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人工智慧助科學家發現「迷你太陽系」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千百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星辰宇宙的思考和探索,受限於技術,我們對外太空的認識還極為有限。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或許將加速這一進程。

北京時間15日凌晨2:00,美國宇航局對外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在一個恆星周圍發現了由8顆恆星組成的行星系統。這一發現背後的功臣正是谷歌公司的機器學習技術。

由於人口大爆炸和地球環境持續惡化,人類尋找與地球和太陽系類似的外太空系統作為第二家園的心情日益迫切。這種焦慮感在近些年的一系列科幻影視作品得到了強烈的呈現。

在此之前,太陽系一直是圍繞單個恆星已知行星數量最多天體系統,有多達8顆行星圍繞太陽運行。但15日凌晨的發布會上,科學家宣布在2545光年外有一個名為「克卜勒90」(Kepler-90)的恆星,它周圍有著同樣數量的行星運轉。

克卜勒90系統與太陽系的對比

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天文學家近期發現了這個系統中隱藏的第八個行星。這顆行星名為Kepler-90i,是一顆小質量的巖石行星,由於距離恆星很近,公轉周期僅為大約14.4天,可以想像其地表溫度極高。

克卜勒90系統幾乎就像迷你版的太陽系

相比克卜勒90系統,其他行星系統或許在孕育生命方面會更加有優勢。此次發現的新的系外行星Kepler-90i比地球大約大出30%,它距離恆星很近,其地表溫度據估算可以達到800K以上(約合526攝氏度)以上。而最外側的行星Kepler-90h圍繞恆星公轉的軌道距離則與地球接近。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會記錄系外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導致的恆星亮度輕微下降現象,這種亮度下降信號可以讓科學家們間接推算出行星的存在以及這顆行星的很多物理性質。克卜勒望遠鏡在長達4年的運行時間裡收集了3.5萬個可能的行星信號。科學家們運用自動化分析技術配合人工核對,對所有疑似信號進行判讀。但在最微弱的信號面前,這樣的分析方法常常會將它們遺漏掉。

於是,谷歌公司下屬「谷歌人工智慧」(Google AI)的高級軟體工程師克裡斯託佛·沙拉和美國宇航局薩根博士後研究員範德伯格想到了利用神經網絡技術對克卜勒望遠鏡的數據進行分析。

沙拉表示:「在我的業餘時間,我開始在網絡上檢索諸如『運用大數據搜尋系外行星』之類的話題,然後很快注意到克卜勒望遠鏡項目和對外公開發布的海量數據。」他說:「當數據太多,人工分析難以招架時 ,機器學習技術的用武之地就來了。」

他們使用此前已經經過篩選的1.5萬個信號案例來訓練一個計算機神經系統網絡,讓它學會去識別克卜勒望遠鏡數據集中的行星掩星信號。在這一訓練測試中,人工智慧對於真實系外行星信號和假信號的判斷正確率達到了96%以上。隨後,當計算機系統已經學會了如何識別掩星信號之後,研究小組開始嘗試讓計算機去對那些在周圍已經發現有行星存在的670顆恆星的數據再次進行分析篩查,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已經被證明存在行星系統的恆星周圍是最有可能存在「漏網之魚」的地方,或許還有其他行星信號此前未能被注意到。

範德伯格表示:「我們發現了很多『假陽性』信號,但其中也可能隱藏著真實的信號。這就像翻遍各種小石塊,尋找真真的寶石的過程。如果你的篩子更好,你當然會撈到更多的石塊,但與此同時你撈到寶石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最終,該神經網絡在已經被歸檔的數據中發現了一個此前在進行人工分析時被忽略的微弱異常信號,最終證明這是天龍座方向上,恆星克卜勒-90周圍存在的第八顆行星。

Kepler-90i並非這一神經網絡系統找到的唯一寶石。在克卜勒80系統中,他們還找到了這一系統內的第六顆行星。這顆編號為Kepler-80g的系外行星大小與地球類似,它和與它同屬一個行星系統的另外4顆行星處於一個共振系統內。這樣將造就一個極為穩定的系統,類似之前引發轟動的,擁有7顆行星的TRAPPIST-1系統。

