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原子發動的「陰極大戰」導致電池報廢

2020-12-03 博科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分子遊戲,即「音樂椅」會損害電池性能。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展示了氧原子的激發如何促進鋰離子電池性能提高,同時也觸發了一個導致損傷的過程,從而解釋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不解的現象。這項研究指出了製造壽命更長、容量更大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一個障礙背後的科學依據。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每天都有一個過程發生在為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電池中。

氧的缺點

控制分子如何結合、流動對電池儲存和釋放能量的能力至關重要。在鋰離子電池中,充電過程包括鋰離子從陰極通過電解質到陽極的流動。在放電時,這些相同的離子會返回陰極,在那裡它們應該重新回到嚴格控制的晶格中指定位置,其他原子,如氧、鎳、鈷和鎂,也在那裡。這種前後不斷的變化使得電池能夠儲存和釋放能量。為了促進這一過程,科學家們利用氧作為電子的供體,增加鋰從陰極流出的流量。

但這導致了「被激發」的氧原子對精心構造的陰極造成破壞。PNNL研究小組發現,這些氧分子是製造混亂的罪魁禍首:它們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很可能會從表面逃逸,導致電池容量減少,最終導致電池故障,它們可以輕鬆地交換分子位置,從而對電池結構造成壓力。氧原子提供電子,這就增加了容量,但這是要付出代價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知道氧可以提高電池的性能,但還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原理。

陰極大戰

研究團隊精確地追蹤了陰極中的氧發生了什麼變化,揭示了一個關於分子音樂椅的故事,其中包括激發的氧「霸王」,它們機會主義式的離開結構造成了巨大缺口,鋰離子阻礙了它們從原來地方回來的努力。科學家發現,當氧原子貢獻了它們的電子後,產生的過度激發氧原子很容易從陰極表面逃逸,在精心構造的電池晶格中留下一個空位。當表面氧原子離開時,體積結構中的其他氧原子就會進入那些現在已經空了的縫隙。

越來越多的氧分子也跟著發生連鎖反應,進入空槽並從表面逸出。隨著這一過程的繼續,缺陷從陰極表面遷移到更深的材料中,形成一個大洞或空洞。這種活動模擬了一個我們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過程:蛀牙,從表面的一個小缺陷開始,但最終會變得更深,導致更大的問題。這種位置交換破壞了電池之前有序的原子結構,其他原子,如鎳、鎂、鈷和氧,開始四處移動,很可能鋰在進行有用的電池化學反應時,偷走一個指定給鋰的座位。

離開的氧原子留下空位開始聚集成空隙,形成巨大的屏障,阻止鋰離子回到原來的位置。當更少的鋰原子能夠重新確定自己在陰極中的正確位置時,更少的鋰原子能夠在陽極和陰極之間往返,這意味著電池儲存的能量越來越少。最終,大量的空位或空隙會使晶格不穩定,導致容量減少,最終導致電池故障。

為任性的氧氣做保鏢

一旦失去了足夠的氧原子,電池就會失去容量,整個結構就會崩潰。研究團隊正在探索阻止此類缺陷的方法,一種想法是穩定表面的氧原子——將氧原子更緊密地鎖在應有位置,使它們不太可能從表面逃逸。科學家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氧化鋯分子來施加其化學影響,並充當一種保鏢,使氧原子保持在適當的位置。這將意味著更少的氧損失,並將有助於保持整個結構的秩序,讓鋰離子可以輕鬆地來回移動。

