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龍會遊泳再添實錘 但水生動物身份仍然存疑

2020-11-25 中國環境報

  視覺中國供圖

  提起肉食性恐龍,人們馬上會想到白堊紀末期的霸王龍。這個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的傢伙一直被認為是個嗜血狂魔。然而,在霸王龍出現之前,還有一個塊頭更大的食肉恐龍,一直被人們認為,在「殺傷力」方面可以坐上肉食性恐龍的頭把交椅。它就是棘龍。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究竟長啥樣 研究不斷刷新認知

  「棘龍是一種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億年前至9400萬年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徐星表示,根據已有化石推測,棘龍龐大的身軀足以力壓群雄,成為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肉食性恐龍。科學家通過化石發現,棘龍背部有一個很大的背帆,因此將其命名為棘龍。

  191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在埃及首次發現棘龍骨骼化石,並於1915年首度發表相關研究成果:這些骨骼包括1個不完整的下頜骨、2節頸椎和7節長著非常長的神經棘的背椎。

  對於棘龍究竟長什麼樣,可以說很長時間都是個謎。「在最初的論文裡,斯特莫對這個大傢伙真正的樣貌也非常懷疑,因此除了骨骼描述以及精美的骨骼圖片外,並沒有給出太多生態復原相關的說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生廖俊棋說。

  1936年,斯特莫給出了第一個棘龍的復原形象。這個棘龍的復原形象除了背部神經棘連接的背帆,與其它獸腳類恐龍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由於當時缺乏棘龍上頜骨及四肢骨骼,這個復原主要是參考了如異特龍、暴龍等大型肉食性恐龍;再加上當年流行把二足站立的恐龍復原成袋鼠站姿,因此復原圖和現在認識的棘龍有很大的差異。

  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顯示:棘龍的身體較為細長,和鱷魚一樣有著粗短的後肢,同時它的腳趾分散,說明腳趾之間可能有蹼。最新研究又揭示,棘龍有個船槳一樣的尾巴。

  可以說,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棘龍長相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準確。

  誰是恐龍界「大BOSS」 爭議還很多

  「除了在天空飛翔的飛鳥類恐龍以及某些有爭議的小型恐龍以外,中大型的恐龍並沒有發現水生的分支,因此最初科學家理所當然地認為,棘龍是陸生動物。」徐星說,更重要的是,以前並沒有發現棘龍的身體結構適合遊泳。

  2001年,棘龍正式進入大眾視野。那一年,可以說是棘龍的成名年。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3》中,人工克隆的棘龍大顯神威,打敗了前兩部的「大BOSS」霸王龍。從此,人們有了個疑問:棘龍和霸王龍到底誰才是陸地的霸主?

  事實上,棘龍到底能不能殺死霸王龍還有很多爭議。棘龍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龍,比霸王龍還要大。一般而言,霸王龍的身長在12米左右,而棘龍的身長卻可以達到15米。

  許多人都對電影中的霸王龍形象印象深刻。它們前肢短小,後肢粗壯有力,主要用後肢行走。與霸王龍的形象不同,2014年,易卜拉欣團隊就提出棘龍有許多適應水生的身體特徵,比如身體較為細長,後肢比較粗短,前肢和後肢的長度差不多,它既可能像霸王龍那樣用後肢行走,也可能前後肢並用。

  棘龍的一些骨骼結構證明,它是吃魚的一種恐龍。比如它的牙齒是圓錐狀,這種牙齒結構更適合捕魚。相比之下,霸王龍以植食性恐龍為食,它的牙齒是倒勾型,像切牛排的刀一樣,上面有許多鋸齒,這種牙齒結構更適合捕捉並撕裂食物。與此同時,棘龍的嘴巴是細長型的,有點兒像現在的鱷魚嘴;而霸王龍的嘴巴比較粗大,咬合力驚人。從咬合力上看,霸王龍的咬合力要更強一些。棘龍的身體構造更適合吃魚。

  更重要的是,棘龍生活的時代要比霸王龍早很多,它倆沒有一決高下的可能。徐星說,雖然它倆都生活在白堊紀,但棘龍生活在白堊紀的中期,而霸王龍卻生活在白堊紀末期。除了生活的時代不同,棘龍和霸王龍的分布位置也不一樣。

  是否為水生動物 專家「吵」了很久

  事實上,很早就有證據表明棘龍能夠捕魚。棘龍的近親分布在世界各地,比如重爪龍,此前科學家就已經在英國重爪龍肚子裡發現魚類鱗片的化石。

  雖然這是一個證明棘龍類以魚為食的直接證據,但是仍有學者認為棘龍可能像一些熊一樣,雖然會捕魚,但仍然是陸生動物。因此,棘龍到底是在水中邊遊泳邊捕魚,還是只在陸上抓魚,一直是個比較大的爭議。

