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2020-08-03 趣味探索

在2020年裡,出現了不少極端性的氣候事件,高溫正在全世界多地區蔓延,不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已經被高溫殃及了,6月,北極圈小鎮出現了自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38攝氏度,7月,北冰洋附近海岸檢測到34.340攝氏度高溫。

而現在,美國加州氣溫突然升至51.7攝氏度,再次暴露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全球氣候的擔憂,地球不退燒,地球是不是離變火球時間已經不遠了?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高溫天氣席捲美國多州,加州東南局地突然升至51.7攝氏度

今年7月,極端高溫席捲了美國多個州市,內達華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州,7月31日,加州死亡谷國家公園溫度創下了51.7攝氏度悶熱記錄,內達華州拉斯維加斯出現45攝氏度高溫,早晨低溫仍保持在34攝氏度。要是較比以前,這都是不可能頻繁出現的高溫,如今這些不可能出現的高溫已經變事實了,地球氣候有可能真的已經變了。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剛一跨進8月,美國西南部國家氣象局(NWS)再次發布了多地天氣過熱警告:內達華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州等多個特定地區還會繼續出現極端高溫,建議居民避免「劇烈活動」,取消戶外活動,除了要保持充足水分外,最好待在有空調的家裡,減少外出,也就是說室外氣溫已經不太適合人類生存了,再次引發人們對地球未來是否會變火球的猜疑。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北極一座冰山徹底化完了

在2017年的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ASTER衛星尤其關注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Ellsmere Island)黑森高原上的聖派屈克灣,這裡有一座冰山在快速融化,面積一步步縮小,2015年衛星數據顯示冰山面積只剩下原來5%,絕大部分冰原已經融化一空,露出了棕色地基,只剩下最後兩個高點僅存一小部分冰川,專家將它稱為「冰帽」。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而從2020年7月拍攝的新衛星圖片上看,最後兩個「冰帽」也已經徹底融化了,完完全全露出了棕色的地基,一座曾在地球上存在了數百年的冰山就這樣消失了,有專家說。按升溫趨勢來看,這是一個無法改過的變程,冰山消失了就不會再回來了,南極地區和北極格陵蘭島也是一樣的道理,冰山融化後不再回來。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地球升溫帶來哪些後果

升溫已經給地球帶來從未有過變化,就當前情況而言,升溫確實給人類帶來了大家都知道的後果,高溫天氣席捲全球多地,還帶來越來越多的不好後果。

一,野火頻發,2020年初燃燒了幾個月澳洲野野火,相信大家聽說過,用一個「慘」字來形容,數十億動物無家可歸,沒有棲息地,沒有食物來源,很多野生動物從火海裡逃生,最後卻被餓死,7月,俄羅斯西伯利亞和美國加州都爆發了野火。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二,北極永久凍土融化,這已經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了,但今年6月出現了較大損失和危害,北極地區一個儲備大量柴油油罐因凍土融化而垮塌,2萬噸柴油流進河水裡,北極融化永久凍土未來會出現什麼危害?目前還不清楚。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三,全球海平面升高,一份新報告指出,冰川融化導致全球海水變多,熱脹冷縮現象也使海水體積不斷膨脹,到2100年,由於氣候變化,全球海洋附近的25萬平方公裡面積將受到洪水的影響,全球將有7700萬人受到影響。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地球升溫過程真的不可逆嗎?

從上述情況來看,地球變熱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未來高溫天氣會越來越頻繁,地球真的發「高燒」,有不少專家說地球變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真是這樣嗎?

今天,地球氣候升溫不是人類一朝一夕造成,是過去上百年蓬勃發展和大勢開採和利用資源積累而造成,所以即使現在全人類不要製造熱能,不要排放溫室氣體,地球升級過程可能繼續持續下去,持續時長決定於人類已對地球環境的破壞程度,這就像一個正在向前奔跑的列車一樣的,即使司機剎車了,列車還會自動滑行數百米的道理一樣。

