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須經歷的五次躍遷

2020-12-04 三米河

最近,「延遲退休」的話題再次進入大眾眼帘,

不同年齡打工人,或將不同程度延長打工時間。

但如果一個人能在這漫長歲月不斷成就大事、掙到大錢,

那麼就算到了退休年齡,也很可能繼續留任,持續貢獻。

如果你也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向上生長不停改變,

那麼下面的路徑就值得參考,助你完成5步躍遷。

01

目標:在垂直領域的前5%~10%起舞

微信張小龍是產品經理中的頭部,

海底撈張勇是企業管理裡的翹楚,

華與華華杉是品牌營銷內的猛虎,

他們都是垂直領域前1%、前1‰的人物。

頂尖高手畢竟珍貴稀缺,佔據絕對少數,

但普通人依舊可以崛起,達到一定高度,

這就要求我們設法挺進,往垂直領域前5%~10%潛伏。

怎樣才能一路打怪升級不繞彎路?

其中方法論大致可分為如下五步。

02

第一步,試錯,確定哪裡才是你的天賦?

有人擅長編寫代碼,有人熱愛創作,有人專精投資炒股。

但是這些都是終局,很少有人能年輕時就有篤定的領悟。

所以在最起始狀態,一個人需要通過大量試錯不惜辛苦,

用試錯之後的反饋,來逐步找到自己的使命和獨特天賦。

一旦找到,你會發現:

在此領域,你會比身邊人更願投入時間,更易獲得感悟;

你的進步,也會比身邊人更快更猛,猶如開了1.5倍速。

人生的美妙就在於此:一旦你發現你能迷上什麼,它就決定了你可以大膽走哪條道路。

03

第二步,系統學習,刻意練習,遍歷群山。

沒有「觀」過世界,哪兒來「世界觀」?

當方向確定,系統學習的動作雖不簡單,但也並不複雜。

不簡單在於,你還要克服人類天然的慵懶,

跨過抖音山、遊戲海,頂住本能向上勇攀。

不複雜在於,你只需把這個方向上的知名著作列成書單,

接著設定學習計劃,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刻意練習的目的不僅在練習和反饋,還在養成優秀習慣。

當你能下意識作出最有遠見的判斷,迅速給出正確答案,

你就越能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遠離平凡。

遍歷群山可以讓你開闊視野,就算身陷困境心中也不犯難,

因為你早已經見過大江大海,不因眼前艱苦困局噤若寒蟬,

讀書千篇閱人無數行萬裡路,腦力眼力心力體力四力相伴。

人生的蛻變就在於此:當量的積累引起質的變化,一躍而起的行動就已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04

第三步,成為前20%,擁有自己的代表作

現在你已做好準備,但你還需幾件外化的結果或作品,來證明你有貨。

對項目負責人來說,代表作可能是一個高回款的項目,代表你成功過;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代表作可能是若干篇十萬加爆文,數據顯示成果;

對垂直類專家來講,代表作可能是真實解決棘手難題,而非道聽途說。

總而言之,只有擁有至少一件代表作,你才能躋身前20%,被人們稱呼為:「不錯」。

05

第四步,成為前10%,與頂級高手建立連接,交流學習

為了避免低水平重複,你需要和這個時代的頂級高手建立連接,交流學習。

不少高手都卡在這裡,因為「書中得來終覺淺」的原因在於「真實場景脫離」。

頂級高手早已遇到過你正在遭遇的難題,

頂級高手早已跨越過你正在頭痛的境地。

你所需要思考的,更應該是如何與頂級高手產生高密交集,

你還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頂級高手有動力和你頻繁聯繫。

當你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你就有機會往下一個山頭繼續。

06

第五步,成為前5%,形成受大眾認可,有影響力的作品

這是個人發展者成大事前,擋在路前的最後一支強勁敵兵。

40歲之前的餃子,被認為「餓著肚子做短片,名牌醫科大學畢業搞轉型」,

直到他在2019年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稱為國漫之光,被粉絲崇拜得不行。

40歲多歲的任某,只是一個被騙200萬、被老婆拋棄的男子,湊錢創業,努力打拼,

直到他孤注一擲,拍板高息貸款,研發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成為市場拳頭爆品。

從此任正非正式進入「帶領華為公司開始踏上成為偉大公司」的正確路徑。

在擁有影響力作品前,你可能此時已是圈內頭部,但也至多只是局部KOL或高級白領;

