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這裡是【小兒推拿課】第13期,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天啊!寶寶身體好燙!是不是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聽婆婆說,小孩子發燒沒事,可以幫它長高,真的假的呀?」
「孩子發燒了,蓋蓋厚被子捂出汗就能好了吧!」
很多新手媽媽一遇到寶寶發燒的情況,都會發出類似以上的疑問。
先別著急,今天局長就邀請到了衡謙堂的新派中醫蔡竣宇醫師給大家分享小兒發熱的乾貨知識,教你如何輕鬆應對寶寶發燒!
馬上點擊視頻,
一起來學習這門實用又簡單的
小兒推拿課吧!
01
小兒發熱有哪些表現?
蔡醫生認為,小兒發熱,又稱之為發燒。通常來講,人體平均正常的溫度是在37℃,正常的體溫範圍是在 36.5~37.5 ℃。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超過37.5℃,而且低於38℃,我們稱為低燒;體溫高於38℃,我們稱為高燒。
孩子發熱,一般表現為:面部發紅髮熱、與平時相比,出汗更多,更加口渴、昏昏欲睡、精神狀態差等等。
而且,還有可能因此而哭鬧不安。在這個情況下,家長保持冷靜,及時安撫和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02
小兒發熱如何正確應對?
看到這個問題,有部分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可能誤以為,吃點藥、打一針、捂捂出汗就好了。
其實,應對和治療的方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捂汗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要知道,孩子的發育系統尚未成熟,體溫調節能力也還不完善。
盲目給孩子穿厚衣服、蓋厚被子,不僅對退熱降溫沒有幫助,還很有可能因為不能散熱,導致熱量在孩子身體裡排不出去,進一步加重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缺氧、高熱、脫水、昏迷等。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蔡醫生也給出了3個針對小兒發熱的物理降溫小方法,能夠幫助孩子緩解發熱不適的症狀:
第一,避免風扇、空調的冷風對著孩子直吹,以免感冒著涼;
第二,脫去孩子多餘的衣物,也不要蓋太厚的被子,讓熱量更快散出來;
第三,孩子出汗了,及時用純棉、乾淨的毛巾擦乾,讓他感覺舒服一些。
除此之外,蔡醫生還重點提醒大家:小兒發熱的成因非常多。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小兒推拿手法,只是其中一種較為溫和的調理方式。
不足3個月的寶寶出現發熱症狀,立即就醫。
3個月以上的孩子高燒持續不退,出現頭痛抽搐、喉嚨痛、耳朵疼、皮疹、嘔吐、腹瀉等嚴重症狀,也應該立即到正規醫院,交給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治療。
03
小兒發熱推拿調理手法輕鬆學
首先,在正式開始小兒推拿前,首先準備溫和親膚的爽身粉或撫觸精油,能夠起到潤澤皮膚的作用。
第一步:推天河水。
找到天河水,從手腕往手肘的方向進行推拿,速度均勻。
每隻手約200下,時長控制在1分30秒到2分鐘左右。
第二步:退六腑。
找到六腑,從手腕往手肘的方向進行推拿,速度均勻。
每隻手約200下,時長控制在1分30秒到2分鐘左右。
第三步:採用頭面四法。
「頭面四法」,具體指的是:開天門、推坎宮、揉按太陽穴、揉按耳後高骨。
一般來說,推拿每個動作約200下,各1.5~2分鐘左右。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時長和次數。同時要注意,推拿動作要輕柔,以免造成傷害。
04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需了解
1、給小兒推拿時,應選擇避風、避強光、噪音小的地方;推拿後注意避風,忌食生冷;
2、推拿時醫者要保持雙手清潔,摘去戒指、手鐲等飾物。指甲要常修剪,剛剪過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銼挫平,冬季推拿是雙手宜暖;
3、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推拿;
4、一般情況下,小兒推拿總的時間為 10 ~ 20 分鐘。但是由於病情和小兒年齡的不同,在推拿和時間上也有一定的差別。
年齡大、病情重,推拿次數多,時間相對長。反之,次數少,時間短,一般每日 1 次,重症每日 2 次。
5、在施行手法時要注意小兒的體位姿勢,原則上以使小兒舒適為宜,同時還要便於操作。
今天的小兒推拿課就分享到這啦~敬請期待我們的下一期內容!
END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歡迎點底部「在看」或者分享轉發,
才能讓更多人看到哦~
-作者簡介-
本文由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特約供稿,版權歸媽媽網所有,如果想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本期編輯:貓太太&奤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