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張骨骼線圖,帶你了解恐龍界真正會遊泳的水中霸主

2020-12-05 騰訊網

沒有哪種恐龍像棘龍這樣經歷著大起大落,從第一塊棘龍化石被發現開始,一個多世紀以來,它的形象不斷被重塑,一次次突破我們想像的邊界。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無法弄清棘龍的真實面貌?棘龍究竟長什麼樣?棘龍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中?我們不妨以時間為軸線,去回溯棘龍跨世紀的變身史。

德國貴族與沙漠巨龍

棘龍的發現要追溯到1912年,當時,一位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貴族抵達了位於非洲北部的埃及,他就是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斯特莫壯志躊躇,他預感自己肯定會有重大的發現,於是開始四處收集有用的線索。很快,來自沙漠旅人的故事引起了斯特莫的注意,旅人提到在一個名叫拜哈裡耶綠洲的地方,有許多奇怪的石頭。根據描述,斯特莫判斷這些石頭就是恐龍化石!

恩斯特·斯特莫在埃及發現的棘龍部分下頜骨、脊椎骨、肋骨化石,這些化石僅是棘龍骨骼的一小部分(圖片來源/維基)

斯特莫立即在開羅組織了一支探險隊,然後便深入了滿眼金黃的撒哈拉沙漠。當探險隊到達拜哈裡耶綠洲後,斯特莫就在附近的沙漠中找到了裸露在外的巨大化石,這讓他興奮不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掘,化石足足裝滿了十幾個大箱子。探險隊不得不找來許多駱駝馱著沉重的箱子走出沙漠,這些箱子被裝上輪船,輾轉運回了德國。

在德國慕尼黑的博物館中,斯特莫開始仔細觀察和研究這些來自埃及的化石。他從眾多破碎的化石中分辨出多個恐龍個體,其中一隻恐龍的背椎骨上竟然長出了長長的神經棘,活著的時候應該長著類似背帆的結構。根據這個突出的特點,斯特莫將其命名為棘龍,種名為埃及棘龍。

棘龍第一形態骨骼線圖 體長可達14米,重達7噸的巨型食肉恐龍(圖片來源/維基)

在對棘龍的描述中,斯特莫指出這是一種體長可達14米,重達7噸的巨型食肉恐龍,樣子就好像長著背帆的斑龍,這便是棘龍的第一形態。棘龍的化石被掛在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館的牆壁上供人們參觀,所有的化石僅包括了部分下頜骨、一些脊椎骨及肋骨,而這具並不完整的化石是當時發現的唯一一具棘龍化石,人們對於棘龍最初的認知也全部來自於這些化石。

在埃及考察的恩斯特·斯特莫(圖片來源/維基)

棘龍化石在戰火中灰飛煙滅

博物館是保存化石最安全的地方,但是這種安全也是相對的。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火席捲了整個歐洲,即便是位於德國腹地的慕尼黑也未能倖免。隨著戰爭的持續,德國開始敗退,盟軍也開始對德國的城市展開戰略轟炸。

斯特莫意識到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館中的化石並不安全,於是便要求將化石運往鄉村躲避戰火,卻遭到博物館館長的拒絕。博物館館長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博物館的對面正是納粹黨巴伐利亞州總部,這裡早就列在了盟軍轟炸名單之中。

1944年4月27日,美國第八航空隊的近千架重型轟炸機浩浩蕩蕩地飛嚮慕尼黑。當轟炸機飛抵慕尼黑上空時,炸彈如雨點般落下,在城市中四處開花。一枚炸彈不偏不倚,正中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館,伴隨著爆炸和烈焰,博物館內保存的珍貴化石一同灰飛煙滅。

如果說地球環境的改變導致了棘龍的滅絕,那麼人類的戰火讓棘龍遭遇了第二次「滅絕」

四肢行走的「伏地魔」

棘龍憑藉著龐大的身軀和殘暴的性格成為邪惡怪獸

《侏羅紀公園3》創造了我們想要的棘龍形象,但其實很少有人知道,直到此時,棘龍的化石也僅限於頭骨、頸椎、背椎及肋骨等部分,未知部分依然很多。

這次為我們解開棘龍謎團的又是一個德國人——尼扎爾·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從小就對棘龍著迷,長大之後更是成為古生物學家。

2008年,易卜拉欣來到以盛產棘龍化石聞名的摩洛哥,在與一位礦工的閒聊中,他得知有一個地點常能找到化石,在看過化石之後,易卜拉欣確認它們正屬於棘龍。

2014年,易卜拉欣等古生物學家再次來到摩洛哥,並直奔之前礦工提到的地點。經過挖掘,他們終於發現了一架棘龍化石(編號FSAC-KK 11888),儘管化石並不算太多,但是卻保存了近乎完整的後肢部分。這可是第一次發現棘龍的後肢,不過外形完全不同於人們印象中的大長腿,而是又細又短,這便是棘龍的第三形態。