在擁有影響力作品後,你就得以成功破圈,向頂級高手邁進。

打磨自己的作品,讓它成為受大眾認可的爆品,

恭喜你!因為此時的你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前5%,甚至前5‰的頂級精英。

最後的話

人的一生,短短幾十載,最鬱悶的事,莫過於重來一次依舊成為平庸

希望在理解了這5步躍遷後,可以讓你縱使深處陰溝,依然仰望星空。

然後想辦法,產出作品、獲得反饋,不斷改進,瞄準更好,持續做功。

祝福你,願你不僅「道理都懂」,而且還能日拱一卒,每天保持行動

祝福你,願你越來越好,在努力奔跑時,不斷建立內心自信實現初衷。

--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每次為你凝結一個知識結晶,

每次都和你一起有策略地成為更好自己

我是行為心理的研究者和踐行者,

暢銷書《行為上癮》作者,我是何聖君,我的文章會定期更新。

請賜點讚、轉發、評論、關注我,

希望通過本文的交流只是我們彼此成就的開始,

因為人生所有的修煉都只為在更高的地方遇見你。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誰正確?
    我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正確的,但「細節決定成敗」也沒有錯誤。因為二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細節決定成敗」中的「細節」是指所做之事的細微之處,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中的「小節」是指生活中的小事,二者在內涵上就不相同。
  • 在職場中,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還是細節決定成敗呢?
    在職場中,相信大家都會聽到這麼兩句話,那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細節決定成敗,這兩個觀點雖然是反著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很試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一看吧!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筆者認為是對管理層面上來說的,你看員工的一些瑣事,這些根本不用去討論,咱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好比那些大公司高層的領導開會,他們說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一些大事,對於那些小事,基本上是不去提的,而且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根本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講,因為會議時間就那麼長,如果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都要拿到檯面上來說一說,那會議自然而然的就會變得冗長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幾個星座小事大事一把抓,還能樣樣做得不差
    文/凌婷七七生活中,如果總是被小事牽絆著,似乎做不出什麼大事來,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似乎已經把成事者從小事裡脫離出來。原「不拘小節」一詞出自《後漢書·虞延傳》,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但現實裡成大事者往往小事也是一把好手,試問連小事都做不好,怎麼成大事呢?
  • 細節決定成敗 VS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支持哪一個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過說實話,這個例子小編真的好像舉不出來,因為這個觀點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怎麼樣才算小節!但是還是有那麼些例子,比如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其實是以為婚姻失敗者,外表也是第一眼給人不好的印象,蓬鬆的頭髮,骯髒的外表,但是人家卻發現狹義論;再比如我國古代軍事家韓信忍胯下之辱後成著名軍事家,再次來報仇。很多偉大人物其實很少注意形象的,那麼這算不算不拘小節呢?
  • 粒子躍遷技術成食材淨化器行業新寵
    比如:水羥基(水觸媒)有比較好的食材味覺還原能力,消毒能力,但是因為體積太大,無法進入細胞內部,對激素淨化會打折扣;為了保留其還原能力,必須把氫離子去除掉,而氫離子是體積很小,它所產生的富氫水(水素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神水」,把這種物質去掉之後,簡直是暴殄天物。
  • 胡雪巖的3個識人小故事:成大事者,可以學習借鑑
    曾國藩有句名言叫: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真正辦大事的厲害人物,並不是自己多麼牛,而是要懂得知人善任,能識人、會用人,駕馭好人才,這樣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 李同罡:躍遷和裂變
