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龍中的霸主到「水底老漁夫」,棘龍的形象都經歷了啥?

2020-12-05 北京科學中心

前段時間,網絡上的古生物愛好者圈子中又發生了一場「爆炸性事件」,原因是一項新的研究讓棘龍這種充滿了謎團和爭議的史上最大肉食性恐龍又又又「變了個模樣」。

對棘龍的新研究表明這種恐龍具有適於遊泳的尾鰭

研究發現棘龍具有尾鰭,這為棘龍的水生習性增添了新的證據。

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古生物愛好者們的反應那麼大,畢竟從看上去無比強大的一方霸主到如今的「水生老漁夫」,棘龍的形象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那麼,棘龍的形象都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棘龍又「死」了一次

191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在埃及西部的拜哈裡耶綠洲發現了一隻巨型獸腳類恐龍的骨骼,這些骨骼包括1個不完整的下頜骨、2節頸椎和7節長著非常長的神經棘的脊椎骨等。

背椎上長長的神經棘表明棘龍的背部有一個非常大的背帆,這些神經棘也正是棘龍(spinosaurus「有棘的蜥蜴」)名字的來源。

斯特莫論文中給出的棘龍骨骼素描

在研究過程中,斯特莫也發現了這隻大恐龍與其他獸腳類恐龍的不同之處,在論文中,這名古生物學家只給出了骨骼素描圖和化石圖片,並沒對棘龍的生態有一個準確的描述。

恩斯特·斯特莫

1936年,斯特莫給出了第一個棘龍的復原形象。這個棘龍的復原形象除了背部的神經棘連接的背帆,與其他獸腳類恐龍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而且受當時對恐龍的認知所限,獸腳類恐龍都是兩足站立,尾巴拖地的「袋鼠」站姿,第一代的棘龍形象就這樣誕生了。而且不知為何,棘龍那張狹長的「鱷魚嘴」的特徵也沒有表現出來。

斯特莫給出的棘龍骨骼裝架圖

可惜的是,斯特莫找到的棘龍化石沒能從二戰中保存下來。

這些化石曾被保存在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館,因為納粹軍官的拒絕而沒能及時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最終在1944年毀於盟軍的轟炸,這頭北非巨獸在死去了一億多年後,又被人類「殺死」了一次。

擊敗霸王龍的影視巨星

1975年,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巴克提出了「恐龍文藝復興」的概念。這場從1960年代開始的小規模科學革命讓恐龍從行動遲緩的冷血動物形象變成了活躍、快速、機敏的溫血動物。

棘龍的形象也隨之產生了變化。

不過即使是形象有了一些改變,棘龍的人氣還是和之前一樣,只是一種稍有特別的大型獸腳類恐龍而已。

英國奧比斯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恐龍》雜誌中的棘龍形象,可以看到比起之前的袋鼠站姿有了一些變化,但頭部仍和其他獸腳類恐龍沒有太大區別

事情的變化要等到2001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3》。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想要找到一種「一看就和霸王龍不同的恐龍」,因此棘龍因為典型的「鱷魚嘴」和背部的背帆成功當選電影的「男一號」。

《侏羅紀公園3》中的棘龍和霸王龍,兩

在這部電影中,棘龍被描繪成超越霸王龍的兇殘猛獸,甚至在一次打鬥中擰斷了霸王龍的脖子。

電影中的霸王龍和棘龍之戰
擊殺霸王龍之後的棘龍怒吼

儘管這些情節很大程度上出自於片方為了吸引眼球而做出的創作,但不可否認的結果是棘龍這種體型上大於霸王龍的肉食恐龍確實在片中收穫了大量的人氣。

從此,棘龍「世界上最大型的肉食恐龍」的形象深入人心,《侏羅紀公園3》中的棘龍也成了最經典的棘龍形象之一。

埃及棘龍的「經典復原」之一|來源:菊
兩足站立版本的棘龍生態復原圖

棘龍「趴下了」

電影為棘龍打造的「光輝形象」沒有持續太久,2014年,古生物學家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根據新發掘到的化石進行的研究顯示:棘龍的身體較為細長,適合遊泳;同時它的腳趾分散,說明腳趾之間可能有蹼,更重要的是棘龍從原本的「大長腿」變成了類似鱷魚一樣相對粗短的後肢