棘龍第三形態骨骼線圖 利用四肢行走,具有半水生的遊泳能力

如果不是發現了棘龍的後肢化石,大家恐怕做夢都想不到棘龍原來是四肢行走的。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立即引發轟動。棘龍的形象被徹底顛覆,易卜拉欣還以此證明棘龍具有半水生的遊泳能力,它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水生動物,而非陸地上的恐龍

長出扁寬魚尾

終成水中蛟龍

儘管有確鑿的化石證據,但是許多古生物學家提出了質疑,他們懷疑易卜拉欣發現的棘龍化石很可能來自多個棘龍個體,其中的後肢屬於未成年的棘龍;有的觀點更是認為化石根本就不屬於棘龍,而是一種與棘龍有著親緣關係的恐龍。

棘龍的四足形態受到廣泛質疑,這讓易卜拉欣感到巨大壓力。為了證實自己研究成果,他在獲得了美國國家地理資助後,於2018年帶隊重返摩洛哥。經過艱苦的發掘,易卜拉欣的團隊得到了幾乎完整的尾椎骨及一些腳趾化石。當棘龍的尾椎被按照順序排列起來的時候,就連易卜拉欣都驚呼:原來棘龍的尾巴是這個樣子的!

棘龍第四形態骨骼線圖 尾巴出奇扁寬,成為已知遊泳能力最強的恐龍(繪圖/飛飛)

我們都知道,恐龍一般有長長的尾巴,而且尾巴越往後越細,但棘龍的尾巴則完全不同。棘龍尾椎骨側向上的神經棘和側向下的人字骨明顯延長,使得棘龍的尾巴出奇扁寬,外形上類似蠑螈或是鰻魚的尾巴,這樣的尾巴肯定是用來遊泳的。

為了更好地驗證棘龍尾巴的遊泳能力,易卜拉欣聯繫了哈佛大學博物館的專家,利用仿生機器人和計算機數字建模重建了棘龍尾巴在水中擺動的姿態,然後計算其產生的推力。最終得到的結果是,棘龍尾巴在水中產生的推力相當於霸王龍尾巴的八倍!

2020年4月,《自然》雜誌刊登了易卜拉欣關於棘龍最新的研究成果,所有人都被長出魚尾巴的棘龍驚呆了!易卜拉欣將新發現的棘龍尾椎骨與之前發現的零散棘龍尾椎骨進行了細緻對比,證明化石的確來自棘龍;然後再清點所有化石,確認沒有重複的,也就說明化石屬於同一個棘龍個體。正是靠著細緻全面的研究分析,關於棘龍的新研究並沒有遭遇到太多質疑,短腿魚尾的棘龍第四形態也被大家所接受。

長出魚尾巴的棘龍鐵定是要下水的,而且能在水中遨遊,它也因此成為已知遊泳能力最強的恐龍。古生物學家認為棘龍是一種半水生動物,它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呆在水中,親水的生活方式當然是為了吃。其實,當發現棘龍的牙齒和頭骨時,古生物學家就已經判斷棘龍的主要食物是魚類,最新的研究則證明棘龍會像大型鱷類一樣四肢貼近身體,依靠尾巴推動身體前進,在水下追逐獵物

棘龍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整個北非地區,分布面積廣泛,種群數量眾多。當時的北非河流湖泊遍布,沿海地區還有溼地潟湖,淡水與淺海之中生活著許多體長超過3米的大魚,這為棘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愛吃魚的棘龍佔據了鱷魚的生態位,導致同一環境中的鱷魚不是體型偏小,就是被迫到陸地上生活。霸佔河流淺海的棘龍也順勢退出了陸上霸主的競爭,它們只是偶爾偷襲小恐龍或是吃恐龍的屍體,陸上最強掠食者的寶座則由著名的鯊齒龍獨佔

棘龍化石從沙漠中現身,骸骨卻毀於人類的戰火。當化石再度被發現,便躍上食肉恐龍王寶座。神奇尾椎最終驚現,只能入水變身水中蛟龍。關於棘龍的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棘龍的前肢部分依然缺失,而關於其背帆的作用也尚無定論,它身上的未解之謎還等待著我們在未來揭開。

靜止的化石

講述著被時間封存的秘密

如果化石會說話

它們又將展示

生命怎樣的生機

八月刊熱點:

