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千萬別以為運動一下出出汗就能退燒,這樣只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延長恢復期。也別用冰塊直接降溫,這樣會傷及皮膚,最好用冷毛巾代替。如果體溫超過38攝氏度,出現背痛、頭痛,或者兩天不見好轉,應立即就醫。長時間發熱可能預示著腎炎、肺炎或腦膜炎等。
胃疼:不要喝果汁和咖啡,它們會刺激胃分泌更多胃酸,加重症狀。也不要吃蛋白質含量高難消化的食物,比如肉類。沙拉和水果也要絕對禁止。最好用熱水泡點新鮮的薑片喝,能緩解症狀。
割傷:千萬別塗抹雙氧水或用酒精消毒,它們會讓傷口變乾燥,延緩康復。也別用手擠壓、觸摸受傷部位,這會導致細菌感染,甚至留下疤痕。最好用肥皂水清洗,能有效防感染,然後塗抹消炎藥膏,包上紗布,讓受傷部位保持溼潤,有利於細胞快速生長。
唇皰疹:別和其他人共吃一種東西,或者用同一個杯子喝水,也別做接吻等太親密的動作,因為皰疹病毒能傳染。最好塗點凡士林,保持皮膚溼潤,預防乾裂。
肌肉拉傷:千萬別立即熱敷,否則可能導致發炎。按摩時也別太用力,這樣會起到相反效果。拉傷24—48小時內,最好用冰塊冷敷;把受傷部位抬高;疼痛減輕時做點伸展運動,保持肌肉靈活。
喉嚨痛:別急著吃抗生素,因為多數喉嚨痛由病毒導致,而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最有效。最好每幾個小時用熱鹽水漱口一次,或喝點蜂蜜水消炎殺菌。
輕微燙傷:千萬別亂塗酒精和香油,前者會阻礙細胞生長,後者容易導致感染。應該立刻冷敷或用涼水衝洗,然後擦點凡士林,纏上繃帶。
鼻竇疼:不要依賴抗生素或類固醇類鼻腔噴劑。用點含生理鹽水的鼻噴劑可清除鼻涕和細菌;含偽黃麻鹼的解充血藥可迅速收縮感染的血管。但如果症狀持續一周或加重、發燒,就要考慮用抗生素了,以避免細菌性鼻竇感染。
感冒多喝水是對是錯?
並不是所有的感冒病人都適合多喝水的!感冒了不僅要喝水,還要多喝水,這似乎已成了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一個常識。然而專家提醒:不是所有感冒病人多喝水都對病情有利的。
感冒多喝水,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可能造成傷害。據報導,對於醫生建議感冒病人多喝水的情況,並沒足夠的研究指出這是一項好建議,並指出讓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大量喝水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感冒喝太多的水,可能會造成低鈉血症。《英國醫學會會刊》上也有研究報告稱,當一個人的呼吸道發生感染,如感冒或者患支氣管炎時,身體會釋放出大量的保水性荷爾蒙。當這種物質含量高時,喝入更多的水,便會引起水分過剩,體內電解質不平衡,造成低鈉血症。
感冒不能多喝水,只是針對那些呼吸道感染的感冒病人,並不是所有的感冒患者都是這樣的。
如何區分胃潰瘍與胃癌?
正確地區分二者,不僅關係到如何選擇治療方法,甚至關係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胃潰瘍與胃癌雖屬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但在臨床表現上往往有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潰瘍型胃癌就更是如此,所以極易造成誤診。
為了不致貽誤病情,不僅醫生應該掌握區分兩者的本領,就是病人最好也要了解一些有關的知識,以便提高警惕,儘量做到癌症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事實證明,只要細心觀察,胃潰瘍與胃癌還是可以區分的。年齡與病程胃潰瘍多見於青壯年,90%的病人均有上腹痛,而且呈周期性發作,每次疼痛可持續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然後有一定時期緩解,之後又再發作,常遷延多年。而胃癌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胃癌一般無明顯不適。但一經出現上腹痛等症狀,便呈進行性加重,病情發展較快,病程短。
一般情況胃潰瘍病人一般情況良好,食慾尚可,對藥物治療反應良好,很少發生貧血,全身淋巴結無腫大;而胃癌患者食慾較差,晚期可無食慾,全身進行性消瘦,多有貧血。晚期在左鎖骨上可觸到腫大淋巴結,上腹有時可摸到腫物。
疼痛的規律性胃潰瘍的疼痛多與飲食關係密切,即餐後半小時開始,疼痛持續幾個小時,有燒灼感,其後逐漸消失,直到下次進食後再次發現上述節律。服鹼性藥物疼痛可以緩解。胃癌的疼痛無規律性,與進食無關,進食後疼痛可加重,也可減輕;疼痛性質不定,可以是鈍痛或劇疼,常有飽脹感;晚期疼痛加重,多為持續性,服鹼性藥物也不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