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俗語說:「活到四五十,人生過半」,的確!人的一生只不過百年光陰,人到四五十歲,是人生的另一道分水嶺,是我們褪去一腔熱血,把人生智慧和成熟穩重裝進胸膛的分水嶺,也是我們青春逝去,人生下半場的分水嶺。
有關人到四五十歲的學問,中國古代有一名「心理學大師」,他最有發言權,這人就是明朝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王陽明繼承發揚了心學,創立了響徹千古的「陽明心學」,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學習的典範。
王陽明曾經說過:「心軟之人則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世要對3件事心狠」。
一、對自己心狠
人到四五十,我們身體慢慢比不上從前了,面容也開始衰老,精氣神比不上二十歲時那麼充沛了,但我們多的是人生的閱歷和生活的智慧,所以我們也犯不著自哀自嘆。
此刻,或許我們仍在為事業而奔波,或許我們已經小有成就,不管怎樣這時都不能把欲望看得太重了,所謂的金錢和名利,在五十歲之後則要慢慢理性地看待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年輕時我們四處奔波,賺錢養家,四五十之後我們要做到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如果還有沒必要的酒局,能夠不去;不願接的煙,也沒必要強求,為了健康,也為了後半生的幸福。
二、對子女心狠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這句話要對中國每一名父母親說一遍,人到四五十,子女不經意間已經長大了,他們已不再需要我們看護了,也不願再聽我們嘮叨了,他們也要組件新的家庭,一定過得比我們更好。
此刻,我們要對子女心狠一點兒,不能過分幹涉子女的生活,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他們接觸的人和我們不一樣,看得書和我們不一樣,所以雙方的理解也是有差異,所以我們要給對方一點自由空間,不能強求。
如果這時子女想要去做些什麼,沒必要大驚小怪,他們或許會碰壁,或許會跌倒,但這些都是成功道路上必須歷經的事情,反倒能鍛鍊他們,我們作為過來人,都知曉吃苦的必要性。
三、對不冷不熱的親戚心狠
人到中年,我們的精力比不上從前了,但也更加穩重了,之前我們非常喜歡串門,喜歡走親訪友,如今對這些不冷不熱的親戚,我們也不願搭理了,因為有些人終將隨風而去了。
經歷了半生歲月的洗禮,我們心中最清楚,親戚來借錢的時候,比誰都熱情,他們主動登門拜訪,甚至還送禮;當他們沒有需求的時候,既不來串門了,又不打電話了,沒有辦法,這就是人情冷暖,因為「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時我們不妨對不冷不熱的親戚心狠一點,不必擔心傷感情,真正的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學一學王陽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彎路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曾在授勳宴會上,講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邊只7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被稱作為聖人,便是因為他的心學影響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響。
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順利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我國,如今卻很少有人還記得王陽明,小編我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朋友,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傳習錄》《知行合一》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5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