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數控工具機也不投資機器人?專家揭秘美中小製造業自動化關鍵難題

2021-01-11 機器之能

2020年11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未來工作特別小組(MIT Task Force on the Work of the Future)發布了三篇關於美國製造的研究簡報,引發不少業界關注。我們報導了其中一篇Manufacturing in America: A View from field 。研究人員花了兩年時間進行實地考察,最終形成了這份28頁的工作簡報。他們走訪調查了麻薩諸塞、俄亥俄以及亞利桑那州製造業工廠自動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應用情況,研究方法很獨特——「自下而上」還原出美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為何、何時以及如何採納新技術,並揭示新技術對就業、工人以及職業技能提升的影響。

最近,資深業內專家、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的技術規劃與研究高級顧問 Aaron Prather在自己的LinkedIn 對這篇簡報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回應。

美國製造業中小企業佔全國製造業企業的98.4%,中小企業僱傭了43%的製造業工人。但令人擔憂的是,在生產率方面,中小企業落後於大型製造業同行。作者認為,美國製造業要想在世界舞臺上競爭,就需要引入更多的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然而,如果沒有可行的方法來解決中小企業對機器人的財務擔憂,那麼,美國在這個舞臺上很難取得任何進展。

所謂財務擔憂,不僅包括機器人成本,更包括加上末端執行器、傳感器、安全設備、安裝成本和培訓成本在內的支出,後者佔總部署成本的四分之三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聯邦快遞工作了近25年,開發和部署了大量技術應用,目前負責為聯邦快遞的運營尋找並部署新技術,包括機器人和自動化。同時,作者還與各大學和學院合作,為下一代物流技術人員開發教育項目。

作者 | Aaron Prather

編譯 | 機器之能

是什麼阻礙了美國製造業全面「機器人革命」?麻省理工學院未來工作特別小組提出了這個問題,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原因。

多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機器人即將到來,但今天走進大多數生產設施,你不會看到很多機器人。一些大型製造商確實在投資可能被視為「關停」的業務,但是其他一些製造商在投資機器人和自動化方面則表現得更為猶豫。即使由於COVID-19大流行,許多公司希望將生產轉回美國,但是,投資生產車間裡的機器人的巨大推動力,還沒有到來。

部分原因在於,尤其是在中小企業,領導人擔心公司不會有訓練有素的工人,充分使用機器人。除了機器人本身要花錢,獲取訓練有素的勞動力也是一筆錢,這些會讓中小企業的總投資太大,卻無法證明其合理性。

那麼,在美國製造業中推出更多機器人,是否存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公司不將機器人部署到運營中,是因為他們沒有現成的勞動力來最大化投資回報率? 還是說,他們不想要機器人,因為他們需要在培訓上砸錢以證明購買機器人的合理性?

雖然大公司可以承擔機器人應用本身和IT培訓的成本,但中小企業很難在勞動力或機器人方面進行投資,因此也不會投資。

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是否對勞動力進行公共投資,並希望中小企業從勞動力中招聘員工? 如何確保工人接受中小企業所需的培訓?

大多數執行長和政策制定者都認為,美國製造業要想在世界舞臺上競爭,就需要引入更多的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然而,在尋找能夠充分使用機器人的工人方面,如果沒有可行的方法來解決中小企業相關財務方面的擔憂,在美國競爭力這個更大的問題上就不會取得任何進展。

不斷擴大的生產率差距

美國製造業中,中小企業佔全國製造業企業的98.4%,根據美國人口普查,中小企業僱傭了43%的製造業工人。但令人擔憂的是,在生產率方面,中小企業落後於大型製造業同行。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指出,在20世紀70年代,大公司的生產率僅比中小企業高22%。然而,到2012年,生產率差距躍升至96%。如果大公司是唯一在機器人和自動化上投入巨資的公司,這個差距只會繼續擴大1.6%。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在他們多年的研究中注意到,大型公司不僅在設備中增加了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同時還增加了員工人數。然而,很少有中小企業在運營中加入機器人技術。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小企業沒有升級他們的製造技術或增加他們的員工。許多企業在增加員工人數的同時,還投資了數控工具機和類似設備等技術。然而,當談到機器人時,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在他們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在參與研究的中小企業中,機器人很少出現。

中小型企業不投資機器人的原因是什麼?