從形象上看,棘龍突然「趴下了」。

短腿版本的棘龍骨架

這些證據都顯示棘龍其實可能是一種水生恐龍,或者至少它們的一部分時間是在水中度過的。

短腿版本的棘龍復原和它生境中的幾種水

化石證據表明,在棘龍生活的年代,當地的河流中生活著長達數米的大型魚類,包括鋸鰩、肺魚、多鰭魚和鯊魚等,這些大型魚的存在給棘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再加上它們適合捕魚的口部結構以及同屬棘龍科的重爪龍等恐龍化石提供的信息,這隻長達14米的獸腳類恐龍就此坐實了「老漁夫」的身份。

不過,也有很多古生物研究者對短腿版的棘龍提出了質疑,包括研究使用的棘龍化石來源於不同年齡的個體,或是短腿版的棘龍身體重量不平衡等等。

同時,兩足站立,在電影中大殺四方的棘龍形象實在是太過深入人心,以至於原本的棘龍形象仍有大批擁躉。

大尾巴

回到本文的開頭,今年4月,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的團隊公布了對棘龍的新的研究成果。

新的化石是一列非常完整的棘龍尾椎,在尾椎上方也有延長的神經棘,這說明棘龍具有一條形狀側扁,帶有尾鰭的大尾巴

根據新發現繪製的棘龍復原圖|來源:維

棘龍的大尾巴正好解答了之前它們「頭重腳輕」的問題,新的棘龍尾巴通過加粗尾部軸上組織,剛好平衡了頭部的重量,使得新的棘龍形象反而非常均衡。

這條帶有尾鰭的大尾巴在水中能給棘龍提供相當於其他獸腳類恐龍尾巴8倍的推力,可以說是棘龍生活在水中的最有力證據了。

請點擊生活在水中的棘龍的生態復原圖|

這次的新發現也引發了古生物愛好者和網友們的瘋狂惡搞,例如用尼羅鱷和旗魚的背鰭拼裝的「亞成體棘龍」和用冠歐螈惡搞的「棘龍幼體」。

被非洲人民捕獲的「亞成體棘龍」|P圖:
「棘龍幼體」|P圖:奧卡

甚至還出現了前肢為鰭狀肢的「放飛自我」版棘龍復原,因為僅有草圖,這裡就不放出來了。

從「袋鼠」站姿,到電影明星,再到遨遊水底的「白堊紀老漁夫」,隨著研究的深入,棘龍的形象經歷了不斷的變化。

1936年、2014年、2020年三個版本的棘龍

要說明的是,化石僅僅能向我們傳達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生物的部分信息,我們只能從這些信息中推測那些已經消失在歷史中的生物的一鱗半甲。

即使是愛德華·柯普這樣的古生物學「大佬」也曾犯下過把薄片龍的頭裝到尾巴上的低級錯誤。

因此,棘龍形象的變化只不過是我們人類在對它們進行研究中所經歷的必然過程罷了。

或許,在未來的發現中,還會有我們熟知的古生物形象遭到顛覆,不過這或許正是古生物學的迷人之處,你說呢?