  由於陸生動物與水生動物體內的同位素不同,因此也有學者利用同位素來研究棘龍到底是陸生還是水生。研究最終證明棘龍體內的同位素更接近水生動物。

  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棘龍身體特徵。這些特徵顯示棘龍應該是半水生的恐龍。

  「但這篇論文發表後受到許多同行的質疑。有些聲音認為這些骨骼並不來自同一個體,它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個體,比如,如果成年棘龍的身體加上幼年棘龍的腳,這樣看起來棘龍的前後肢也會短;另外,也有些人質疑2014年研究的只是棘龍的近親,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它就是棘龍。」廖俊棋說,因此易卜拉欣和長腿陸生棘龍派的爭論並未停止。

  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水生棘龍的觀點,2018年,易卜拉欣再次回到摩洛哥發掘恐龍化石。這次發掘帶來了驚人的發現,易卜拉欣的團隊在當地找到了棘龍的腳爪和大量保存完好的尾椎。這批骨骼與2014年發現的相比沒有重複,很可能屬於同一隻恐龍,因此可以排除之前對於這些骨骼來自不同恐龍個體的質疑。另外,本次發現的尾椎和此前發表的棘龍尾椎幾乎相同,因此也可以證明本次找到的化石就是棘龍「本尊」,不是其他近親種類。

  「雖然最新的研究證明了棘龍可以在水中邊遊泳邊捕魚。但是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棘龍完全水生。我覺得棘龍更像是半水生動物,它跟鱷魚類似,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動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上生活。」廖俊棋說。

