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川融化改變洋流循環 研究稱西歐氣候或將變冷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指出,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冰洋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可以預計的是,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

    資料圖:格陵蘭島一座冰山。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密切關注北極海冰的覆蓋情況,將其作為全球變暖的一個指標。NASA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融冰季節高峰時的總覆蓋面積比上世紀70年代末減少了40%。英國埃克塞特大學2019年的另一項研究預測,北冰洋可能在未來20年內經歷一個無冰的夏季。近日,NASA計算出北極海冰正以每十年12.85%的速度減少。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NASA的科學家利用12年的衛星數據來跟蹤該地區主要洋流的行為。這種被稱為「波弗特環流」的環流是保持環境平衡的關鍵,它能從融化的冰川、雨水和河流中收集淡水,防止海水變暖,防止海冰融化。

  但研究小組的分析顯示,波弗特環流目前正在吸收前所未有的大量淡水,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這些水幾乎填滿了密西根湖兩倍。科學家們表示,這是由於夏季和秋季海冰大量減少造成的,這也使得波弗特環流更容易受到風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環流會逐漸將淡水釋放到大西洋中,但這些增加的風會使它旋轉得越來越快,把淡水困在水流中。傳統上,這些風每5到7年改變一次方向,但在過去的20年裡,這些風持續地將洋流吹向西面。如果現在風向突然改變,積聚起來的淡水就可以立刻被抽到大西洋裡去。

  「如果波弗特環流將多餘的淡水釋放到大西洋中,它可能會減緩其環流,」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位於加州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極地科學家湯姆·阿米蒂奇說。「這將對整個西半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西歐。」

  這是由于波弗特環流與另一種對地球氣候很重要的環流——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相互作用的結果。當淡水從北極釋放到北大西洋時,它冷卻,下沉到海底,將水向南推向熱帶,然後將熱量從熱帶帶回地球的北部地區,如歐洲和北美。

  如果大西洋經向環流翻轉的速度顯著減慢,就可能破壞調節地球氣候的一個關鍵系統。由於這個原因,科學家們繼續密切監視著波弗特環流。

  該研究的合著者亞歷克斯·佩蒂說:「這項研究表明,海冰的消失對我們的氣候系統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我們只是剛剛發現這一點。」