其中一個原因是初始部署後,要將機器人重新用於其他目的,重新編程非常困難。由於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多樣/低產量,他們需要靈活性來快速地從一份工作轉向另一份工作。除非長期/大批量運行,否則他們無法證明機器人的成本是合理的:

如果加上末端執行器、傳感器、安全設備、安裝成本和培訓成本,成本機器人只佔總部署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中小企業能夠找到控制再利用成本的方法,在運營中使用更多機器人的爭論才會開始變得更有意義。

員工發展

當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問及中小企業在個人身上尋找什麼技能時,大多數中小企業並不強調特定的證書或學位,而是強調「按時上班」和「職業道德」等軟技能。如果應聘者具備這些軟技能,僱主認為就可以為公司所需培訓他們。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會尋找有經驗的人使用特定的設備(比如數控工具機),這些人通過在另一家公司或通過完成一個短期課程掌握相應技能,而是說一張紙文憑變得不那麼重要。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還發現,中小企業對當地社區大學越來越不滿,副學士學位(修滿兩年的肄業證書-譯者注)對他們的需求毫無意義。一家金屬加工公司的老闆在對當地技術學院的評估中直言不諱:

「他們有漂亮的數控和焊接設備,但他們沒有真正培訓任何人……我們試圖讓他們使用老式的機械設備,但沒有人感興趣。他們忙於3D列印等花哨的東西。但我們在大規模生產。我甚至不能用增材製造降低工具的成本。我不需要孩子們接受3D列印訓練。」

學術界和僱主之間的這種技能脫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有很多人呼籲學術界開始適應那些打算僱傭他們學生的僱主的需要。大流行可能最終成為推動這一變化的催化劑,因為許多人需要重新掌握技能或提高技能,以適應後covid - 19時代產生的業務轉變所創造的就業崗位。

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清楚的是,個人在一生中會有無數個「工作」,即使他們確實呆在同一家公司。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新的服務和產品的創造,終身學習將成為新的規範。現在,你從任何機構賺到的「一張紙」,在你把它開出停車場的那一刻,就更像一輛汽車了,會開始貶值,因為你當時學到的東西在未來幾年內將不再適用。

人們總是需要更新他們的技能集。對熟練工人的需求迅速變化,迫使許多中小企業將培訓納入內部,進行更多的在職培訓。正如一位經理所言,如果應聘者具備「基本的數學技能、基本的天賦和態度,以及準時上班和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他就可以培訓他們了解公司需要什麼。

那麼,在製造商的勞動力發展方面,學術界現在扮演著什麼角色呢?一些中小企業已經成功地與當地的學術機構合作,建立了適合他們的項目。有一些聯盟,如合作基金會聯盟,已經成功地與機構合作,開發項目,更好地與他們的成員公司保持一致。

不幸的是,全國沒有足夠的這種類型的聯盟,讓所有的中小企業與當地的學術界合作,解決他們的勞動力問題。

我們會被其他國家自動化「超越」嗎?

近年來,美國安裝機器人的增長已經放緩。從2017年到2019年,美國製造業每1萬名工人安裝的機器人數量從200個增加到228個。這兩年內的增長率僅為14%。

相比之下,韓國同期的經濟增長率為20%,已經遠遠領先於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更令人擔憂的是,按照同樣的標準,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增長了93%。

如果美國政策制定者的目標是將製造業工作崗位從中國等國回流,那麼,通過機器人提高製造業生產率(而且成本更低),將使回流成為一場艱苦的戰鬥。

為了將工作崗位轉移到國內,我們需要製造商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加大投資,提高生產效率。我們需要縮小大型製造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生產率差距。

如前所述,美國製造業中小企業佔全國製造業企業的近99%,就業人數近一半。如果我們想要推動更多機器人在美國安裝,並逃避生產率差距,就需要在中小企業層面採取行動。

那麼,政府機構能做些什麼來解決這些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呢?

