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苗減產漲價,這是要吃不到的節奏?

2020-12-05 重慶商報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唐小堞

鰻魚飯、鰻魚燒、鰻魚壽司……對於許多熱愛美食的人而言,鰻魚肉質鮮嫩肥美,吃起來幸福感爆棚,是常見又實惠的魚類。但是,近來卻頻頻傳出日本鰻今年面臨極度減產的消息,甚至有人得出了鰻魚即將滅絕的結論。截至1月12日,日本鰻苗捕獲量僅100公斤,是去年同期捕獲量的0.2%。而中國大陸作為日本鰻主要養殖區,鰻苗累積捕獲量僅有400公斤至460公斤,去年同時期這個數字是2630公斤至2750公斤,這意味著全球日本鰻苗的捕獲量僅有去年同期的1%。那麼,對廣大吃貨而言,究竟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到鰻魚呢?

這是一種傲嬌的魚類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鰻魚的習性較為特殊。人工繁殖鰻苗成本極高,存在目前較難攻克的技術壁壘。相關資料顯示,淡水鰻魚通常在河川中長大,產卵必須洄遊至海洋中,魚苗成長至一定階段再遊回淡水中生長。而且鰻鱺的性別是後天生成的,在自然環境下,鰻鱺大多都是雌性,如果種群密度很高,那麼就大多數變成雄性。

鰻魚究竟有多難繁殖?在人工環境下養鰻魚,就是養到天荒地老,它也不會進入性成熟。直到今天,要在人工環境下讓鰻鱺性成熟,依然要採用類似的注射方式。日本曾有學者試圖攻克鰻魚人工繁育,最後僅有0.01%的鰻苗存活下來,算下來一條存活下來的鰻苗成本價為100萬日元,折合目前人民幣約為5.7萬元。

因此,鰻魚養殖產業的通常做法是先捕撈鰻苗,然後在人工環境下養大,最後進入消費市場,端上人們的餐桌。也就是說,鰻魚產業極其依賴野生種群,而野生種群受到商業捕撈的極大影響,並形成惡循環。

由於鰻魚的商業需求量逐年增大,野生種群的數量則在不斷縮減。2014年,日本鰻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了瀕危物種,世界另一邊的歐洲鰻鱺情況更危險,被列為了極危物種。

公開報導顯示,日本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捕撈鰻苗,在一些傳統的鰻苗產區,比如靜岡縣,12月份的漁獲量只有184克,到1月10日只捕撈到500克,而日本全國這一個多月的捕撈量大概在130公斤以內。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日,東亞地區累計捕撈鰻苗2040公斤,其中中國大陸捕撈量為1150公斤,日本捕撈量為450公斤,臺灣捕撈量為440公斤,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鰻魚已經開始漲價

漲價是鰻魚危機目前最直接的表現,隨著庫存鰻魚的減少,大幅漲價甚至缺貨的現象肯定會愈加頻繁。日本是日本鰻最大的消費國,每年夏天都有吃鰻魚的習俗,連續多年減產以及不斷上漲的價格,已經使得日本鰻魚料理專門店數量從2002年到2011年減少了643家。而今年異常嚴峻的鰻魚危機,會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困難。

隨著鰻苗荒的蔓延,我國多地的鰻魚價格已開始上漲。對於鰻魚市場的變化,一位在福建經營水產的經銷商告訴記者:「鰻魚原料大漲40%,今年魚苗撈不到,質量好的鰻魚都漲了,沒聽說沒漲價的。」而另一位專營鰻魚的店主告訴記者,鰻魚的產地為廣東,目前市場上的鰻魚都已經漲價了。「吃鰻魚的人多了,過度捕撈,魚苗數量減少,價格自然就上升了。」他介紹,現在中國產的鰻魚基本都是養殖的野生日本鰻魚苗,鰻苗減產會直接影響鰻魚的價格,至於會漲到什麼程度,現在還無法確定。

