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傲勢XC25無人機新款暨吉利科技通航戰略發布會在成都正式舉行。吉利科技集團將以無人機、飛行汽車研發生產與運營雙引擎驅動通航產業發展,重塑客戶需求創新內涵,為客戶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會議當天,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沃飛長空」)宣布成立,並同步發售新款傲勢X-Chimera25無人機,通過現場案例分享以及下午室外模擬應用演習給與會嘉賓帶來諸多驚喜。
▶ 大會現場
沃飛長空隸屬于吉利科技集團,是吉利科技集團通航戰略實踐者,是通航跨界生態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吉利科技集團是一家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投資和運營雙輪驅動的大型產業集團,它是跨界科技生態領域產業投資商與運營商。吉利科技集團擁有材料科技、新能源科技、出行服務、摩託車產業、航空產業與航天產業6大核心業務模塊,並同步開展網際網路類、科技類業務孵化。
沃飛長空首席科技學家、總裁郭亮博士現場講解
通航產業涉及70多個學科和工業領域,產業業態豐富,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投入產出比例高達1:10,產業的就業帶動比1:12,是全球新興高科技產業。沃飛長空實行 「傲勢」和「太力」雙品牌運作,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清晰的產品定位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將進一步資源整合,強化品牌形象,形成「現在+未來」的戰略布局。
傲勢XC25無人機新款暨吉利科技通航戰略
新款傲勢XC25無人機是一款兼具固定翼和多旋翼優點的大載重、長航時垂直起降純電動無人機,搭載高性能飛管計算機,可適配多種載荷,具備強大的作業能力。「這款無人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快、靈』,小尺寸攜行、小空間起降、小成本航行;快速上手、快速起飛、快速成效;靈便的純電動力、靈巧的任務切換、靈活的增值方案。」沃飛長空總裁、首席科學家郭亮博士介紹,新款傲勢XC25無人機的載重高達6kg,控制半徑達50km,續航時間更是達到高出同行業150%,達到了6小時。
有了6小時的續航時間後,大面積的測繪應用、長時間的安防巡查都不再是天方夜談。例如,無需多次飛行,一次即可完成大面積的全新地貌測繪,全面提升作業效率與質量;在安防應用中,也可長時間留空,全程跟進重大賽事、活動的開展,避免出現巡檢空隙……作為一款創新革命性的工業級無人機產品,新款傲勢XC25無人機還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強」 的特點。在研發階段時,就運用了正向設計理念,全機關鍵系統均採用多餘度設計,如雙電池、雙舵面、雙IMU傳感器等,加倍保障系統安全;配備完善的應急鏈路反應機制,鏈路中斷時可自主返航,真正做到無憂慮飛行。記者在現場看到,新款傲勢XC25無人機使用簡單便捷,專業人員只用了1分05秒便完成無人機組裝,普通用戶3分鐘可以完成組裝。
現場專業人員只用1分05秒可完成無人機組裝
服務升級,維護運行無憂
行業用戶不僅需要技術引領、操作便捷的工業級無人機系統;同時也需要更好的服務、售後與保障,在實際操作中完成無憂部署。發布會上,沃飛長空率先承諾,將為用戶提供產品召回機制,「一旦發現設計缺陷,我們將立即召回產品,提供改進和升級服務。」據悉,這是無人機行業首創,將引領行業步入規範化時代。
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傲勢還提供了包含無人機系統、地面控制系統、載荷系統、數據鏈路、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分析等在內的全周期產品和「交鑰匙」服務,精準高效地解決用戶痛點。
目前,傲勢無人機在全球「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均設有服務點,提供7*24小時不限時售後服務,擁有完備的配件儲備,電機、電池、飛控系統質保。從需求開始,方案、設計、生產、交付、售後均為深度定製化體系,解決了產品可靠性、異地交接控制、集成化接入管理等問題,輕鬆應對未來系統升級。
從硬體產品到數據服務,從生態架構到通航融合,沃飛長空攜傲勢XC25無人機新款打破了技術、產品、場景的邊界,為行業提供了「無憂」解決方案,受到市場的熱烈反響。由於系統接口兼容性強,可適配全類載荷設備,簡化了多種場景操作,提高了無人機的易用性,產品既可以完成日常巡檢、高精度測繪、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等用途,還能實現深層次的複雜編隊、混合作業任務。
戰略合作協議籤署
沃飛長空CEO靖超博士表示,未來無人機將跨界實現以無人駕駛航空器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通用航空技術體系,充分為產業賦能。「沃飛長空還將依託新材料、新能源技術,5G、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衛星通信技術等進行無人機技術研發和製造的跨界融合。」
在交通指揮、應急救援、智慧海事、公共安全、電力巡檢等多個行業中,傲勢XC25無人機新款已在全球累計作業案例百餘次,規劃、執飛、事後分析全流程「無憂」操作,讓飛行應用變得更簡單、更智能。
室外無人機多場景模擬演習
沐盟智庫觀點:作為一家堅持創新驅動的工業級無人機公司,傲勢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戰略。傲勢自研無人系統憑藉輕量化、高性能的特點與優勢,不僅持續向客戶提供價值與效率提升,更為公司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未來,傲勢將朝著智能化、集成化、定製化的方向持續發展,助力「新基建」加速數位化轉型升級,為全面建設科技強國而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