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融化後 波弗特流渦帶來的淡水將對歐洲氣候產生重要影響

2020-12-03 cnBeta

由於氣候變化,北極正經歷著重大的轉變,隨著氣候變暖,其海冰融化的速度越來越驚人。NASA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闡明了這種情況的後果之一,衛星數據表明,海冰融化正在用淡水淹沒該地區重要的洋流之一,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對整個大西洋的氣候造成連鎖反應。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密切關注北極海冰的覆蓋率,以作為行星變暖的指標。其中NASA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融冰季節北極海冰總覆蓋率比上世紀70年代末低40%。去年,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另一項研究預測,北冰洋可能在未來20年內經歷無冰的夏天。如今,NASA估算出北極海冰以每十年12.85%的速度減少。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NASA的科學家利用12年的衛星數據來跟蹤該地區主要洋流之一的行為。這種環流被稱為波弗特流渦(Beaufort Gyre),是保持環境平衡的關鍵,它從融化的冰川,雨水和河水中收集淡水。但是研究小組的分析表明,波弗特流渦現在正攝取前所未有的淡水。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是由於夏季和秋季海冰大量流失而造成的,這也使得波弗特流渦更加容易受到風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流渦逐漸將淡水供應釋放到大西洋中,但是這些增加的風將其旋轉得越來越快,從而將淡水捕獲在水流中。傳統上,這些風每五到七年就會改變方向,但是在最近的20年中,風一直向西吹。如果現在風突然改變方向,那麼所有積聚的淡水都可以立即泵入大西洋。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極地科學家Tom Armitage表示:「如果波弗特流渦將過量的淡水釋放到大西洋,可能會減慢其循環速度。這將對整個半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西歐。」

這是由于波弗特流渦與另一種對地球氣候重要的環流相互作用的原因,這種環流被稱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當淡水從北極釋放到北大西洋時,它會冷卻,沉入海底並將水向南推向熱帶地區,然後再將熱量從熱帶地區帶回地球的北部地區,例如歐洲和北美。

如果大幅度減緩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可能會破壞調節地球氣候的關鍵系統之一。為此,科學家繼續密切監視波弗特流渦。該研究的合著者Alex Petty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海冰的流失對我們剛剛發現的氣候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相關焦點

