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應該怎樣去讀書?暨 解讀《躍遷》

2020-12-08 騰訊網

  你平時是不是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你已經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但仍然在自己的領域不是一個公認的高手?

  為什麼平時學的這些東西容易忘,老是隔一段時間就忘,是不是腦子不太好用?

  還有就是,為什麼別人都看著很厲害,很高大上,自己卻總是感覺不夠強大?

  如果你有這些問題的話,那恭喜你,下面我要講的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這本書是得到專欄的大神,知識紅人古典古老師在2017年寫的,他出的這本書叫《躍遷》,跳躍的躍,遷移的遷,躍遷的意思就是跳到另一個層面,上升一個層面。在通讀本書之後,我的判斷是這本書乾貨非常多,雞湯也很多。雞湯喝多了之後,特別乾貨和雞湯混在一起之後會產生一個不好的效果,就是營養過剩、知識焦慮。我們的節目是提取書中最精華的部分,倒掉雞湯,撇去泡沫,只撈乾貨。這樣知識焦慮會減少,收穫會增多。

  我們的時代是變化很快的時代

  時代越快越要慢下來

  希望你能跟著我一起慢慢地把下面兩個問題想明白:

  第一個問題就是讀什麼樣的書才能讓自己躍上一個新臺階?

  第二個問題就是怎麼讀書才能成為高手?

  1

  讀什麼樣的書才能讓自己躍上一個新臺階?

  先說第一個問題,我覺得《躍遷》這本書裡特別棒的是,提出了一個要區分1234手知識的概念。

  第一手知識:是知識之源,一般來源於某一篇論文或者書籍,第一手知識的特點是有著非常豐富的底層邏輯、知識的濃度特別高。從管理學來看,比如說泰勒的《車間管理》。這些書不太好懂,大部分都不是暢銷書。甚至於我們不知道它的存在。

  第二手知識:二手知識忠實轉述了第一手知識的內容。並且在基礎上進行應用和闡述,一般都是成為教科書或者大部頭文集。一般我們管它叫經典。

  第三手知識: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觀點,把前面的二手知識進行包裝,讀起來獲得感特別強,就是覺得自己GET到了,收穫很大。這類書都是暢銷書。

  第四手一直到第N手知識:是在各種動機、各種情緒下的表達。往往都很爽、很直接,好像也能有所收穫。比如說:

  「職場鐵律:要麼狠、要麼忍、要麼滾」

  「為什麼做到這三點,員工死心塌地跟你幹?」

  「馬雲:給高管加工資不給員工加,有個P用?」

  「賈躍亭,離史玉柱有多遠?」

  我們的微信裡面泛濫的都是這樣的文章,流行於朋友圈的各種網文99.9%是三手以後的信息。即使是朋友轉過來的名家名作,往往也是斷章取義,通常你從中學不到有用的東西,不僅沒用還有害,這種碎片化的學習讓你無所適從,更加焦慮。

  我的建議是:想上臺階,必須要讀一手知識,學習二手知識,了解三手知識,之後的N手你自然不會再看。

  在2017年的新媒體趨勢報告上,說網民每天瀏覽新聞資訊的時間是每人平均67分鐘,非常長,這麼長的時間,只要你能掌握我說的方法,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每天67分鐘,幾個月之後就能達成躍遷。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你需要學習的方向;

  第二步,找到你需要看的一手知識、知識源頭。

  舉個慄子,你想學習「怎麼制定企業目標」,在這個領域裡面的知識源頭是一本書《管理的實踐》,作者是彼得?德魯克,目標管理源於德魯克,源於這本書。書中說,企業應該設定績效目標的領域有8個——市場地位、創新、生產力、自身資源、獲利能力、管理者績效和培養管理者、員工績效和工作態度、社會責任。

  掌握了這個,你的企業討論目標和考核的時候,你立即就能知道,討論的方向有沒有偏是不是對。有些公司到現在為止還是只考核銷售額和利潤目標。當你讀通以上8點,討論怎麼定目標,應該考核什麼一定會底氣大增。

  當我們回到知識源頭,你再去看相關的書,比如說羅伯特卡普蘭的《平衡計分卡》,你就明確知道,這本書是「目標和考核」這個知識樹上的二手信息。換句話說,只有你找到了知識的源頭,知識樹的主幹,你的知識樹才能建立起來。你以後看到關於企業目標各種各樣的書和紛雜的知識信息,你就知道這些信息是在這棵樹的什麼位置。