相關焦點

  • 棘龍的身份再次成謎,它的尾巴像一面船帆,可能是水生恐龍
    重爪龍在分類上屬於棘龍科,古生物學家在一具重爪龍化石的肚子裡發現了魚鱗的存在,並提出了重爪龍會捕魚的說法。但這依然無法說明棘龍科動物是水生生物,因為熊也喜歡捕魚,但它們不是水生生物。之後有研究學者提出利用同位素對棘龍進行檢測,將檢測結果作為判斷棘龍是否為水生生物的證據之一。因為生物學家從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對比中發現,兩者體內的同位素分布情況存在明顯的差異。
  • 棘龍的身份一直被誤解,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可能生活在水裡
    這些發現表明棘龍並非完全意義上的陸生動物,它有可能是兩棲動物,甚至是水生動物。該研究發表之後也遭到質疑,質疑聲音指出所發現的化石可能不屬於同一個個體,可能是由成年棘龍和幼年棘龍的化石混合而成。然而易卜拉辛並未因此而被駁倒,他於2018年再次回到摩洛哥進行化石挖掘,這一次挖掘讓他發現了更加重要的東西。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科學家們一直未能找到恐龍留在水生環境中的化石遺蹟,有些甚至認為恐龍作為變溫動物無法長期生存於水中。那麼,恐龍究竟是不是旱鴨子?還是說,它們也會在水中生活,只是沒有留下遺蹟證據?對此,科學家們也是一頭霧水。直到2020年4月,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團隊發表在《自然》的研究,提供了最關鍵的化石證據。
  • 第一種遊泳恐龍被發現!科學家:入侵水生動物,埃及棘龍不一樣
    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恐龍統一視為一類在中生代生活的蜥形綱動物,而其中作為獸腳亞目恐龍的埃及棘龍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主要原因是這種生活在白堊紀非洲北部的恐龍,大家難以在它們是否會遊泳這件事上達成一致。儘管這個最早的埃及棘龍標本因為當時的社會事件而被毀壞,但好在考古學家們又於2014年挖掘出另外一具更為完整的恐龍化石。之所以不少人不贊成埃及棘龍有可能在水裡生活,主要是根據它們的誕生地來進行推測。但是,從最新的埃及棘龍化石研究來看,已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埃及棘龍的確算得上是一種水生生物。
  •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都希望在摩洛哥進行考察和挖掘,因為說不定就能夠碰到驚天的大發現。
  • 棘龍原來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我們也越來越接近棘龍真實的模樣。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 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 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 棘龍化石揭示其可能是個遊泳高手
    據外媒CNET報導,背部有著巨大長棘的棘龍(Spinosaurus )會遊泳嗎?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困擾了古生物學家十年之久。大部分棘龍化石記錄表明其是一種水生動物,以魚為食。但當研究人員在2014年提出50英尺長的Spinosaurus aegyptiacus過著水生生活時,他們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Donald Henderson認為,棘龍頭重腳輕,能漂浮得相當不錯,但這種龐然大物不太可能在水下沉沒和追逐獵物。而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棘龍肯定是個遊泳高手。
  • 棘龍是非典型水生恐龍?水生恐龍到底存不存在?
    此外,通過對個別棘龍的化石進行分析,有科學家發現棘龍的胃容物中有魚鱗殘留物。「這說明棘龍吃水裡的生物,據此可推測,棘龍或許生活在岸邊或水中。」徐星表示,表明棘龍生活在水中的另一個證據是,有研究發現,棘龍骨骼中的同位素組成跟水生動物比較接近。不過,徐星強調,還沒有非常確鑿的證據表明棘龍一定生活在水中。「因為棘龍沒有像海獅或海豹等水生動物那樣的鰭狀結構。
  • 棘龍化石尾巴暗示它是一位遊泳健將
    ,非常適合水生生物。就像灰熊會撲通一聲跳進水裡抓魚一樣。」Ibrahim先前曾提出,棘龍不僅僅是偶然的涉水。在2014年《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他和他的同事報告說,這種生物比大多數其他獸腳亞目食肉恐龍(包括霸王龍和異特龍)的骨骼密度更高。更高密度的骨骼可能是一種進化適應,以適應更多的水生生活,從而更好地控制浮力。
  • 大量的牙齒化石證實了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古生物學家再次證明了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一個錯誤,他們發現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棘龍是個遊泳高手。現在, 同一個團隊中的一些人又發現了進一步的證據,從一條古老的河床中發現了大量的棘龍牙齒。
  • 棘龍是水生動物?最新研究顛覆認知,水陸兩棲的它太強大了
    今天來聊聊跟霸王龍一樣兇猛的遠古猛獸,它就是棘龍。前段時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支考古隊伍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他們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古生物學家尼扎爾·伊布拉辛與他的團隊輾轉多個國家進行長期的考古研究後,發現棘龍實際上可能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或者是水生動物,這與人類對它的傳統認知截然不同,因為考古人員從棘龍的化石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細節。
  •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
    可以說,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棘龍長相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準確。誰是恐龍界「大BOSS」 爭議還很多「除了在天空飛翔的飛鳥類恐龍以及某些有爭議的小型恐龍以外,中大型的恐龍並沒有發現水生的分支,因此最初科學家理所當然地認為,棘龍是陸生動物。」徐星說,更重要的是,以前並沒有發現棘龍的身體結構適合遊泳。2001年,棘龍正式進入大眾視野。
  • 最新研究發現:世界上真的存在水生恐龍
    科學家們一直未能找到恐龍留在水生環境中的化石遺蹟,有些甚至認為恐龍作為變溫動物無法長期生存於水中。 那麼,恐龍究竟是不是旱鴨子?還是說,它們也會在水中生活,只是沒有留下遺蹟證據?對此,科學家們也是一頭霧水。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棘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據4月30日的《自然》雜誌,摩洛哥出土的埃及棘龍尾骨化石以及一系列研究,讓科學家們錘定了棘龍的真實形態,並建立起栩栩如生的動態模型。新發現的化石證實,棘龍的尾巴非常適合遊泳,這是對恐龍顛覆性的認知,真正的水生恐龍在《侏羅紀公園3》裡,他甚至與霸王龍打了一架, 還贏了。不過這一架是在陸地打的,明顯不科學。
  • 棘龍被證明為水生動物,愛吃魚的「漁夫」!
    ,成年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棘龍是遊泳高手,以古鋸鰩、肺魚和腔棘魚為食! 後來在2015年到2018年期間,易卜拉欣團隊又回去當年發現棘龍後肢化石的地方進行挖掘,並在撒哈拉沙漠進行了一系列的探險工作。
  • 棘龍,坎坷的復原歷程
    這具化石包括棘龍標誌性的脊椎和部分尾巴以及一塊下頜骨。    隨後在附近發現了同屬於棘龍的化石,棘龍B,這具化石體型較正模小,且擁有完整的後肢。       但因為沒有發現完整的頭部,所以在復原時接了一個異特龍的腦袋。同時早期的考古學家也發現棘龍的後肢過小,在復原時採用四組行走但可以站立的復原。
  • 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會遊泳棘龍化石 骨骼完整(圖)
    2014年9月12日訊,據BBC,一副巨大化石在位於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而它的主人正是生活在1億4千萬至1億6500萬年以前的棘龍。化石的完整程度之高,就連科學家也是前所未見,骨齡達到9500萬的殘骸更是證實了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棘龍不僅是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還是最早會遊泳的恐龍。
  • 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其實,在2014年尼扎爾·易卜拉欣發現的棘龍化石就已經證明,埃及棘龍可能是地球上第一種半水棲的恐龍,且遊泳能力強,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而最新發現的尾巴化石進一步證實埃及刺龍能適應水生生活。2020年4月29日,摩洛哥裔德國古生物學家尼扎爾·伊布拉辛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棘龍研究,文中提到他對在摩洛哥出土的棘龍尾部化石進行研究的最新成果,而這一研究再一次改變了人們對這種生物的認知。
  •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olivia chan • 2020-04-30 16
  • 棘龍原來是遊泳高手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發表研究稱,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  棘龍是一種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億年前至9400萬年前。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棘龍身體特徵。這些特徵顯示棘龍應該是半水生的恐龍。但這篇論文發表後受到許多同行的質疑。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2018年,易卜拉欣再次回到摩洛哥發掘恐龍化石。這次發掘帶來了驚人發現,易卜拉欣團隊在當地找到了棘龍的腳爪和大量保存完好的尾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