像德國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已經制定了國家戰略計劃來支持他們的製造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幫助他們投資自動化和機器人。這些計劃包括就業政策和勞動力發展計劃。

美國在聯邦和州一級都有許多項目,如美國製造業和美國商務部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製造業擴展夥伴關係(MEP)。然而,在麻省理工學院團隊採訪的中小企業中,他們發現絕大多數都沒有參與其中。

這很有趣,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參與的公司不僅在諸如員工發展等重點領域確實得到了支持,而且他們與參與項目的其他中小企業建立聯繫,打造出一個微觀生態系統,在其他領域彼此支持。這與之前合作聯盟基金會(Alliance for Working Together Foundation)等聯盟所宣稱的成功很相似。

「我們都在一起」的咒語似乎是條走出許多這些問題的道路。關鍵是我們如何在現有的聯盟和夥伴關係中創造更多的參與,並在該國缺乏的地區創造新的聯盟和夥伴關係。

避免「文具」機器人綜合症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的這份報告對阻礙大多數中小企業投資機器人的原因提供了一些深刻的見解。

中小企業仍然認為,投資機器人是一個有風險的提議,除非他們有一個大的生產訂單,投入機器人後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否則,他們無法證明所有與之相關的成本——包括培訓成本。人們非常擔心機器人在完成工作後會變成壓紙用的文具。一個文具機器人不會為任何人賺錢。

這意味著,當涉及到勞動力開發工作時,需要對員工進行培訓,讓他們知道如何快速地將機器人用於新的工作。這不僅包括重新編程機器人的技能,還包括為手頭的新工作設計和建造新的末端執行器的技能,重置安全傳感器和保護,甚至知道如何對重新部署進行新的風險評估。識別在操作中重新部署機器人所需要的所有技能是未來勞動力開發工作中需要的技能。

近年來,我們看到了「機器人即服務」(RaaS)商業模式的興起,它通過降低使用機器人的成本來提高機器人對客戶的吸引力。我們需要有更靈活的培訓計劃,讓中小企業不僅能在新的機器人部署上迅速培訓他們的團隊成員,還能在生產車間的其他任務上迅速重新部署機器人。隨著在線學習的興起,肯定有很多方法可以遠程完成大部分培訓,從而使其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研究人員採訪的許多員工都將YouTube列為他們學習工作新技能的首選場所之一。有志者,事竟成。

硬幣的兩面

很明顯,自動化/機器人和勞動力開發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要解決其中一個,我們就要解決另一個。關鍵是,如果你只看到硬幣的一面,那麼,這對另一面意味著什麼? 只要我們承認雙方都存在,我們就可以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通過解決不斷增長的勞動力發展問題,我們也解決了不斷增長的生產力問題。通過這一切,我們解決了製造業就業崗位回流美國的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在發現阻礙這些中小企業發展的因素方面做得很好。我們只需要想出一個計劃,讓我們有辦法從一個雞蛋到另一個雞蛋。

原文連結: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lack-robot-technicians-holding-back-rollout-more-robots-aaron-prather/?trackingId=j2GXBsNOE6p43uyFxxVwBg%3D%3D

機器之能面向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及智能化升級的各領域產業方,為他們提供高質量信息、研究洞見、資料庫、技術供應商調研及對接等服務,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並應用技術。產業方對以上服務有任何需求,都可聯繫我們。

