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佛教同心同行和諧之路暨佛教音樂研討會系列活動在湘潭市昭山舉行
佛教音樂晚會會場
聖輝大師在研討會上發言
本報駐湖南記者 田立憲 文 衛
佛樂晚會別開生面
11月25日晚,美麗的昭山腳下,一場別開生面的佛教音樂晚會揭開了湖南佛教同心同行和諧之路暨佛教音樂研討會系列活動的序幕。
佛樂晚會開始前,現場舉行了湖南佛教同心同行和諧之路暨佛教音樂研討會系列活動開幕式。湖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微微宣布湖南佛教同心同行和諧之路暨佛教音樂研討會系列活動正式開幕。開幕式由湘潭市委副書記蔡建和主持,湘潭市委書記陳三新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本次活動組委會主任聖輝大和尚,國家宗教局外事司司長郭偉,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盛茂林等先後講話。
這場主題為「梵韻昭山·佛佑神州」的佛樂晚會以湘江為背景,以昭山為舞臺,大氣磅礴,精彩紛呈。來自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我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數百名高僧大德,研究佛教音樂的數十名學者,湖南省、湘潭市領導以及企業界的代表與現場2000多名觀眾一道欣賞了這場佛教音樂盛會。
晚會共分為三個篇章:誦經祈福、梵韻昭山、佛佑神州。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陳鐸、湖南電視臺節目主持人何娟擔綱主持。陳鐸深情地朗誦聖輝大和尚創作的《緣起》,整個現場沉浸在一種祥和、寧靜而又溫暖的氛圍中。
佛教歌曲《寒山僧蹤》贏得陣陣掌聲。燈海法師的演唱委婉舒緩,若寬法師的古琴如行雲流水,耀明法師的簫聲似仙樂入塵,讓人如醉如痴。
韓國高僧們帶來的鼓舞表演《馬山佛母山靈山齋》,讓觀眾感受到一股濃濃的異國風情。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當耀明法師的古琴響起,祺雲法師唱起李叔同(弘一法師)作詞的《送別》時,觀眾都跟著輕輕哼唱,晚會氣氛達到最高潮。經典的曲調,優美的旋律在山間水際迴蕩。
穿插其中的焰火表演則將整臺晚會裝扮得璀璨奪目。無論是「春之歌」「祈福」「千手觀音」,還是「佛佑神州」,每場焰火表演都承載著不同的主題,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體驗。
晚會在全體演職人員合唱的《歌唱祖國》中落下帷幕。
專家學者探討佛音
活動期間,來自韓國、新加坡及我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數百名高僧大德,以及海內外數十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參加了湖南佛教同心同行和諧之路暨佛教音樂研討會,先後對「佛教音樂」進行了五場深入的專題討論。湖南省宗教事務局負責人說,如此大規模的佛教音樂研討會,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非常少見。
研討會上,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省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說,佛教音樂是佛教文化中極其生動的部分。人的內心需要淨化,需要誠信,需要真善美。佛教音樂可以通過讚頌、供養、修行、倡導、儀軌的方式,傳播慈悲、智慧、平等的教義,並且與眾生廣結善緣。佛樂中和平、平等、慈悲的聲音能夠淨化人心,可以為構建昌隆盛世、和諧社會、人類幸福和世界和平發揮積極的作用。
來自韓國慶星大學的教授鄭永進說,這次是佛教界的一次盛會,選擇佛教音樂這個主題也有著特別的意義。佛教音樂是中國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從某種程度上說,佛教音樂的感染力和傳播功能比其他藝術更加強烈。同時,佛教音樂特有的韻味很吻合人們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脫俗,其韻幽遠深長,唱者身心合一,物我兩忘,可以使聽者胸襟豁然,意念淨化,在嫋嫋音聲中體味到人生的真諦。
在兩天的研討會上,不少高僧大德和專家學者都作了精彩的發言,提出了不少精闢的觀點。這對於促進佛教音樂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