有關這些發現的相關論文已經被《天文學雜誌》接受並將在近期出版。沙拉和範德伯格下一步計劃讓人工智慧系統對整個克卜勒望遠鏡的全部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屆時計算機將對超過15萬顆恆星的亮度數據進行篩查。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助攻,被稱為「第二個太陽系」的克卜勒-90星系,發現了第8...
    據報導,這是科學家首度確認還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擁有8顆行星,克卜勒-90i的存在,意味著克卜勒-90星系擁有與太陽系一樣多的行星,猶如「第二個太陽系」,同時,科學家發現,克卜勒-90星系的8顆行星距離恆星都很近,像一個「迷你版」的太陽系。
  • 發現「迷你」太陽系第8顆行星,太陽系終於有了對手
    太陽系終於有了對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北京時間周五(15日)凌晨2時宣布,谷歌人工智慧對克卜勒望遠鏡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後做出重大發現,圍繞恆星Kepler-90旋轉的第8顆行星Kepler-90i被找到,使Kepler-90實現重大「逆襲」,與太陽並駕齊驅,成為目前擁有最多已知行星(8顆)的恆星系統。
  • NASA克卜勒任務與谷歌人工智慧發現新太陽系?
    然而第八顆行星只在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上發現了軌道,所以不知道更遠的地方,包括如果還有更小的世界有待發現。行星被證明是正確的相對大小,但不是正確的軌道尺度。圖片版權:NASA/Ames Research Center/Wendy Stenzel上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重磅消息:克卜勒任務——歷史上最偉大的行星探測任務與谷歌的人工智慧合作有了一個開創性的新發現。
  • ...搜狗推出「唇語識別」技術;美國宇航局發現迷你太陽系 | 雷鋒...
    國內新聞工信部印發人工智慧3年行動計劃 重點培育智能網聯汽車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二是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晶片、開源開放平臺等關鍵環節,夯實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軟硬體基礎。三是深化發展智能製造,鼓勵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培育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四是構建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及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障等產業公共支撐體系,完善人工智慧發展環境。
  • 太陽系2.0?!NASA宣布找到克卜勒90星系的第八顆行星
    發現又一個「太陽系」?昨天(14日)下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了媒體電話會議宣布最新發現: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克卜勒90星系的第八顆行星「克卜勒-90i」。這意味著,克卜勒90是首個擁有和太陽系一樣多行星數量的星系。
  • 人工智慧助科學家發現火星新隕石坑
    由人工智慧工具識別出的火星上最新隕石坑群的高解析度視圖。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2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發的創新型人工智慧(AI)工具猶如「火眼金睛」,幫助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過去10年中形成的一系列隕石坑。
  • 美科學家發現太陽系複製版,距離地球並不算遙遠!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今天,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使用克卜勒空間天文望遠鏡所發現的最新重磅發現:在距離地球並不算遙遠的地方,八顆行星圍繞著一顆酷似太陽的恆星安靜的旋轉,再一次證明了我們的太陽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
  • 太陽系星體出現異常?或存在一顆迷你黑洞,只有一個柚子大小!
    科學家卻發現,宇宙中或許存在一顆迷你黑洞,只有一個柚子的大小,這是真的嗎?太陽系或存在「第九大行星」雖然如今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家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的行星。但某些體積較小的行星是非常難探測的。
  • 第二個「太陽系」:克卜勒-90星系
    所謂的」第二個太陽系」指的就是克卜勒-90星系(Kepler-90 Planetary system),它距離我們地球約2545光年,位于天龍座,目前已發現其有八顆行星,與太陽系大行星數目相同,是目前為止除太陽系外,已發現擁有大行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系。
  • 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一顆迷你黑洞,直徑只有一個柚子那麼大?
