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暴這個詞是令人害怕的,歷史上所有被冠以殘暴二字的君主都會收穫不好的下場,例如秦始皇、隋煬帝、紂王等等,因為過分的殺戮只會帶來無盡的痛苦和反抗,而這個反抗的能量是很大的,一旦興起,就勢必會推翻整個統治王朝。所以說,這是天下的一大現象,而且不僅僅發生在人類當中,即使是在遠古時期,也曾出現過類似的一幕。
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在距今2.3億年前,也就是三疊紀的末期,地球生物迎來了其第五代生物統治者--恐龍,這種生物種類以強勢的手段,遍布海陸空,其中更是改變了過往的地球現狀,以一族之力稱霸整個陸地範圍,而且,它們中種類很多,有的是食肉的,有的是食草的,還有的是草肉皆食,一開始,地球還能承受其壓迫。
但是久而久之,這負荷現象就開始出現了,尤其是在白堊紀末期,更是如此,其恐龍一族中出現了最為殘暴的恐龍--暴龍種類,這種種類的恐龍肆意殺害其餘生物,造成大量動物死亡,幾乎造就了生物圈癱瘓,而這種行為,也讓其最終收穫了惡果,並且讓在地球統治將近1億多年的恐龍就此滅絕。
從這點上,我們可以看出,其和我們人類歷史上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是十分相似的,都是前期十分昌盛,但是最終因為一個失誤而造成覆滅,那麼假如這個失誤沒有發生,恐龍會不會繼續存在呢?這個問題即使是科學家也表示很感興趣。
因為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好奇,為什麼恐龍比我們早誕生兩億多年,但是卻沒能進化成為高級動物,究其原因真的是因為災難嗎?相信答案是否定的,更多的科學家認為,阻止恐龍成為高級動物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它:來自於環境的限制。
當時恐龍所存在的時代是一個氧氣時代,其中氧氣過多的元素導致其體型變大,而體型越大,其大腦容量就會出現反比現象,所以這是影響恐龍滅絕的一大關鍵,沒有過大的腦容量,其就無法產生智慧思想,所以說,在這樣的前提下,恐龍自然不會有什麼進化的可能,因此,與高級生物錯失交臂,也就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