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龍化石尾巴暗示它是一位遊泳健將

2020-12-05 小溜文化臺

#恐龍探秘#在動物插圖中棘龍的尾巴顯示在這裡,非常適合水生生物。棘龍具有細長的下巴和圓錐形的牙齒,並具有獨特的槳狀尾巴。

這位捕食者的尾巴呈槳狀,其運動範圍允

尖齒的棘龍不只是站在淺灘捉魚「吃飯」。這隻恐龍可能是一位出色的遊泳運動員。新的化石發現揭示了埃及棘龍不一樣的一面,它有一條槳狀的尾巴,這可能幫助這種掠食者像鱷魚一樣優雅地在水中穿行。

從摩洛哥9500萬年前的巖石中發現的化石尾巴是有史以來最完整的棘龍尾巴。研究人員在4月2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說,其不尋常的形狀表明該恐龍可能是水生生物,這與流行的觀點認為恐龍僅是陸地生物相反。

底特律慈悲大學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Nazir Ibrahim說:「這基本上是河裡的怪物。」

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Matthew Lamanna說:「當我第一次看到尾巴的插圖時,我真的驚訝地笑著,而我通常不是一個傻笑的人。」他為《自然》雜誌評論了這篇論文。「尾巴看上去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看起來像是掠食性恐龍。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

古生物學家Diego Mattarelli(如圖)坐

眾所周知,棘龍生活在水邊,並以海鮮為食:該動物的圓錐形牙齒很善於咬住光滑的魚。Ibrahim說:「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更喜歡的是一隻涉水的恐龍,等待著魚遊過。就像灰熊會撲通一聲跳進水裡抓魚一樣。」

Ibrahim先前曾提出,棘龍不僅僅是偶然的涉水。在2014年《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他和他的同事報告說,這種生物比大多數其他獸腳亞目食肉恐龍(包括霸王龍和異特龍)的骨骼密度更高。更高密度的骨骼可能是一種進化適應,以適應更多的水生生活,從而更好地控制浮力。

2014年的研究是基於2008年在摩洛哥的Kem Kem河床發現的一塊化石,第一次是由一位業餘化石獵人發現的。Ibrahim的小組返回現場,並回收了更多化石骨骼。2014年論文發表後,他又回過頭去,把目標對準了原發掘現場旁邊的一塊大石頭。

他說:「我們擊中了『金子』。」一根化石骨頭接著一根化石骨頭露出來,將近露出一條近80%的完整尾巴。他說,那條尾巴上有很長的神經棘,在椎骨上有骨突出物,一起形成了一個高鰭狀結構,使它的尾部看起來像槳。

在尾巴的底部有一排V形的骨頭,叫做人字骨,這是許多恐龍都有的特徵。Ibrahim說,在大多數恐龍中,人字骨「在尾巴的底部相當長,然後逐漸變短」。但是在棘龍中,人字骨保持很長,直到接近尾巴的末端。

此外,它的尾巴非常靈活。許多獸腳亞目恐龍有堅硬的、不靈活的尾巴,這有助於恐龍在陸地上平衡體重。但是棘龍的尾巴有很大的運動範圍,因此可以向側面擺動。

一名業餘化石獵人於2008年在撒哈拉以南

這種運動能否轉化為動物在水中的自我推進是另一個問題。Ibrahim和同事們測試了棘龍尾巴形狀可能對其他動物的影響,包括兩種陸生獸腳亞目動物和兩種現代半水生動物,一種鱷魚和一種蠑螈。

不同形狀的塑料尾巴由水箱中的機器人控制器來回擺動,而傳感器則測量了尾翼的推進力。

他補充說,這一發現表明棘龍能夠在水中主動追逐獵物。「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恐龍從未入侵水生世界這一觀念應該要釘在棺材裡。」

不過,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Thomas Holtz指出,「這種尾巴也有可能是為了展示而不是遊泳「,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他補充說:「但公平地說,這些並不是互斥的。」當考慮到尾巴的形狀以及其他不尋常的屬性(例如它的密集骨骼)時,「這都指向一點,這肯定表明它是水生動物。」

Holtz說,「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標誌著我們對恐龍的理解發生了「範式轉變」,以前人們認為恐龍完全是陸地動物。」但也有類似的例外。他說:「我們認為哺乳動物是陸地生物,但我們有鯨魚和蝙蝠。」

