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唐小堞
鰻魚飯、鰻魚燒、鰻魚壽司……對於許多熱愛美食的人而言,鰻魚肉質鮮嫩肥美,吃起來幸福感爆棚,是常見又實惠的魚類。但是,近來卻頻頻傳出日本鰻今年面臨極度減產的消息,甚至有人得出了鰻魚即將滅絕的結論。截至1月12日,日本鰻苗捕獲量僅100公斤,是去年同期捕獲量的0.2%。而中國大陸作為日本鰻主要養殖區,鰻苗累積捕獲量僅有400公斤至460公斤,去年同時期這個數字是2630公斤至2750公斤,這意味著全球日本鰻苗的捕獲量僅有去年同期的1%。那麼,對廣大吃貨而言,究竟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到鰻魚呢?
這是一種傲嬌的魚類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鰻魚的習性較為特殊。人工繁殖鰻苗成本極高,存在目前較難攻克的技術壁壘。相關資料顯示,淡水鰻魚通常在河川中長大,產卵必須洄遊至海洋中,魚苗成長至一定階段再遊回淡水中生長。而且鰻鱺的性別是後天生成的,在自然環境下,鰻鱺大多都是雌性,如果種群密度很高,那麼就大多數變成雄性。
鰻魚究竟有多難繁殖?在人工環境下養鰻魚,就是養到天荒地老,它也不會進入性成熟。直到今天,要在人工環境下讓鰻鱺性成熟,依然要採用類似的注射方式。日本曾有學者試圖攻克鰻魚人工繁育,最後僅有0.01%的鰻苗存活下來,算下來一條存活下來的鰻苗成本價為100萬日元,折合目前人民幣約為5.7萬元。
因此,鰻魚養殖產業的通常做法是先捕撈鰻苗,然後在人工環境下養大,最後進入消費市場,端上人們的餐桌。也就是說,鰻魚產業極其依賴野生種群,而野生種群受到商業捕撈的極大影響,並形成惡循環。
由於鰻魚的商業需求量逐年增大,野生種群的數量則在不斷縮減。2014年,日本鰻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了瀕危物種,世界另一邊的歐洲鰻鱺情況更危險,被列為了極危物種。
公開報導顯示,日本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捕撈鰻苗,在一些傳統的鰻苗產區,比如靜岡縣,12月份的漁獲量只有184克,到1月10日只捕撈到500克,而日本全國這一個多月的捕撈量大概在130公斤以內。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日,東亞地區累計捕撈鰻苗2040公斤,其中中國大陸捕撈量為1150公斤,日本捕撈量為450公斤,臺灣捕撈量為440公斤,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鰻魚已經開始漲價
漲價是鰻魚危機目前最直接的表現,隨著庫存鰻魚的減少,大幅漲價甚至缺貨的現象肯定會愈加頻繁。日本是日本鰻最大的消費國,每年夏天都有吃鰻魚的習俗,連續多年減產以及不斷上漲的價格,已經使得日本鰻魚料理專門店數量從2002年到2011年減少了643家。而今年異常嚴峻的鰻魚危機,會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困難。
隨著鰻苗荒的蔓延,我國多地的鰻魚價格已開始上漲。對於鰻魚市場的變化,一位在福建經營水產的經銷商告訴記者:「鰻魚原料大漲40%,今年魚苗撈不到,質量好的鰻魚都漲了,沒聽說沒漲價的。」而另一位專營鰻魚的店主告訴記者,鰻魚的產地為廣東,目前市場上的鰻魚都已經漲價了。「吃鰻魚的人多了,過度捕撈,魚苗數量減少,價格自然就上升了。」他介紹,現在中國產的鰻魚基本都是養殖的野生日本鰻魚苗,鰻苗減產會直接影響鰻魚的價格,至於會漲到什麼程度,現在還無法確定。
對重慶地區來說,此次鰻苗減產有什麼影響?在重慶經營了多家日料店的春草居酒屋老闆向記者透露,鰻魚漲價已經是既成事實。「鰻魚價格上漲了大概3成,原材料漲價,菜品自然會跟著上漲。」她表示,重慶市民愛吃的鰻魚飯暫時還能吃到,但價格有所上調。
重慶多家生鮮超市中均有鰻魚出售,但數量稀少且價格不便宜。其中,位於新光天地的美麗市場超市,大盒蒲燒鰻魚價格為90~110元左右,而解放碑的超級物種蒲燒鰻魚則為98元一盒。
對於鰻魚將要「滅絕」的傳聞,一些市民早已有所耳聞。「鰻魚飯是吃日料必點的菜品,完全想像不到有吃不到的一天。」陳女士頗為惋惜地說,在她看來,鰻魚如果不能在人工養殖上有所突破,很可能會和其他珍稀魚類的命運相似,先是漲價,然後慢慢吃不到,最後銷聲匿跡。「不希望這一天真的到來。」
吃還是不吃?這是一個問題
既然鰻魚面臨如此嚴峻的生存危機,面對美味,吃貨們應該吃還是不吃呢?在網絡上討論鰻魚危機的文章不在少數,其中新浪微博上「博物雜誌」發布的熱門文章《鰻魚被吃成瀕危了嗎?》閱讀量達到了717萬+,轉發量達到了2萬,網友們對鰻魚該吃還是不該吃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看到這條微博我是一臉懵逼的」、「鰻魚被吃成瀕危是真的,不是開玩笑」、「希望能補救回來」,但是也有部分網友吐槽「第一時間想到了鰻魚飯」、「希望在滅絕之前再吃幾次」。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鰻魚作為一個比較珍貴的魚種,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但該行業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較大,鰻苗減產就會直接帶來產業鏈上的連鎖反應。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對目前比較瀕危的魚類來說,有需求就會有供應,市場很難主動減少捕撈或者自發地保護。只要消費需求仍然存在,鰻魚危機就一定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