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大部分都看過《侏羅紀》系列經典電影,或多或少對霸王龍、迅猛龍、翼龍、腕龍等快樂略有認識,相信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龍應該是霸王龍。不過在電影中,霸王龍被棘龍一嘴咬死,因此關於誰是「史前最強霸主」的稱號,恐龍迷們爭論不休。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棘龍是不是最兇猛的恐龍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一個「漁夫」。
據日前(4.29)發表於《自然》(Natural)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通過對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發現的棘龍尾巴化石分析,背部長著一塊巨大長棘的棘龍,成年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而這研究也正式推翻了古生物學家將棘龍是」純地棲恐龍「的定義。
史上最強恐龍?它和霸王龍根本碰不到一塊!
棘龍(學名:Spinosaurus),也叫棘背龍,屬於棘龍科棘龍屬下一種大型獸腳類肉食龍,目前共發現2個亞種:埃及棘龍(S. aegyptiacus)、摩洛哥棘龍(S. marocannus),歷史可追溯至白堊紀的9500萬到1億年前。據資料記載,最早發現這一屬的物種是在1915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於埃及,並命名為埃及棘龍(標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炸毀)。
雖然幾十年來,棘龍的化石發現不少,但是一直沒有後肢部分化石。所以以前古生物學家從拼湊的化石推測,棘龍的體長13到18米,2至4.8米高,體重可達26噸,被暫定為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屬於純地棲恐龍。
後來在2014年,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Nazir Ibrahim)通過對部分後肢的棘龍化石加上其他地方發現的部分顱骨、中軸骨等化石進行骨架和外貌,結果顯示棘龍有著狹長的吻部、奇異的鼻孔位置、碩大的前肢和彎爪、相對矮短的後肢,於是發表爆炸性論文稱棘龍是半水棲恐龍,但該理論遭到同行的質疑。
雖然科學家從多種棘龍科物種的胃裡都找到過魚鱗,但在大部分古生物學家眼裡,棘龍就像現代的灰熊,一種在淺水區出入無礙的吃魚猛獸。而且普遍認為棘龍有較高的骨密度,應該很難潛入水。甚至有人質疑易卜拉欣團隊分析的遺骸實際上不是是棘龍。
此外有研究推測,棘龍背上那塊「高人一等(長度2.2米)」像「風帆」一樣的背棘,可能不是用來調節散熱,很有可能是用來溝通和展示求偶。
ps:《侏羅紀公園3》和《侏羅紀世界》均有出現霸王龍對決棘龍的畫面,但是化石研究表明,霸王龍生活在北美,棘龍生活在北非,雖同處白堊紀時期,但是霸王龍是棘龍滅絕近3000萬年後才出現,所以它們不可能碰到一起。
潛龍勿用?棘龍是遊泳高手,以古鋸鰩、肺魚和腔棘魚為食!
後來在2015年到2018年期間,易卜拉欣團隊又回去當年發現棘龍後肢化石的地方進行挖掘,並在撒哈拉沙漠進行了一系列的探險工作。最終在2018年,易卜拉欣團隊在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9500萬年前的卡瑪卡瑪遺址(Kem Kem)發現新的證據,他們發現了超過30塊棘龍的椎骨化石,約佔原始尾巴長度的80%,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完整的棘龍尾巴化石。
後來團隊將化石與20世紀德國博物館中倖存的兩張棘龍骨頭照片相比較,可以很清楚地表明,這是同一物種。據復原分析得出,該標本的體長約為35英尺(10.66米),重約4噸。考慮到它尚未成年,若是成年的棘龍,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如果是真的,那棘龍也不再是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隨後團隊建模並與尼羅河鱷魚、蠑螈的尾巴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棘龍尾巴產生的推力是陸地恐龍的8倍,並且效率高出2倍以上。而且它有能力在深水中遊泳,而不僅僅是在淺海附近。
團隊之一、來自國家地理科學作家麥可·格列什科(Michael Greshko)表示:「紅褐色的遺骸擺在我面前,這些骨頭組裝成幾乎完整的尾巴,這也是一百多年來首次發現棘龍的尾巴。它是如此之大,以致需要5張桌子來支撐它的全長。構成尾巴的許多椎骨伸出近兩英尺長的突出部分,使其具有槳的輪廓。相信是棘龍能在水中靈活動作並保持平衡的關鍵。」
從研究結果看,巨型棘龍可能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水中度過的,也許像大型鱷魚(同時期對手應該是溼地鱷)一樣獵食獵物。所以棘龍很有可能以當時水中的古鋸鰩、肺魚和腔棘魚為食!
對此易卜拉欣表示:「在當時的河流系統中,有很多像鱷魚一樣的掠食者,有些甚至和公交車一樣長,所以撒哈拉沙漠是地球歷史上最危險的地方。但是我們看到的一件事是,許多捕食者實際上已經適應了捕食魚類。棘龍也不例外,它是在這個河流系統中捕捉巨魚的河怪。」同時他認為當時水域食物鏈的激烈競爭可能是導致棘龍身體進化巨大的因素之一。
儘管證明了棘龍是個喜歡吃魚「漁夫」,但並不代表它的戰鬥力很差。憑藉著1.75米長的腦袋(長長的吻部)、長度超過2米的前肢(爪子長達超40釐米),若將它放到今天的地球上,輕輕鬆鬆殺死大象不是問題。
結語:
這項研究給未來的恐龍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重新審視像重爪龍(Baryonyx)等恐龍的生活方式,雖然它們大小不一、生存時期不同,但它們都有著鱷魚般狹長的口吻、粗壯的前肢。
幾十年來,人們已經習慣將恐龍歸為陸地動物,但學界從未認為恐龍或肉食恐龍會在水裡生活的想法,更別說它們會遊泳。就比如我們以前認為哺乳動物都是陸地生物,但我們有也鯨魚和蝙蝠。所以恐龍與我們的想像還是有差距的,白堊紀儼然是個迷人的失落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