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是危險的。
大腦斧,大蟒鞋,大呢魚,大飛囊,大西幾……
無論遇見那個,我們都只是一盤菜。
但就是喜歡去這些地方玩啊,越偏遠越好,越原生態越好,人越少野生動物越多越好,平時住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你知道有多難受嗎?只有來到真實的叢林你才能體會到,啥是真正的放鬆。
霧霾吸慣了,來一口純正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漂白粉的自來水喝多了,來嘗嘗山間清澈的泉水。
真特麼爽啊,山野間的放浪光是想想就特別的開心。
但只要離開城市去野外探險,探險專家們首先就會問你,帶刀了嗎!帶刀了嗎?帶刀了嗎。
刀,是人類最早的生產工具之一,除此之外還兼具武器和多功能農具的用途,當遠離城市設施的庇護,沒有刀,在野外生存下來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生存專家裡無論是雷胖子還是貝瘦子,都會跟你講,野外生存?弄把好刀先。
啥樣的刀才適合野外?
根據我們道聽途說的間接知識和圈內大神總結的經驗,首先,要結實。
要多結實就得多結實,雖然是一把刀,但在極端環境不排除我會拿它當鏟子當錘子當撬棍,做各種匪夷所思的求生用途。
所以,得很結實。
對於刀來說,要想結實,從結構上就得簡單,各種花哨的鼠尾、穿心柄,咱們就不看了。
因為無論再怎麼標榜飽滿的手感,優美的外形,性感的輪廓,它都和結實無關。
結實,那就得全龍骨,就是從頭到尾一塊整體的大鋼板,越厚越重越特麼好。
「你說我拿不動?我健身房天天擼鐵,深蹲硬拉臥推……」
「好吧,控制一下厚度,允許你手柄開個減重孔,刀身剔個減重槽,但也就這樣了,不許再動了……」
「哎,我這末日生存焦慮症。」
其次,要用塊好鋼。
材料,對於一把刀那是根本。
再好的設計,沒塊好鋼做坯子,也註定是坨扶不上牆的爛泥。
常聽說洋姜小牌子某刀啥s35v,啥m390……
但,你信嗎?
只能看不能摸沒法切開的瓜,肚子裡也許啥也沒有。
別談什麼信譽,馬甲滿天飛的微信刀匠,翻臉比脫褲子都快。
所以材料得選好,材料的來源更得選好。
還好這玩意選起來不用太費腦子,經過貼吧大神的數不清的經驗積累,3V、A2隨便上,無論哪一個,戶外使用都是靠譜的。
「材料選好了,那開刃搞成啥樣呢?」
刀刃,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關係到一把刀最重要的功能,切削力。
如果記性好,大家應該記得,多年前在街頭巷尾旅遊景點,嘚嘚著數來寶賣菜刀的小販。
小販的口才很利落,手腳也不含糊,什麼鐵絲鐵皮易拉罐,嘁哩喀喳就是一頓剁,剁完了再給圍觀的老少爺們叔叔阿姨們表演個削紙切菜,收穫一圈的叫好。
「砍鐵不傷刃,這不是寶刀還能是啥,只要十五塊,十五塊,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那麼,能砍鐵的刀就是寶刀嗎?
新入群的小白們經常也會問這個問題,並且拿能否砍鐵來看做是衡量一把好刀的標準。
當手上的蜘蛛蝴蝶ZT、CR被爆艹破了相,立馬就認為垃圾,還不如五塊錢的農具。
但事實上,賣刀表演者除了手法熟練有點技巧,不過就是手上的菜刀刃角比較大而已。
想設計把小刃角高保持性的切割利器不容易,從選材到刀型都要反覆試驗深思熟慮。
但要單純是為了砍鐵顯擺,完成一個地攤大鐵片,相信這活對很多刀友來說都不是啥難事。
刀的種類根據不同工作用途有很多種,刃角小就鋒利,刃角大就強壯,這事自古難兩全。
除了刃角,開刃方式也決定了一把刀是夠快還是夠強。
凹磨和單面鑿,無疑很快,削紙成絲,斷髮如風,做成削水果和處理柔軟物體的小刀,是極好的。
但這種開刃放在可能拿刀當鏟當棍的多用途野外環境就不合適了,很容易搞成殘廢。
那全龍骨大鋼板的結構配哪種開刃最強?