  真想成為高手的話你就必須回到源頭。比如說你要學習生產管理、成本管理,你就要看

  A泰勒的《車間管理》;你要研究「怎麼成為高手」,你就必須要看大神赫伯特西蒙的《專業技能習得》。在「成為高手」這件事情上,現在流傳特別廣的有一個定律叫「一萬小時定律」,這個一萬小時定律是典型的三手信息,《躍遷》這本書裡講得比較清楚,純粹為了傳播,對二手信息《刻意練習》進行了完整的包裝,抓取出來一個「一萬小時定律」,這個一萬小時定律聽了很有獲得感,而且很勵志很有感覺。

  「天才不是因為天資超凡,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同時也有概念錯誤,抹殺了天賦的作用,抹殺了學習方法的作用——低水平的勤奮練習你練多少小時,最多只是比別人了解得多一些,離真正的高手還差得很遠,更別說成為超凡的大師。

  讀一手知識很重要,那麼怎麼樣能夠找到一手知識呢?在這個方面我和古典老師的看法類似。

  1、專業期刊論文,學科最經典的書單、以及相關內容(豆瓣或者行業中人推薦)。如果需要我推薦社科管理類的書籍,可關注三味顧問留言,我會及時回復

  2、行業頂尖人物的最新文章、書籍或者訪談

  如果進行企業管理相關的學習,那麼所有優秀企業家自己親筆寫的文章和書籍是非常棒的一手知識。企業家都很忙沒空寫書,所以市面上充斥著三手以後的企業知識書籍,比如說,華為系的書籍大多是三手信息。

  在底層知識構建的基礎上,再去學習專業知識,這樣通過底層知識推敲專業知識,我認為學習過程反而會更快,因為你的關鍵點已經有積澱了,打通了任督二脈

  最近爆紅的一些知識紅人啊,包括古典老師。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三手知識的優秀表達者,或者部分人已經做到能夠面向知識之源,給我們提供二手知識。

  光知道讀什麼,仍然不行,還要知道怎麼讀。要知道,一手知識內容都不好懂,哪怕是其中最好懂的《管理的實踐》,但我給很多的朋友推薦過,大家其實也是讀不下去。二手知識裡面很多是教科書,大部頭,讀著一樣很費勁。按照人類的直覺,這些書你要是不準備讀博士就沒必要,這也是你至今還沒成為高手的原因,因為躍遷需要反直覺

  2

  如何讀書才能真正成為高手?

  那如何讀書才能成為高手呢,《躍遷》這本書中講了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就用用最功利的方法加上最笨的努力。簡而言之,最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假裝你要寫本書」。你準備學什麼就寫什麼,比如學「目標管理」,你就可以擬一個題目《中小企業如何定目標》。寫書特別辛苦,這是最笨的辦法,也是唯一的好辦法

  既然你要寫書,你就會遇到一堆問題。比如說首先你要有一個提綱吧,光把這個提綱拉出來就會遇到幾個難題,接下來,提綱裡面的每一部分,應該怎麼往下分,細分的每一部分你要寫什麼要點,有什麼案例等等。當你真的開始有一堆問題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讀書了。

  具體怎麼讀有兩個注意點:

  第一個注意,是千萬不要按順序看,而是跟著問題走。我們有什麼問題,先翻書,看序言看目錄然後找到那個問題可能在哪裡,迅速找到那個地方,然後來看有沒有答案和感悟。一旦有一點感悟,這個感悟一定是自己的感悟而不是書上的原文。

  第二個注意,就是千萬不要去做讀書筆記。儘可能的用你自己的理解的話,把它寫出來,記到你要寫的書裡去。為什麼不要做讀書筆記呢?我說說我自己的失敗經歷,在30歲左右,我大概做過上百本書的讀書筆記,大多數都是按照書的順序完整的摘抄。現在知乎上也能看到很多人做讀書筆記,用腦圖方式做,看著很漂亮。到今天為止,大部分讀書筆記內容我都想不起來,只知道這本書我讀過。但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最關鍵的概念都不知道,有些功夫白費了。

  我覺得有必要介紹一下大神王國維的學習方式,寫《人間詞話》的王國維。這個人非常了不起,著作等身,他在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等方面均有深詣。他的學習方法要我總結就是寫書。每寫一本書,王國維身邊就會攤上百本書,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寫書的時候冒出來的若干的問題,不段查詢出處,直接翻到需要借鑑的那一頁。換句話說,王國維為什麼能著作等身——原因在於他擁有極強的問題制導能力和知識搜索能力。假裝你要寫本書是最好的讀書方法,無論你的書出版與否都能讓你在這個領域裡成為高手