Holtz說,棘龍祖先的尾巴更堅硬,就像其他獸腳亞目一樣,這表明尾巴的形狀會隨著時間而演變。「有趣的是,看看是否有棘龍分支的成員(生活在晚些時候),而且該分支的水生動物數量更多。這正是我們要密切關注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棘龍(Spinosaurus)一直以來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巨型肉食性恐龍,曾經與霸王龍爭奪最大食肉恐龍的寶座。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我們也越來越接近棘龍真實的模樣。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
  • 棘龍原來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我們也越來越接近棘龍真實的模樣。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 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 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 棘龍化石揭示其可能是個遊泳高手
    據外媒CNET報導,背部有著巨大長棘的棘龍(Spinosaurus )會遊泳嗎?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困擾了古生物學家十年之久。大部分棘龍化石記錄表明其是一種水生動物,以魚為食。而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棘龍肯定是個遊泳高手。得益於2018年年底發現的各種新骨頭,研究人員已經能夠重建棘龍的尾巴,證實了它是一個遊泳高手,能夠在水面下操縱和追捕獵物的說法。"這一發現是對不會飛的恐龍從未入侵水生領域的觀點的關鍵一擊,"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國家地理探險家Nazir Ibrahim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棘龍是水生動物」,這樣的想法太離經叛道了。有些人質疑新發現的那些化石碎片並不屬於棘龍,也有的認為棘龍可能只是像棕熊一樣在河邊摸魚,不一定會在水下生活。下定科學結論極其困難,要經得起全世界科學家的挑戰與驗證。那麼,到底有沒有棘龍是水生恐龍的直接證據呢?棘龍會遊泳的實錘…看尾巴?
  • 河流霸主——棘龍
    ,那是從脊椎骨延伸的神經棘,棘龍用它來吸引異性,調節體溫和威嚇敵人。棘龍的爭議性和知名度一樣高,1912年在埃及西部,首次發現它的化石,初始棘龍被認為是長腳雙足站立。2006年發現標本FSAC-KK11888,它才被確認是四足短腿的「漁夫」。
  •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摩洛哥發現的一個新的尾巴化石顯示,擁有可怕尖牙的埃及棘龍在白堊紀時期是個遊泳健將。這種恐龍能在深水中追逐獵物,而且它的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在水中度過。為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其中,非鳥恐龍只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此前,學術界基本認為非鳥類恐龍只能在陸地上活動。新發現則打破了這一論斷。
  • 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會遊泳棘龍化石 骨骼完整(圖)
    2014年9月12日訊,據BBC,一副巨大化石在位於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而它的主人正是生活在1億4千萬至1億6500萬年以前的棘龍。化石的完整程度之高,就連科學家也是前所未見,骨齡達到9500萬的殘骸更是證實了研究人員長期以來的假設:棘龍不僅是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還是最早會遊泳的恐龍。
  • 新的化石改變了棘龍的外觀,並重寫了恐龍的故事
    棘龍的獨特脊柱是椎骨的長延伸部,長到至少1.65米長,並且很可能有皮膚連接它們,形成了類似帆的結構。由於化石中同時也發現了魚類骨頭化石,棘龍被確認為食魚恐龍。較短的後肢、寬大的腳、質密的骨頭和細長的下顎,上面鑲有圓錐形的牙齒,看起來棘龍可以適應兩棲生活方式。
  • 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其實,在2014年尼扎爾·易卜拉欣發現的棘龍化石就已經證明,埃及棘龍可能是地球上第一種半水棲的恐龍,且遊泳能力強,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而最新發現的尾巴化石進一步證實埃及刺龍能適應水生生活。2020年4月29日,摩洛哥裔德國古生物學家尼扎爾·伊布拉辛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棘龍研究,文中提到他對在摩洛哥出土的棘龍尾部化石進行研究的最新成果,而這一研究再一次改變了人們對這種生物的認知。
