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科普】手機鏡頭全是湊數,廠商也有難言之隱……

2020-12-01 騰訊網

前言

前兩天紅米Note9Pro發布後,引發了很多爭議。主要是以下兩種聲音:處理器性能太弱、帶不動一億像素;一億主攝用在千元機上意義不大,不如提升CPU實在;

但很多人都忘記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紅米Note9Pro的拍照並不強。主攝相比小米10系列有所閹割,而副攝基本都是湊數鏡頭,那麼它到底能不能改善用戶的拍照體驗呢,為此小編特意花了2天時間來寫這篇文章...

相機參數

首先來看看小米/紅米今年幾款比較熱門的手機:紅米Note9Pro、小米10青春版、紅米K30至尊版、小米10Pro、小米10至尊版

不難發現,2000價位的小米/紅米手機都有很明顯的缺點:

1.紅米Note9Pro沒有長焦鏡頭、廣角鏡頭也比較平庸,只有主攝撐場面;

2.小米10青春版主攝一般,廣角和紅米Note9Pro差不多,只有潛望長焦鏡頭比較凸出(自拍也是最好的);

3.而K30至尊版的四攝都不差,但也都不好。主攝是IMX682傳感器,中規中矩;廣角升級到了1300萬像素,但是底太小;微距鏡頭是K30Pro上的500萬像素微距,還算不錯,最後還有一個湊數的200萬像素景深鏡頭。

可以看到,小米對手機相機的成本控制做的十分到位,說人話就是「刀法精湛」。低於4000的手機基本沒有太全能的,即使是小米10,也閹割的十分嚴重(一億+1300萬廣角+200萬+200萬)。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都會在拍照上如此閹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主攝鏡頭

先來說說主攝成本,首先說一下最頂級的三星HM1 CMOS,根據S20U上的來看,其模組成本為107.5美元,折合人民幣707元。不過這個價格包含的是S20U上的四攝,單獨的主攝成本並沒有這麼高,差不多是60美元左右,大概394元人民幣。

而小米10的相機成本是67美元,折合440元人民幣,單獨的主攝(HMX)大概是45美元左右,約合296人民幣。

由於外媒目前還沒有對紅米Note9Pro進行拆機(因為HM1和HMX的成本都是該外媒公布的),所以暫時不知道HM2的售價。不過根據HM2和HM1的參數來看,價格應該不會太便宜,大概在40美元左右,折合263元人民幣。

這裡要說的是,價格只是大致的範圍,因為美元匯率是不固定的,而且零部件的價格也會因出貨量的增加而有所下調(極少數情況會漲價,比如三星工廠著火)。

廣角鏡頭

然後是廣角鏡頭,紅米Note9Pro和小米10Pro的是兩個極端。Note9Pro上的廣角鏡頭是最低端的800萬廣角鏡頭(再差就成馬賽克了),而小米10Pro上的是2000萬像素廣角,型號為IMX350。

PS:華為Mate20Pro就是用的IMX350當做廣角傳感器,而魅族16s的長焦用的是IMX350。

根據小米10青春版(800萬像素廣角,OV8856)的價格來看,紅米Note9Pro上這顆廣角CMOS的價格差不多是1.5美元,約合10塊錢。

微距、景深鏡頭

至於微距鏡頭和景深鏡頭,紅米Note9Pro上的都是200萬像素,基本可以當成贈品,更別說成本了。

(IMX350這顆CMOS早在一加5就有廠商用了)

成本稍微高點的是紅米K30至尊版上的500萬像素微距,不過CMOS成本也不高,基本可以忽略(即使iPhone12上的主攝成本也不高,只需要8美元)。

鏡頭成本

然後好好說說鏡頭,前面說到的成本,基本都是CMOS的成本,而手機的攝像頭主要是由鏡頭+CMOS組成的。

很多媒體以及機構都不提鏡頭成本的原因有很多:

1.手機上的鏡頭大多是廠商自己研發的(或者直接買供應鏈技術),成本不好預估;

2.鏡頭成本相比CMOS成本低很多,即使是頂級的主攝鏡頭成本也不高;

3.鏡頭對成像的影響遠不如CMOS大,就像堅果R2。雖說相機的研發投入遠不如小米,但是用上了和小米10一樣的三星HMX傳感器,所以主攝的畫質並沒有落後太多(但是場景優化差了很多)。

而廠商經常提到的6P或者7P鏡頭又是什麼?

