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遊泳恐龍被發現!科學家:入侵水生動物,埃及棘龍不一樣

2020-11-21 騰訊網

眾所周知,在地球過去的46億年時間中,雖然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不曾有生命活動過的痕跡。但根據目前人類對地球演化史的了解來看,迄今為止,地球至少曾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其中也不乏存活時間較長的物種,比如,恐龍。原本在地球上的生活時間差達1.6億年的飛鳥恐龍,突然在白堊紀末期的時候從地球的各個角落銷聲匿跡,而它們的滅絕原因至今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一直以來,圍繞在恐龍這種已經滅絕生物周圍的爭議性話題就不少,比如,獸腳類恐龍是否曾進化出一個產生鳥類的分支?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恐龍統一視為一類在中生代生活的蜥形綱動物,而其中作為獸腳亞目恐龍的埃及棘龍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主要原因是這種生活在白堊紀非洲北部的恐龍,大家難以在它們是否會遊泳這件事上達成一致。

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會有恐龍的名字叫埃及棘龍,這其實是因為這種棘龍是1912年在埃及發現的,而埃及棘龍這個名字則是在1915年正式公布。儘管這個最早的埃及棘龍標本因為當時的社會事件而被毀壞,但好在考古學家們又於2014年挖掘出另外一具更為完整的恐龍化石。之所以不少人不贊成埃及棘龍有可能在水裡生活,主要是根據它們的誕生地來進行推測。但是,從最新的埃及棘龍化石研究來看,已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埃及棘龍的確算得上是一種水生生物。簡而言之,埃及棘龍不僅是人類已知最長的掠食性恐龍,同時也是善於遊泳、且擅長在水裡獵獲食物的動物,這應該是人類第一次發現恐龍竟然還能表現如此良好的水生環境適應能力。

在之前的研究中,那時候大約是2008年,科學家們就已經確定埃及棘龍會吃魚,並從它們的後肢和腳部結構特徵、以及下顎和骨頭的細節推斷出埃及棘龍,應該曾經適應了兩棲的生活方式。但由於沒有直接在埃及棘龍的身體構造部分中找到可以在水中遊泳的部分,所以,這樣大膽的推斷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這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埃及棘龍是「棲水恐龍」。

而這一切爭議終於在數年之後有了結果,從2015年2019年,科學家們在這段時間裡找到了更多埃及棘龍的骨骼化石,其中包括了已經表現出橫向運動的完整鰭狀尾巴。而對尾巴的解剖和分析,研究人員更是下足了功夫,從攝影測量技術的運用,到尾巴性能的定量評估,其中不僅涉及到了重要模型的運用,還將它們可能駕馭的遊泳姿勢模擬出來。並且,不管是研究人員從埃及棘龍化石觀察出的特徵,還是從模擬和對比的結果來看,都最終說明了埃及棘龍的確是一種能夠在河流中遊泳的恐龍,甚至它們在水底世界還具有極強的獵食能力。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表示,埃及棘龍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很可能也都是在水裡度過,而並非之前大多數人以為的陸地環境,並在水生環境發起了漫長而廣泛的入侵。毫無疑問,關於埃及棘龍的這個新發現,勢必會改變大家對恐龍的現有認知,但同樣也讓我們對恐龍的過去有了更接近事實的了解。

事實上,人類在地球上的進化時間也就短短幾百萬年時間,這樣的時間長度還遠遠無法跟恐龍的一億多年相比。雖然恐龍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都不曾孵化出現代文明,但作為智慧生物的人類要了解地球的過去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科學技術。不管是恐龍的整個演化史,還是人類自身的進化史,雖然其中都存在不少充滿爭議的部分,但這樣的現狀反而會促使科學家們在之後的時間裡來進行論證。

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曾經存在過多少種,我們人類暫時還不得而知,甚至之後也可能永遠也無法弄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不去了解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畢竟,我們人類也跟曾經的它們一樣都生活在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上。只有了解這些曾經大規模滅絕生物的演化,當然也包括了它們為什麼會突然消失,這樣才有利於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簡單來說,當我們對地球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知道的更多,我們人類所面臨的生存風險才會更小。