  好我們大概總結一下,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要讀什麼樣的書才能躍上一個新臺階?第二個問題是要怎麼讀書才能成為高手?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要我們讀一手知識、學習二手知識、了解三手知識,要讀這樣的書你才能躍上一個新臺階。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假裝你要寫本書。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今天的主要內容就說完了,是不是會覺得太簡單了?在《躍遷》這本書裡面,大概說了有四十多個觀點,非常有料,我給大家介紹的只是我認為最重要的。

  我相信一句話。叫「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越對的東西越簡單,老王說書做的就是要把書讀薄,然後推薦給你,共同成長。我判斷,《躍遷》這本書有一部分屬於二手知識,而且相當好讀,雖然混雜了不少雞湯,還是建議大家自己有空買來閱讀。最後祝你能成為自己領域的高手,掌握不焦慮的學習方法,獲得舒展從容的人生。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古典的《躍遷》的讀書筆記
    古典的《躍遷》的讀書筆記1、個人成長的理論今天,大部分的關於個人成長、生涯發展和人生設計的理論,都源自於心理學、教育學,這些學科的視角主要是從個體出發,希望個人通過整合、學習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追求一種內在的豐盛而更多的人期待的是提升競爭力、發揮優勢、快速增值等概念,這些東西是來自社會學、經濟學和商業,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個體在其中只不過是一個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14本·古典《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這句話有個邏輯漏洞,因為撬動地球還需要一根足夠長並且結實的槓桿。同樣,在這個時代僅憑個人努力,遠遠不夠。你不僅找不到支點也缺乏撬動自己的槓桿,《躍遷》整本書都在告訴你,如何找到支點,以及看見隱性槓桿的高手的技術。
  • 怎樣讀書最有效,6個讀書方法,供大家參考
    很多人認為讀書很簡單,畢竟只要識字就可以,其實並不是這樣,讀書也可以算是一個技術活。怎樣讀書最有效?6個讀書方法,供大家參考。1.讀書方法:讀書之前要明確目的,目的可以更好地指引你去執行。關於怎樣讀書最有效?
  • 普通人想要躍遷,你的認知應該升級了!
    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的時代,一個毫無背景和資源的普通人,如何爭得自己的生存選擇權(時間與空間的自由),改變當前的現狀,最終獲得階層的躍遷?我們想要實現人生的躍遷,就不能不提升自己的認知。認知水平並非是與生俱來的,在《認知升級》這本書中,作者指出智力並非由遺傳決定,一個人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環境,才是決定認知水平高低的關鍵。只要我們努力改變自己的學習環境,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
  • 從《躍遷》到「躍讀」:古典要拆掉你思維裡的「天花板」
    9月17日晚,《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作者古典攜新書來到長沙梅溪書院,與讀者見面交流。古典作「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躍讀」演講分享。古典與讀者合影留念。籤售現場,讀者排起了長龍。《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紅網時刻9月18日訊(記者 蔡娟 實習生 王進文)這個時代該如何讀書?
  • 讀書分享 精華解讀《斷離舍·前言》
    《斷離舍》作者:山下英子原創解讀:老道不霍霍老道第一本作品《非暴力溝通》讀書分享·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文終總結完結已有一段時間,這是我本人的第一部讀書分享,在思量良久之後,決定第二部作品,解讀這本山下英子老師的《斷離舍》,與前部作品《非暴力溝通》不同,《非暴力》這本書原作者是美國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文中由於中西方文化背景差異,很多實例和觀點,與我們中國文化大相逕庭,僅僅是閱讀理解容易,但是解讀分享就很吃力了。
  • 《躍遷》「中」古典
    你好,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籍是《躍遷》,全書有29章,大約21萬字。我會用大概22分鐘的時間為您解讀整本書的精華:看懂社會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在繁雜的信息中增強識別力,提高自己的內在修為,就能實現人生躍遷。
  • 看習近平怎麼說:讀書好處多
    沒時間讀書?不知道讀什麼書?快別給自己找理由了!你們可曾聽到,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幹部要加強讀書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這些重要論述,既是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應該成為每個國人的遵循指南。
  • 新精英生涯古典:躍遷,這個時代如何發展與學習
    6月16日,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在第五屆中國職業生涯發展論壇做主題演講,作為中國生涯教育專家,古典一直對我國的職業發展環境變遷和個人成長路徑有深入研究,此次他以《躍遷,這個時代如何發展與學習》為主題解讀新時代的組織發展趨勢和個人的職場躍遷方法。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巧用讀書筆記,將書籍變成財富