對重慶地區來說,此次鰻苗減產有什麼影響?在重慶經營了多家日料店的春草居酒屋老闆向記者透露,鰻魚漲價已經是既成事實。「鰻魚價格上漲了大概3成,原材料漲價,菜品自然會跟著上漲。」她表示,重慶市民愛吃的鰻魚飯暫時還能吃到,但價格有所上調。

重慶多家生鮮超市中均有鰻魚出售,但數量稀少且價格不便宜。其中,位於新光天地的美麗市場超市,大盒蒲燒鰻魚價格為90~110元左右,而解放碑的超級物種蒲燒鰻魚則為98元一盒。

對於鰻魚將要「滅絕」的傳聞,一些市民早已有所耳聞。「鰻魚飯是吃日料必點的菜品,完全想像不到有吃不到的一天。」陳女士頗為惋惜地說,在她看來,鰻魚如果不能在人工養殖上有所突破,很可能會和其他珍稀魚類的命運相似,先是漲價,然後慢慢吃不到,最後銷聲匿跡。「不希望這一天真的到來。」

吃還是不吃?這是一個問題

既然鰻魚面臨如此嚴峻的生存危機,面對美味,吃貨們應該吃還是不吃呢?在網絡上討論鰻魚危機的文章不在少數,其中新浪微博上「博物雜誌」發布的熱門文章《鰻魚被吃成瀕危了嗎?》閱讀量達到了717萬+,轉發量達到了2萬,網友們對鰻魚該吃還是不該吃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看到這條微博我是一臉懵逼的」、「鰻魚被吃成瀕危是真的,不是開玩笑」、「希望能補救回來」,但是也有部分網友吐槽「第一時間想到了鰻魚飯」、「希望在滅絕之前再吃幾次」。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鰻魚作為一個比較珍貴的魚種,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但該行業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較大,鰻苗減產就會直接帶來產業鏈上的連鎖反應。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對目前比較瀕危的魚類來說,有需求就會有供應,市場很難主動減少捕撈或者自發地保護。只要消費需求仍然存在,鰻魚危機就一定會存在。」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新季鰻苗捕撈逐漸步入正軌,福建長樂苗影已現
    臺灣地區新季鰻苗捕撈逐漸步入正軌,福建長樂苗影已現2019-11-23 13: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鰻魚網        瀏覽量: 11148 次 我要評論 2020年度鰻苗捕撈季(2019.11-2020.5)已開始三周了。臺灣地區率先開漁,最近的捕撈終於漸入佳境。21日,臺島全境的單日苗獲更是高達70000尾,苗情令人振奮。
  • 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放流德勝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悅、通訊員粵農軒為有效增殖天然水域鰻魚繁殖種群數量,恢復鰻苗資源,促進鰻魚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日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佛山市順德區舉行,共有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流入德勝河。   水生生物資源是國家寶貴的資源,是水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躍進德勝河!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