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相關焦點

  • 數控工具機多少錢一臺_數控工具機價格表_數控工具機的選購技巧
    工具機是先進位造技術和製造信息集成的重要元素,是發展機器製造業以至整個工業必不可少的複雜生產工具。數控工具機就是在數字控制下,能在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兩方面完成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形狀的工作母機的總稱。
  • 工具機行業深度報告:國產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揚帆起航
    由於工具機設備是生產資料,屬於固定資產,工具機的需求主要來源 於製造業的產能建設需求。因此其周期邏輯是「下遊工業企業盈利改善—產能投資擴張—設備需求好轉」,首先是 下遊行業利潤恢復,擴產能需求更加旺盛,從而帶動設備投資的增長。 宏觀上,2020 年 8 月份製造業 PMI 為 51.0,自疫情之後已經連續六個月位於榮枯線 50 以上,保持回暖走強趨勢。
  • 第17上海國際工具機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覽開幕在即
    Grob智能機加工系統;DMG MORI 3C鑽攻中心+機器人製造島配備CELOS系統;日發精機RFCF20+RFMV60柔性加工線;北二工具機機器人偏心軸柔性化生產線;重慶工具機柔性化制齒生產線;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加工單元與智能AGV;華中數控8型智能數控系統和HNC-818AM鑽攻中心生產線; 德國Zoller的刀具管理系統和對刀儀…… 都將在示範專館中通過實體動態演示,呈現自動化智能工廠的生產運行狀態
  • 盤點中國製造業自動化TOPSTAR工業機器人
    6、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GSK),20年來專注於工具機數控系統、伺服驅動裝置與伺服電機的研發及產業化,向客戶提供GSK全系列的工具機數控系統,伺服驅動裝置和伺服電機等數字控制設備,是國內最具規模的數控系統研發生產基地。
  • 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國際形勢嚴峻複雜,國內與本行業相關領域的投資仍較乏力,因此,行業運行依然面臨一定的壓力。數控工具機是工業母機,數控工具機行業被稱為"裝備製造業中的裝備製造業".目前我國數控工具機行業發展迅速,在2007年佔領了超過50%的國內市場份額,並在經濟型數控工具機市場上取得較大成功.
  • 格力入局的數控工具機,掌握「核心科技」有多難?
    而數控工具機,早已是工具機產業的發展方向,高端數控工具機的技術則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技術制高點。而在數控工具機的關鍵核心技術和頂級設備的進口上,從冷戰時期到今天,我國依然受到發達國家的嚴格限制。而這才是我們面臨的現實狀況和亟待解決的難題。內卷困境:掌握「核心技術」的現實難題在我國數控工具機產業這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當中,我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自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 五軸數控技術領先 科德數控如何補齊高端工具機短板?
    除這兩家企業之外,文中還提到了另外一家工具機企業——同樣位於東北的科德數控。  不同於其他兩家企業,科德數控對新技術一直十分渴望,不僅參與了29項「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即「04專項」)課題,解決眾多五軸數控工具機難題,其部分五軸數控工具機性能參數和國際頂尖品牌同類型工具機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在定位精度等部分核心參數佔據優勢。
  • 全球頂級數控工具機,加工過程美翻了!
    ,成品都很精緻,加工過程也是美翻了。    ▲哈斯數控工具機加工零件  哈斯自動化公司是一家美國工具機製造商,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奧克斯納德。公司主要是設計製造精密工具機和專用配件工具,產品線涵蓋計算機數控,如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車床/車削中心等。
  • 世界數控工具機企業排行榜
    什麼是數控工具機   數控工具機是數字控制工具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工具機。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
  • 樓村模具數控培訓廣州數控工具機編程教學
    樓村模具數控培訓廣州數控工具機編程教學 學習Hypermill編程技術高薪就業,特別是CNC五軸編程方面高級技術人才出現了嚴重短缺,數控編程技術已成為就業市場上的需求。
  • 從硬體選擇、工業機器人與CNC數控工具機接口定義等方面介紹兩者集成...
    隨著兩化融化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其應用一般是以工作站的形式出現的。在機械加工領域,基本上是以工業機器人與CNC工具機集成工作站或自動化生產線為主的。 那麼在應用過程中,機器人和工具機該如何結合呢,請看下面的文章!
  • 為什麼數控工具機能取代了普通工具機?控制原理和特點有哪些?
