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被吃成瀕危了嗎?

2020-11-23 騰訊網

昨天這條微博很火: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從一張清代的古畫開始講起。

不但無骨,而且無肉

這張圖來自康熙年間的一本海洋生物畫譜《海錯圖》,現藏北京故宮。

在翻看《海錯圖》的時候,一不留神就會錯過這條「水沫魚」,它又小又細,沒有顏色,看不到鰭,只是一根長條,要不是長著個魚頭,都看不出來是魚。

配文說,這是一種福建海裡的魚,身體是透明的,「柔軟而明澈」。迎著光看,能「照見其中若有骨節狀」。聶璜用白色的細筆畫出了魚體內的縷縷白絲,看著像是魚骨。但聶璜指出:「其實無骨也。」就是說,這些看似魚骨的細絲並不是骨頭。

它還進一步說這魚 「不但無骨,而且無肉。就陽曦一照,則竟幹如薄紙如無矣」。這魚得多薄啊,太陽一照,竟然能幹成薄薄的紙狀,像消失了一樣!

無骨無肉,那水沫魚的身體是什麼材料的呢?作者聶璜認為,它的質感和水裡的泡沫最像,所以一定是由水沫凝結而成的生物。他寫的《水沫魚贊》,把這種輕薄透明的魚描述得畫面感十足:

柔如敗絮,

透若水晶。

就日則枯,

在水無痕。

透明的柳葉

這是什麼魚?看似銀魚,但銀魚身體呈圓柱形,並不是「無肉、如薄紙」,而且銀魚有分明的胸鰭背鰭尾鰭,也和畫中不符。 其實答案很清楚,就是鰻鱺目魚類的柳葉狀幼體。鰻魚飯裡的美味——鰻鱺、水族館裡的明星——裸胸鱔和管鼻鯙,都是鰻鱺目的。

鰻鱺,也就是日本蒲燒鰻魚的本尊

裸胸鱔,也是鰻鱺目的,水族館常見,多次被放生愛好者放到海邊,咬傷遊客

各種鰻鱺目成員雖然差別很大,但小時候都要經過一個模樣類似的「柳葉狀幼體期」,或稱「柳葉鰻期」。

這時的它們,和《海錯圖》裡的水沫魚一模一樣:身體呈扁平的柳葉狀,無色透明,頭部很小,身體上有細細的紋路,中間一根脊椎骨貫穿全身。

此時,它的身體不是由肉構成,而是膠質的「黏多糖」構成,骨頭超細,所以聶璜說水沫魚沒骨沒肉,也是有點道理。

鰻鱺的柳葉狀幼體。內臟簡單到幾乎沒有。來源:wikiwand.com

「養殖」的真相

人類研究最多的,就是鰻鱺的柳葉狀幼體——柳葉鰻。鰻鱺是各國重要的食用魚,但是大家捕撈野生鰻魚太厲害,現在,日本鰻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了瀕危物種,歐洲鰻鱺更慘,極危物種。極危的下一個級別就是野外滅絕。

現在市面上的烤鰻魚,極少是直接捕撈野外的成年鰻,大多是從野外撈來小苗子,再養大。

日本漁民夜裡聚在吉野川,捕撈來到河口的鰻苗,再放在養殖場養大出售。

日本是鰻魚消費大國,除了自己撈以外,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漁民也常年守在河口,撈起鰻苗,養大後賣給日本,或者供中國自己消費。

臺灣漁民捕撈鰻苗。這裡有日本鰻鱺的苗,還有花鰻鱺的苗。來源:《河口野學堂》

所以,我們雖然名義上吃的是養殖鰻魚,其實它們依然來自野生,消耗的還是野生資源。而且,IUCN說它是瀕危,但IUCN只能給未來的法律提供參考,它本身沒有法律效力,所以瀕危是瀕危,各國還是可以合法撈、合法吃。

歐洲的情況也很嚴重。歐洲人和東亞人習慣不一樣,東亞人喜歡吃成年鰻,一次吃一條兩條到頭了。歐洲人愛吃的是鰻苗,線頭大的小鰻,一頓得吃一堆,東亞人看了得心疼死。歐洲鰻是極危,跟這個飲食習慣多少有點關係。

