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古代聖賢之才,對中國古代心學頗有造詣,在王陽明的一生中,雖然早年幾經波折,但在後來的"龍場悟道"後,王陽明加深了對人生道路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了思想境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王陽明晚年時期,對人的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
人至中年,王陽明告誡我們這兩件事儘量少去觸碰,我們才能安然度過人生的下半場。
一、不要過度的放縱自己的欲望
王陽明告誡我們,如果我們的內心裝了太多的欲望,那麼我們就會迷失自己的方向,也是墮入深淵的前奏。
每個人的欲望都是無窮無盡的,擁有欲望並不可恥,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適當的欲望不僅可以讓我們愉悅自己的身心,同時也能激勵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可是我們在到達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我們心中如果還填滿了各種各樣的欲望,而把自己的責任感拋之腦後,我們便無法兼顧好家庭和工作,很可能會因此分心。所以人到了中年,應當適當收心,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家庭和工作中,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應有的表現。
二、控制自己的情感
王陽明曾經說過:「五十多情,雞犬不寧」,男人到了五十歲已經走入人生的下半場了,如果因為沒有控制好情感而惹出禍端,那可真的是雞犬不寧了。
到達了這個年齡可以選擇修養身心,儘量讓自己心態放平,去除浮躁。這樣也不會讓自己的情緒過多的波動同時也可以調養身心。
王陽明的這兩句話是在強調,人至中年,我們要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意識,讓自己在充實的生活中感受愉悅,這才是我們中年最好的生活方式。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被稱作是「千古第一完人」,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作為一代心學大師,他還精通軍事理論,能把自己的心學理念很好地運用到軍事事業之中,能很好地運用其打勝仗,在世人眼中,他是一個十分有智慧的人,也是一個特別優秀的軍事家。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想要了解王陽明更多心學智慧的,建議讀一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籍。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上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能看到在戰場上英勇的王陽明,更能學習到他寶貴的精神財富。
當我們人生不順心感到苦惱煩躁時,不如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你會感到豁然開朗,對於一切的煩惱與挫折頓時便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