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要躍遷,你的認知應該升級了!

2020-11-22 深度思考派

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距,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最終造成不同的結局。

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的時代,一個毫無背景和資源的普通人,如何爭得自己的生存選擇權(時間與空間的自由),改變當前的現狀,最終獲得階層的躍遷?#認知水平#

哲學上講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即什麼樣的思維認知,決定了什麼樣的行為選擇。我們想要實現人生的躍遷,就不能不提升自己的認知。

認知水平並非是與生俱來的,在《認知升級》這本書中,作者指出智力並非由遺傳決定,一個人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環境,才是決定認知水平高低的關鍵。

只要我們努力改變自己的學習環境,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

01什麼是認知?

認知,指通過心理活動(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獲取知識。我們習慣上將認知與情感、意志相對應。

認知是個體認識客觀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動。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等認知活動按照一定的關係,組成一定的功能系統,從而實現對個體認識活動的調節活動。

在個體與環境的作用過程中,個體認知的功能系統不斷發展,並趨於完善。

簡單來說,認知就是我們對於世界的洞察和理解。

02如何實現認知升級?

·重塑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是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不斷發現自我。自我認知,決定了我們對於一件事的解讀,這些解讀會在大腦中不斷重複,最後成為現實。託馬斯的「自證預言」解釋道:如果人們把情境當作是真實的,那麼其結果也將成為現實。

在心理學上,「自證預言」是存在的,人並非被動地任從環境影響,而是主動地根據個人的期望,作出相對性的思想及行為反應,而使期望得以實踐。

打破消極預言的設限,先要清楚你自己是誰,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至理名言「認識你自己」,對於自我的認知是人生永恆的話題。你需要不斷地尋找自我,不斷思考哪裡給自己設限了,並且時刻提醒自己轉變思維。

日本設計大師山本耀司對「自我」有過這樣一番解讀:「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

珍妮·蘇克(哈佛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曾經在美國的芭蕾舞學校學習芭蕾,之後轉到了朱利亞音樂學院專攻鋼琴,之後考入耶魯大學。

她畢業當年獲得馬歇爾獎學金,轉戰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學位,拿到學位出版了第一本書後,她發現原來法律才是她終身奮鬥的事業,成功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

珍妮的經歷比較複雜,從舞蹈、音樂跨界到法律,但也恰恰說明了自我認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隨我們成長過程,慢慢習得的一種能力。只有不斷去探索嘗試,你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

·長期輸入優質信息

巴菲特說:「我每天讀五份報紙,查理也是如此。」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大家需要在頭腦裡安插網絡狀的智力模型,然後把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從書本中得到的知識或其他途徑得到的知識)用這種行之有效的網絡狀模型組織起來,通過這種系統可以整合各種事物,進一步鞏固認知

所謂的智力模型,也就是思維模型,它能促進信息的輸入和行為的輸出,由此形成一個正循環。我們從外界輸入頭腦的信息,經過思維模型的處理,會形成認知,指導輸出,並且進一步影響著輸入。這三者之間彼此影響促進,正向循環,最終會形成飛輪效應。(努力達到臨界點,會出現巨大的推動力)

