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裝備專欄的關於刀的帖子當中,我發現現在很多驢友說起戶外使用的刀,就想起叢林王,先鋒M9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不太適合戶外使用的刀,但是很多驢友對此非常迷信,聽不得別人說M9,叢林王不好的話。
現在我發部分本人曾經和現在擁有的一些刀具圖片,除了先鋒D80以外,以下刀具均為國外品牌,其中如巴克119,653,110,888,FALLKNIVEN之A1等,都是非常經典的野外使用的好刀刀,在實用性和可靠性方面遠遠勝過M9和叢林王。
除此之外,我還有巴克192,冷鋼12寸三美,冷鋼OSS,冷鋼SRK,蜘蛛C63,馬國森SERE2000,極端武力之校官配刀,國內刀匠仿STIDER之BT等還未上圖。以後有機會再上。
當然我的刀只是一些普通常見的刀具,都是中低檔的刀而已,畢竟我是實用派。題目中口氣那麼大,只是我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手段而已,呵呵
註明:以下照片全部是我自己拍攝,文字是引用商業網站的說明。
BUCK STRIDER 888 ,BUCK公司和STRIDER公司的又一傑作
這是他們合作的首款直柄戰術刀。一款和STRIDER的EB-LS十分相似的CQB(近戰格鬥)類型的直柄戰術刀。這把刀承襲了BUCK的一貫作風——價廉物美、做工精細,也沿襲了STRIDER的粗曠、結實。 我持刀在握,一股力量油然而生。兩片厚達5MM的G10(一種先進的複合材料,防滑,耐高溫,低溫下不硬化,重量輕)手柄完美地由兩顆巨大的六角梅花螺絲鑲嵌在4。5MM的BOS熱處理的ATS-34一體刀身上。尾部巨大的穿繩孔可以穿上厚實的軍用降落傘繩。水滴型刀尖穿刺可以很柔順,符合CQB的設計目的。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把這把刀的刀身做得如此寬厚?在沒有見到這把以前,這也困擾著我。現在,我把他拿在手裡,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那種強烈的信息——切割。是的,寬厚的刀刃非常適合切割,就和打獵專用的剝皮刀一樣。這樣能更早地到達切割的目的地,這也彌補了他看起來短小的缺點。刀的手柄絕對是這把刀的特色之一。看似簡單甚至是笨重的手柄,持握起來相當舒適,所有的邊角都經過了細緻的打磨,手感相當好,工作起來甚至不需要手套。手柄尾部十分大,但在食指的地方就立刻收縮了,很合手型。然後又作了很大的擴張,形成了極其有效的護手。反手持握的時候,手柄尾部的斜坡也剛好符合我們的習慣,持握起來很舒適,很自然。優秀的人體工程學的應用更加堅定了他專業CQB類型格鬥刀具的地位。BUCK STRIDER 888在刀刃背部和手柄前端上部有融為一體的防滑槽,很粗獷,也很有效。同時,在反手持握的時候,拇指處(也就是手柄後部)也有粗獷的防滑槽。
這把是STRIDER與BUCK合作製造的第三把刀(以前有TANTO的880和矛頭也就是SP)所以在STRIDER BUCK標誌下面有「SB3」的字樣。還有一個向下凹的C,這代表這把刀是2001年生產的。有一點讓我非常驚訝,這把888的鋒利程度簡直和剃刀一樣,雖說是CQB類型的刀,但鋒利成這樣還是讓我又驚又喜!據說現在BUCK公司改進了開刃方式,鋒利了許多,刀刃雖然不是很精細,但很結實。水滴型的刀尖或許沒有TANTO結實,但他更為耐用,穿刺也很流暢,以他的設計目的來講,我覺得沒有必要用TANTO刀尖,水滴型的更好,因為這把刀的主人要面對的是敵人而不是門板,雖然他對付門窗之類還是綽綽有餘。
刀的整體重心做得非常好,揮舞起來重心分配精確到位,很輕巧,不會脫手,這得力於優秀的人體工程學手柄。雖然後這把刀的主要側重點在於近身格鬥,但是,在野外的時候,劈砍樹枝或者鏟些土之類的也是很輕鬆的。
卡巴1249狗腿
卡巴1249狗腿
規格:CM
全長:43.5
刃長:29.5
刃厚:0.4
刃寬:7.6
刀鞘:黑色牛皮/CORDURA 組合鞘
柄材: leather
表面處理: BT
KA BAR 刀廠總部成立於美國紐約。 創辦人:Danforth Brown
美國卡巴刀具公司生產的卡巴1249!性能,材質,做工都是十分的精良! 叢林砍刀造型。堅固。強悍。不滑手。劈砍能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