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別再捂汗了!做好這三點,輕鬆緩解寶寶不適

2020-11-29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這裡是【小兒推拿課】第13期,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天啊!寶寶身體好燙!是不是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聽婆婆說,小孩子發燒沒事,可以幫它長高,真的假的呀?」

「孩子發燒了,蓋蓋厚被子捂出汗就能好了吧!」

很多新手媽媽一遇到寶寶發燒的情況,都會發出類似以上的疑問。

先別著急,今天局長就邀請到了衡謙堂的新派中醫蔡竣宇醫師給大家分享小兒發熱的乾貨知識,教你如何輕鬆應對寶寶發燒!

馬上點擊視頻,

一起來學習這門實用又簡單的

小兒推拿課吧!

01

小兒發熱有哪些表現?

蔡醫生認為,小兒發熱,又稱之為發燒。通常來講,人體平均正常的溫度是在37℃,正常的體溫範圍是在 36.5~37.5 ℃。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超過37.5℃,而且低於38℃,我們稱為低燒;體溫高於38℃,我們稱為高燒。

孩子發熱,一般表現為:面部發紅髮熱、與平時相比,出汗更多,更加口渴、昏昏欲睡、精神狀態差等等。

而且,還有可能因此而哭鬧不安。在這個情況下,家長保持冷靜,及時安撫和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02

小兒發熱如何正確應對?

看到這個問題,有部分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可能誤以為,吃點藥、打一針、捂捂出汗就好了。

其實,應對和治療的方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捂汗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要知道,孩子的發育系統尚未成熟,體溫調節能力也還不完善。

盲目給孩子穿厚衣服、蓋厚被子,不僅對退熱降溫沒有幫助,還很有可能因為不能散熱,導致熱量在孩子身體裡排不出去,進一步加重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缺氧、高熱、脫水、昏迷等。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蔡醫生也給出了3個針對小兒發熱的物理降溫小方法,能夠幫助孩子緩解發熱不適的症狀:

第一,避免風扇、空調的冷風對著孩子直吹,以免感冒著涼;

第二,脫去孩子多餘的衣物,也不要蓋太厚的被子,讓熱量更快散出來;

第三,孩子出汗了,及時用純棉、乾淨的毛巾擦乾,讓他感覺舒服一些。

除此之外,蔡醫生還重點提醒大家:小兒發熱的成因非常多。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小兒推拿手法,只是其中一種較為溫和的調理方式。

不足3個月的寶寶出現發熱症狀,立即就醫。

3個月以上的孩子高燒持續不退,出現頭痛抽搐、喉嚨痛、耳朵疼、皮疹、嘔吐、腹瀉等嚴重症狀,也應該立即到正規醫院,交給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治療。

03

小兒發熱推拿調理手法輕鬆學

首先,在正式開始小兒推拿前,首先準備溫和親膚的爽身粉或撫觸精油,能夠起到潤澤皮膚的作用。

第一步:推天河水。

找到天河水,從手腕往手肘的方向進行推拿,速度均勻。

每隻手約200下,時長控制在1分30秒到2分鐘左右。

第二步:退六腑。

找到六腑,從手腕往手肘的方向進行推拿,速度均勻。

每隻手約200下,時長控制在1分30秒到2分鐘左右。

第三步:採用頭面四法。

「頭面四法」,具體指的是:開天門、推坎宮、揉按太陽穴、揉按耳後高骨。

一般來說,推拿每個動作約200下,各1.5~2分鐘左右。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時長和次數。同時要注意,推拿動作要輕柔,以免造成傷害。

04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需了解

1、給小兒推拿時,應選擇避風、避強光、噪音小的地方;推拿後注意避風,忌食生冷;

2、推拿時醫者要保持雙手清潔,摘去戒指、手鐲等飾物。指甲要常修剪,剛剪過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銼挫平,冬季推拿是雙手宜暖;

3、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推拿;

4、一般情況下,小兒推拿總的時間為 10 ~ 20 分鐘。但是由於病情和小兒年齡的不同,在推拿和時間上也有一定的差別。

年齡大、病情重,推拿次數多,時間相對長。反之,次數少,時間短,一般每日 1 次,重症每日 2 次。

5、在施行手法時要注意小兒的體位姿勢,原則上以使小兒舒適為宜,同時還要便於操作。

今天的小兒推拿課就分享到這啦~敬請期待我們的下一期內容!

