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世界總人口不到2%的日本人,吃掉了全球近70%的日本鰻魚,日本社交網絡甚至傳言:「鰻魚快要被人類吃滅絕了」,由此可見日本人對鰻魚的喜歡。
但鰻魚真的要如日本社交媒體所說要被日本人吃滅絕嗎?
日料中常用的鰻魚有三種星鰻(Anago),虎鰻(Hamo)和日本鰻鱺(Unagi)。星鰻又叫康吉鰻、穴子、繁星糯鰻,喜歡打洞棲息於海底泥沙中;虎鰻也稱海鰻,漢字簡寫作「鱧」,生性兇猛,也喜歡藏身於海底;這兩者都屬於海鰻,都是日料的重要食材。
傳統的鰻魚飯使用的是河鰻,也就是日本鰻鱺。相比較海鱔,兩者皆身形細長,前如圓筒狀,尾部呈扁形,河鰻顧名思義就是淡水鰻,在秋冬最為肥美,肉厚彈牙,味道淡,油脂豐富,因此更依賴調味和做法。
日本有九成的河鰻都屬於人工養殖,但這些都遠遠不夠他們吃,為了補這個缺口,進口鰻魚成為滿足日本吃貨的必要途徑。
也許你沒有料到,當你來到日本吃鰻魚料理,有六成是來自中國。
日本鰻魚在日本的生存現狀有一組數據:
上世紀60年代,從日本本土撈到的鰻苗有200噸;但到了90年代,產量銳減,只能撈到20噸,
2014年日本鰻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名錄。當年給大熊貓一個危險等級。
實際上,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中國就開始向日本輸出鰻魚,在臺灣、福建等地都有鰻魚的養殖基地, 而且口感也不比日本本土鰻魚差,甚至曾經作為東京地標打卡的東京築地市場。日本的鰻魚批發商也喜歡上了中國鰻魚。
對於一年四季都要吃鰻魚的日本人來說,入夏時候的「土用丑日」 是肯定要吃鰻魚的,在日本一年有四次「土用丑日」,從江戶時代起,他們就有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吃鰻魚的食俗。
為什麼要把鰻魚和土用丑日聯繫起來呢,這其中是有原因的。「醜」日原本就有一個習慣,即吃名字裡帶有「う」的食物,因為在炎熱的夏天裡,吃點梅幹(うめぼし)、烏龍麵(うどん)、瓜類(うり)等食物,對身體是有很多好處的,就好像我們在度過苦夏時也會備下一些開胃消暑的食物或飲品一樣,比如酸梅湯就是一例。
所以一到」土用丑日「,鰻魚就成了最火的美食。在日本,海、水產品有各種各樣的烹飪方法和吃法,但鰻魚幾乎清一色都是烤著吃,其中以照燒鰻魚和蒲燒(蒲焼,kabayaki)鰻魚比較有名,尤其蒲燒鰻魚最著名和多見,也是日本人吃鰻魚料理時的首選。
切好的大塊鰻魚,用竹籤串起後燒烤,其形狀正好和香蒲的穂十分相似,蒲燒一詞是由此而來的。
一份好的蒲燒鰻魚,鰻魚柔軟細膩,紅亮的醬汁濃鬱且層次豐富,焦香的外皮浸透醬汁,內裡的綿密魚肉與之對比鮮明,一口下去,令你完全沉浸於美食帶來的愉悅,不能顧及其它。
蒲燒鰻魚好吃與否除了食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醬汁了,幾乎每一家鰻魚屋都會有自家的獨門秘方,有專用的蒲燒鰻魚的醬汁——用醬油、糖、鰻魚骨頭、內臟等材料熬出來的獨門秘方。
每一次烤鰻魚,鰻魚烤出來的油脂都會隨著鰻魚沾醬時落入醬汁裡,年復一年,醬汁不斷地加入新鮮的油脂香,更是獨一無二。
用蒲燒鰻魚來配一碗白米飯瞬間就會被它俘虜。
熱騰騰的米飯上蓋著蒲燒好的整條鰻魚
火候剛剛好,魚皮的焦香味撲鼻
濃鬱的醬汁淋在鰻魚上
真是打了個照面的功夫,它就收了你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