眾所周知,數位相機的鏡頭是由多片鏡片共同組成的,根據具體功能和作用又會分為不同的鏡頭組。

拿索尼FE 24-70mmF2.8 GM這個鏡頭來說,它有13組18枚鏡片,也就是說這款鏡頭共有16枚鏡片(因為有兩個ED鏡片不計算在內),這16枚鏡片又分為13個鏡頭組。

而現在手機的鏡頭組通常為6片、7片、甚至8片,其中6片標為6P,7片則為7P。這裡要說的是,由於不同的廠商、不同的產品採用的技術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單純以鏡片數和鏡頭組來判斷鏡頭的素質。

(東莞某光學廠商)

而且鏡片的材質也很重要,鏡片有玻璃和塑料兩種。玻璃的透光率更佳、光學性能更好,在成像質量上有更大優勢。不過玻璃透鏡的成本較高,可塑形能力也沒有塑料強,所以很多低端手機採用了成本相對低廉、製作難度更低的塑料鏡片組。

至於蘋果前幾年宣傳中的藍寶石鏡頭,其實只是鏡頭最外層的「保護玻璃」,只是鏡頭的抗磨損能力更強...

PS:在前幾年,手機的光圈大小也被很多廠商當做營銷賣點。因為光圈越大,可以到達傳感器的光線也就越多。

所以在弱光環境下,大光圈手機的畫面亮度也會更高。但隨著CMOS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光圈的差距也就形同虛設了(光圈再怎麼設計也就那麼大,但是手機上的CMOS不一樣,用一英寸的底都有可能)。

潛望鏡頭

最後來說說潛望鏡頭,其實潛望鏡頭應該算在長焦鏡頭裡,但小編還是覺得值得單獨說一下(即使Note9Pro沒有潛望鏡頭)。

這裡還是拿相機來舉例(因為比較直觀),上圖是一顆20mm焦距、F/2.8光圈的廣角定焦鏡頭,可以看到鏡頭的高度很窄。

然後這張圖是一顆100mm焦距、F/2.8光圈的長焦定焦鏡頭,可以看到這顆鏡頭的體積大了很多。

要理解這個原因,首先要知道鏡頭的基本原理。目前的鏡頭成像可以把它看成小孔成像,成像位置是在鏡頭的焦點附近的。

物體離得近的時候,就需要短焦距的鏡頭成像;物體離得遠的時候,就需要長焦距的鏡頭成像,要想拍清楚遠處的東西,就需要長焦距。

同理,既然要長焦距,那需要的鏡片組也就越多,鏡頭也就越厚。

我們的人眼也可以看成類似原理,只不過我們的「鏡頭」(晶狀體)不能換,所以大家在玩手機時還是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而近視和遠視的原理也很簡單了,就是我們的「鏡頭」厚度發生了變化,所以才會模糊。

PS:關於人眼是定焦還是變焦鏡頭,這裡不過多討論。因為相同的問題在某乎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了,這裡不過多延伸,還是老老實實討論手機吧。

另外,這裡不討論光圈的因素,實際上光圈越大,鏡頭的體積也會相應增加。

從上圖也能看到,同樣是20mm,F1.8光圈的鏡頭要比上面F2.8的鏡頭大幾倍(所以手機上的長焦鏡頭都是f/3以上)。

說回手機,由於手機的厚度是有限的。所以在潛望鏡頭出現之前,大多數手機都只有2倍光學變焦,像iPhone12Pro Max這種頂級旗艦也只有2.5倍光學變焦。

光學變焦是通過物理光學手段來變焦,相機上就是變焦鏡頭的原理,通過鏡片的移動來變焦;手機由於厚度有限,只能通過切換不同的鏡頭來變焦。

而數碼變焦是軟體手段來變焦,就像我們拍一張照片,然後手動放大一樣。

但這並沒有難倒手機廠商,手機廠商根據潛望鏡的原理,在手機上設計出了潛望式鏡頭。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將原本豎直的鏡頭橫放,大大降低了手機的厚度。而且還能將原本的2倍光學變焦(50mm焦段左右)提升到5倍(120mm)左右,更有甚者提升到了10倍。

不過這麼做也有幾個缺點:

1.由於CMOS是豎直擺放,所以傳感器沒法用太大的,在畫質上肯定不如主攝;

2.太佔用手機內部空間,一個潛望鏡頭最多佔了整個相機模組50%的空間,所以很多旗艦為了做大電池直接放棄了潛望鏡頭(比如小米10Pro);

3.對廠商技術的要求太高,即使都是潛望鏡頭,小米10至尊版、三星S20U、華為P40Pro+這三臺手機都有很大差距;

4.光線強度在稜鏡反射時候會出現較大程度的衰減,所以同樣的傳感器,潛望式鏡頭在暗光下的表現相對較差。

這裡吹一下華為,在潛望鏡頭上實現了「彎道超車」。可能華為知道,CMOS再怎麼定製,也是提升有限,所以在鏡頭上同樣花了很大的功夫。

(潛望鏡頭讓手機實現了「實時光學變焦」)

即使P40Pro+的長焦只有800萬像素,底也只有1/3.6英寸,但長焦效果依舊是目前手機中的第一(因為有一個80mm焦距長焦鏡頭,一個240mm超長焦鏡頭)。

對比就能發現,華為的潛望鏡頭是堆料最猛的。雖說CMOS是N年前的IMX520,但是焦距達到了恐怖的240mm...