噹噹噹噹……
這時候,是戶外刀裡的最強開刃,凸磨,也就是蛤刃,閃亮登場了。
雙面貝殼一樣外凸的蛤刃,從形態上註定了承受強度的衝擊力是最高的,同單邊鑿和大凹磨比起來,這就是肌肉量雙倍的超級壯漢。
蛤刃配上全龍骨大鋼板,這就是戶外刀最強結構。
「似乎,一把完美的戶外刀已經有了雛形,但,有沒有兼具以上所有特徵的多種刀型可選的品牌呢?」
「這可把我難住了……」
「沒有嗎?」
「呃,有,似乎只有一個這樣的牌子,叫巴克河。」
巴克河這牌子的老窩坐落在美帝密西根,幾個圈內有名的定製刀的廠子都在這裡,算是個有底蘊的地方。
在這個刀具製造氛圍良好的圈子裡,於上世紀90年代,巴克河被三名狩獵愛好者創立,開辦之初只做碳鋼獵刀兼顧戶外用途。
做刀的初衷也很簡單,這哥仨愛打獵,老出去打獵,打獵就得帶刀,市面上的刀玩了個遍,沒一把順手的,於是,哥幾個生氣了鬧脾氣了,拍屁股自己整。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做起刀就停不下來,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相對於江湖上主流的品牌,巴克河偏小眾,遠沒有蜘蛛蝴蝶CR這些老廠影響力大受眾群廣,但在北美的戶外愛好者和狩獵愛好者中間,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卻十分之高。
如果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菜驢們X東搞把大旱稻上山就自封大神的話,那麼巴克河就是戶外達人們的專業選擇。
同普通驢友們不一樣,那些探險專家、狩獵專家天天在野地裡混,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和危險來選擇工具,什麼樣的刀他們都用過,深深明白每種刀型上設計的短板和材料上的缺陷。
能頻繁的看到這些高人們在外網各大視頻網站和博客新聞上使用巴克河,側面就證明了,這牌子相當靠譜。
除了專業人士的低調認可,巴克河的刀完全滿足了我們前面對優秀戶外刀的所有要求。
全龍骨,大蛤刃,3V、4V、M4、A2....怕生鏽還有各種不鏽鋼.....
除了鋼材多,刀型也特別多,博弈、MUK、帕蘭、爪子、雙刃……,能想到直刀型基本都被它們做遍了了。
柄材就更豐富了,米卡塔、G10、木瘤、Kirinite……,市面上能用來做柄的他們也都用了。
總結一下,這是一家鋼材種類、刀型種類、柄材種類,最豐富的,半手工戶外刀製作廠牌。
幾乎囊括了一個戶外黨、bush黨、生存黨對戶外刀所有的想法。
因為巴克河刀型實在太多,咱們就隨便挑款北美獵人們常用的型號BR1,來看看仔細。
BR1這個型號屬於巴克河暢銷的BRAVO系列,這個系列喜歡的人非常多,一直以來都是國外視頻網站出鏡率最高的直刀之一。
整把刀全長23cm,刃長10.8cm,厚0.55cm,柄材和鋼材有很多材料可以選。
但以我個人喜好,我會穩當點要個韌性保持俱佳的3V粉末鋼,主流,一線,圈內很多高人的經驗之選。
柄材這玩意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喜歡花的上木瘤,怕水的上G10,還有米卡塔和Kirinite……
太花哨了也不用擔心打滑,因為騷樣是用來在群裡和吧裡顯擺的,實用的時候我們都會纏點手膠,就是網球拍柄上的那種,分分鐘搞定不打滑。
開刃上,BR1是巴克河拿手的大蛤刃,從大約四分之三高度下一蛤到底,切割線比較長,握在手裡實用感覺切削力很強。出廠鋒利度還不錯,削紙剃毛宰個小兔子啥的毫無問題。
全刀非常厚,達到了0.55cm,以至於那種撲面而來的強壯讓人浮想聯翩,不當刀使,客串個小撬棍也是妥妥沒問題啊。
順應刀型整體,刀尖部分收的快保留的弧度也比較大,這樣的結果就是收穫了一個指向性不錯且非常堅固的刀尖,在粗暴使用比如挖土掘洞啥的時候,不用擔心刀尖會像戰術刀那樣脆脆的折斷。
刀身表面採用的是常規的拉絲處理,打磨均勻,處理中規中矩,配合手柄,整體看起來十分搭調。
拉絲也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表面處理。因為不管你用啥刀,只要用,刀身就會受到刮擦,留下很明顯的痕跡。這時候你肯定看著不爽吧,不爽就要修復。石洗、鏡面一類的你是別想復原了,帶塗層的刀更是一次受損,終身毀容。
但拉絲受傷是有很大機率康復的,只要不是劃出溝壑砸出大坑,找張相同目數的砂紙,順著拉絲方向,都能修復個八九不離十,當然這事得看耐心,你要磨不好可不能怪我。
BR1刀柄外形和其他巴克河的刀型近似,都做了凹凸有致貼合手掌的人體工程學設計,用力一攥,感覺掌心非常飽滿,容易發力。
受制於所選柄材的材質,刀柄有可能會遇到那種好看但比較光滑的材料,真遇上了也不用擔心,還是戶外前輩的辦法,球拍的手膠纏 一纏,快速有效,還能提高手感。
對於皮鞘重點說一下,BR的鞘都做的挺不錯,雖然偶爾遇到點汙垢痕跡啥的,但無論外形還是做工設計,比起一般皮匠做的已經毫不遜色,而且很多直刀鞘的都預留了打火石位置,非常貼心。
總體而言,巴克河的這支BR1,是一支強壯,強壯,和強壯的,戶外小直、現代獵刀。
而且毫不誇張的說,它還是一把功能可以延伸到極限環境下保命的末日生存刀。
「……」
我是貼吧刀友王大頂,如果你喜歡的我的文章,麻煩請給我點個在看,謝謝。
假如你有喜歡的刀想了解,可以留言。
只要我平時有空,一定儘量滿足大家。
作者:王大頂 來源:玩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