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修煉4字真言,註定是人上人

2020-12-06 潮觀大自然

王陽明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更是「陽明心學」的創始人,陽明心學一經出世,影響了很多人,像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匪淺

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物質欲望性的社會,相信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吧,有野心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反而可能很多人都會更喜歡有野心的人。而且,男往往人要比女人還渴望成大器,但是要想成大器,能力可不是唯一的,還得修煉好這4個字,才能早日成功!

「知」字真言:立志由心,人貴自知

男人慾成大器,不可無志向,但立志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王陽明指出,立志一定要正確,要認識自己的能力,立一個符合自己的客觀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的志向。而不是一腔熱血,盲目追求,雖然年輕需要盡情拼搏,但要用對方向,也要明確正視自己的能力。

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並不是沒有志向,而是志向脫離了實際,有的人志向遠大,導致好高騖遠;有人志向渺小,最終妄自菲薄。到最後反而一事無成。所以,這裡要求,先學會「知」,方才讓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從而減少走歪路,從而也能將人際關係與事業發展得更好。

「耐」字真言:耐住等待,才能苦盡甘來

王陽明心學之所以博大精深,毫無疑問,這與他本身能容能忍,經得起等待是分不開的,那些忍耐的時光和經歷,無疑是他人生最為重要財富的一部分。

男人慾成大器,忍耐必不可少,不可遇事就是急躁,當自己處在不理想境地的時候就需要有耐心。只有學會「耐」才有出頭的一日,所謂行百裡者半於九十,在我們追逐成功的時候,在堅持不懈努力的同時,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學會等待,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勤」字真言:勤於求知,細於做事

王陽明說,「勤於求知,細於做事」,這是做學問最佳的態度,也是男人慾成大器應有的態度。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事業,勤奮都是通往成功最直接的捷徑,對於王陽明這等大儒來說,聖賢之道莫過求知

一個男人想要成功,終離不開一個勤字,雖然在有些人看來,勤是笨拙的做法,容易吃虧,但別忘了「吃虧是福」這句古話,故此在成大器之前,必須先經歷一番磨練古之成大事者,不論是英雄還是奸雄,都是經過不懈的勤奮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的。

「行」字真言:知行合一,心動還要行動

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你總是去臆想,而不嘗試著去做,去靠行動改變,那你身心就會永遠被困在這些煩惱坎坷裡,不得解脫。