和其他手機不同,華為P40Pro+的潛望鏡頭經過了五次光學折射,所以才實現了240mm的超長焦距。

對比三星S20U可以看到,即使三星的長焦CMOS是索尼IMX586(4800萬像素、1/2英寸的底),但細節依舊不如長焦只有800萬像素的P40Pro+。

所以在潛望鏡頭方面,鏡頭的重要性遠大於CMOS(主攝和廣角就不同,主要看CMOS)。

PS:OPPO下一代潛望鏡頭也只是135mm焦距。

總結

說到最後,大家應該懂了手機廠商的糾結之處。

廠商也不想盯著拍照不放,但是手機上難以找到其他賣點了(因為電池、快充、CPU等配置都大同小異,沒有特色),只有拍照可以打打差異化(而且相對來說研發投入不用沒那麼大)。

(紅米Note9Pro後置四攝參數)

(realme Q2Pro後置四攝參數)

但受制於成本,拍照方面也不能太過於投入。只能像Note9Pro這樣見好就收,主攝比較高端,但副攝全是標準的千元機配置(800萬+200萬+200萬)。

因為相機的優化、鏡頭的研發都要成本,後續還要提供軟體更新,這些對廠商來說都是不小的開支。

(vivo微雲臺)

所以別說讓Note9 Pro加入光學防抖了,能用上中高端CMOS都很不容易了...

就拿魅族來說,當初用虹軟算法吹了整整一年。也確實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升,16th、16x、16s這些機器的拍照在當年確實能進安卓前列。但隨著虹軟的拉跨,魅族17沒能繼續前代產品的輝煌(也是因為沒錢了,沒有上光學防抖,而且CMOS也是中規中矩的IMX686)。

(P40Pro+的內部有5枚攝像頭)

當初雙攝的時代,只需要優化2顆攝像頭,成本還不算高。但如今清一色的四攝、五攝,優化+硬體成本是當初的N倍,所以3000元以下的手機副攝都是清一色的湊數。這也導致了用戶想要拍照好的手機,就必須買旗艦機這一現象。

(小米10Pro四攝無一湊數)

要知道3-4K價位的小米10、Ace2、iQOO5、Find X2都是清一色的副攝湊數,只有加錢買小米10Pro、iQOO5 Pro、Find X2Pro才能獲得更好的拍照體驗(更不用說3000以下的手機了...)。

最後小編想說,高像素不一定能帶來高畫質,算法也不能彌補一切。只有在像素、傳感器、鏡頭、後期算法上做到面面俱到,本著「軟硬皆施」的態度,才能真正的做好手機拍照。

而關於開頭的問題,其實答案也很簡單:紅米Note9Pro確實可以改善用戶的拍照體驗。但是提升的又比較有限,因為廣角、長焦、微距等鏡頭沒有任何優勢(乞丐版四攝)。所以對中端機來說,它的方向正確與否還是有待商榷

(天璣820跑分:紅米10X 5G)

(驍龍750G跑分:紅米Note9Pro)

2000元以下的手機,想要極致的拍照體驗是不可能的。而拍照只能提升一半,然後還損失了性能,最後把自己弄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售價提升了幾百,性能卻沒太大變化)。

PS:驍龍750G的CPU單核比天璣820略強3-5%,多核落後天璣820 20%左右;GPU落後天璣820 60%左右,GPU甚至不如上一代的紅米Note8Pro(聯發科G90T)。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覺得中端手機應該主打拍照還是性能?