所以地球變暖情況是可以逆轉的,人類是可以戰勝的,但是要付出極大代價,可能需要長期限制社會發展,比如減少人口數量,少吃肉類食品,少排放溫室氣體,這就要看人類想不想得通了,我們是要社會短暫的快速發展,還是要地球健健康康存在下去,對於正在處在高速發展時期人類來說,這很難作出正確判斷。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美國加州突然升至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徹底化完,地球不退燒?
    而現在,美國加州氣溫突然升至51.7攝氏度,再次暴露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全球氣候的擔憂,地球不退燒,地球是不是離變火球時間已經不遠了? 高溫天氣席捲美國多州,加州東南局地突然升至51.7攝氏度
  • 美國加州遭高溫侵襲,氣溫高達51.7度,北極又一座冰山完全消失
    而今,高溫正在全球各地肆意蔓延,不僅非洲酷暑難耐,就連南極、北極也被高溫不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已處於高溫的水深火熱中。今天6份月,北極圈小鎮氣溫刷新了以往的記錄,高達38攝氏度,7月,經檢測,北冰洋附近海岸甚至達34.340攝氏度。剛剛進入8月份,美國加州的氣溫竟然升到了驚人的51.7攝氏度,隨著高溫問題的愈發嚴重,人們都在擔憂:地球發燒不退,後果會怎麼樣?
  • 地球「高燒不退」,美國溫度升至51.7攝氏度,熱死人不是開玩笑!
    在2020年裡,出現了不少極端性的氣候事件,高溫正在全世界多地區蔓延,不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已經被高溫殃及了,入夏以來,歐洲大陸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飆升至40攝氏度以上,並且鮮有雨水降臨;葡萄牙的森林大火還在熊熊燃燒。今夏的歐洲真可謂「禍不單行」,自1949年至今,如此炎熱的「三伏」天還是首次出現。
  • 致命熱浪襲擊歐洲:北極冰山融化4米,海水溫度升高5度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月5日早間消息稱,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周六又經歷了異常炎熱的一天,熱浪導致西班牙本周內已有三人喪生,並有可能將當日氣溫升至創紀錄水平。 葡萄牙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紅色警戒狀態,包括首都裡斯本。
  • 北極與南極:我們不一樣
    Part.1南極冰蓋是主角 北極海洋是老大 南極和北極,分別是指南緯66度34分以南和北緯66度34分以北的地區,兩者的面積相同,都是2100萬平方千米。這種南極與北極海陸分布特點,不僅僅決定了它們自然環境的差異,而且還曾經引發科學家對於南極北極形成的假想:一百多年以前,一位科學家在仔細觀看南極與北極的地圖時,突然驚奇發現,如果把南極地圖向東轉動90經度後與北極地圖重合,南極大陸幾乎就把北極海域完全充填了。
  • 地球氣溫再提高5度,人類會怎麼樣?
    據Digtal Journal報導,18年7月時,北極圈溫度高達32℃,北極熊在快要融化的浮冰上找不到食物,要麼餓死,要麼淹死……受影響的不止北極熊,還有北極麝香牛、北極狐、北極海鳥,都因為海冰面積減少而瀕臨滅絕……
  • 北極冰川正快速融化,2030年可能化完,專家指出後果很嚴重
    不過,聯合國最近發表的一份新研究報告稱:從格陵蘭島冰川目前融化速度來計算,到2030年後,這裡所有的冰山和冰川將不復存在。在2019年初,位於北半球的多個國家氣候可能都比較異常,特別是我國和美國,這一點大家應該深刻有體會。我國氣候專家也對此做過總結:厄爾尼諾現象。
  • 全球暖化問題加劇,南極氣溫升至20℃,首次出現血紅色的雪!背後真相太可怕!
    近日據CTV 新聞報導南極部分地區的氣溫升至20度以上。過去南極的平均溫度在零下25度現在氣溫飆升至20幾度不僅南極的動物瀕臨危機人類同樣受到嚴重威脅!科學家預測,本世紀內全球海平面會上升6至58釐米。能想像嗎?這是氣溫上升4度之後的樣子。
  • 2018年地球上的10個驚人變化,美國加州山火上榜
    地球總是在變化,2018年也不例外,它在這一年經歷了颶風、火山爆發和地震等諸多自然現象。1、基拉韋厄火山噴發位於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在2018年的驚人噴發是其在至少200年內最大的一次噴發。從4月底到8月初,這座夏威夷火山噴發出的熔巖足以裝滿32萬個奧運會泳池。
  • 南極一座面積接近上海的冰山脫落,專家建議中國加強極地監測
    南極一座面積接近上海的冰山脫落,專家建議中國加強極地監測 科技日報北京7月13日電,追蹤南極半島拉森C冰架上一條冰裂縫長達十幾年的科學家,終於藉助經過該冰架上空的兩顆美國衛星,發現一座巨大冰山與該冰架脫離