我們想要實現認知升級,離不開優質信息的輸入,巴菲特常年閱讀投資行業報紙的習慣,就為他個人內部認知系統,和框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階層躍遷,你知道的越多越好
    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名校畢業的少,名企工作的少,國企、公務員的有一波,佔最大多數的,是普通本科、無名專科、初高中畢業的,工作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普通人;而這個屬性的人,正是目前社會中佔比最多的人。看似從農村跨越到了城市,殊不知城市並不是那麼歡迎想要進入城市的人們;並且,買了房就實現自己階層的躍遷了嗎?買房那只能勉強叫立足,離階層躍遷成功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 如果「認知升級」意義不大,那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大多數人理解的認知升級不對,那麼認知升級到底是什麼?這裡面兩個詞,升級很好理解,關鍵是認知。根據百科的定義:認知,是指人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認知能力,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簡單來說,認知,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即便是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認知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提到《最後的晚餐》這幅畫。
  • 消除這3點差異,普通人也能變高手
    想要成為高手,首先就要了解高手。 《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本書為我們揭開了高手的面紗。這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煉成高手的方法論書籍。它以成長躍遷為目標,教你洞察事物的底層邏輯,更新你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帶領你實現作業系統的迭代更新。
  • 隱蔽你跨越式成長的秘密是什麼?《躍遷》這5點告訴你答案!
    你想找到最佳路徑,藉助趨勢紅利,撬動個人跨越式成長嗎?隱蔽個人跨越式成長的關鍵知識、方法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本周,開啟一本新書的閱讀,即古典老師的《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是繼《拆掉思維裡的牆》之後,閱讀古典老師的第二本書。
  • 階層難以躍遷?人生難以逆襲?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方向
    階層難以躍遷?人生難以逆襲?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方向階層的躍遷需要做到以下三點:深化認知並做到知行合一與本能對抗,快速進階設立長遠的目標,一步步向前成為了不起的自己因此深化自己的認知,是走出來的第一步。僅僅「知道」還遠遠不夠的,我們普通人也知道、懂得特別多的道理,但卻知而不行,處在一個既想要擺脫又沒有勇氣和能力去擺脫的狀態,這種停滯住的狀態是絕大多數人共有的一種命運。這種命運就像是「道理我都懂,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要打破這個魔咒的辦法就是:去行動,做到知行合一。
  • 《天道》:四個角色,四種認知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有敬畏之心,知道自己的認知局限,從不耍小聰明,這樣的品質對普通人已難能可貴。而如果能在認識到自己不足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去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不斷升華自己,一定會成長地更快!如果把認知狀態分為四層,那麼技術和能力的累加,只不過讓我們在一個層次中不斷提升,而只有認知能力的轉變,才能讓我們實現躍遷。認知能力,就是解讀信息的能力。
  • 普通人如何快速實現人生躍遷?
    每個人都想在人生之路上不斷升級,跨階,躍遷。換言之,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高手。那麼,什麼叫高手?到底該如何成為一個高手?高手,就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才,就是那個領域的高精尖。那麼,你怎麼才能成為高精尖?答案是,一定要做你喜歡且擅長的事。喜歡且擅長的事,就是最高的能量。
  • 該如何實現階層的躍遷?看這一篇就夠了!
    如何實現階層的躍遷,從兩個維度思考:1、在當下的社會,實現階層的躍遷有多難?是什麼因素導致實現階層的躍遷難?只有看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深刻體會到賈玲成名的難,以及其背後的原因。2、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實現躍遷?也就是路徑是什麼?這些能從大的方向上給予我們指引,也就是有了理論依據。
  • 從《躍遷》到「躍讀」:古典要拆掉你思維裡的「天花板」
    一個普通人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知識躍遷?如何把將知識轉變為價值,擺脫「聽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夢魘?或許,你可以從《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一書中去找到高手們的思維模式和方法。9月17日晚,《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作者、羅輯思維「得到」APP專欄《超級個體》主理人古典,攜新書來到長沙梅溪書院,與讀者面對面交流。