相關焦點

  • 史前霸主高下已分?棘龍被證明為水生動物,愛吃魚的「漁夫」!
    估計大部分都看過《侏羅紀》系列經典電影,或多或少對霸王龍、迅猛龍、翼龍、腕龍等快樂略有認識,相信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龍應該是霸王龍。不過在電影中,霸王龍被棘龍一嘴咬死,因此關於誰是「史前最強霸主」的稱號,恐龍迷們爭論不休。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在這部科幻片中T-Rex似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只有呆頭呆腦的牛龍不識趣地去叨擾霸王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除了三角龍等強悍的食草龍,就要數這隻背上長著大片帆狀物的兩棲龍可與暴龍一戰。
  • 陸上霸主or水中閒夫?科學復原棘龍模玩開箱分享
    一些朋友對恐龍這種史前生物形象的具體認識,還要從1993年好萊塢大導演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說起。當時對霸王龍的復原不僅是科學的,而且有一定的突破。使得人們心中這種陸上霸主的形象從那種尾巴垂地的哥斯拉狀態,升級成現在脊椎平行於地面的樣子。
  • 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在恐龍時代,霸王龍是最強大的恐龍霸主,甚至可能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強陸地生物。
  • 棘龍為什麼被稱為恐龍第一?
    有人說:棘龍是史上最強的食肉恐龍,因為它有著最大的體型,也有的人說:棘龍不過就是一個只會捕魚的「漁夫」而已。兩種說法都有著大批的擁護者,那麼,這兩種說法究竟哪個靠譜呢?真實的棘龍在恐龍時代的定位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河流霸主——棘龍
    ,那是從脊椎骨延伸的神經棘,棘龍用它來吸引異性,調節體溫和威嚇敵人。棘龍的爭議性和知名度一樣高,1912年在埃及西部,首次發現它的化石,初始棘龍被認為是長腳雙足站立。2006年發現標本FSAC-KK11888,它才被確認是四足短腿的「漁夫」。
  • 從虐殺霸王龍到變成「鱷魚」,棘龍在《侏羅紀世界3》會登場嗎?
    這段時間恐龍圈子裡有個不大不小的消息,一向喜歡「變身」的棘龍,最新的復原形象再次令棘龍粉絲大跌眼鏡,從曾經的最大食肉恐龍,再到脆弱的漁夫,現在又變成了「鱷魚」——考古學家最新給棘龍安上了一條鱷魚的尾巴,意味著棘龍復原形象的再一次大更新。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開拓領地,棘龍等待孵化,期待南方巨獸龍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開拓領地,在離開孤堡之前,T-Rex來了個經典的神龍擺尾,似乎在說:「我還沒有老,這片新土地,我才是真正的食肉王者!」其實在《侏羅紀公園3》中,就已經開始唱衰暴龍了,而霸王龍身為該屬中的體型擔當,卻是輸給了棘龍,這場對決,無疑是把大漁夫推上了神壇,就憑它單手扭轉頸椎骨的操作,就已經讓霸王龍的陸地霸主地位難保了。或許這隻雷克斯暴龍,是霸王龍種群中的弱勢個體,才造成這樣懸殊的結果吧,相信《侏羅紀世界3》中的霸王龍,可以不辜負暴龍族的威名。
  • 棘龍的「五種形態」!來了解一下卡姆卡姆組的二代水生霸主
    Ⅲ型:本世紀頭十幾年,棘龍在許多恐龍迷眼中都是史上最強肉食恐龍。(儘管細長的雙核和同位素分析顯示他們主要以吃魚為主)然而2014年發表的棘龍的後肢化石,使長腿棘龍的經典形象瞬間崩塌,體型也隨之縮水,取而代之的是四足行走的「伏地魔」、長條形背帆,被稱為「四腳蛇」,被認為主要生活在水中。
  • 《侏羅紀世界3》滄龍需要上岸,霸王龍真香,棘龍復出未來可期
    而離開大海上岸,對於海洋女王來說,意義非凡,除了可以躲開21世紀海洋中的強橫掠食者外,還可以到陸地上碰碰運氣,順便打壓下霸王龍的霸主地位。而且在海陸間來回走,也是可以擴大滄龍的生存機會,不至於在一塊領域,走到死胡同。
  • 《方舟:生存進化》棘龍數據解析攻略 棘龍厲害嗎
    大家了解《方舟生存進化》中的棘龍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方舟生存進化》棘龍數據解析!