END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歡迎點底部「在看」或者分享轉發,

才能讓更多人看到哦~

-作者簡介-

本文由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特約供稿,版權歸媽媽網所有,如果想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本期編輯:貓太太&奤奤。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別盲目捂汗 三個錯誤可危及孩子性命
    媽媽最怕寶寶生病了。寶寶的身體很敏感,抵抗力不夠強,稍稍不注意都會引起感冒發燒。如何應對寶寶發燒,媽媽們一定要備上幾招,不能亂了陣腳。那麼,寶寶發燒如何處理?   臨床中發現許多年輕的媽媽不懂護理常識,面對寶寶發熱,手足無措,往往不分析寶寶發熱原因,就急著給孩子吃退熱藥。
  • 寶寶發燒了,捂汗來退燒科學嗎?
    每當小孩發燒的時候,老一輩的人經常說「吃點退燒藥捂捂汗就好了」,那麼幼兒發燒真的可以捂汗嗎?專家指出,對於發燒的小寶寶而言,裹著被子捂汗是有一定風險的,很可能會造成捂汗綜合症。過於保暖、捂悶過久容易引起寶寶缺氧、大汗、脫水,嚴重的還會出現高熱驚厥、呼吸、循環衰竭等常見急症。所以寶寶發燒的時候,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適當的少穿一些衣服反而有利於退燒。如果孩子是低燒的話,可以使用溫水擦拭身子等物理降溫的方法。
  • 寶寶發燒「捂汗」沒有用 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有的要求醫生儘快給孩子吊針,有的不見到醫生絕不使用退燒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李棟方博士發現,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 寶寶發燒,捂汗和冰敷?到底哪種方法有效?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莉莉的寶寶最近發燒了,這可愁壞了全家人。家裡的老人說,小孩子發燒不算病,捂捂就好了;但是莉莉堅持用冰敷的方法,她認為物理降溫才是正道。這樣的爭也一定在你的家裡出現過。那麼孩子發燒時,到底是冰敷好還是捂汗好呢?
  • 寶寶發燒了,奶奶說讓我給他蓋被子捂汗就會好,真的嗎?
    可是婆婆以孩子哭鬧不止為理由,說孩子沒有安全感不停我的勸告,最後還是醫生的制止,才勉強同意了。這件事說明我在育兒方面沒有奶奶這個過來人經驗豐富,所以總是想要讓我聽她的。其實她說的對我肯定不會反駁,如果不對,我就會據理力爭了。還記得大寶第一次發燒的時候,是我和婆婆起正面衝突的第一次,也是最厲害的一次。
  • 孩子發燒了怎麼辦?不要鬧,聽我的
    新手父母,面對寶寶發燒,往往倍感心疼又手足無措,更甚者病急亂投醫,比如捂汗退燒、酒精擦拭退燒、抽搐了用手卡住牙齒等等,有時候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發燒是寶寶最常見的症狀,是父母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流言和謠言的集中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些問題。
  • 寶寶發燒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
  • 寶寶發燒後,家長最常用的這幾種退燒方式都是錯的,別再害孩子了
    寶寶一發熱家長就開始用溫度計量體溫,確定是發燒了,就開始給吃藥,但發現吃完藥後寶寶溫度還是沒有降下去,於是又開始用酒精擦拭身體...還有很多家長手忙腳亂一會這樣處理一會那樣處理,這樣反而處理不好這種情況。
  • 孩子一燒就40℃怎麼辦?退燒藥不能治病,只能緩解症狀
    發燒別硬抗,該吃藥時就吃藥 孩子在發燒時是非常難受的 緩解發燒症狀 可以讓孩子更舒服 更有食慾 得到更好的休息
  • 發燒應該捂被子還是冰敷?全錯!孩子發燒應該如何正確降溫?
    冷熱交替,也是容易感冒發燒的季節。再加上五六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兒科門診的孩子又開始扎堆。   典叔最近就遇到了一個發燒的小朋友,家長可頭疼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
  • 孩子發燒了,這些錯誤的退燒方法99%的媽媽都做過,你知道嗎?
