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鰻仔

2021-02-15 漁文化傳播

被廈門人低看一眼的鰻仔,乃世界性優質養殖魚類,更特出的是它的神秘生活史。和大馬哈魚一樣,鰻仔一生要經歷海洋、淡水兩種生活環境。但是次序相反:鰻仔生於海、育於河,最後又回海裡生殖,屬降河魚類;大馬哈魚生於河、育於海,大了回淡水生殖,是溯河魚類。不過最近發現,少數鰻仔終生都在海裡生活。

進入淡水的鰻仔,在河湖溪塘、塊石下、乃至腐木、草叢的軟泥裡,營造雙口巢穴。它會易地而居,也能長住到成年。

低緯度地方,鰻仔四五歲就成熟了;高緯度地帶,有的到20來歲才萌動春心。霜葉初紅,大雁南飛,瑟瑟秋江寒意漸深。這節候,思春的鰻仔開始發育:眼睛大了,吻端厚啦,胸鰭變大變黑,腹部由潤黃變為雅致銀黑,號稱銀鰻。

忽然一天寒流驟來,呼呼作吼的西北風強力搖撼山林、拍打蘆葦,簌簌抖開蘆絮,吹飛得漫天漂白。隨之電母鞭空、夜雨傾盆、萬流狂瀉,銀鰻們響應冥冥中的號令,決然鑽出洞穴,滑入怒水暴漲的江河,順流結隊,奔向海洋。

銀鰻自華南、華北、朝鮮半島、日本、臺灣、菲律賓的不同河口啟程,憑藉出世起就刻錄於耳石的來程旅途日記,開始返鄉之旅,到菲律賓後直奔關島附近、馬裡亞納西側的深海溝邊。

入海後,銀鰻的埋沒鱗開始銀毛化。雌鰻更是不吃不喝,動員體內營養——甚至不惜萎縮消化器官和肝臟,一力供應性腺發育。

數個月到半年的晝伏夜行,銀鰻們到達萬裡外的故鄉。吐精產卵,然後衰竭死去。

漫長、神秘而悲壯的世代交替之旅啊!