大地怎樣轉圈圈

麗蛉——恐龍時代的「蝴蝶」

遠古海洋的精靈——馬爾拉蟲

札達盆地——探尋世界屋脊上的失落世界

相關焦點

  • 鯊魚大戰鱷魚,誰才是真正的「水中霸主」?
    導語:說起鱷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稱為「水中霸主」,它也是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忌憚的為數不多的動物之一。它的「死亡翻滾」更是讓許多動物不寒而慄。在水中鱷魚堪稱是無敵的存在,它有著厚厚的「鎧甲」,而且長著血盆大口。鱷魚遍布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鱷魚也不一樣,一樣的是它們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好輕鬆,恐龍界投機者:滄龍
    恐龍界投機者:滄龍,大塊頭深海女王有著強悍的大嘴,沒有什麼恐龍可以撼動它在公園的統治地位,水面飛過的無齒翼龍也是沒能逃過滄龍的吞噬。《侏羅紀世界2》上映之前霸王龍和迅猛龍的模型就在英國倫敦等地展出,看著咆哮的T-Rex以為第二部它會和布魯打出更棒的團戰,沒想到卻只是收拾了一下無知的小牛龍,這顯然和白堊紀末期陸上霸主的地位不符合,觀眾們更想看到暴龍和大傢伙之間實力的碰撞
  • 棘龍會遊泳再添實錘 但水生動物身份仍然存疑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 遊泳自學第一招「水中呼吸」
    隨著遊泳的廣泛推廣,體育設施的完善,很多地方都建立的室內遊泳館,讓遊泳成為一個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廣泛開展的項目。 遊泳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經常參加遊泳的人肺活量大,身體相對比較強壯,對於外來病體的免疫力也比一般人強。 那麼對於不會遊泳的旱鴨子,或者在遊泳池只會插蠟燭的朋友們,看到別人在泳池如魚得水,是否也會羨慕、嫉妒、恨呢?
  • 遊泳自學「水中呼吸」
    「水中呼吸」第二式:「水上漂」漂有仰漂和俯漂,首先要學習的是俯漂——面朝下、背朝天的漂。學習漂的首要作用是了解水性。人體在水中是能夠漂浮起來的,但初學者對此缺乏體驗。因此一旦腳不著地、腦袋入水,立刻就恐慌起來——這恰恰是落水者的大忌!
  • 水中也有恐龍?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這一結論就是:棘龍是一種真正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它的巨大鰭狀尾巴表明它很好地適應了水生生活方式。根據研究人員對該尾巴的測試,發現這條尾巴在水中產生的推力是其他兩種獸腳類動物(異特龍和腔骨龍)的8倍。它的運動效率也是這兩種陸生恐龍尾巴的2.6倍,這種特徵更像是現代鱷魚或現代冠蠑螈的尾巴(關鍵是,這兩種水生動物也可以在陸地上活動)。
  • 《侏羅紀世界2》布魯吸粉,恐龍界的掃地僧:滄龍
    恐龍界的掃地僧:滄龍,這隻類似鱷魚的海洋巨獸一亮相就要秀一下自己的大嘴。網友鏡頭下的布魯看起來更加的親切了,細膩密集的牙齒沒有讓人感覺到壓抑,反而有一股想要上去探索的想法。《侏羅紀世界2》布魯吸粉,恐龍界的掃地僧:滄龍。畫面中星爵正在伸出手要逗小迅猛龍,小藍還只是一個孩子,沒有成年龍的稜角,圓潤的小腦袋讓人感覺愛不釋手。只是歐文的手臂上似乎戴了皮護具,是不是防止被恐龍抓傷呢?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路見不平,恐龍界破門錘:腫頭龍
    恐龍界破門錘:腫頭龍,沒有利爪和高智商的它只能憑藉自己堅硬的頭骨來為歐文撞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繼續了第一部的正義之路,還記得之前T-Rex被女主克萊爾引出來之後和暴虐龍展開了你來我往的霸主較量。
  • 堪稱鱷魚的天敵,撕咬整條鱷魚只需5秒,這才是真正的水中霸主!
    堪稱鱷魚的天敵,撕咬整條鱷魚只需5秒,這才是真正的水中霸主!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中任何生物本身就是相生相剋的,鱷魚就是匍匐在水中的霸主,它們作為食物鏈的捕食者,它擁有的天性和本領讓許多動物避而遠之。
  • 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吃的蝦竟然是地球霸主?