    近些年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尋找一顆未知的大型天體,由於科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多個天體出現軌跡異常的現象,似乎受到一個神秘引力的影響,能產生這種影響的可能是有一顆質量較大的行星,美國科學家正在建造「時空遺產調查」(LSST)望遠鏡專用來觀察宇宙中的小型天體,未來能通過LSST
  • 科學家發現另一個太陽系?位置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怎麼回事?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科學家發現另一個太陽系?位置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怎麼回事?眾所周知,我們地球是處於太陽系當中的,太陽系中心是太陽,剩下的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作有規律的公轉,其實仔細想一想,這種現象也是非常的神奇又有趣的。宇宙是非常浩瀚的,存在著無數的星系,對於宇宙到底有多大?
  • 科學家證實,已經發現第二顆月球,體型迷你小汽車般大小!
    ,這是因為我們在大氣層之外發現了一個龐大的不明物體,所以地球的第2顆衛星也再次被提及。最近以經過科學家證實,第2顆衛星確實是存在的,這是一顆迷你月球,它的體型大約只有小汽車般大小,直徑在0.9米到1.5米左右。
  • SCP-756迷你太陽系:不好啦,地球人打過來了
    各位喜歡SCP基金會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調查員極冰,今天我來分享SCP基金會的收容物SCP-756迷你太陽系。SCP-756迷你太陽系的外表SCP-756迷你太陽系是一個迷你的太陽系,這個恆星系統包括了一個恆星和六個行星,而且每一個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
  • 發現第二個太陽系 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文/搜狐科技 陳丁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北京時間周五(15日)凌晨2時宣布,在於谷歌進行合作並藉助其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來對克卜勒望遠鏡所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後,獲得了天文學上的一大重要發現。在Kepler-90恆星系統中找到第八大行星Kepler-90i,自此,Kepler-90與太陽系成為人類所知的擁有最多行星的恆星系統(8顆)。
  • 人工智慧再創佳績,幫助科學家發現新星
    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慧新技術幫助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50顆新行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華威大學的天文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通過構建機器學習算法來篩選NASA的舊數據,從而發現新星球的技術壯舉。對於科學家來說,發現太陽系以外的新行星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依靠光線的傾斜來判斷行星是否越過瞭望遠鏡的視線
  • 第二顆迷你月球被發現 地球再有一個小追隨者
    第二顆迷你月球被發現 地球再有一個小追隨者時間:2020-11-29 18: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上再有一個小追隨者! 科學家證實,第二個迷你月球 的發現並不是繞地球公轉的 天體!
  • SCP-756迷你太陽系,也許我們認為的外星人,就是我們自己
    SCP-756迷你太陽系的外表SCP-756迷你太陽系是一個迷你的太陽系,這個恆星系統包括了一個恆星和六個行星,而且每一個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目前SCP-756迷你太陽系被保存於SCP基金會的一個房間內部進行觀測。這個恆星系的恆星周長約為70釐米,根據調查正面其處於正常的運行中,還可以穩定運行50億年。
  • 科學家找到了第2個太陽系,8大行星1個都不少,那裡會有生命嗎?
    銀河系擁有至少2000至4000億顆恆星,而太陽只是其中之一,理論上來講,每一顆恆星都應該擁有自己的行星,在這麼大的數字面前,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推測出,在銀河系裡應該存在著很多和太陽系類似的恆星系。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利用先進的觀測設備,科學家找到了第2個太陽系,在這個恆星系裡,8大行星1個都不少,可以說是一個太陽系的「翻版」。
  • 谷歌高管談人工智慧:2029年超越人類
    據外媒報導,谷歌工程總監、著名未來學家雷伊·庫茲韋爾近日在奧斯汀舉行的SXSW大會上大膽預測:技術奇點時刻將在2029年到來,而那時人工智慧的智慧將超過人類。庫茲韋爾向來以精準地預測未來聞名於世,不知道這一次是否還會預測準確。
  • 騰訊絕藝對戰谷歌阿爾法狗,中美人工智慧的對弈
    2012年之前,谷歌一直在利用動物訓練Google Brain(谷歌大腦)項目,並在2012年做了一個實驗,在沒有輸入「貓」的概念,讓機器透過學習,最終認識了「貓」。 至此,谷歌開始大肆收購人工智慧創新性公司,包括橫掃圍棋界的阿爾法狗(AlphaGo),這個AI系統由DeepMind締造,是谷歌於2014年花4億美元天價收歸麾下,在2016年阿爾法狗對戰李世石後成名,一躍成為AI 技術最強的團隊。隨後升級版在圍棋網站上以神秘身份「Master」 ,以60勝0負1和橫掃中日韓圍棋高手,並擊敗了圍棋冠軍柯潔,落敗後的柯潔聲稱與人工智慧下棋太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