相關焦點

  • 黃鱔的一些海洋親戚,各種海鰻魚種類科普
    豆點裸胸鱔 ( 花點仔、花鰻、石鰻、豬腳鰻 )雲紋裸胸鱔( 石鰻 、虎鰻、錢鰻、薯鰻)豹紋裸胸鱔 ( 石鰻 、虎鰻 )褐首裸胸鱔 ( 石鰻 、虎鰻 )鋸齒裸胸鱔 ( 絲仔鰻、豬腳鰻 )
  • DNF25仔是什麼意思 25仔是什麼梗
    鬥玩網(d.chinaz.com)原創:在DNF中常常的聽到一些老玩家說一個梗就是「25仔」,很多不了解的玩家都不知道這個25仔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各位玩家科普一下25仔到底是什麼意思吧。
  • 活久見,蒼鷺的身上居然「長」了條蛇鰻
    原創 小菌 趣科普下面是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時間:震驚!老外用相機拍到空中神秘生物。據目擊者回憶,該生物整體呈鳥型,全身覆蓋羽毛,與普通鳥無異。但它身上還長著另一個生物的頭。
  • 海洋科普(944)| 你知道吞噬鰻嗎?
    下面我們先看個視頻:這種叫吞噬鰻的深海魚學名為寬咽魚(Eurypharynx Pelecanoides),屬囊鰓鰻目(Saccopharyngiformes)、寬咽魚科(Eurypharyngidae)、寬咽魚屬。它的頭部大且高,嘴籍著顎的向後延長明顯增大,口裂組成肛門前部分的長度的一半或更多。
  • 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放流德勝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悅、通訊員粵農軒為有效增殖天然水域鰻魚繁殖種群數量,恢復鰻苗資源,促進鰻魚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日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佛山市順德區舉行,共有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流入德勝河。   水生生物資源是國家寶貴的資源,是水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 這一幕太驚奇,蒼鷺捕食蛇鰻,反被蛇鰻破喉逃生
    美國馬裡蘭州一名58歲業餘攝影師 Sam Davis 日前捕捉到一幕驚奇畫面,只見一條巨大碩長的蛇鰻不甘淪為蒼鷺的食物,竟然用尾尖刺穿撕裂蒼鷺的喉嚨,從對方體內竄出逃生。 蛇鰻終其一生都生活在海底鬆軟的沙子裡,一旦被捕食者生吞下肚時,就會用銳利的尾尖衝破捕食者的胃壁,奮力求生。
  • 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躍進德勝河!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
    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躍進德勝河!>10月16日上午順德中軸線公園親水平臺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經由專門的放流滑道歡躍進入德勝河
  • 寬咽鰻——外形詭異的深海魚類
    作者丨炭烤豬頭 寬咽鰻(Eurypharynx pelecanoides),又名吞噬鰻、巨口鰻,這種外形詭異的深海魚類屬於囊鰓鰻目(Saccopharyngiformes),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鰻魚」(鰻鱺目魚類),在英文中它被稱之為「鵜鶘鰻」(Pelican eel)。
  • 看著都痛,蛇鰻被蒼鷺吞下,飛行中蛇鰻從肚內打孔鑽出還四處張望
    這一幕感覺有些恐怖,蛇鰻都被吃下蒼鷺的肚子裡了嗎,為什麼還能跑出來呢?而且還是在蒼鷺的脖子處打洞出來的!蛇鰻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蛇鰻是以洞穴為其生活場所,一般都在淺海的底部。擅長以洞穴為偽裝進行捕食,一旦遇到危險,就會迅速縮回洞中。蛇鰻打洞主要靠尾部,其尾部非常尖,而且還很鋒利,以尾部為基礎快速向後打洞,從而就能形成一個保護穴!可想而知,活吞了蛇鰻的蒼鷺,蠶食多麼的遭罪!
  • 為什麼說"日本鰻"無法實現人工繁殖?
    可還是無法做到人工繁殖日本鰻,你可能有看到有人養殖鰻魚,不過那種是把從海中捕撈到鰻魚苗進行人工養殖。所以,你現在想吃到日本鰻,還是得靠撈野生魚苗,在塘裡養大。那是因為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找不到日本鰻的產卵地,甚至從來也沒有見到過野生日本鰻產卵的過程。連產卵地都無法發現,說明對日本鰻的習性還是知之甚少,無法人工繁殖就不難理解了。
  • 星鰻,藏在深海中的絕世美食!
    星鰻 星鰻,又被稱為海鱔,七星鰻、沙鰻;中國沿海均有分布,以東海為多。星鰻是東海海岸垂釣的主要魚種之一,近岸底層經濟魚類。 星鰻體呈長圓筒形,一般體長30cm~60cm,體重300g~700g。體無鱗,皮膚光滑。
  • 日本料理中「星鰻」的處理方法和菜品照片
    星鰻在日本又稱穴子,因總是在夜間出來活動,又愛鑽石縫,故得些名。在東京灣捕獲的星鰻也被稱作江戶前穴子魚。星鰻的身體呈細長的圓筒形,沒有腹鰭,背部、尾巴、臀部各鰭不間斷地連接在一起,鱗片非常細小,幾乎退化,表面覆蓋著很強的黏液,壽命有九年之久。
  • 蒼鷺的身上「長」出了一條蛇鰻
    並且約翰·波哥諾斯基還從捕到的魚肚子裡發現過活著的蛇鰻。而蛇鰻是如何保證既不缺氧還能有精力「鑽山打洞」的呢?其次,蛇鰻的尾巴有非常鋒利的尖骨,是用來在海底的沙石中鑽洞的。因為蛇鰻經常在海底的沉積物中覓食。
  • 蒼鷺的身上居然「長」了條蛇鰻
    最驚悚的是這條蛇鰻是從蒼鷺的肚子裡鑽出來的。而雖然說蒼鷺被爆肚了,但它看起來一副啥事沒有的樣子,依然淡定的繼續飛行捕食。雖然很多鳥類和魚類捕食魚蝦都是用生吞的方式,但是因為胃中氧氣匱乏,被吞下後往往很快就會窒息而死。而蛇鰻是如何保證既不缺氧還能有精力「鑽山打洞」的呢?
  • 日本種鰻人工種苗商業之路還有多遠?
    早前,國立水產研究教育機構曾在南伊豆海域實施日本種鰻人工種苗從鰻苗到幼鰻的培育實驗,如今首次將人工種苗免費提供給民間養鰻業者進行對照養殖試驗。為推動日本種鰻苗人工培育技術實用化,本次試養殖意義非凡。2014年,IUCN紅名冊將日本鰻鱺提升為「瀕危」(EN),現在日本鰻和美洲鰻是EN,歐洲鰻更是CR。吃它並不違法,可是從環境的角度,這是一個極為糟糕的選擇。的確,鰻鱺在日本承載了極為悠久的歷史傳統,是很多地方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不控制捕撈和消費的話,這些文化可能不用多少年就連根基都消失。
  • 海釣星鰻的細節注意點(也稱鱔魚或者鰻魚)
    星鰻的體型較小,300~800克左右,它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其中黃海和渤海較常見。而作為底層魚,多在夜間覓食的星鰻,主要生活在島礁的海底石縫和洞穴內。到了中秋和初冬時期,星鰻會為了過冬而儲存能量,進行大量捕食,因此這也是海釣星鰻最佳的時期。
  • 鰻苗減產漲價,這是要吃不到的節奏?
    截至1月12日,日本鰻苗捕獲量僅100公斤,是去年同期捕獲量的0.2%。而中國大陸作為日本鰻主要養殖區,鰻苗累積捕獲量僅有400公斤至460公斤,去年同時期這個數字是2630公斤至2750公斤,這意味著全球日本鰻苗的捕獲量僅有去年同期的1%。那麼,對廣大吃貨而言,究竟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到鰻魚呢? 這是一種傲嬌的魚類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鰻魚的習性較為特殊。
  • 寮國黑鰻藤,寮國植物一新種
    )新種,命名為寮國黑鰻藤Jasminanthes laotica Y.H.黑鰻藤屬(Jasminanthes Blume)是夾竹桃科蘿藦亞科牛奶菜族的一個小屬,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共有7個種(包括最近發表特產於越南的2個種,J. xuanlienensis T.B. Tran & Rodda(2016),J. tuyetanhiae T.B. Tran &Rodda(2018))。
  • 寮國黑鰻藤:寮國植物一新種
    2018年3月,應寮國科技部生物技術與生態研究所邀請,版納植物園方向三團隊在對寮國北部琅南塔(Nam Ha National Bio-Diversity Park)一處石灰山森林考察時,發現1種黑鰻藤屬
  • 推薦白鰻的3種烹調方法
    4、鰻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良食品。白鰻的烹調方法既然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那麼如何烹調它使之鮮香可口就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了吧,接下來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來看看白鰻都有哪些做法吧!(3)剪去鰻翅,從尾部起段,每段長1釐米,切至鰻段中出現內臟時,在鰻身四周割一圈,將骨刺割斷,如法一段取下肉(勿將膽弄破)。(4)將豬網油鋪在碗底,玉蘭片、火腿、香菇均片成片放在網油上面,將青鰻段豎放在網油上,擺成圓形,加入精鹽、黃酒、蔥結、姜、肉清湯(1400克),上籠蒸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