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的重4.9公斤的天然金塊
從世界黃金價值的歷史演變及現狀談——
□劉植榮
2013年4月下旬以來,由於金價大跌,不少人關注起黃金來,於是乎,「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話題佔據著中國媒體的主要位置。5月1日,一篇題為《內地10天搶金300噸,華爾街被侃難敵中國大媽》的文章被國內許多報紙和網站轉載,5月6日的《人民日報》對此闢謠,刊發了一篇題為《「10天搶購300噸黃金」傳聞不實,「中國大媽」難撼金價》的文章。那麼,黃金究竟怎麼了?黃金在歷史上的價值是如何演變的?黃金還是貨幣嗎?投資黃金能保值嗎?現在大量購買黃金對嗎?
1. 金幣流通始於何時?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句名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根據阿瑟·L·弗裡德伯格與艾拉·S·弗裡德伯格合著的《世界金幣史》,公元前600年左右,在古希臘時期小亞細亞西部的呂底亞就開始使用金幣,金幣上有獅子頭像,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最早的金幣。
黃金與銀、銅一起充當貨幣歷史悠久。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董貝父子》中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董貝的兒子問他什麼叫錢,董貝告訴兒子說,金子、銀子和銅就是錢。
黃金的熔點低,柔韌性好,化學性質穩定,不易氧化,是鑄幣的極佳材料,因此,黃金貨幣成為貴重金屬貨幣家族成員中最光彩奪目的一員。
用黃金作貨幣,它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就拿稀缺性來說,由於黃金過於稀缺,內在價值很大,在購買諸如一包火柴之類的小商品時讓支付變得非常困難,因為所需的金子微薄得像頭皮屑一般,無法用手拿取,只能把金子從錢袋裡倒在光潔的桌面上,把應該付款的那點金幣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起來支付給店主。
黃金熔點低、比較柔軟,這就給偽造貨幣和從金幣上切削黃金帶來便利。不法分子可以把金幣熔化,重新鑄造,要麼質量不足,要麼向裡面摻入廉價金屬。甚至普通百姓也可以「偷」金幣上的黃金,在金幣的邊緣上切削一小塊。為了防止人們切削金幣,後來就在金幣的邊緣上軋上花邊,如果花邊缺損,就證明有人在金幣上做了手腳。
此外,金幣的正常流通也會因磨損而不斷「瘦身」。人們手中有貨真價實的良幣和缺斤短兩成色不足的劣幣,總會先把劣幣花掉,把良幣留到最後花,或把良幣熔化按成色十足的黃金商品出售,獲取更高的價值,這就是俗稱的「劣幣逐良幣」,即「格雷欣法則」。1529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支付西班牙的戰爭賠款,西班牙人花了4個月的時間清點這筆賠款,從中挑出了4萬個劣幣拒絕接收。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