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美元正面肖像人物,不是林肯,不是柯林頓,而是他——班傑明·富蘭克林。
他會多種語言,是《獨立宣言》起草人,是美國革命重要領導人之一,創辦學校,醫院,報社,他是政治家,發明家,作家,記者,等等。他的每一重身份都一個傳奇經歷。
但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只讀了兩年小學,他如何逆流而上,造就了史詩般的一生?
《富蘭克林自傳》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本書,平頭百姓,商業巨亨,乃至國家領導人的指導書籍。
1771年,寫於在英格蘭特懷福特村的聖阿薩夫教堂主教家中。本書部分是給兒子的私人信件,並打算發表。所以用私人化拉家常的形式,娓娓講述了自己如夢如幻的一生。
一.初顯才華,少年嗜書如命
「我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生於貧寒長於貧寒,後來居然改變了人生改變了命運,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富蘭克林有17個兄弟姐妹,8歲的時候在一家語法學校學習。他聰明刻苦,很快從中等生提升到優秀生。
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在兩年後退學。由於喜歡讀書,父親便讓他在哥哥的印刷鋪做學徒。這時他才10歲。
學徒期間富蘭克林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書籍。便在一切零碎時間如饑似渴地讀書,早上開工前,晚上下班後,中午大家吃飯沒有回來的時候。
父親書架上的馬瑟《為善散文集》,他讀了好幾遍,對他今後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有影響的傾向。
哥哥鼓勵他寫得兩本小說大賣,之後他匿名發表在哥哥報紙上的文章得到一致好評。
書可謂是是富蘭克林的啟蒙老師。
富蘭克林說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幸運的。他的幸運來自書本和自己勤奮自律。非要說幸運的話,他的每一次成功,是他更加自信,堅持自己道路的動力。
二.好運不斷,卻又一波三折
讀書讓富蘭克林貧困的生活得到老天的眷顧。
在費城打工期間,給姐夫的回信被基思州長看到,並稱讚他是有為之才。基思州長建議他自己創業,並寫了推薦信給富蘭克林的父親。
誰料基思州長並沒有履行給他投資的承諾,使富蘭克林被被困倫敦,又做起了本行——印刷。
到這件事卻也打開了富蘭克林對創業的認知,雖然沒有成功,但也算是在門外溜了一圈。
這時結識了品行良好的候德納姆,邀請富蘭克林一起回費城做事。 他會教富蘭克林記帳,這時富蘭克林已經離開印刷業,準備涉步商海。
但是好景不長,德納姆去世了。
富蘭克林只得暫時回歸印刷業,他發明了一種鑄模,在其他工人技能得到提升後,被老闆凱墨一腳踢開。
三.事業漸入佳境,始終書本相伴
富蘭克林與梅雷迪思父子合夥,在費城開辦了印刷廠,接到了業務。與此同時不忘讀書,開設了「講讀社」。
他的勤勞在當地已有印刷巨頭的同時,打開了口碑,獲得了一些機會。
隨後創辦《賓夕法尼亞州報》幾年內成為他最賺錢的買賣。
他寫的《紙幣的性質和需要》為他爭取到了印刷紙幣的權限,還有寶貴的民心。
事業漸佳,口碑好,人品好,得到了許多合作機會,文具,紙張,書籍等。
之後他做過州長秘書,建立學校,醫院,起草《獨立宣言》。
屢受挫敗的富蘭克林時刻不忘讀書,好學,勤奮給他贏得來了好口碑。自律的人好運一直都在。
四.是什麼讓你實現人生躍遷?
「當我回顧一生中的幸福時, 不禁會這樣說:如果有人提 議我重走一次人生路的話,我倒樂意重 走一回,我的要求不高,僅 僅要求像作家那樣,在再版時有改正某 些錯誤的機會。最好的情況 是,除了改正錯 誤以外,還能把某些不幸的 遭遇變得更順利些。」
對富蘭克林來說,讀書是讓他一生幸運的事,他的一切哪怕生命都圍繞著書籍而生,為了書,他可以放下一切榮譽。
更應了那句話,「我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一個是不讀書的。」
讀書是富蘭克林逆襲翻盤的秘訣,勤奮的讀書是獨一無二的心法。成功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努力,直到達成目標。
芭蕾舞大師巴倫仙說:「我不要喜歡跳舞的人,我要不得不跳舞的人。」
不得不意味著必須,當命運給你安排了一個不幸的角色,你有兩個選擇:1.隨之沉浮;2.改變它,不給自己任何藉口,做一個不得不的人。
富蘭克林就是那個不得不與命運抗爭,不得不「跳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