    接下來幽幽就帶大家了解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古蜥鯨竟是從樹上跑下來的?一、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世界上最早的鯨魚:古蜥鯨。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大傢伙,祖先竟然會是一種個體很小,身上披毛生活在樹上的哺乳動物。根據最近發現的化石告訴我們,大約在5000萬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鯨魚,也是海洋中唯一的哺乳動物。
  • 蛇為什麼會遊泳?
    我們有時候會在池塘或者河流中發現遊泳的蛇,沒有四肢的蛇是如何做到在水中來去自如的呢?蛇喜歡出沒的水域有哪些,我們該如何避免和它們相遇,是不是所有蛇都能遊泳呢?【蛇遊泳的姿勢】雖然蛇沒有手臂和腿來划水開道,但是它們卻可以遊泳。
  • 遊泳零基礎入門:如何在水中呼吸
    視頻時長:1分57秒在本視頻中,您將學會如何在水中呼吸,這是學會遊泳的必要階段。學會以後您在水中會更有安全感。為了確保安全,我們建議您在練習的時候有會遊泳的人陪同。本視頻所展示的技巧分為兩個步驟,呼氣和吸氣。步驟一:呼氣為了接下來能學習自由式和蛙泳,請嘗試在頭部整個浸入水中時呼氣,同時通過嘴巴和鼻孔呼出空氣間,儘可能的將肺部中的空氣全部呼出。這樣當您這頭部露出水面的時候,就可以儘可能的吸進更多的空氣。
  • 遊泳自學方法「水中呼吸」!(附視頻教程)
    「水中呼吸」第二式:「水上漂」漂有仰漂和俯漂,首先要學習的是俯漂——面朝下、背朝天的漂。學習漂的首要作用是了解水性。人體在水中是能夠漂浮起來的,但初學者對此缺乏體驗。因此一旦腳不著地、腦袋入水,立刻就恐慌起來——這恰恰是落水者的大忌!
  • 遊泳技巧——水中呼吸方法的對比
    1、遊泳技巧水中呼吸方法的對比(1)陸上呼吸形式:可以用鼻腔吸、呼氣,也可以用口腔吸中短波氣,其次也可以用鼻腔吸氣,口腔呼氣相反之。(2)水中呼吸形式:水面上吸氣後,關閉口、鼻腔後低頭,下蹲至水中,在水中有一段憋氣的過程,但頭部出水面後,先用口腔、鼻腔吐氣體內的氣後,張嘴只能用口腔再深吸一口氣。(3)水中憋吐氣形式:水面上吸氣後,低頭、下蹲至水中,停2秒後用口腔和鼻腔在水中進行吐氣,同時頭部在吐氣過程中,上抬至水面上,到達水面上後,體內的氣已吐盡,這時用口腔吸一口氣再重複進行。
  • 美洲豹遊泳過河,鱷魚在水中偷襲,最後結果讓你想不到!
    說起豹子,大家可能會覺得它是一個比較兇猛的動物,而美洲豹最頂級的獵食者,他在豹子中屬於實力最強的一個,還有另一個稱呼,那就是美洲虎。在大家的印象中,豹子是一個陸地上的兇猛動物,是動物都害怕的,再加上他有虎之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它有多麼的厲害。
  • 非洲虎魚VS非洲鱷魚:2個水中霸主,4項實力大比拼
    這兩種動物都有一個統稱:「水中霸主」。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既然它們都是「水中霸主」,具體各自的武力值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下PK。非洲虎魚:非洲虎魚(Hydrocynus vittatus)是一種貪吃的肉食性動物。
  • 帶你重返恐龍時代,感受最初的霸主
    上海有迪士尼,北京有環球主題樂園,但今天要帶大家走進另一個夢幻世界,穿越回到侏羅紀時代,去探訪和了解地球曾經的霸主們。奇幻的恐龍世界,可以說是每個成年人和小孩的都感到不可思議的奇妙之地。這裡是史前霸主恐龍們的家園充滿歡樂與智慧的開心樂園億萬年前它們統治地球億萬年後它們復活出現
  • 南美的水中霸主,個頭小巧卻敢攻擊鱷魚,但它正面臨滅絕危機!
    如果你在南美洲,你將聽到悅耳的鳥叫聲、看到美麗的野生動物、聞到清新的氣味。要知道,越是美好的地區往往都伴隨著巨大的危機,而亞馬遜雨林中就生活著許多充滿著危險的動物。水獺對於我們來說還算是熟悉的動物,不僅個頭很小,還經常做出可愛的行為,但也不是所有的水獺都是如我們所熟知的水獺一般可愛無害的,南美洲就生活著一種有著最長體長的水獺品種-巨獺,而它可不屬於人畜無害的類型。
  •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都希望在摩洛哥進行考察和挖掘,因為說不定就能夠碰到驚天的大發現。
  •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olivia chan • 2020-04-3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