更忙更亂,這就很典型。  這時破局的核心是「打破循環」,怎麼做呢?  原本你很忙沒時間思考,現在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固定時間,來優化本周工作的情況,方向和可以改進的地方,下周的核心計劃等,這樣你就會慢慢進入正向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