  • 《Nature》:北極海冰融化帶來的淡水對歐洲氣候影響巨大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cnbeta援引《Nature》雜誌報導稱,NASA一項新研究表明,海冰融化正在用淡水淹沒該地區重要的洋流之一,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對整個大西洋的氣候造成連鎖反應。這種環流被稱為波弗特流渦(Beaufort Gyre),是保持環境平衡的關鍵,它從融化的冰川,雨水和河水中收集淡水。但是研究小組的分析表明,波弗特流渦現在正攝取前所未有的淡水。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是由於夏季和秋季海冰大量流失而造成的,這也使得波弗特流渦更加容易受到風的影響。
  • 北極冰川融化改變洋流循環 研究稱西歐氣候或將變冷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指出,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冰洋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可以預計的是,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資料圖:格陵蘭島一座冰山。
  •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
    該航天局花費大量時間監視和研究我們自己的星球,使用了長達十年的衛星數據來測量波弗特流渦(Beaufort Gyre),並發現由於海冰迅速融化,該環流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 簡單來說,由於風的作用,波弗特流渦這種環流會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據NASA稱,這股水流通過從冰川融化等事物中收集淡水並將其存儲在海洋表面附近,從而使兩極地區保持「平衡」。
  • 北極冰的融化正在改變洋流
    風以順時針方向繞著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北部的北冰洋西部旋轉,自然地從冰川融水、河流徑流和降水中收集淡水。這種淡水在北極很重要,部分原因是它漂浮在溫暖的鹹水之上,有助於保護海冰免於融化,進而有助於調節地球的氣候。在幾十年的時間裡,環流緩慢地將這些淡水釋放到大西洋中,讓大西洋洋流將其少量帶走。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新聞背景  剛剛過去的冷冬讓「北極海冰」這個詞被頻頻提起。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北極海冰的氣候效應一直是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重要內容。近些年,有關國家競相開展北極海冰研究,以預測北極生態系統的變化、評估變化趨勢並制定相關對策。而我國研究人員近期也對此做出了獨創性的研究。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北美歐洲多國春季難覓春跡 或因北極海冰融化所致
    中國天氣網訊 進入3月後,一些國家已經入春季時節,但在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降溫和暴雪接踵而來,居民感受不到春天的任何氣息,苦捱寒冬。科學家認為,這樣的反常天氣和全球變暖引發北極海冰融化不無關係。在美國,3月以來,多個風暴系統自西向東橫掃美國大陸,帶來大雪、降溫等天氣。惡劣天氣造成航班延誤,電力中斷,數人死亡。北極海冰融化導致極地空氣不斷南下 入侵歐洲北美目前,一些科學家已經注意到歐洲和北美已經連續四年出現極端寒冷的冬天,認為全球變暖正是問題所在。
  • 氣候沒指望了?新研究指出:2035年,北極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
    如今答案來了,2020年8月10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由於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超預期,到2035年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沒有了海冰的保護,那麼離格陵蘭島冰川融化結束的日子也不遠了,格陵蘭島是北極冰川最後的堡壘,如果它都沒有了,代表著北極地區冰川和北極永久凍土將全部消亡,全球氣候已經沒有指望了。
  • 地球的生態指標是通過「海冰」來判斷,北極冰融化會帶來什麼影響
    大家都知道,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冰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的急劇升高。除了對海平面有影響外,北極冰融化還會帶來其他問題嗎?我們來聽一聽北極站的專家們怎麼說的。這些冰在人類觀測地球生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海冰的量容易觀察測量,人類可以通過觀測海冰的量來判斷地球的其他生態指標。是人類判斷地球是否健康的「中間體。」北極的海冰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塊冰,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作用。
  • 融化北極海冰的遠不只是氣候變化
    圖為位於芬蘭北部城市羅瓦涅米的北極中心。張智勇攝/光明圖片【記者連線】 近期,有關北極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 北冰洋淡水增多或導致洋流變化 使歐洲氣溫下降
    新華社今晨專電 英國研究人員2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說,北冰洋一處大型淡水水體水量正在增多,可能導致洋流變化,使歐洲氣溫下降。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國家海洋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使用衛星觀測全球海平面變化。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事實上,其他月份北極海冰覆蓋範圍也都呈現減少趨勢。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北極貫穿流是北極地區最為強大的洋流之一。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會將海冰從西伯利亞帶往北冰洋沿岸地區,進而促使海冰在此聚集和凍結。受此影響,格陵蘭島北部海域的海冰往往會異常堅固和厚實。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員沃爾特·邁耶介紹,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由于洋流影響發生堆積,平均厚度達4米,最厚的部分甚至可以達到20米並形成冰山。
  • 北極高燒不斷,遠古病毒的「冰牢」正融化
    北極變暖不僅影響北極地區,還對中緯度地區的天氣氣候產生重要影響。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是世界人口的密集區,在北緯20度~65度的溫帶和亞熱帶區域內居住著全球約80%的人口。北極變暖後,北極和中緯度地區的溫度梯度減小,導致大氣的正壓性增強,易導致中高緯度地區極端天氣的發生。
  • 利用無人機對北極氣候進行測量和預測海冰融化速度
    打開APP 利用無人機對北極氣候進行測量和預測海冰融化速度 佚名 發表於 2020-11-16 11:37:00 培訓結束後,科學家們踏上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北極考察,他們將乘坐破冰船Polarstern號,執行為期一年的任務。來自20個國家的數百名研究人員為了MOSAiC任務輪流在Polarstern上工作,MOSAiC任務是研究北極氣候的多學科漂流觀測站的首字母縮寫。它由德國Alfred Wegener極地和海洋研究所領導,是近代史上第一支接近北極度過一個完整冬季的探險隊。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之謎 2013-01-17 15:16:28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