    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躍進德勝河!廣東省鰻魚業協會會長周兆恩介紹,鰻魚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魚類之一,它在深海中產卵繁殖,在淡水環境中成長,屬純天然野生資源,鰻苗至今仍無法人工繁育,只能依靠人工捕撈,隨著捕撈強度的增加、環境的變化,資源狀況不容樂觀,「正因如此,此次鰻魚增殖放流活動意義重大。
  • 厄爾尼諾對鰻魚苗捕撈的影響
    亞洲地區鰻苗的產量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厄爾尼諾是影響鰻苗產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出現厄爾尼諾的年份,亞洲的鰻苗產量往往會減少。
  •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於加強2021年鰻苗捕撈管理的通知
    》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結合我市鰻苗捕撈生產實際,現就2021年我市鰻苗捕撈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從嚴控制捕撈鰻苗海域和時限   我市鰻苗捕撈海域限於北緯30°54′00″以南我市管轄的海域,捕撈期限為2021年1月15日至2021年4月15日止,禁止提前或逾期捕撈鰻苗。
  • 鰻魚就快要被人類吃滅絕?過度捕撈是罪魁禍首
    從江戶時代日本便開始流傳一種說法,夏日吃鰻能讓人充滿元氣。但今年夏天島國居民或許吃不到鰻魚了。據日本《每日新聞》和《日本養殖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日本鰻今年面臨著「極度不漁」的狀況。截止本月12日,日本本土的鰻苗捕獲量僅100公斤,是去年同期捕獲量的0.2%;日本之外的情況同樣嚴峻,中國大陸作為日本鰻主要養殖區,鰻苗累積捕獲量僅有400公斤至460公斤,而去年同時期這個數字是2630公斤至2750公斤。綜合而言,全球日本鰻苗的捕獲量僅有去年同期的1%——也就是說,今年基本上是沒撈到什麼。
  • 為什麼說"日本鰻"無法實現人工繁殖?
    大家可以想像,一旦一種即好吃又營養的動物被人發現,等待它的下場就一個——吃。至於吃到什麼程度就得看什麼時候出臺相關的法律了。可還是無法做到人工繁殖日本鰻,你可能有看到有人養殖鰻魚,不過那種是把從海中捕撈到鰻魚苗進行人工養殖。所以,你現在想吃到日本鰻,還是得靠撈野生魚苗,在塘裡養大。
  •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日本鰻遭遇"魚荒",餐飲市場幾重影響?
    截止1月12日,日本本土的鰻苗捕獲量僅100公斤,是去年同期捕獲量的0.2%;而中國大陸作為日本鰻主要養殖區,鰻苗累積捕獲量僅有400-460公斤,去年同時期為2630-2750公斤,這就意味著全球日本鰻苗的捕獲量僅有去年同期的1%。據悉,捕撈將大概持續到4月,但如果照此下去,捕獲量有可能出現史上最低水平。
  • 非洲鰻魚苗遊進「大別山」
    非洲鰻魚苗遊進「大別山」日前,鰻魚新品種非洲鰻經過一個月精心飼養,在霍山縣順利完成由海水到淡水的淡化過程,這標誌著非洲鰻魚人工馴養實驗正式拉開帷幕,霍山縣成為全國首家非洲鰻引進和試養試驗中心。鰻魚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又名白鱔、白鰻。霍山縣是我省鰻魚業重地,現有7家養鰻企業和1家烤鰻加工企業,鰻魚業年產值達3億元。
  • 日本種鰻人工種苗商業之路還有多遠?