    量子力學中的躍遷是指從一個量子狀態到另一個量子狀態的變化過程。這種量子狀態標誌著量子所具有的能態。微觀粒子在獲取能量(來自光照或其他輻射)的過程中完成自身能級的躍遷,每個粒子都力爭完成這種躍遷從而改變和升級自我的能級地位,因為只有處在較高能級地位的粒子才具有向外輻射能量的能力。
  • 電子躍遷會發生空間位移嗎?
    當作為原子的一部分結合時,電子的作用就像波,在原子中的電子散布成雲狀的波形,稱為「軌道」。如果仔細觀察一個原子的各個軌道(例如氫原子),我們會發現它們在空間中都重疊。因此,當電子從一個原子能級躍遷到另一能級時,它實際上不會發生空間躍遷。它只是改變波的形狀。波動更大的軌道形狀包含更多的能量。
  • 「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人活在世每個人都想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力非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我們的欲求,我們的抵抗力,我們的耐力都可以一一被消磨,然後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初衷,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大事呢?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 六次生物大滅絕,前五次早已經歷,第六次卻已離我們不遠
    地球一共經歷了多少次這樣的物種滅絕事件?在瑪雅文獻中所記載的5個太陽紀中,就詳細的記錄了他們滅絕的原因。無獨有偶,在世界歷史上,地球的物種也經歷了5次大滅絕,那這五次滅絕事件都有哪些原因呢?地球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我們正在經歷第六次!】中,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這五次重大生物滅絕的原因,另外還有對第六次生物滅絕的預估,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趕快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吧。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天道》關於社會階層躍遷的「道理」精神躍遷比物質躍遷難度大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富之間的差距,以及社會發展背後的邏輯,無非人性在名利場、功利場、世俗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其實在電視劇《天道》,社會階層詩金字塔式的,丁元英屬於金字塔上遊的人,而王廟村村民和葉馮劉屬於社會最底層。而歐陽雪、肖亞文、芮小丹,屬於小資產階級或者工薪階層。
  • 階層躍遷,你知道的越多越好
    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名校畢業的少,名企工作的少,國企、公務員的有一波,佔最大多數的,是普通本科、無名專科、初高中畢業的,工作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普通人;而這個屬性的人,正是目前社會中佔比最多的人。人到中產,隨時有可能破產黑天鵝,說來就來經歷了一次疫情,當然生活依舊繼續,可有多少人在這個過程中斷糧、斷供了?
  • 【專題】氫原子能級躍遷
    從低能級到高能級躍遷吸收能量(吸收光子或被實物粒子撞擊),從高能級到低能級躍遷放出能量(輻射光子),吸收或放出能量值等於能極差②氫原子向高能級躍遷,吸收光子時,光子能量必須正好等於能極差,如果光子能量大於能極差,則不發生躍遷(啥都不發生);氫原子向高能級躍遷,如被實物粒子撞擊(如電子或α粒子轟擊),則粒子能量大於能極差即可③氫原子電離時,無論是吸收光子還是被粒子撞擊,只要能量大於電離所需能量值即可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四維矩陣和恆星系躍遷
    五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便可以單獨成為一個有罪時空格點(三維世界 如太陽系)太陽系附近緊挨著五個有罪時空格點 類似一個環 接觸太陽系的一個面相便是有罪時空
  • 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的行為讓第六次提前了?
    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當氫原子躍遷成基態時,我們能看到它們發出的光嗎?
    能量與波長之間的關係 光子的能量與其頻率成正比,與波長成反比。因此,由於較大的能量躍遷而發出的光子往往波長較短。 電子的躍遷與其波長之間的關係用玻爾的方程表示。玻爾方程的計算結果可以與實測發射數據較好的吻合。 賴曼系 萊曼系是電子在激發態和基態之間躍遷的名稱。萊曼系的所有發射光子都在電磁光譜的紫外範圍內。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修煉4字真言,註定是人上人
    而且,男往往人要比女人還渴望成大器,但是要想成大器,能力可不是唯一的,還得修煉好這4個字,才能早日成功!「耐」字真言:耐住等待,才能苦盡甘來王陽明心學之所以博大精深,毫無疑問,這與他本身能容能忍,經得起等待是分不開的,那些忍耐的時光和經歷,無疑是他人生最為重要財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