·END·

手機評測團

每日一篇深度好文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多鏡頭手機這麼強大,手機玩家還需要外接鏡頭嗎?
    ,各廠商都推出了多鏡頭手機,廣角、長焦、超廣角、微距,那麼,手機攝影愛好者還有必要單獨配置一個外接鏡頭麼?在手機上裝上下面這個手機鏡頭,這個熟悉標誌又回來了,它是你手機上拍風光、微距的利器喲。>  大多數手機/電腦多功能讀卡器,要麼只支持安卓手機,要麼只支持蘋果手機,全兼容的體積就會很大。
  • 你的手機對焦能這麼快 全靠這些高科技
    1反差對焦:資格最老 對焦精準    上個月我曾經寫了一篇有關手機補光燈的科普文章,給大家分析了氙氣閃光燈越來越少背後的原因。其實這兩年伴隨手機拍照水平的整體上升,另外一項原本沒什麼人留意的功能受關注程度也跟著越來越高。它就是手機攝像頭的對焦模塊。
  • 2018年度手機十大技術盤點 來數數你打卡了幾項
    其實三攝乃至更多的鏡頭為手機廠商帶來了更多的拍照選擇,標準焦段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超廣角鏡頭、黑白鏡頭、深度相機鏡頭。而通過這幾種不同鏡頭的選擇,手機的拍照效果也能形成差異化,有利於在產品競爭中拿出自己的優勢。
  • 歐菲光1億像素光線鏡頭小批量產,國內手機鏡頭的曙光,點讚
    無論是前置鏡頭還是背部鏡頭,很多用戶用手機不僅僅是滿足拍照需求,還有拍攝視頻需求。而在鏡頭領域一個三星方面另外一個則是索尼方面掌握著核心技術,而中國開始逐漸擁有這樣的技術,而且也能生產一億像素的鏡頭了,這是值得點讚喝彩的!  我看了評論,很多網友表示:  網友1:生產這些鏡頭的機器、材料是不是進口日本歐洲的?
  • 安卓手機鏡頭之王,靠蘋果續命?
    不過,手機行當的銷售冠軍另有其人。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1.5%。手機性能焦點之一的攝像頭,增長曲線卻逆勢上揚。根據旭日大數據榜單,1-9月國內TOP12手機鏡頭廠商的出貨量同比均現增長。其中,舜宇光學以突破11億顆的出貨量,勇奪冠軍寶座,領先競爭對手大立光約1億顆。
  • 全球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廠商清單之中國攝像頭產業鏈梳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1/394091.htm  龐大的消費市場造就了國內獨一無二的手機產業鏈,以強大的產業體系為依託,國內的手機攝像頭行業也迅速崛起。據悉,目前國內有攝像頭模組廠商400餘家、鏡頭廠商100餘家、VCM馬達60餘家、FPC廠商150餘家以及周邊輔料、各類設備塑膠件、材料等製造廠商2000餘家。
  • 「快板聲」帶來的科普 手機鏡頭防抖模組有哪些
    事情的緣由是某旗艦手機晃動手機後會出現「噠噠噠」的聲音,而這種聲音被同行戲稱為「快板聲」,這裡的「快板聲」實際是鏡頭防抖模組的晃動聲,那麼鏡頭防抖為什麼會出現聲音?鏡頭防抖有哪些類型?今天我們就探究這個問題。01 手機拍照為什麼需要防抖?
  • 手機虹膜識別鏡頭設計
    獲取虹膜圖像是虹膜識別的關鍵一步,運用ZEMAX光學設計軟體設計了一款適用於手機的虹膜識別鏡頭。該鏡頭採用豪威科技公司OmniVision_OV2281傳感器,採用三片式 非球面光學塑料設計,F數為2.3,全視場角為34°,在1/2奈奎斯特頻率220lp/mm處MTF值均大於0.39,且系統總長僅3mm。
  • 一部手機三個鏡頭不是夢,光學概念股領跑智慧型手機產業鏈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增長過去幾年一直在放慢,去年更是同比下降0.3%。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Gokul Hariharan的預測,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今年料同比增長1%,至16億支。彭博匯總IDC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顯示,第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3.4%,連續第二季同比減少。
  • 小米稱TOF 3D鏡頭沒用,榮耀:你搞不定技術而已
    自從蘋果在iPhone X上放棄指紋識別改用Face ID之後,3D感測技術在智慧型手機上就正式商用了,蘋果用的是3D結構光技術,除此之外還有TOF景深3D鏡頭技術,去年Vivo及榮耀都在自己的手機上使用了TOF鏡頭技術。
  • 蘋果三星都離不開,中國手機鏡頭用20年徵服全球
    ▲2018年全球手機鏡頭市場份額,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大立光和玉晶光均為臺灣企業,而大立光是行業中的龍頭,一家就佔據了35%以上市場,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大立光一直牢牢掌握著蘋果這個核心客戶,玉晶光也有一定出貨。在鏡頭領域,中國大陸企業一直沒能躋身蘋果的核心供應商之列。