    相反,家長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卻時有看到,比如下面這樣的:1個月大的念念有點感冒發燒,家人立馬給他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次日,爺爺奶奶又給孩子加了點衣服,希望能「捂汗」退燒。到晚上的時候,寶寶開始呼吸微弱,到醫院急診,第二天念念就因器官衰竭離世。
  • 寶寶多少度是發燒?發燒咋辦?很多寶媽的退燒方法原來是錯的
    2019年4月中旬,家住湖北黃岡的5歲女孩萌萌高燒到40℃,萌萌媽媽聽信診所醫生醫囑使用灌腸來退燒,一連灌了幾天,孩子非但沒退燒,還出現了身上出疹,小便變少,精神變差,便緊急送往醫院。經查發現,孩子身患膿毒血症、腎功能衰竭,還出現了休克症狀,心臟、血壓指數直往下掉。醫生分析,導致孩子出現這一幕的重要原因就是「灌腸」退燒。
  • 寶寶發燒,這4種物理降溫才真的有效!
    寶寶發燒,這4種物理降溫才真的有效!天氣一冷,感冒發燒的孩子也更多了,小編的小侄女也不幸中招,高燒燒到40度,嚇得堂姐趕緊帶著去醫院,沒想到,醫院裡滿滿都是各種感冒發燒的孩子。寶寶發燒,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寶寶感到舒服,緩解不適。選擇物理降溫的寶媽們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是能夠直接讓寶寶感到舒適的。
  • 發熱時該「捂」還是「散」?捂汗並不能退燒
    [摘要]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 正確對待發燒 針對退燒這件事情,民間確實流傳著幾種方法。有人說用被子捂,有人說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等。根據以上說法,總結到精髓,那就是發汗。
  • 家有萌寶必備:處理寶寶發燒的6種退燒方式,純乾貨!
    家有小寶寶,感冒發燒在所難免。有時候寶寶稍微有點燒,家長可能擔心的就坐不住了,然後往醫院裡跑。家長的擔心,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寶寶這麼小,有時候燒的不嚴重,沒必要這樣折騰孩子和家長。一般38.5度以下,寶爸寶媽完全可以自己處理。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六種家庭退燒處理方式。
  • 寶寶發燒,99%家長都會犯的錯誤,您還在傷害寶寶嗎?
    面對寶寶發燒,許多媽媽會有各種擔心,常常會做出各種的錯誤判斷,寶寶發燒常見有哪些誤區,寶寶發燒有哪些禁忌,寶寶發燒了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聽福座專家給您講解!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趕緊帶著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常常是虛驚一場。那麼寶寶體溫高,難道就是發燒了嗎?
  • 孩子發燒媽媽餵錯藥!你真的知道怎麼退燒嗎?
    最近在網上有這樣一則新聞:孩子半夜發燒,粗心母親錯把農藥當退燒藥。新聞中的母親發現兒子半夜發燒,於是匆忙找到一瓶「退燒藥」餵給孩子,沒想到餵給孩子的卻是草甘膦(有毒農藥),母親的疏忽大意最終導致了孩子被送進了醫院進行緊急治療。
  • 寶寶發燒,37-40℃不同溫度的護理辦法
    粉哥導讀:冬季寶寶愛生病,屢屢出現感冒發燒。孩子一發燒爸爸媽媽就會十分著急,有的媽媽會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吃退燒藥,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吃退燒藥也要看寶寶發燒的體溫情況,接下來粉哥就告訴各位家長,寶寶發燒怎麼辦,不同的體溫的處理辦法。
  • 寶寶發燒科學處理方法,6種實用家庭退熱妙招,有孩子的存起來!
    關於孩子發燒,有孩子的家長都深有體會,趕不準什麼時候就感冒發燒。有些家長一遇到孩子發燒就火急火燎送到醫院,結果到了醫院,醫生經過檢查後,也是先給退熱,然後開上藥後讓回家護理。面對寶寶發燒,家長要學會科學護理,平時要掌握一些退燒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 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原標題: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寶寶發燒是好多朋友特別擔心的情況,特別是高燒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處理,有好多家長在孩子發燒後就會使用退燒藥,這也是不正常的,我們要根據寶寶的發燒程度進行合理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