歐洲人用剛進入河流的「鰻線期」幼鰻做的料理。這一盤能變成多少鰻魚飯啊

今年,日本鰻的情況尤其嚴重,抓到的魚只有去年同期的1%!基本等於什麼都沒抓到。

所以,昨天微博那位博主說鰻魚被吃到瀕危,是對的。

但是他說「基本沒得救了」,就有問題了。

首先,人們已經開始保護歐洲鰻。2009年,歐洲鰻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 。跟前面的IUCN不同,這個CITES是有法律效力的,它附錄二裡的物種,就算在中國沒有分布,也等同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所以,歐洲鰻剛一列入附錄二,就對中國產生了很大衝擊。因為之前中國大量進口歐洲鰻苗來養,用作日本鰻的替代品,90年代末,歐洲鰻一度佔中國鰻魚產量的一半。進了附錄二後,私自進出口就違法了,要想合法,得辦證、交錢,又麻煩又貴。冒險走私,還會被抓。

去年查處的走私歐洲鰻

但這對歐洲鰻是個好消息,它們的捕撈被限制,撈起來的還會被大量放流,對於這種繁殖力還不錯的魚來說,恢復元氣是可以期待的。

東亞這邊,站在養殖戶和食客的角度,日本鰻進CITES附錄是個災難性事件。因為學者估計,一旦進了附錄二,東亞的日本鰻養殖會縮減成目前的20%。這意味著我們將吃不起鰻魚,甚至吃不到。

如果現在東亞各國行動起來,讓鰻魚數量減緩下降甚至回升,就有望不進附錄二。2012年9月起,中、日、韓已經開了很多次 「國際性鰻魚資源養護管理非正式會議」,討論了一些辦法。比如規定2014-2015年的鰻苗放養量不超過2013-2014年放養量之80% 。

還比如中日韓在限定每年只有固定一段時間能撈鰻苗,其他時間都不許撈。而且允許撈的時間還將縮短。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的韓玉山教授還提了個意見:鰻苗可以撈,但要禁止捕撈野生成鰻。一條雌鰻能產幾百萬顆卵,能成活少部分都是個可觀的數字。他推測,如果東亞各國全部禁止捕撈成年鰻,保守估計,一年就能增長50%的鰻魚數量。

這個數字挺嚇人,不知真的假的。但是能確定的是,日本鰻鱺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各國目前的措施完全可以更嚴格,也應該更嚴格。

詭異的食譜

還有一條路,就是完全人工繁殖,不再從野外撈鰻苗。

可是人工繁殖太難了。成年鰻倒是會在人工水池裡產卵,剛孵出來的小魚叫「柳葉鰻前期」,只要吃點東西,就會變成柳葉鰻。可無論餵什麼,它都不吃,20多天後就死了。把幼鰻養到柳葉鰻期,一直是人類的目標。

為了研製飼料,日本科學家就去海裡撈柳葉鰻,解剖它的消化道,看看裡面有啥。你猜怎麼著?什麼都沒有!於是有人猜測,是不是它根本就不吃東西,靠身體表面吸收海水裡的營養?也有人猜,是不是消化太快,肚子裡存不住東西?

日本人不死心,繼續解剖,終於找到了一點東西——海雪。名字很美,其實就是海裡的有機物碎屑黏在一起,形成的黏液團。它們會慢慢向海底沉去,就像下雪。柳葉鰻竟然吃這個!

海雪

知道了食譜,下一步,就是製作「人工海雪」了。在試過魚、蝦、蟹、海蜇、蛋黃都失敗之後,日本學者搞出了一種飼料,成分詭異:把鯊魚卵打成粉,調成膏狀。孵化後0~ 8 天投餵鯊魚卵膏,8~ 18天在鯊魚卵膏內加入大豆肽和磷蝦提取液,18天後再加入複合維生素和複合礦物質。

只見幼鰻碰碰飼料膏,一口咬住,拽下一塊就吞。吃了!20天後,它們成功變成了柳葉鰻!