博科園|研究/來自: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參考期刊《自然納米技術》DOI: 10.1038/s41565-019-0428-8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新奇的亮藍色礦物 有助於打造更好的鈉離子電池陰極
    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從一種新發現的礦物身上,發現了有助於改善下一代電池性能的一個關鍵因素。與普通鋰離子電池一樣,鈉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也是通過液體電解質在兩極之間來回傳送離子,遺憾的是目前的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新型陰極材料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
    隨著對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改進鋰離子電池的方法。鋰離子電池是家用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電池類型,也是存儲電網規模能源的潛在方式。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這可以使電池更耐用,並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夠使鋰離子電池電極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由陽極和陰極組成,」該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秀林秀說。「陰極材料一直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
  • 鋰離子電池陰陽離子氧化還原的聚陰離子草酸鹽陰極
    【背景介紹】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性能好,可反覆充放電等優點,因而被作為商業化儲能裝置廣泛使用。鋰離子電池最為常見的陰極材料是層狀LiCoO2和LiNi1/3Mn1/3Co1/3O2(NMC111),其反應主要基於鈷的氧化還原過程。然而,由於鈷具有毒性,資源有限,成本較高,人們希望探索新型陰極材料。
  • 新型PEDOT陰極塗層有助於延長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
    儘管實驗性質的電池設計方案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現有的鋰離子電池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剛剛開發出了一種被稱作 PEDOT 的新型陰極塗層,特點是能夠讓鋰離子電池更安全、長久地運行。
  • 清華大學:發現利於鉀離子電池大規模儲能的陰極材料
    近日,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陰極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用於更穩定的鉀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據悉,這種新材料可以使儲能系統在2000次循環之後仍能夠保留94%的容量,每個循環的容量衰減為0.003%。
  • 蓄電池修復加水,有可能導致提前報廢!
    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產近3000萬輛,絕大多數配用鉛酸電池;全世界的各種內燃機車,每一輛都用一塊鉛酸電池。在電動車的日常的使用當中,很多朋友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電動車的電池不耐用,有時候新買的電動車沒有多長時間就沒有電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哪?
  •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空氣陰極的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513.htm根據DMFC工作原理,水在空氣陰極生成, 其反應式為:如果空氣陰極一側生成的水和陽極甲醇溶液通過 Nafion膜擴散到陰極上的水不足以彌補陰極中大量空氣帶出去的水分時,陰極水平衡就會被破壞, 造成空氣電極一側質子交換膜失水變幹
  • 有機陰極,使高性能固態鈉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博科園:本文為材料科學類固態鈉離子電池比傳統鋰離子電池安全得多,後者有起火和爆炸的風險,但它們的性能太弱,無法抵消安全優勢。研究人員他們正在研製一種有機陰極,這種陰極可以顯著提高穩定性和能量密度。據《Joule》報導,這種性能的提高與兩個關鍵發現有關:電解液與陰極之間通常在循環過程中形成的電阻界面可以逆轉,延長循環壽命;有機陰極的靈活性允許它在與固體電解質界面上保持親密接觸,即使在循環過程中陰極膨脹和收縮。通訊作者、休斯頓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副教授姚燕(音譯)說:與以前的無機陰極相比,庇里牛斯山的有機陰極PTO具有獨特的優勢,但他表示,基本定律同樣重要。
  • 蓄電池一年報廢? 都是聽歌惹的禍
    但開車聽音樂也不是那麼隨心所欲的事情,要記住控制時間,尤其是當車輛熄火後,長時間聽音樂,汽車蓄電池很容易損壞,這樣會導致汽車無法啟動,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汽車蓄電池報廢。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多關注愛車 蓄電池的狀態。
  • 研究人員為鋰硫電池提出一種新陰極設計概念
    日前,我們從相關媒體了解到,中國香港科技大學(HKUST)工程與環境系教授CheongYingChan與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TIanshou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為鋰硫電池(Li–S)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陰極設計概念,將可大幅提升此類具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電池的性能。
  • 蓄電池一年報廢? 都是聽歌惹的禍_易車網
    但開車聽音樂也不是那麼隨心所欲的事情,要記住控制時間,尤其是當車輛熄火後,長時間聽音樂,汽車蓄電池很容易損壞,這樣會導致汽車無法啟動,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汽車蓄電池報廢。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多關注愛車 蓄電池的狀態。
  • 鈦陰極電池技術的突破可促進未來電池的可持續發展
    打開APP 鈦陰極電池技術的突破可促進未來電池的可持續發展 微鋰電 發表於 2020-04-23 15:30:23 (文章來源:微鋰電) 莫斯科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於金屬離子電池的鈦基電極材料,他們稱挑戰了該元素陰極電位的感知智慧,這可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可持續設計、經濟高效的鈦基電極的場地。
  • 中大創新液流電池陰極材料 可與鋰陽極結合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盧怡君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創新液流電池陰極材料,能大幅提高陰極的容積量,更可提升電池的生命周期及效率。這項研究成果最近刊登於著名科學期刊上。  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來代替化石燃料,成為當務之急。
  • 科普||太陽能電池板報廢之後如何處理?
    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將光能轉化電能,給戶外照明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過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一個問題,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節能環保,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但是同時可能會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利用這些新能源的設備,比如太陽能電池板受損報廢了,是不是又造成了新的汙染呢?這就涉及到電池板的回收問題了。
  • 新型鎳基陰極或將開啟去鈷電池未來
    為了幫助人們遠離這種稀有昂貴的金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替代性的鎳基電池結構。據了解,這家實驗室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究一種新的陰極,他們稱之為NFA,即鎳、鐵和鋁基陰極。
  • 【2021 電池工程師培訓】中科大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記者1月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傑教授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鮑駿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中科大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1月11日從中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教授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鮑駿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 中國科大等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傑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鮑駿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澳大利亞推進研發太陽能光伏電池報廢處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向太陽能光伏面板效率研究項目提供了1514萬澳元(約7177萬人民幣)的資金,以推動解決降低光伏面板總體成本和電池報廢處理問題。
  • Nature Mater: 揭露鋰電池鎳陰極的衰退機制
    Grey通訊單位: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DOI: 10.1038/s41563-020-0767-8背景介紹富鎳層狀陰極材料是最有前途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候選材料之一,但其衰退機理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