相關焦點

  • 美國專家預言地球或迎小冰河期 西歐將顯著變冷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專家指出,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極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可能會引發小冰河期,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  據報導,冰川融化和大量低溫淡水的形成,會破壞大西洋洋流和循環的穩定性。
  • NASA: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 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
    9月11日消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冰川融化已經不是新聞了,而NASA指出,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NASA近日發布的一段動畫顯示,北極海冰在過去35年間顯著減少。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北極冰的融化正在改變洋流
    洋流是脆弱的北極環境的一部分,現在已經被淡水淹沒,這是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的結果。 利用12年的衛星數據,科學家們測量了這種被稱為波弗特環流的環流是如何不穩定地平衡大量湧入的冷水和淡水的——這種變化可能會改變大西洋的洋流,並使西歐的氣候變冷。 波弗特環流通過在海洋表面附近儲存淡水來保持極地環境的平衡。
  •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英國科學家調查北極發現,12.7萬年前的冰川有了融化的痕跡,北極未來的形勢並不樂觀,有可能會有更大的損失。甚至有科學家預測,到了2035年,北極或將迎來一場無冰之夏,無冰的北極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北極了,就連北極熊也要瀕臨滅絕的邊緣。北極氣候大變,我們低估了冰川融化速度,2030年或迎來無冰之夏!
  • 2020年是氣候拐點?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包括我們看到南北極冰川流失,海平面上升,北極出現38度高溫等等,都說明了全球變暖已經深入到了地球各個角落,而新的結論又推翻了我們地球所有地區都在變暖的事實。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我們地球有一個地方不僅沒有變熱範圍變冷了。什麼情況?地球是在醞釀小冰河時期嗎?2020年真是氣候拐點嗎?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來看看。
  • 科學家: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地球進入「冰河時代」
    我們的地球是在變暖還是在變冷,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相信大家對於全球變暖這個話題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是大家對於全球變冷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比較陌生的,。多數人認為就是地球的溫度變高,導致海平面上升,從而引發生態系統的一系列變化。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原標題:呼吸的空氣日益渾濁,人會變笨?2019年臨近尾聲,這一年,世界在前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變化。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你知道嗎?
  • 《Nature》:北極海冰融化帶來的淡水對歐洲氣候影響巨大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cnbeta援引《Nature》雜誌報導稱,NASA一項新研究表明,海冰融化正在用淡水淹沒該地區重要的洋流之一,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對整個大西洋的氣候造成連鎖反應。這種環流被稱為波弗特流渦(Beaufort Gyre),是保持環境平衡的關鍵,它從融化的冰川,雨水和河水中收集淡水。但是研究小組的分析表明,波弗特流渦現在正攝取前所未有的淡水。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是由於夏季和秋季海冰大量流失而造成的,這也使得波弗特流渦更加容易受到風的影響。
  • 明知故問 | 北極冰川融化為何越來越快?
    化石燃料燃燒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了地球大氣中積累更多的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會將熱量困在大氣中,加劇氣候變暖的趨勢,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冰川融化,裸露出冰川下的地面。研究表明,冰川能夠吸收約20%的太陽熱量,並且將剩餘的80%反射回去,而裸露的地面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點,裸露的地面會吸收大部分熱量,反射熱量的比例也就變小了。
  • 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進入小冰河是真的?
    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我們地球有一個地方不僅沒有變熱範圍變冷了。 什麼情況?地球是在醞釀小冰河時期嗎?2020年真是氣候拐點嗎?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來看看。同時大量的淡水由於北極冰融化和降雨增加而滴入水中,還會在表面形成一層鹹度較低的水,從而阻礙循環流,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 全球變冷—新仙女木事件
    在這次冷事件中,南北極融化的冰川再次恢復,青藏高原等地的山嶽冰川大規模前移,許多在溫暖期時遷移到高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大量死亡,包括長毛猛獁象、劍齒虎、美洲獅等在內的大型動物大量滅絕,同時滅絕的還有第一批進入美洲大陸的克勞維斯人,他們在冰期時通過冰封的白令陸橋從歐亞大陸進入美洲,卻在這次寒冷事件中滅絕。
  •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2020-02-11 15:4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該航天局花費大量時間監視和研究我們自己的星球,使用了長達十年的衛星數據來測量波弗特流渦(Beaufort Gyre),並發現由於海冰迅速融化,該環流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
  • 北極海冰融化後 波弗特流渦帶來的淡水將對歐洲氣候產生重要影響
    由於氣候變化,北極正經歷著重大的轉變,隨著氣候變暖,其海冰融化的速度越來越驚人。NASA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闡明了這種情況的後果之一,衛星數據表明,海冰融化正在用淡水淹沒該地區重要的洋流之一,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對整個大西洋的氣候造成連鎖反應。
  • 格陵蘭冰川加速融化中:是否,北極的冰川會消失?
    它覆蓋了格陵蘭島的大部分,融化之後通過冰川出口流向大海。近幾十年,冰川正在迅速地流失。新的研究表明,現今冰川的冰流失量比1985到1999年之間多出了14%。冰川正以每年約5億噸的速度流失,超過了年均降雪能夠增加的冰量。
  • 格陵蘭冰川加速融化中:是否,北極的冰川會消失?
    這片位於北極的冰原是僅次於南極洲的世界第二大冰原。它覆蓋了格陵蘭島的大部分,融化之後通過冰川出口流向大海。近幾十年,冰川正在迅速地流失。新的研究表明,現今冰川的冰流失量比1985到1999年之間多出了14%。冰川正以每年約5億噸的速度流失,超過了年均降雪能夠增加的冰量。
  • 北極的天氣和氣候
    從探險者到極地研究人員荷蘭在北極地區豐富的歷史:早期的探險(威廉·巴倫支)捕鯨者在18世紀和19世紀(包括德克Hidde吉),以通過抓住冷在最近的一本書中描述現代科學研究50周年荷蘭在極地研究「。現在的氣候變化及其後果問題是中心問題,因為北極的變暖比地球上其他地區快得多。北極因此也被稱為地球的溫度計。
  • 還沒停,氣候臨界點要到了?NASA新理論: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根據NASA專家指出,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之下,我們地球的冰川可以說在不斷的加速之中,根據國家冰川中心,NASA,NOAA的報告就可以明確地看到,我們地球的冰川覆蓋也是在很多月份已經創下過新低,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地區,都是同樣的如此。
  • 地球要變冷了?據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這就不得不說這「相反」效應真實存在,還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一會變熱,一會變冷的奇怪天氣需要我們探究探究。夏至北極可謂是經受著太陽的拷打,生態上,北極地區的永凍土融化,北極熊挨餓也備受人們的關注,而南極地區也在悄然發生這一件事,那就是上空中的高層大氣層有不正常的降溫情況。
  • 俄羅斯科學家研究顯示全球氣候可能進入新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據俄羅斯《塔斯社》近日報導,來自新西伯利亞地區水文科研所水文及生態處的科學家表示,全球氣候變化雖會繼續但不會導致冰川的大量融化,2022年之後全球氣候有望進入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這就是氣候變化的影響。多年以來,科學家們用冰下的潛艇觀測、雷射雷達遙感、衛星地圖等手段密切地監視著北極海冰的變化,頻頻發出北極海冰可能消失的警告,而直到今天,我才在自己的腳下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原圖來自: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  實際上,北極海冰最少的月份在9月,9月過後,冰層又會開始漸漸增厚、擴大。長期以來,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的海冰在冬夏之間此消彼長,使這個星球表面有將近7%的面積常年被海冰覆蓋。然而,最近半個世紀裡,這些海冰正在顯著變薄、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