  • 奧陌陌並非是一座氫分子冰山
    此前曾有研究認為,奧陌陌是一座由氫分子組成的冰山,其理論是基於一個假設——氫分子冰可以在稠密的分子雲中形成。 研究人員把研究重點放在了「W51」巨型分子雲(GMC)上——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巨型分子雲之一,距離地球只有1.7萬光年。研究人員認為,它可能就是奧陌陌的起源地。 在天體物理學中,普遍認為固體是由塵埃的粘性碰撞產生的。但氫分子冰似乎並不適用於此理論。
  • 南極最大冰山崩塌後,又一座巨型冰山滑入大海,情況不容樂觀
    南極是地球最大的冰箱,但現如今這個冰箱正在面臨崩潰的危險。南極保存了地球面積最廣闊的冰川,一旦這些冰川融化,那將對全球海平面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今天我們就講講南極冰山的那些事。2017年,一座巨大的冰山從南極脫落。這座冰山被命名為A68,它的面積達到了6000平方公裡,相當於整個上海那麼大。
  • 南北極自然環境差異趣聞:北極與南極都是白雪一片嗎?
    南極冰蓋是主角 北極海洋是老大南極和北極,分別是指南緯66度34分以南和北緯66度34分以北的地區,兩者的面積相同,都是2100萬平方千米。這種南極與北極海陸分布特點,不僅僅決定了它們自然環境的差異,而且還曾經引發科學家對於南極北極形成的假想:一百多年以前,一位科學家在仔細觀看南極與北極的地圖時,突然驚奇發現,如果把南極地圖向東轉動90經度後與北極地圖重合,南極大陸幾乎就把北極海域完全充填了。
  • 北極冰川正在快速融化,2030年可能融化完
    不過,聯合國最近發表的一份新研究報告稱:從格陵蘭島冰川目前融化速度來計算,到2030年後,這裡所有的冰山和冰川可能不復存在。該報告指出,跟南極洲冰川相比,北極比較脆弱。到2050年,北極氣溫將繼續上升3至5攝氏度。溫度的升高會導致格陵蘭島附近海冰迅速融化。
  • 美國國家地理的精彩紀實攝影作品,原來地球上還有這麼多神奇的地方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一年一度的旅行攝影大賽已落下帷幕。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成千上萬的攝影師,呈現了眾多精彩絕倫的作品。最終,Anthony Lau 的參賽作品「冬日牧馬人」拔得頭籌,這使他獲得了價值24000美元到加拿大馬尼託巴,邱吉爾野生海豹河遺產公園的「7天的雙人北極熊探險之旅」。
  • 就在「地球之肺」被吞噬之時 北極海冰也在加速融化…
    動畫顯示,北極海冰中多年冰(終年不化的海冰)的面積在僅僅35年內便急劇減少了95%。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稱,2050年,北極的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對比圖可謂是觸目驚心…… 不光如此,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相關專家介紹,北極整體氣溫增溫幅度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 北極驚現黑色海水,河流瞬間變紅:果然,人類的報應終於來了
    再加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北極氣候系統逐漸被迫「失效」。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據統計,每升雪裡就含有14400個塑料微粒。再次跨過一座座冰山。它不知道冰山的另一邊有沒有吃的,安不安全。
  • 愛爾蘭發現「時光膠囊」, 它來自2018年的北極, 意味著什麼!
    留下時光膠囊的作者表示至少在30年至50年之後,北極的冰川才會融化,為何提前48年出現?    由於南極和北極距離人類生活過於遙遠,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類認為,冰川融化之後不會危害人類,正是這些思想加快了北極冰川融化,地球是一個整體,北極和南極作為地球的一部分
  • 北極冰川融化改變洋流循環 研究稱西歐氣候或將變冷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指出,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冰洋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可以預計的是,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資料圖:格陵蘭島一座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