王陽明認為,真正能靜下心來,付出行動,努力做事,才是男人成大器的保證,要想成大器,就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從腳下做起,你的成功才能有牢固的基地,而成功路上遇到的障礙,在行動面前,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王陽明之所以能被後世譽為「千古第一聖人」,他的「陽明心學」就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被人們奉為修心養性真理的陽明心學還有很多內涵大智慧的故事,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王,推薦讀一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學習王陽明的成功之道和陽明心學的大智慧,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放到男人的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男人慾成大器,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歷經風雨有時遭遇磨難,這一些都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7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人所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在人身上同樣適用。好漢有志氣,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具備許多要素,除了必要的人脈外,王陽明的七言絕句同樣重要。如果能領悟到這七個字的哲理,人的後半生就會越走越好。到底哪一句話,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 王陽明告誡男人:哪怕再有錢,再有人脈,也要牢記這七字真言
    王陽明一生致力於哲學研究,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哲學並不是書房裡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學以致用的學問。他用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處世,怎樣識人,與什麼樣的人結交,路才會越走越寬。王陽明認為男人想成大事,光有錢和人脈是不行的,必須牢記七字真言。王陽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 沉住氣,成大器!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面對這樣的問題,不要急,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你就應該沉住氣、靜下心,記住一句話:沉住氣,成大器!事實上,真正成大器的男人,總能沉住氣,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錯不了;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以下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最關鍵的,這2個字才是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他的一生不只是戰功卓著,甚至他獨創的心學思想,更為對後世產生了頗深的影響。他的心學思想的核心是「良知」二字。那麼,何謂良知?人的良知在哪兒呢?王陽明覺得,良知便是天理,致良知便是通過自我修養,做到合乎天理的境界。
  •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養成七個處事習慣,成功就不是難事
    真正能成大器的男人,往往也有這七個處事習慣,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來看看你有幾個?處事習慣一、有成大事的野心和抱負作為男人,不應該甘於平庸,安於現狀,否則,就註定會變得平庸,變得貧窮,變得一事無成。事實上,能成大器的男人,往往都有成大事的野心和抱負,並且會不斷地激勵自己,努力改變現狀。
  • 真正成大器的人,懂得這「四個守」
    一個人能不能成大器,需要機遇,更需要自身的能力很強,還需要一定的人脈資源。欲成大器的人,懂得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能夠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做到遊刃有餘。我的二表舅,今年六十七歲了。他的一生,比較坎坷,年輕的時候,在縣裡的林場上班,後來因為家裡生了三個孩子,靠工資負擔負擔不起,就離開了林場,自己去創業。
  • 影響男人一生的九字真言,真正能掌握的人,後半生才會越活越好!
    下文就以九字真言的形式,將這些成功男人身上所擁有的必然成功的品性分享給大家,相信悟透了,真正予以掌握,那後半生不僅會越活越好,且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一、「誠」字真言:誠為做人之本誠,是男人的所有品性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誠是人生的命脈所在,是一切價值不可丟掉的根基,更是做人之本,離開誠,一切成功都將毫無價值。
  • 真正能成大器的男人,在這些事上,反而會特別「小氣」
    說實在的,這樣的男人能找到另一半都算是個奇蹟,他跟你在一起不過就是想不花一分錢白嫖而已,你卻傻傻中了他的圈套。 但小氣並不全是貶義詞,有些時候男人小氣一點,人生的路反而會更加順暢。 通常來說,一個真正能成大器的男人,在這些事上,反而會特別「小氣」。
  • 真正成大器的人,往往都熬過這5種苦,看看你熬過幾個?
    所有成大器的人,都需要經過一番的磨礪。這些磨礪在當時算是一種「苦」,熬過去了就會變成一種「甘甜」。老祖宗告訴我們:「先苦後甘,才是真正的幸福。」那麼,成大器的人都需要經過哪些磨礪或者要吃什麼苦呢?安哥認為,真正成大器的人,往往都熬過以下五種苦。
  • 王陽明:「人常為善,必有善報」,人到中年要多做善事積「善德」
    ——管仲明代的「千古奇人」王陽明也曾說過:「人常為善,必有善報」。王陽明是明代思想家、軍事家,他獨創的「王陽明心學」正是秉著「修心」和「修善」為理念。王陽明曾辦過學堂講學,王陽明「心學」四句教法正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何為「九字真言」?帶你走進道教
    我們知道,道教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為全真道,以修習內丹學為主;一派是正一道,以修煉符籙為主,兩者共同促進道教的發展。道教中的符咒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我們在道觀總是能看到道長嘴裡念著咒語,腳下踏著罡步,手裡拿著符紙,做著法事。其實,在道教中比較出名的符咒就是「九字真言」。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吧!
  • 雷軍:男人慾成大器,沒錢沒人脈時,就去做這兩件事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順風順水的,即便是出生在富貴人家,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一生都順暢無阻。尤其是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一生中跌落幾次谷底,遇到幾次坎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實生活中,很多一窮二白、一事無成的男人,認為自己之所以如此,全都是運氣不好或者說命不好,認為自己沒錢沒人脈,沒有好的出身和資源,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誤區,因為大多數男人之所以貧窮和失敗,問題都是源於自身。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這五件事
    真正成大器的人,不一定是腰纏萬貫,但不會過得太窮,總是在某一個方面取得明顯的成績。混跡社會,在各種競爭中,如魚得水,從職業規劃到人生理想,總是得到的回報更多。成大器的人,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看起來一直走得很順,即便身處逆境,也能慢慢扭轉局面,變成順境。他的人生發展,總是令人羨慕。
  • 王陽明制勝法則:想要成大事,悟透三要訣,方可大富大貴
    大家都知道王陽明是我國的心學大師,同時在軍事家、哲學、軍事、教育、書法等領域都有傑出貢獻,他的一生也並不是事事順遂,直言上書得罪宦官劉瑾,差點當場喪命,最後被貶到瘴毒之地,又遭到當地鄉民的排擠。 在貴州龍場,王陽明不斷地思考,磨練自己,終於在龍場悟道,創辦了《心學》。
  • 王陽明:成大器的人,能力不是關鍵,把握這2個字,會越來越順!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人們都說「做人當學曾國藩」,曾國藩的許多智慧,都是被後人所認可的。曾國藩總結自己的成功,就提出過四個字——專心致志。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堅持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心。
  •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一個人,要想成為大器,要有很重要的一點基礎,就是這個人,必須要有一定的學識和修養。一個人,有一定學識修養,才能有能力,有智力來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去超越常人無法超越的任務。一個能成為大器的人,他們的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追尋自己夢想的過程中,這些人,往往都經歷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遇到了人生的溝溝坎坎。這樣的人,在經歷了人生的挫折和打擊之後,往往能夠擁有了強大的心理素質,所以,他們在面對重大事件的時候,往往能夠用自己強大的心臟,力挽狂瀾。
  • 「聖人」王陽明:「孝」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孝悌之外無良知
    給朋友寫信,王陽明習慣自稱「守仁」或者「某」「僕」「區區」;為父親守孝期間,他寫信時的自稱變成了「孤」或「孤子守仁」。五十一歲的孤兒,看起來好像可笑,卻反映了王陽明的孝純。在《又與克彰太叔》一文中,王陽明說:「老父瘡疾,不能歸侍,日夜苦切,真所謂欲濟無梁,欲飛無翼。
  • 周易提醒男人:一個人掙多少錢,不是光靠人脈,建議你讀讀這4句
    周易提醒男人:一個人掙多少錢,不是光靠人脈,建議你讀讀這4句人生就像大海,潮起就有潮落,一個人不會一直一帆風順,總是要面對挫折和磨難。堅強的人,使使勁能在磨難中涅槃重生;而軟弱無能的人,可能在磨難中一蹶不振。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這兩點,早知早發達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所謂德成大器,其實是狠狠地逼自己一把,熬過了苦難歲月,就出現了人生的光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機會只會青睞於有所準備的人。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這兩點,早知早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