  • 《躍遷》:這3個選擇,讓你的人生不再走彎路
    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躍遷》裡的一句話,讓我回想起人生路上的多個選擇時刻:高考填志願,選專業還是選學校?畢業選工作,選城市還是選公司?結婚找對象,選愛情還是選麵包?這本《躍遷》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既然"認知決定選擇",那麼如果我們早一點了解到"高手的暗箱",是不是就能在以後做選擇的時候,更有目的一些呢?
  • 《天道》關於社會階層躍遷的「道理」精神躍遷比物質躍遷難度大
    其實智慧這個詞也不屬於人類認知的範疇,這是神的力量,所有人都想獲得,但容易被執念帶跑偏的一種意識。《天道》關於社會階層躍遷的「道理」精神躍遷比物質躍遷難度大。物質財富的累積可以達到階層躍遷的「低保線」,而天花板沒有上限,而且我們必須清楚一件事;有錢未必富;有錢未必貴,富貴未必贏人,強弱並未分家。
  • 顛覆物理學基本認知: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量子躍遷的過程可以被預測,且開始後可以被阻斷。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的量子躍遷觀念。研究人員在耶魯大學實施了這項實驗,他們通過一種幹擾度最小的裝置來監測量子躍遷進程。每一次躍遷都發生在一個超導量子比特(superconducting qubit,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位)的兩個能態之間,這個小循環可用於模擬原子中離散量子能態的超導微環路。
  • 好買商學院 | 最好的投資,就是讓你的認知迭代
    個體差異 就一個領域而言,如私募基金,近7500隻基金產品(2017年數據),最高收益率246%,最低虧損率—79%,在投資收益的正態分布中,你能斷定你投的標的是哪一隻?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這就是投資盲目症。三大幽暗地帶,就是三大認知障礙,破除這三大認知障礙,還是得從最基本的投資知識和最樸素的投資理念開始。
  • 關於財富的12次認知升級:重新理解財富,停止無效的努力
    我在綜藝節目《超級演說家》裡聽到過一段演講,題目叫做《寒門貴子》,演講者是劉媛媛,演講的大意是未來富人會越富,普通人再難有翻身的機會,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我們該怎麼辦?你得找一個新維度,在另外一個地方,也擁有對於他們不平等的競爭優勢才行!  這個新維度,就是:認知!  你得升級自己的認知,把你自己變成和他們不一樣的人,這才可能是你唯一的超車途徑!
  • 成大事者,必須經歷的五次躍遷
    如果你也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向上生長不停改變,那麼下面的路徑就值得參考,助你完成5步躍遷。頂尖高手畢竟珍貴稀缺,佔據絕對少數,但普通人依舊可以崛起,達到一定高度,這就要求我們設法挺進,往垂直領域前5%~10%潛伏。怎樣才能一路打怪升級不繞彎路?其中方法論大致可分為如下五步。
  • 《躍遷》「中」古典
    高手的心法首先我們來談談高手的身份,事實上,普通人和高手的差別說大也不大,前者只懂得努力,而後者則比前者多走了一小步,這一小步就是他們往往懂得利用趨勢和平臺來放大自己的努力。也正是這一步成了普通人與高手的分水嶺。要知道,只有梯子搭對了牆,努力向上爬才有意義。在正式比賽前,高手可從不著急出發,他們會極有耐心地權衡一條最有利的地形。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14本·古典《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
    你不僅找不到支點也缺乏撬動自己的槓桿,《躍遷》整本書都在告訴你,如何找到支點,以及看見隱性槓桿的高手的技術。《躍遷》是專注生涯規劃領域的古典老師的第三本力作,在繼《拆掉思維的牆》和《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之後,一本關於思維、信念等人生底層架構改變的書籍!
  • 有關成長: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人生躍遷
    還好,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擁有改變自身成長軌道的方法,我們可以後來居上,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人生躍遷。作者也提到了,想要職業發展到更高的層次,就要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職業生涯的第一階段,是需要根據技能驅動的,而後才是系統的認知和決策質量。
  • 今天我應該怎樣去讀書?暨 解讀《躍遷》
    在2017年的新媒體趨勢報告上,說網民每天瀏覽新聞資訊的時間是每人平均67分鐘,非常長,這麼長的時間,只要你能掌握我說的方法,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每天67分鐘,幾個月之後就能達成躍遷。
  • 優秀的人如何成長:從自我迭代到認知升級
    這個方法,我把它叫做」認知升級」。大家對這個詞應該不會陌生。前陣子,傅盛有一篇文章,講的就是認知升級。他說,人要經歷三次認知升級過程,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最終到」不知道自己知道」。但我要講的」認知升級」,不是這個範疇。我指的,是心智和認知的全面升級 —— 亦即推翻舊的認知,全面建立新的認知和心智。這個說起來有點抽象,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