    早前,國立水產研究教育機構曾在南伊豆海域實施日本種鰻人工種苗從鰻苗到幼鰻的培育實驗,如今首次將人工種苗免費提供給民間養鰻業者進行對照養殖試驗。為推動日本種鰻苗人工培育技術實用化,本次試養殖意義非凡。2014年,IUCN紅名冊將日本鰻鱺提升為「瀕危」(EN),現在日本鰻和美洲鰻是EN,歐洲鰻更是CR。吃它並不違法,可是從環境的角度,這是一個極為糟糕的選擇。的確,鰻鱺在日本承載了極為悠久的歷史傳統,是很多地方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不控制捕撈和消費的話,這些文化可能不用多少年就連根基都消失。
  • 鰻魚捕獲量持續下跌 日本人夏季吃鰻魚的風俗恐難持續
    今年的7月20日是日本夏季的「土用丑日」——按照慣例,這是日本家家戶戶吃鰻魚的日子。不過今年也許有很多人要吃不上鰻魚了。日本鰻魚產量下滑的危機仍在持續。據日本水產廳數據,出于洋流氣候變化影響,從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日本國內鰻苗的捕獲量下跌了4成左右,比去年減少了8至9噸。正如年初日本《每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的那樣,日本鰻正面臨著「極度不漁」的狀況。日本鰻苗國內捕獲量走勢圖對於日本的餐廳來說這不是個好消息,原材料的短缺立刻反映到了餐飲市場,特別是那些以鰻魚出名的老店——他們不得不漲價。
  • 鰻魚飯還能吃嗎?
    為什麼我們吃的養殖日本鰻還要去撈野生的苗?日料鰻魚還能吃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日本鰻鱺和美洲鰻鱺列為瀕危(EN)物種,而歐洲鰻鱺甚至被列為了極危(CR)物種,這三種鰻魚的野生種群受到了嚴重威脅,吃貨們也是功不可沒。野生的吃沒了那就人工養殖唄,這一套人類還不是駕輕就熟?野生鰻魚苗漁獲量持續下降。
  • 鰻魚被吃成瀕危了嗎?
    歐洲人愛吃的是鰻苗,線頭大的小鰻,一頓得吃一堆,東亞人看了得心疼死。歐洲鰻是極危,跟這個飲食習慣多少有點關係。因為之前中國大量進口歐洲鰻苗來養,用作日本鰻的替代品,90年代末,歐洲鰻一度佔中國鰻魚產量的一半。進了附錄二後,私自進出口就違法了,要想合法,得辦證、交錢,又麻煩又貴。冒險走私,還會被抓。
  • 聽說,人類快要把鰻魚吃滅絕了?
    這兩天,鰻魚成了大家最關心的物種,原因是微博上有人說,鰻魚已經被吃瀕危即將滅絕,而且基本沒得救了。這幾年日料風行,蒲燒鰻、鰻魚飯這些料理在日料店都不難見到,很多中國人也都吃過,難道不久的以後就吃不到鰻魚了嗎?▍此次日本鰻危機影響大嗎?大現今世界上的鰻魚種類共有18種,包括歐洲鰻、美洲鰻、日本鰻等。
  • 台州人溫州人若現在還不曬鰻鯗,過年餐桌上就鎮不住場子了
    春末夏初,楝花如雪,海鰻遊進披山、大陳漁場,立夏之後,桐花落地,它們又要遠行,經魚山、韭山、洋鞍漁場,到達嵊泗、餘山漁場,立冬前後,它們返回大陳漁場。大陳島附近的大陳漁場、三門灣東面的貓頭洋漁場、玉環島邊上的披山漁場,是有名的東海漁倉。這幾個漁場多巖礁,而石縫洞穴正是海鰻理想的棲息地。鰻魚旺發時,玉環漁民用「延繩釣」,一次就能釣到6000公斤的鰻魚。
  • 鰻魚被吃成瀕危?我們是時候對它好一點了
    一些鰻魚店也從今年年初開始,陸續將烤鰻魚的價格提高了五百到一千日元,也就是漲價了人民幣三十到六十元。在日本料理中,可以稱為「鰻」的食材主要有三種,淡水鰻、星鰻和灰海鰻。淡水鰻,一般直接稱作河鰻、日本鰻或鰻魚,大部分時間生長在何川、湖泊內。它是日本料理中最廣為人知的鰻類食材,很早就實現了廣泛養殖。
  • 真能吃,一年要吃掉全世界70%的鰻魚!日本人的夏天,沒有鰻魚不夠完整
    佔世界總人口不到2%的日本人,吃掉了全球近70%的日本鰻魚,日本社交網絡甚至傳言:「鰻魚快要被人類吃滅絕了」,由此可見日本人對鰻魚的喜歡。 日料中常用的鰻魚有三種星鰻(Anago),虎鰻(Hamo)和日本鰻鱺(Unagi)。星鰻又叫康吉鰻、穴子、繁星糯鰻,喜歡打洞棲息於海底泥沙中;虎鰻也稱海鰻,漢字簡寫作「鱧」,生性兇猛,也喜歡藏身於海底;這兩者都屬於海鰻,都是日料的重要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