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麼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急壞了!!
新手父母,面對寶寶發燒,往往倍感心疼又手足無措,更甚者病急亂投醫,比如捂汗退燒、酒精擦拭退燒、抽搐了用手卡住牙齒等等,有時候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
發燒是寶寶最常見的症狀,是父母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流言和謠言的集中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些問題。
謠言一、發燒的時候要馬上吃藥退燒,不然燒久了會燒壞腦子
聽我的,這個事情不需要討論
真相:要看情況吃藥,發燒並不會燒壞腦子或者使人變傻。
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一個防禦機制,發燒時寶寶體內白細胞殺傷力會提高,而細菌和病毒的活力則相應下降,有利於寶寶的康復。
退熱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讓寶寶舒適。腋溫<38.5℃時一般選擇物理降溫即可,當腋溫≥38.5℃時可以選擇口服藥物聯合物理降溫,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是目前最常用、最安全的退熱藥。
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本身不是一種病症。在兒科門診中,寶寶發燒的原因大多數是呼吸道感染比較多,這種發燒不會對寶寶健康產生什麼後遺症。
謠言二、發燒要多穿衣服,捂汗捂一捂就好
你覺得管用?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管用的話要醫生幹嘛?
真相:不行,不能盲目捂汗,寶寶穿著適中即可。發燒的時候一味地將孩子包裹住,有可能導致孩子散熱不好,失水過多,甚至發生熱性驚厥、捂熱症候群等後果
正確的做法應該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寶寶充分散熱,而手腳要保暖。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謠言三、捂汗不管用,那酒精擦身呢
你好倔強 你
真相:不行!世衛組織研究證明,用酒精擦身來退燒不僅不科學,還容易加重病情,造成其他如酒精中毒的情況。
捂汗不行,酒精擦身不行,那我們怎麼護理和物理降溫呢?
1. 首先保證居室空氣流通,開窗通風;
2. 穿著適中,飲食稍清淡,多喝溫開水,補充體液;
3. 溫水擦浴是物理降溫方式中最有效的,用37℃左右溫水擦拭大血管在體表的部位,(頸部兩側、腋窩、肘窩、腹股溝、膕窩)效果最佳,可擦拭面部、四肢、大血管在體表的部位,但切記不要擦拭氣管、胸、背、腹部,以免寶寶引起不適;
4. 用稍涼的溼毛巾(約25℃)敷額頭,臉上擦拭;
5. 冰敷時注意在冰袋外面包裹幹毛巾或薄棉墊,避免凍傷皮膚,冰敷放置的部分及禁忌與溫水擦拭的一樣。行降溫措施1小時後應複測體溫。
謠言四、小孩子高熱抽搐,塞硬物,掐人中,摳喉
我不管錯幾個,都是錯的,我再說一遍,都是錯的,不要再問我錯幾個,全部,聽懂了嗎!都是錯的!
真相:都不可取,錯誤舉動往往百害而無一利!!1. 強行按住孩子容易造成孩子骨折;2. 強行塞入硬物容易導致傷到孩子甚至導致窒息;3. 摳喉會造成喉頭水腫或手指堵住氣道造成窒息;4. 掐人中不管用反而容易刺傷寶寶皮膚造成傷害。
高熱驚厥的孩子的確很讓人心急......
正確的做法應該:
讓我們同行,化作清風,吹散謠言,為孩子的健康護航,。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