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
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
正確對待發燒
針對退燒這件事情,民間確實流傳著幾種方法。有人說用被子捂,有人說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等。根據以上說法,總結到精髓,那就是發汗。而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物理降溫進行體溫控制,如溼敷降溫,在患者額頭上敷一條溼涼毛巾,經常更換;或採用酒精擦浴方式,用25%~50%濃度的酒精擦拭身體,通過其蒸髮帶走人體熱量,理念就是將身體的熱散發出去。
發燒實際上是人體的「大掃除」行為。當人體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或其他物質入侵的時候,外來物質對人體產生刺激,促使人體產生一種叫做內生致熱源的物質,作用於人體的下丘腦,從而升高人體體溫調定點,使體溫升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燒。
人體體溫發生了一定改變,各項機能也隨之改變。此時人體代謝會加快,免疫系統產出更多的白細胞、巨噬細胞、炎症因子,將聚集體內的入侵物質從人體中掃除出去。就這一點而言,偶爾發燒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對增強人體抵抗力是有一定好處。
捂汗並不能退燒
而此時,往往出一身汗,人體會感覺舒服很多,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發燒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與病魔的一場搏鬥,當免疫大軍將入侵物質消滅後,人體的各項機能恢復常態。這時候人體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會發出命令,讓升高的體溫逐漸降至正常。此時「發汗」現象就出現了,通過汗液的蒸髮帶走人體熱量,使患者體溫恢復正常。也就是說,當人體戰勝了病魔之後,通過發汗的這種方式將體溫恢復正常,而非百姓們心中所想的那樣(發汗能夠治療疾病)。中醫講,人體在出汗後,可以帶走體表的寒氣,還可以達到去溼氣的效果。從而降低人體的體表溫度,讓體溫降下來,這樣人勢必會感覺到舒服些。所以可以適當通過喝碗薑湯,有人說用熱水泡腳等,讓身體適當出一些小汗。
對於體質比較弱的人,最好不要採用出大汗的方式,來達到降溫的目的,大汗淋漓帶走過多的水分,這會讓身體本身就很虛弱的人更加虛弱。
對於小寶寶來說,切忌「捂汗」。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可能是導致「捂熱症候群」,造成休克等一系列嚴重後果。應該首先把孩子的衣服扣子解開散熱,然後進行頭部冷溼敷、溫水擦身等物理降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