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容易遇到一些小人,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樣的人呢?
顧名思義小人就是那些破壞遊戲規則,不按規矩辦事的人,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可能很氣憤,可能會效仿他們,也用他們慣用的手段來對付他們,但是我們要是這樣做的話,我們也就成了別人眼中的小人。
對付小人需要智商跟情商同時在線。
小編最近在讀聖人王陽明的著作《知行合一》,王陽明的一生遇到不少小人,他曾經使用過上中下三種不同的計策來對付小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遇到小人硬碰硬是下策
王陽明最早是在刑部任職,這個時候王陽明剛剛步入仕途,對於官場上的人情世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再加上他直來直去的性格,沒多久就得罪了小人。
再一次巡視牢房的時候王陽明發現犯人們一個個都面黃肌瘦,營養不良,仔細盤問才知道,給犯人們吃的糧食都被獄卒餵豬了,就為了年底能夠吃上最豬肉。
遇到這種事情王陽明是很生氣的,他直接去找自己的領導告狀,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種情況正是自己的領導默許的,王陽明傻傻的把這件事拿到明面上來,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大家都對王陽明懷恨在心。
王陽明的官場之路從此變得不再順利,沒過多久王陽明就被陷害,貶黜。
直到後來王陽明才明白,對付小人不能硬碰硬,這樣做的結果無非就是把小人惹急了,用更卑劣的手段來對付你,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
2、能夠感化小人才是中策
被貶之後的王陽明來到貴州龍場,初到這裡的時候,王陽明十分不適應,環境惡劣,氣候差,水土不服,跟當地人語言還不通,但是王陽明都克服了,因為他的好脾氣,好學問,慢慢當地的人開始尊敬他。
正是在這裡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
他深信「人心本善」,無論好人壞人都是有良知的,所以在以後跟小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就會用自己的寬容大度去感化小人,並且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良知。
這一點很有效果,王陽明不用費多少工夫就能夠跟小人和平共處了。
3、讓小人為我所用才是上策
經過龍場悟道之後的王陽明擁有了大智慧,很輕鬆就重返朝堂,並且身居高位。寧王起兵造反的時候,王陽明奉命去平反,只用了50天就大獲全勝。
抓住寧王之後,王陽明把他交給了自己原來的敵人劉瑾的手下張永。張永本來算是自己的敵人,但是王陽明不計前嫌,主動向張永示好,張永也是有良知的人,慢慢也開始信任王陽明,給予王陽明幫助。
在關鍵時刻,能夠化敵為友,把小人為我多用,才是上策。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小人,遇到小人時候你的選擇很關鍵,王陽明通過一次次嘗試,終於掌握了對付小人的技巧。這也讓王陽明在以後的時間裡,把人際關係處理得特別好。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的確適合我們讀一讀,去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就能夠靜下心來,學到王陽明的「心學智慧」,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能輕鬆解決。
學習王陽明的思想,可以讓你跟自己的內心對話,讓你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這個世界,幫助你走出迷茫,走出困境。
對於想要了解王陽明智慧的朋友,小編給大家推薦這兩本書《知行合一》跟《傳習錄》。
《傳習錄》主要就是介紹了王陽明的「心學」,可以說這是王陽明心學智慧的精華,是王陽明所有智慧的總結,書中有王陽明先生親筆所寫的一些人生感悟,還有陽明先生跟弟子之間的一些書信往來。了解王陽明智慧,這本書是必讀的。
《知行合一》主要記載了王陽明的生平,其中有王陽明從出生到長大的一些趣事,這本書可以說是王陽明的人物傳記,作者用風趣幽默的話語介紹了王陽明的一生經歷,幫助我們了解不一樣的王陽明,幫助我們學習王陽明的「心學」智慧。
了解王陽明的智慧,幫助我們清除自己內心的雜質,幫助我們更好地跟自己的內心對話,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這個世界,讓我們更好地守住自己的初心。
我們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牢記自己的初心,守住自己的初心,學習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守住初心,大家一起努力吧!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