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成立新公司 Landing.ai,宣布與富士康合作
雷鋒網消息,12 月 14 日晚,吳恩達通過博客平臺 Medium 發表一篇文章,宣布了自己成立的最新一家公司 Landing.ai。他將新公司的任務定義為「幫助企業在 AI 時代實現轉型,從製造業開始」。
吳恩達認為 AI 很適合用來解決製造業目前面臨的一些挑戰,例如質量和產出的不穩定,不夠彈性的生產線設計,產能管理不夠,以及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吳恩達還宣布了新公司與富士康已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國內新聞
工信部印發人工智慧3年行動計劃 重點培育智能網聯汽車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按照「系統布局、重點突破、協同創新、開放有序」的原則,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務:
一是重點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的集成應用。
二是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晶片、開源開放平臺等關鍵環節,夯實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軟硬體基礎。
三是深化發展智能製造,鼓勵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培育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
四是構建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及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障等產業公共支撐體系,完善人工智慧發展環境。
搜狗推出「唇語識別」技術,垂直場景下準確率達90%
12月14日,搜狗宣布推出了一種人機互動新技術「唇語識別」,通過機器視覺識別說話人唇部動作,來解讀說話者所說的內容。
搜狗官方表示,通過複雜端到端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進行中文唇語序列建模,經過數千小時的真實唇語數據訓練,終於取得了唇語識別效果。在非特定人開放口語測試集上,該系統達到60%以上的準確率,超過google發布的英文唇語系統50%以上的準確率,在垂直場景如車載、智能家居等場景下甚至已經達到90%的準確率。
獵豹移動與微軟宣布在人工智慧領域達成合作
據雷鋒網了解,12月14日,獵豹移動宣布與微軟達成合作,將微軟的人工智慧技術嵌入獵豹移動的海外移動應用產品,雙方共同探索AI在移動端的應用場景。
合作初期,獵豹移動桌面啟動器CM Launcher將在系統中整合微軟智能語音助手Cortana。CM Launcher用戶可以使用Cortana強大的語音控制功能、微軟豐富的應用資源,來管理日常生活及提高工作效率。此次合作是雙方在技術、產品、資源三方面的深度融合,也將給CM Launcher的全球海量用戶帶來更智能、更個性化的服務和體驗。
除了語音技術,Cortana還能打通、調用微軟生態中的各類產品,如Office、Skype、Bing,並連接天氣、音樂、電影、打車等大量第三方服務。合作後,這些資源皆可為CM Launcher所用。未來,CM Launcher將陸續整合Cortana其它功能點,如圖像識別、知識圖譜和智能家居服務等;也會加入CM Launcher獨有的產品功能,例如通過語音更換手機主題。
沃爾瑪、京東、IBM、清華聯合成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
14日,沃爾瑪、IBM、京東聯合清華大學電子商務技術實驗室成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旨在提升中國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
據介紹,他們將與食品供應鏈供應商和監管機構合作,建立中國食品安全生態系統所需的標準、解決方案和夥伴關係。IBM提供區塊鏈平臺,清華大學則作為技術顧問分享其在核心技術和中國食品安全生態系統方面的專業知識。IBM與清華大學計劃與沃爾瑪及京東合作開發、優化區塊鏈技術,並將其推廣至更多加入聯盟的供應商和零售商。
沃爾瑪稱,IBM、沃爾瑪和清華已經開始應用區塊鏈試點食品溯源,比如在中國對豬肉進行追溯,以及在美國對芒果進行追溯。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追溯一袋芒果從農場到門店的過程,從以往的幾天甚至幾星期縮短到了2秒。
國際新聞
全球首款屏內指紋手機即將上市
全球領先的人機界面解決方案開發商Synaptics14日宣布與一家全球前五的手機品牌合作,預備實現Clear ID FS9500 系列光學屏幕指紋傳感器的大規模量產。在即將舉辦的2018 CES展會上,Synaptics將現場演示配備屏幕指紋識別的智慧型手機。該機型出自一家頂級製造商,目前已實現量產,即將面市。
據悉,Synaptics Clear ID 屏幕指紋傳感器專為全面屏智慧型手機設計,僅在需要時智能地喚醒顯示屏。Clear ID的識別速度快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如3D面部識別;通過SentryPoint技術保障高度安全性;並且僅需一次觸摸或一步操作就能直接在智慧型手機的觸屏顯示區域實現指紋識別,十分便捷。
美國運營商開始測試電線上網服務
美國運營商AT&T周三宣布,已開始在喬治亞州和美國以外的某地測試基於電力線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該公司正在向更多用戶提供高速寬帶服務。
AT&T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沿電力線傳輸的高頻無線電波提供帶寬超過1Gbps的寬帶接入服務。這一網速將超過光纖寬帶。AT&T表示,儘管喬治亞州的測試在農村地區展開,但這項技術也可以部署在郊區和城市地區。
AT&T表示,該技術的商業部署目前沒有時間表。隨著技術的繼續發展,試點也將擴大。
利用谷歌機器學習技術,科學家發現2500光年外迷你太陽系
北京時間15日凌晨2:00,美國宇航局對外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在一個恆星周圍發現有8顆行星組成的行星系統。
這顆恆星名為「克卜勒90」(Kepler-90),距離地球2545光年。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天文學家在近期發現了這個系統中隱藏的第八個行星——Kepler-90i。這是一顆小質量的巖石行星,由於距離恆星很近,公轉周期僅有大約14.4天,因此可以想像其地表溫度極高。
本次發現的另一個亮點在於,這一成果是藉助谷歌公司的機器學習技術實現的。機器學習技術的本質在於計算機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實現「自我學習」。在這一案例中,計算機學會了如何對克卜勒望遠鏡獲得的海量數據中搜尋疑似的系外行星信號。
《哈利波特》又出新章節了 不過這次作者是人工智慧系統
已經終結的《哈利波特》小說,現在又有新篇章了,這次的作者不是J.K.羅琳,大部分內容是通過人工智慧算法自動編寫。波特尼克工作室的研究人員利用專門的計算機算法對原來《哈利波特》小說所有篇章進行分析,然後重新生成了三個新的章節,甚至還起好了標題,叫做《哈利波特與灰燼肖像》。
人工智慧系統編寫了大量的內容,但還有很多作家參與到了其中,將這種典型的機器語言二次編輯成了更適合理解的小說語態。其中主要負責改寫的作家是《Onion and Clickhole》的作者Jamie Brew,之前他在Tumblr上進行過類似的計算機語言編輯工作,他的任務是處理各種虛構的語法和內容,甚至還有廣告語。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