相關焦點

  • 棘龍會遊泳再添實錘 但水生動物身份仍然存疑
    191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在埃及首次發現棘龍骨骼化石,並於1915年首度發表相關研究成果:這些骨骼包括1個不完整的下頜骨、2節頸椎和7節長著非常長的神經棘的背椎。  對於棘龍究竟長什麼樣,可以說很長時間都是個謎。
  • 棘龍是非典型水生恐龍?水生恐龍到底存不存在?
    1912年,人們在埃及發現了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種——棘龍的化石,它生活在距今大約1.1億至9350萬年的白堊紀時期。據科學家們公布的早期數據顯示,棘龍體長為12.6米至18米,重量為7噸至20.9噸。近年來,更完整的標本支持了早期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棘龍可以長到15米至15.6米的長度。不過最新數據估測其重量為6.4噸至7.2噸。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在恐龍時代,海洋裡確實有不少名字帶「龍」的古生物,比如蛇頸龍和魚龍,但它們並不真正屬於恐龍家族。科學家們一直未能找到恐龍留在水生環境中的化石遺蹟,有些甚至認為恐龍作為變溫動物無法長期生存於水中。那麼,恐龍究竟是不是旱鴨子?還是說,它們也會在水中生活,只是沒有留下遺蹟證據?對此,科學家們也是一頭霧水。
  • 非洲發現第一種會遊泳恐龍
    科學家發現半水棲「怪獸」——棘龍。圖片來源:Davide Bonadonna  古生物學家日前公布了世界上第一種已知會遊泳的恐龍——這隻15米長的龐然大物長了一張與鱷魚類似的面孔,4隻腳非常適合划水,並且在脊柱上生有帆一樣的結構。它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能適應水中生存的恐龍。
  •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而在這之前恐龍一直被認為是陸地上的霸主。但實際上,恐龍的活動足跡可能並非只局限於陸地上。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摩洛哥發現的一個新的尾巴化石顯示,擁有可怕尖牙的埃及棘龍在白堊紀時期是個遊泳健將。這種恐龍能在深水中追逐獵物,而且它的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在水中度過。為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
  • 水中也有恐龍?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自然》雜誌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研究人員對一塊保存完好的埃及棘龍屬(Spinosaurus aegyptiacus)尾部化石的分析得出結論:「棘龍和其他非鳥恐龍不一樣,可能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
  • 恐龍不是旱鴨子嗎?最新研究發現:世界上真的存在水生恐龍
    科學家們一直未能找到恐龍留在水生環境中的化石遺蹟,有些甚至認為恐龍作為變溫動物無法長期生存於水中。 那麼,恐龍究竟是不是旱鴨子?還是說,它們也會在水中生活,只是沒有留下遺蹟證據?對此,科學家們也是一頭霧水。
  • 棘龍化石尾巴暗示它是一位遊泳健將
    #在動物插圖中棘龍的尾巴顯示在這裡,非常適合水生生物。這位捕食者的尾巴呈槳狀,其運動範圍允尖齒的棘龍不只是站在淺灘捉魚「吃飯」。這隻恐龍可能是一位出色的遊泳運動員。新的化石發現揭示了埃及棘龍不一樣的一面,它有一條槳狀的尾巴,這可能幫助這種掠食者像鱷魚一樣優雅地在水中穿行。從摩洛哥9500萬年前的巖石中發現的化石尾巴是有史以來最完整的棘龍尾巴。研究人員在4月2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說,其不尋常的形狀表明該恐龍可能是水生生物,這與流行的觀點認為恐龍僅是陸地生物相反。
  •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吃巨鯊會遊泳的「怪獸」恐龍
    9月1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埃及棘龍復原模型在國家地理博物館展出。圖為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雷諾(左二)在講解埃及棘龍的頭骨構造。    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根據有關化石分析得出的證據,埃及棘龍可能是地球上第一種半水棲的恐龍,它的體形長達15米,比此前記錄的體形最大的恐龍霸王龍還要長近3米,且遊泳能力強,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能夠適應水中生存的恐龍。
  • 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會遊泳棘龍化石 骨骼完整(圖)
    2014年9月12日訊,據BBC,一副巨大化石在位於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而它的主人正是生活在1億4千萬至1億6500萬年以前的棘龍。化石的完整程度之高,就連科學家也是前所未見,骨齡達到9500萬的殘骸更是證實了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棘龍不僅是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還是最早會遊泳的恐龍。
