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人所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在人身上同樣適用。
好漢有志氣,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具備許多要素,除了必要的人脈外,王陽明的七言絕句同樣重要。
如果能領悟到這七個字的哲理,人的後半生就會越走越好。到底哪一句話,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眾所周知,男人想做大器,做大事,需要龐大的人脈和金錢,但王陽明卻認為,後半生的男人運勢,靠的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牢記七字真言,只有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積累人脈和金錢。
因此,早在明朝時期,王陽明先生就有了相當深刻的感觸,雖然他出生於1472年,但其傳世的道理,仍然十分有用。
王陽明生於浙江餘姚,自幼讀書刻苦,至明弘治十二年時,參加科舉,獲進士,從此涉足明史。
先後擔任過龍場驛丞、刑部主事、廬陵縣知縣、御史大人、巡撫大人、兩廣總督等職,並在人生觀、軍事、教育、書法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堪稱明代「曾國藩」。
把一生的經驗和智慧匯集在一起,提煉出「行、勤、知、底、心、誠、耐」七個字,以警醒世人,助其早日成名。
行
在王陽明七言絕句中,所謂「行」,就是言出必行的意思,大丈夫頂天立地,一舉一動都要看在眼裡,自己的行為怎麼也總逃不過別人的觀察,所以要心平氣和,言行一致。
別老是說得太多而沒有做得太多,如果說得太多,別人反而會認為你是「假大空」從而不再相信你,而且當自己有心願要追求時,還需要儘早地採取行動,這樣才更容易成功。
只有在行真言促使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時,方為穩重可敬之人。
行動起來
勤
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農民視勤為德,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需要勤,就像學我們要勤快苦讀,參加工作一樣,老闆一般都是只要勤快的員工,懶惰的人遲早會被淘汰。
人要想成功,總離不開勤字,雖然在有些人看來勤是笨拙的,容易吃虧,但別忘了古語「吃虧是福」,因為在事情做好之前,必須經過一番磨練,這樣才能幫助你儘早擺脫困境,早日成功致富。
知
所謂「知」,就是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所謂立志於心,人貴自知,生在人世,無論什麼朝代,其做人都要有夢想有追求,尤其要掌握自知。
而且明王朝王陽明早就提醒大家,要樹立正確的追求,要看清自己真正的能力,而不是一腔熱血,盲目的追求,儘管年輕需要奮勇爭先,但也要以對方為榜樣,明確的面對自己的能力。
建立一個客觀、符合實際的目標追求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裡要求,先學會「知行合一」,才能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晰,從而減少走歪路,這樣還可以把人際關係和職業發展得更好。
底
"底",連支付寶都知道底線,何況是人。當今社會錯綜複雜,網際網路誕生的信息爆炸,與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不一樣,人們的思想開放得多,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越放越亂,越無底線。
然而,祖傳的禮義廉恥,卻是一個人立身之本。要成為大器,就不能沒有底線,這底線需要自己去定,這底線需要處於什麼樣的環境,面對什麼樣的人,受到什麼樣的誘惑,此時一定要守住底線,不要為金錢的欲望所迷惑。
只要心中清楚地有一條底線,就可以進退自如,人與人之間都不可觸碰,留下自己心中的一片聖境。在你變得心地善良的時候,別人自然會更加尊重你,也會更加顧及你的感受。
心
「心」,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心性好是比較標準的,俗話說:「相生相剋」,哪種心性、心境會自然地表現在臉上,所以成功者一定要培養好心性。
特別是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職場上如果情緒浮躁,很容易迷失自我。
所以王陽明提出,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自我內心的問題,只有擁有正確的心態,才能把內心修煉得更強,這樣即使遇到困境,也能挺過來,從而在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中更加得心應手。
誠
」誠」,對人要誠要真,做一個至真至誠的人。這會給人一種成熟穩重有擔當的感覺,在與他人交流時,不虛偽,說真話會顯出自己的真實氣質。
但是這些都是點到為止的真實,需要配合上面所說的「知」自知,張弛有度,並為此會給人一種良好相處的體驗,認為值得可以和你合作,儘管信用好,各方面資源都向你傾斜,比如貸款。
另外,做到「誠」這個真言字,也有助於你成為一個誠信有氣度的成功男人。
耐
「耐」就是要有耐心,人生無常,許多人都是在平平淡淡中度過,而這個過程有長也有短,當自己處於不理想的狀態時,就需要有耐性。
因此,若要成為大器,必須忍耐,只有學會「忍耐」才有出頭的一天,否則就會在平凡的過程中垮掉,從此以後自己就是個亂七八糟的人,混過平凡的日子結束一生。
王陽明七律中的「行、勤、知、底、心、誠、忍」確實包羅了生活中的許多哲理,就看大家是否能真正理解。
王陽明一生傳奇式,從一個叛逆少年成長為一代聖賢,他的心學智慧更是被學者奉為圭臬。
無論從立志於心,還是從仁愛至誠,都突出了修身處世的生命智慧。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記載著許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民間趣聞中,也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受過不計其數的影響,都說鳥兒想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曾國藩每當夜深人靜時,便細心閱讀,他說:「明代論學,每尚空談,惟陽明能發為事功。」
紀曉嵐也看過不下於10遍,他說:「陽明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就連南懷瑾、郭沫若、餘秋雨等人也稱讚王陽明是最了不起,看王陽明便可加強閱歷和人生智慧。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亦或是步入社會的青年、創業路上的草根、功成名就的老闆,都值得去認真閱讀。
如果你還身處困境、迷茫,不妨看看王陽明,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難,都能在裡面找到應對之法。
《傳習錄》《知行合一》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5元,一頓飯錢,很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