  • 棘龍是非典型水生恐龍?水生恐龍到底存不存在?
    在恐龍進化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是:到底有沒有水生恐龍?雖然我們知道魚龍、蛇頸龍和滄龍都生活在水中,但根據它們在進化樹上的位置,嚴格說來都不屬於恐龍,只能算恐龍的近親。那麼為什麼水生恐龍如此罕見呢?棘龍是非典型水生恐龍?其實在所發現的恐龍化石中,也不是完全沒有在水中生活的恐龍。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還在靠情懷,網友:棘龍安排下
    網友:棘龍安排下,沒有可以匹敵的陸地強大食肉恐龍,只會滋生這位白堊紀霸主的懶惰。《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依靠自己的影響力召喚了不少的粉絲們回歸來觀看這部科幻片,但是導演加入的孤堡場景卻硬生生地把戰場變成了文藝的驚悚片,慢慢伸出的暴猛龍的爪子還有天窗上的漫步等都顯得扣人心弦。
  • 《侏羅紀世界2》可以撼動霸王龍的恐龍,網友:滄龍夠不著
    《侏羅紀世界2》可以撼動霸王龍的恐龍,說到哪條龍可以和暴龍一戰,大家可能會列舉出一系列諸如蠻龍、南方巨獸龍還有魁紂龍等兇猛巨獸。網友:滄龍夠不著,其實在這部影片中這隻海生爬行動物似乎有點被放大了,不管怎麼樣它都沒辦法到陸地上和T-Rex決一勝負。
  • 《侏羅紀世界3》滄龍喝膩了骨頭湯,棘龍需要上岸:海裡不好混
    一代反派霸主暴虐霸王龍雖然已經隕落,但是它的骸骨,依舊是靜靜地躺在關著滄龍的大池子中,而被丟在這裡這麼久的海洋大蜥蜴,似乎也應該很久沒被餵食過大白鯊了吧。滄龍喝膩了骨頭湯,而沒有了人類的飼養,滄哥似乎也是只能自力更生了,但是來池邊喝水的恐龍,以及不小心飛過水麵的翼龍,實在是太少了,很難塞滿滄龍的胃口,在大部分的時間內,大蜥蜴或許只能是喝一下暴虐龍的骨頭湯來解解饞吧。所以《侏羅紀世界3》中,逃出小池子的滄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填飽肚子,順便讓自己變得更加壯碩。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當園丁,棘龍等上岸,迅猛龍走向大哥位
    當然了,許多暴龍粉絲還是希望T-Rex能夠重振旗鼓,在《侏羅紀世界3》中迎戰棘龍,贏回屬於暴龍家族的尊嚴,畢竟《侏羅紀公園3》中的那頭暴龍,一下子被漁夫秒了,真是讓人意難平。
  • 第一種遊泳恐龍被發現!科學家:入侵水生動物,埃及棘龍不一樣
    眾所周知,在地球過去的46億年時間中,雖然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不曾有生命活動過的痕跡。但根據目前人類對地球演化史的了解來看,迄今為止,地球至少曾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其中也不乏存活時間較長的物種,比如,恐龍。
  • 《侏羅紀世界2》敢於面對霸王龍的恐龍,網友:打漁的棘龍
    網友:打漁的棘龍,這位史前分部在北非的兩棲獵食高手和陸地霸主又會碰擦出怎麼樣的火花呢?《侏羅紀世界2》敢於面對霸王龍的恐龍,網友:打漁的棘龍。一想到這許多網友就會提及體型碩大的棘龍,也有人認為打漁的恐龍是沒法和霸王龍一戰的,因為捕獲魚類不需要十分巨大的咬合力,牙齒也沒有暴龍那般碩大,所以在陸地上對陣的話棘龍勝算不大。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原創 王維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目前,人類已知的恐龍種類超過一千種,遍布地球的每片大陸。在陸地上,恐龍是當之無愧的霸主。那麼在江海湖泊中,恐龍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 恐龍中的最強者--棘龍
    棘龍是生活在晚白堊世早期的北非的大型獸腳類,在分類上屬於原始堅尾龍類中的棘龍超科,這個超科除了棘龍以外還包括蠻龍,巨齒龍,扭椎龍,重爪龍和似鱷龍等。  其中重爪龍和似鱷龍與棘龍的關係更近,所以被進一步分類為棘龍科。而蠻龍,巨齒龍,扭椎龍屬於蠻龍科,或者叫巨齒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