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眾多恐龍種類中,哪種恐龍最讓你生畏,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暴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霸王龍。霸王龍的身體條件確實是眾多肉食類恐龍中非常出色的,它在擁有12、13米身體的同時還能保持敏捷的身手,這足以讓它站在了當時食物鏈的頂端。今天來聊聊跟霸王龍一樣兇猛的遠古猛獸,它就是棘龍。
前段時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支考古隊伍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他們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古生物學家尼扎爾·伊布拉辛與他的團隊輾轉多個國家進行長期的考古研究後,發現棘龍實際上可能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或者是水生動物,這與人類對它的傳統認知截然不同,因為考古人員從棘龍的化石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細節。
最早發現棘龍化石的是一位名為恩斯特·斯特莫的德國考古學家,他在埃及進行考古研究時發現了一些零散的恐龍化石,經過鑑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已知的恐龍,於是他將其定義為新恐龍種類。在之後的研究中,斯特莫將有限的考古結果與其他肉食恐龍的特徵結合起來,於是就出現了第一幅棘龍的原貌圖。但後來這幅原貌圖被推翻了,只因它的證據不充足。
隨著越來越多棘龍化石的出現,全世界研究這方面的古生物學家都致力於恢復棘龍的真實面貌,於是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樣子。然而伊布拉辛和他的團隊經過長期的考古研究後認為,人類對棘龍外形的現有認知同樣存在較大的偏差,棘龍更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伊布拉辛在最新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該觀點的論據,他們在新發現的棘龍化石中發現了不同點。
考古人員發現棘龍後肢的腳趾結構與現在的鴨子存在相似的地方,這意味著棘龍的後腳也可能長出了腳蹼。同時他們發現棘龍的身體普遍比較細長,這樣的體型更適合水生環境。此外,他們還發現棘龍的嘴巴結構和鱷魚的很相似,而鱷魚是水陸兩棲動物,因此種種發現讓研究人員將棘龍與水陸兩棲動物甚至是水生動物聯繫了起來。
伊布拉辛早在2008年就發現了棘龍的形象可能存在偏差,當時他的觀點受到了不少質疑。但在2018年發現的棘龍化石中,他發現了能夠有力支撐他的結論的證據,其中就有保存較為完整的尾椎和腳爪。那麼棘龍是陸生生物?還是水生生物呢?從目前的考古情況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伊布拉辛表示,他們的團隊接下來還會對棘龍進行研究,他們將把重點放在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體內同位素的分布差異上,通過對這方面的研究來進一步確定棘龍是什麼樣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