    一、我所理解的數控工具機的控制原理。數控工具機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工具機,在加工工藝與加工表面形成方法上,與普通工具機是基本相同的,兩者最根本的不同點在於實現自動化控制的原理與方法上。數控工具機是用數位化的信息來實現自動控制的,將與加工零件有關的信息—工件與刀具相對運動軌跡的尺寸參數(如進給量)、切削加工的工藝參數(如主運動和進給運動的速度、背吃刀量等)及各種輔助操作(主運動變速、刀具更換、切削液開停及工件的夾緊與鬆開等)等,用規定的文字、數字和符號組成的代碼,按一定的格式編寫成加工程序單,再將加工程序輸入到數控裝置中,由數控裝置經過分析處理後,發出各種與程序相對應的信號和指令控制工具機進行自動加工
  • 世界十大工具機數控系統生產企業
    世界十大工具機數控系統生產企業(排名不分先後)數控技術是關係到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戰略性高新技術。從手機、家電、汽車的製造,到飛機、飛彈、潛艇的製造,都離不開數控技術,是裝備製造業中的核心技術,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我國機械產品從「製造」到「創造」升級換代的關鍵技術之一。
  • 機器人宋的_宋偉剛 機器人 第二版  2015年 - CSDN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伴隨電氣和IT技術提升的製造業自動化水平提升。全球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以信息地理系統為基礎,80%的創新由信息通信技術(ICT)推動。自動化、信息化是先進位造業的關鍵,機器人作為自動化技術的集大成者,仍然是工業4.0的最主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 [年報]華中數控: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公司堅持「一核三體」的發展戰略,即「以數控系統技術為核心,以工具機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配套為三個主體」。(二)公司所屬行業情況 近幾年,國家針對機械製造與重工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提出,研發推廣關鍵智能網聯裝備,圍繞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大型動力裝備等關鍵領域,實現智能控制、智能傳感、工業級晶片與網絡通信模塊的集成創新,形成一系列具備聯網、計算、
  • 工控自動化行業深度報告: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工控: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01工控行業:品類眾多、下遊廣闊(工控產業鏈概覽)(工控發展的幾大歷史階段)02工控企業:外資盤踞、內資追趕工業自動化是製造業持續降本增效的內在驅動力、工控是製造業,誕生了安川等本土工業自動化企業;1973-1986年:日本人口拐點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了人口撫養比拐點,以機器人為例:1980年,日本工業機器人總量只有14000臺,到了1990年,該數值增長到了275000臺,期間CSGR是34.7%;截止1993年底,日本工業機器人存量(不含手動控制和固定程序控制的操作器)是368054,位居世界第一位,佔比60.27%。
  • 機械行業專題報告:從底層邏輯把握製造業投資機會
    參考日對華工具機出口數據,國內製造業設備投資周期在3-4年左右,每一輪景氣度高點區間對應的年份都是宏觀經濟較好的時間區間,設備投資屬於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的一環,而GDP增速領先於固定資產投資。對比工業機器人與金屬切削工具機產量增速,景氣度向上時工業機器人增長彈性遠超金屬切削工具機,邏輯在於「機器換人」。2、國內製造業投資處於顯著的周期上行階段,高新技術產業領跑工業增加值。
  • 泉州機械裝備製造業:從聚集走向「聚變」
    工具機、軸承出自南安,紡織服裝機械、製鞋機械產自晉江,汽車零部件產業主要分布在鯉城,蓄電池產業落戶安溪、洛江,石獅精於儀器儀表製造,空壓機產業主要分布在惠安――歷經20餘年發展,泉州已涵蓋機械裝備製造業的6個大類、40個中類、96個小類。
  • 傳感器在數控工具機中的應用
    傳感器在數控工具機中的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06-26 14:17:38 由於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及安全可靠的特點,數控系統在裝備製造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 分揀 整理 機器人 零件_視覺分揀機器人 - CSDN
    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機遇期,如何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和工具機工具產業的融合發展,如何做到工業機器人與數控工具機的互為集成應用,已成為當前現代裝備製造業產業升級的重要話題。以往,昂貴的進口機器人和生產線主要在汽車等少數行業使用,在工具機行業等裝備製造業領域應用比例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內工具機行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