  • 棘龍原來是遊泳高手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發表研究稱,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  棘龍是一種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億年前至9400萬年前。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棘龍身體特徵。這些特徵顯示棘龍應該是半水生的恐龍。但這篇論文發表後受到許多同行的質疑。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2018年,易卜拉欣再次回到摩洛哥發掘恐龍化石。這次發掘帶來了驚人發現,易卜拉欣團隊在當地找到了棘龍的腳爪和大量保存完好的尾椎。
  • 棘龍的身份再次成謎,它的尾巴像一面船帆,可能是水生恐龍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霸王龍確實有資本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成年個體的身長普遍超過10米,驚人的咬合力足以將所有動物都撕成兩半,光是這兩點就足以讓人類對這種恐龍膜拜,但它並非食肉恐龍中最強的種類,比它強的還可能是棘龍。相比起霸王龍,棘龍的名氣則小一些,這與現實中的考古情況密不可分。
  • 棘龍會遊泳再添實錘 但水生動物身份仍然存疑
    它就是棘龍。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 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研究表明,棘龍很可能擁有著在水下遊泳的能力,這使得它們成為了恐龍時代罕見的水陸兩棲霸主,使得兩個世界的生物都聞風喪膽。一段時間以來,關於棘龍能夠在水下遨遊的說法遭受到了很多的質疑。直到今年4月,一項新的發現證實:棘龍真的可以遊泳!
  • 第一種遊泳恐龍被發現!科學家:入侵水生動物,埃及棘龍不一樣
    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恐龍統一視為一類在中生代生活的蜥形綱動物,而其中作為獸腳亞目恐龍的埃及棘龍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主要原因是這種生活在白堊紀非洲北部的恐龍,大家難以在它們是否會遊泳這件事上達成一致。儘管這個最早的埃及棘龍標本因為當時的社會事件而被毀壞,但好在考古學家們又於2014年挖掘出另外一具更為完整的恐龍化石。之所以不少人不贊成埃及棘龍有可能在水裡生活,主要是根據它們的誕生地來進行推測。但是,從最新的埃及棘龍化石研究來看,已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埃及棘龍的確算得上是一種水生生物。
  • 大量的牙齒化石證實了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古生物學家再次證明了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一個錯誤,他們發現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棘龍是個遊泳高手。現在, 同一個團隊中的一些人又發現了進一步的證據,從一條古老的河床中發現了大量的棘龍牙齒。
  • 四張骨骼線圖,帶你了解恐龍界真正會遊泳的水中霸主
    這次為我們解開棘龍謎團的又是一個德國人——尼扎爾·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從小就對棘龍著迷,長大之後更是成為古生物學家。 2008年,易卜拉欣來到以盛產棘龍化石聞名的摩洛哥,在與一位礦工的閒聊中,他得知有一個地點常能找到化石,在看過化石之後,易卜拉欣確認它們正屬於棘龍。
  • 古生物學家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它將改寫恐龍歷史
    它的腳很平可能有蹼,鼻孔高高地長在頭上,還有稠密的骨頭,這可以讓它在遊泳時控制自己的浮力。但是,在那時這只是個想法,並沒有證據能表明棘龍在水中如何遊泳。經常多年的探索與考古,古生物學家在摩洛哥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在研究後表明這頭掠食性棘龍,有一個寬的、像槳一樣的長尾巴,它的行為更像今天的鱷魚尾巴,而不是其他食肉恐龍的尾巴。
  • 最新化石證據表明,棘龍或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
    棘龍復原圖——長而窄的吻部生有圓錐形的牙齒,獨特的尾巴適應水生生活。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給出答案稱,研究人員對一塊保存完好的埃及棘龍屬(Spinosaurus aegyptiacus)尾部化石的分析得出結論——棘龍和其他非鳥恐龍不一樣,可能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棘龍也是一類非常成功的大型捕食性恐龍,其化石記錄的時間跨度在5000萬年以上。
  • 棘龍的身份一直被誤解,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可能生活在水裡
    根據環球網6月份的報導,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辛將他和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易卜拉辛和他率領的團隊在多年輾轉多地對棘龍化石進行深入研究後,發現棘龍的真實樣貌可能和人們已有的認知不同。它可能是一種尾巴大得像船槳的水生動物,這足以顛覆人類對棘龍的傳統認知。
  • 棘龍,坎坷的復原歷程
    1912埃及西部的拜哈裡耶綠洲發現了一具殘缺的化石,這具化石因為脊椎(spine)上的巨大神經而被命名為棘龍(spinosau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