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雷蒙德·查爾斯·史蒂文斯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十年前,當人們認為無人駕駛只是一個夢而嘲笑的時候,不曾想短短十年這一切成為了現實;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快速檢測技術令病毒的快速控制、疾病的快速治療成為可能,這些都是轉化科學帶來的力量。」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美國結構生物學家、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外籍院士雷蒙德·查爾斯·史蒂文斯(Raymond Charles Stevens)發表演講時提到,轉化科學需要國際化合作,提升算力、整合數據來助力人類面對共同的全球性問題,同時如何為人群健康提供「可負擔」的醫療也是生物醫學工作者的使命。
在談到轉化醫學時,史蒂文斯強調了「整合」與「算力」。人類對生物學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海量生物學數據將是解題的重要關口,細胞、蛋白質等海量生物學數據以更快的速度從全球範圍湧來,不同形式的數據如何集成、整合是關鍵;而同時,當生命科學在不同層級上分別向極致發展,如何將一切整合起來,計算機算力也是目前的瓶頸所在。他也指出,目前人工智慧晶片也廣泛開發,這些成果與生物學結合,將在並行算法處理、資料庫、軟硬體方面帶來突破。
「我們需要更好的計算機才能把這些數據整合在一起,這就是我們需要在未來更多研究中取得進展的地方。」他展望,「想像一下,我們從生物標記和成像技術中獲得的數據和所有不同的信息,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快地閱讀、檢測疾病,然後治療疾病。而且,這是無論你在什麼國家,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實現的。」
在疾病治療方面,史蒂文斯也指出方向——應從心血管、肺和代謝疾病來攻關事關更多人群健康的命題,努力使診斷、治療費用變得更便宜,普通人更容易獲得,這也是生物醫藥的全球努力方向。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