  • 水生恐龍到底存不存在?
    其實在所發現的恐龍化石中,也不是完全沒有在水中生活的恐龍。 1912年,人們在埃及發現了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種——棘龍的化石,它生活在距今大約1.1億至9350萬年的白堊紀時期。 據科學家們公布的早期數據顯示,棘龍體長為12.6米至18米,重量為7噸至20.9噸。
  • 棘龍的身份再次成謎,它的尾巴像一面船帆,可能是水生恐龍
    斯特莫於1912年前往埃及地區進行古生物化石考古,在此期間他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恐龍化石,其中就包括一塊巨大的背脊。斯特莫將其與其它已知的食肉恐龍進行對比,發現它是一種未被發現過的恐龍。但在那之後的三年時間裡,由於可用於研究的化石有限,斯特莫無法將棘龍的面貌復原出來。
  • 夢回白堊紀之大型肉食恐龍展——埃及棘龍
    最近美國國家地理博物館展出了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大型肉食恐龍——埃及棘龍!是不是有點心動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些模型的展出主要得益於近期發現的一批化石。這些化石不僅揭示出埃及棘龍在9500萬年前為適應水生環境而發生的演變,還為確定恐龍何時能夠在水生環境中生存、捕食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更意味著埃及棘龍將登上地球上最大肉食恐龍的寶座。你知道嗎,它比最大的霸王龍標本還要長2.7米呢。此次展覽圍繞棘龍的故事展開,講述了從德國古生物學家Stromer的首次發掘到國際團隊揭秘棘龍水生特性的艱辛歷程。
  • 棘龍化石揭示其可能是個遊泳高手
    據外媒CNET報導,背部有著巨大長棘的棘龍(Spinosaurus )會遊泳嗎?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困擾了古生物學家十年之久。大部分棘龍化石記錄表明其是一種水生動物,以魚為食。但當研究人員在2014年提出50英尺長的Spinosaurus aegyptiacus過著水生生活時,他們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Donald Henderson認為,棘龍頭重腳輕,能漂浮得相當不錯,但這種龐然大物不太可能在水下沉沒和追逐獵物。而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棘龍肯定是個遊泳高手。
  • 棘龍為什麼被稱為恐龍第一?
    棘龍為什麼被稱為恐龍第一?關於「第一」有著眾多的方面,比如說藍鯨是世界第一大的哺乳動物、東北虎是第一大的貓科動物、蜜獾是自然界中膽子第一大的動物等等。那麼棘龍在眾多的恐龍中有什麼能稱得上是第一的呢?答案就是體型。生物學家對現已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了詳細的劃分。
  • 研究揭示半水棲「怪獸」埃及棘龍
    科學家11日說,這種可怕場景真實發生在9500萬年前的北非地區,它就是地球上已知的唯一一種半水棲肉食性恐龍埃及棘龍。  領導研究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說,這種恐龍與以往熟知的都不同,「研究這種恐龍就像研究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一樣」。
  • 棘龍是水生動物?最新研究顛覆認知,水陸兩棲的它太強大了
    如果說眾多恐龍種類中,哪種恐龍最讓你生畏,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暴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霸王龍。霸王龍的身體條件確實是眾多肉食類恐龍中非常出色的,它在擁有12、13米身體的同時還能保持敏捷的身手,這足以讓它站在了當時食物鏈的頂端。今天來聊聊跟霸王龍一樣兇猛的遠古猛獸,它就是棘龍。
  • 新的化石改變了棘龍的外觀,並重寫了恐龍的故事
    討論棘龍和霸王龍哪一個更強大也是恐龍愛好者們的話題。早期的棘龍形象最早的棘龍化石是1912年在埃及出土的,但是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了。在2005~2008年發現了新的棘龍化石,根據估算,它的長度可達15~16米,重量在6.4~7.5噸之間。
  • 重大發現!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重大發現!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棘龍(Spinosaurus)一直以來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巨型肉食性恐龍,曾經與霸王龍爭奪最大食肉恐龍的寶座。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我們也越來越接近棘龍真實的模樣。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
  • 科學家顛覆性發現:這種比霸王龍更大的食肉恐龍可能生活在水中
    研究人員表示,尾巴幫助棘龍在水中移動和捕獵。歷史上發現的棘龍化石几乎都是不完整的,此前發現的一個相關標本在二戰中被毀。此前對於非鳥類恐龍的研究表明,這些動物僅限生活在旱地環境,曾有一些關於部分恐龍生活在水環境中的說法頗具爭議,幾十年前就被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