    讀書是一個和智者交流的過程,隨著閱讀量的增長,我們的自身水平也在提升,因此要學會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書籍。今天我們將學習怎樣將我們讀過的書變成我們的精神財富,建議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第三、四、五章,一起來了解怎樣利用讀書筆記來讀書。
  • 「快樂讀書吧」究竟應該怎樣上——孝感市實驗小學孝漢一體化校級...
    這次交流活動持續了整整一天,上午實驗小學展示了三節「快樂讀書吧」的研討課,下午三位執教教師進行了說課,本校教師、長春街小學任主任、教科院小學語文教研員劉莉老師分別對三節課進行了點評。整個活動緊張有序,研討氣氛熱烈,效果非常顯著。
  • 「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而提到科學解讀圖書,有這樣一位專家——「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樊登對於內容解讀的科學方法論。面對大量書籍和信息,怎樣挑選值得閱讀的書、怎樣高效閱讀圖書,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提到科學解讀圖書,有這樣一位專家——「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博士。(圖:樊登)「樊登讀書」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有2000萬會員,累計影響人數超3億。
  • 《躍遷》:一個人越來越厲害的3個關鍵策略
    但時代的快並不是要你加快腳步去追趕,相反你應該慢下來,想清楚方向再奔跑;功利性閱讀越是盛行,你越是要慢下來做些堅硬的閱讀。人生只有一次,所以你要學會用投資的心態來看待人生,看待你一天的24小時。學會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的努力,這也是古典老師在《躍遷》這本書裡告知我們的。
  • 《躍遷》這5點告訴你答案!
    本周,開啟一本新書的閱讀,即古典老師的《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是繼《拆掉思維裡的牆》之後,閱讀古典老師的第二本書。因上周剛讀完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一書,發現這兩本書有很多驚人相似的觀點,我如獲珍寶。
  • 王東嶽: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在這個獲取信息的方式異常多元和便捷的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因為通過電視或用其它的方式搜集的信息,即那種通過直觀方式接受的知識,是最淺顯、最粗疏且沒有經過精密邏輯證明的東西,是值得存疑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讀書。那麼,應該如何讀書呢?第一、 選擇書籍是最重要的事讀書的要義是對話。
  • 成大事者,必須經歷的五次躍遷
    如果你也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向上生長不停改變,那麼下面的路徑就值得參考,助你完成5步躍遷。遍歷群山可以讓你開闊視野,就算身陷困境心中也不犯難,因為你早已經見過大江大海,不因眼前艱苦困局噤若寒蟬,讀書千篇閱人無數行萬裡路,腦力眼力心力體力四力相伴。
  • 《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D10|我的讀書方法——「陀螺式」讀書
    內容關鍵字:讀書 知識 新生事物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1、讀書最重要的是什麼?2、想想自己每天接觸的知識是否有繁殖能力?3、研究新生事物,首先需要轉換的是什麼?今天的共讀內容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有興趣,它給我們提供有效讀書的思路,以及面對知識和新生事物時應該有的態度。夕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點在讀書方面的心得,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大家都知道《盜夢空間》裡的陀螺,陀螺不倒,就說明在夢中,陀螺倒了,才回到現實。
  • 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原文及「快樂讀書吧」解讀
    古詩二首第二課 找春天第三課 開滿鮮花的小路第四課 鄧小平爺爺植樹口語交際 注意說話的語氣語文園地一快樂讀書吧父親不理解孩子為什麼不好好讀書,而孩子一心想快快長成父親那麼大,就不用去上學了。父親想回到自己的童年,不要因為父母的溺愛而不好好讀書。仙子幫助他們實現了各自的願望,可是交換了年齡後的父子卻並沒有如他們原本所想的那樣。變小了的父親,依然是一個貪玩的孩子,並沒有像自己想像中那樣去好好讀書。而長大了變成父親的兒子老蘇希也很可憐,他並不能為所欲為,因為年齡大了。
  • ...年本市中職學校學生讀書活動成果分享暨中職學校圖書館協會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讀書習慣,拓展閱讀視野,掌握讀書方法,將學與思相結合,學與用相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育技術裝備中心、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圖書館協會主辦的「誦讀先賢詩文·育我職業素養」2018年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讀書活動成果分享暨中等職業學校圖書館協會工作年會12月25日在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舉行
  • 觸寶王佳梁:如何實現躍遷是海外創業的新思路 | WISE 2017新商業大會
    今天即使是工具類的軟體,它們在出海時也碰到了很大的瓶頸。比如用戶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很多出海創業公司有一個新的提法——工具類的產品現在要開始轉型或者是我們下一個出海的機會要在娛樂、社交方面,那我覺得這個首先就定義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