  • ams 3D攝像頭中國之路:與國內手機廠商加強合作
    ams 3D攝像頭中國之路:與國內手機廠商加強合作 而在3D攝像頭領域,除了蘋果在去年推出了3D攝像頭帶動產業以外,其他手機廠商也在積極跟進瑞聲科技重點布局混合鏡頭,玻璃晶圓級鏡片極具優勢;大立光優勢在塑料鏡頭端,但也有玻璃產能;舜宇光學TOF、散斑結構光、編碼結構光三大主流方案均有量產;ams晶圓級鏡頭優勢明顯,是iphone X的前置3D感測WLO晶圓級鏡頭供應商。
  • 睿熙科技:全系列VCSEL晶片量產就緒,用實力挑戰國際一流廠商
    其實,在這段時間,睿熙科技用業界最少資源的投入,打造出業界最頂尖水平VCSEL產品,並成功進入3D ToF攝像頭模組及OEM廠商供應鏈!目前,睿熙科技已擁有針對消費電子領域需求的全系列VCSEL晶片產品線,晶片出光功率從10 mW至8 W以上,波長包括940 nm和850 nm,支持結構光、iToF、dToF等多種3D傳感解決方案,各項參數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腦迴路清奇,海外廠商推出七邊形造型手機,參數黨想要的它都有
    搞不懂的腦迴路,海外手機廠商再發新作,七邊形造型設計的手機你見識過嗎?獨特的外觀、行業頂尖的硬體水平,BRANDEIS PROMETHEUS新機正在眾籌中。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礙於成本和技術的原因,在外觀設計上同質化非常嚴重,尤其是手機正面,大多數手機不看品牌基本分不清型號。想要找一款個性十足的手機,現在很難,這個任務可能將由海外廠商率先完成。近日,外媒曝光了一款名為BRANDEIS PROMETHEUS的智慧型手機。它採用了全新的設計風格和行業最高的硬體,引起了各界的熱烈討論。
  • 手機像素大戰時代落幕!光學鏡頭大戰開啟,一文看盡產業真相【附...
    如果想收藏本文的詳細榜單(光學行業深度報告),可以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nc339」獲取。一、光學新動向精彩紛呈1、光學始終是智慧型手機創新的主戰場光學創新因為能給用戶帶來非常直觀而明顯的體驗提升,成為各大手機廠商進行差異化競爭的焦點,也讓光學成為智慧型手機創新的主戰場之一。
  • 盤點國內手機攝像頭模組廠商TOP20
    盤點國內手機攝像頭模組廠商TOP20 Duke 發表於 2016-09-05 09:40:52   攝像頭又稱為電腦相機、電腦眼、電子眼等,是一種視頻輸入設備,被廣泛的運用於視頻會議
  • 潛望鏡頭這次火了 告訴你它的一些秘密
    文章後的點讚數達到了將近300個,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而點了不喜歡的3位朋友也請放心,我未來會帶來更生動活潑且可讀性強的攝影科普文章,希望屆時你能投下點讚票。    從MWC 2017開展前手機攝影圈子就被OPPO搶鏡,因為它們成功在西班牙推出了5倍無損變焦技術。我今天的文章並不願多談這一技術本身,因為不管是廠商的公關稿還是包括中關村在線在內的各路媒體已經把這個技術解析了個遍。
  • 手機上不參與成像的TOF鏡頭,到底有什麼用?
    有的手機幾個鏡頭中,你會發現有一個鏡頭非常特殊,它不參與成像,好像沒什麼用,那你就錯了,將來它將大顯身手,構建虛擬3D世界!這個鏡頭就是TOF鏡頭TOF鏡頭的全稱是time of flight,就是通過測量光發射後,經過物體反射回來的時間差,就可以測定出物體的距離。根據測量方法可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兩種。間接測量光速簡稱iTOF,通常發射紅外光,優點是解析度可以做高。但精度較低,成本便宜目前手機應用廣泛。
  • 國產手機顯微鏡發布!補齊手機鏡頭拍攝短板,1000倍放大細節
    最近幾年,智慧型手機技術越來越成熟,一些廠商開始注重在性能之外,提升部分手機功能的用戶體驗,比如手機鏡頭。為了提升拍攝效果,手機廠商們費盡了心思,有的增加鏡頭數量,有的側重廣角表現,還有的在變焦功能上發力,大大提升了手機鏡頭的可玩性。
  • 隱私安全有保障 8848鈦金手機詳細解析
    (中關村在線西安行情)現階段國產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慘烈,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都在壓低產品價格以換取更高的市場銷量,只有極個別的廠商的產品敢賣到4000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依舊被蘋果三星這樣的廠商佔據,而更別說奢侈手機了。    如今開始有廠商想要涉獵其中,這家公司叫「E人E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