突破這一難關後,就好辦了。柳葉鰻順利成長,進入了「玻璃鰻期」,這時它們依然透明,但身體變細,和成體很像了。

然後,它們身體變黑,進入「鰻線期」,再一路長大,經過「黃鰻期」和「銀鰻期」,變成了成年鰻魚。

2010年,日本終於做到了完全人工養殖鰻魚,研究室的魚缸裡,透明的柳葉鰻歡快地遊動著。然而成功只限於實驗室,人工繁殖的鰻魚大量上市,還遙遙無期。

日本已經能在實驗室裡完全人工繁殖鰻魚,並稱未來有量產可能。來源:《食彩之國》

日本實驗室裡人工繁育長大的鰻魚。來源:《食彩之國》

總結

1.昨天很火的那條微博裡說:「鰻魚被吃到瀕危」是對的。

2. 「鰻魚只能人工養殖,不能人工繁殖」 是錯的,日本鰻可以完全人工繁殖,只是成本太高,還未商業化。

3. 「鰻魚基本沒得救了」也是錯的,各國正在做出努力,且鰻魚繁殖力強,只要力度夠大,是有救的。今年日本的鰻魚荒,可能是特殊原因造成,還需繼續觀察。若種群持續下降,早晚也要進CITES附錄二。

4.IUCN料到日本鰻進了附錄後,人們會轉而捕撈其他種類的鰻魚(現在已經這麼做了,美洲鰻、星康吉鰻、雙色鰻都是常用替代品),所以建議CITES把所有可能的替代者都列入附錄。一旦成真,我們將無法價格便宜量又足地吃到鰻魚(直到人工繁育個體量產化),但對鰻魚來說,是重生的希望。

《海錯圖》的作者,在康熙年間畫下「水沫魚」後,只在旁邊寫了96個字的說明。他不會想到,這條魚的故事,至今還跌宕起伏,不知何時寫完。

柳葉鰻集體向著河口洄遊的場景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博物》2017年5月號,以及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海錯圖筆記·貳》。作者:張辰亮)

相關焦點

  • 鰻魚被吃成瀕危?我們是時候對它好一點了
    「鰻魚飯是日本夏天的風物詩」,到了夏天,日本人有吃鰻魚的傳統。光是想想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和鰻魚飯邂逅的場景,就讓人唇齒生津。日本是最大的鰻魚消費市場,每年的消費量佔整體七成之多。但是近年來,受到洋流變化、過度捕撈等因素的影響,日本的「鰻魚荒」不斷加劇,今年,鰻魚的捕撈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近六成,達到了近年來的最低點。供應短缺也進一步推高了鰻魚的批發價,在今年夏天,每公斤已經突破五千日元,約人民幣三百二十元,較去年同期上漲近一成。一些鰻魚店也從今年年初開始,陸續將烤鰻魚的價格提高了五百到一千日元,也就是漲價了人民幣三十到六十元。
  • 日本鰻魚被吃成瀕危,這次真不怪中國人
    只看要點就夠了)1、 被「吃到瀕危」的日本鰻魚,即淡水鰻,又被稱為「日本鰻鱺」「河鰻」,是傳統日本鰻魚飯用到的鰻魚種類。2、 201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日本鰻鱺列為瀕危(EN)物種。日本鰻鱺越來越少,原因有這麼幾個:巨大的消費量為主因;日本鰻特殊的生長方式;日本鰻目前只能養殖,不能繁殖。
  • 日本鰻魚陷入絕境?鰻魚飯還能吃嗎?
    為什麼我們吃的養殖日本鰻還要去撈野生的苗?日料鰻魚還能吃嗎?鰻魚飯是美味,然而鰻魚的現狀很危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日本鰻鱺和美洲鰻鱺列為瀕危(EN)物種,而歐洲鰻鱺甚至被列為了極危(CR)物種,這三種鰻魚的野生種群受到了嚴重威脅,吃貨們也是功不可沒。野生的吃沒了那就人工養殖唄,這一套人類還不是駕輕就熟?
  • 瀕危的鰻魚,瀕危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傳統
    為了看望親戚,我回過日本10 次,每次我們都用吃鰻魚來慶祝難得的重聚。常去的一家名叫「渥美」的餐館就在我祖母的出生地附近。最後一次去看望她時,大家難得一起坐在低矮的榻榻米房間,一邊各自狼吞虎咽鰻魚飯和鰻魚湯,一邊聽她娓娓道來這個住了88年的地方的風雨變遷。
  • 聽說,人類快要把鰻魚吃滅絕了?
    這兩天,鰻魚成了大家最關心的物種,原因是微博上有人說,鰻魚已經被吃瀕危即將滅絕,而且基本沒得救了。這幾年日料風行,蒲燒鰻、鰻魚飯這些料理在日料店都不難見到,很多中國人也都吃過,難道不久的以後就吃不到鰻魚了嗎?▍此次日本鰻危機影響大嗎?大現今世界上的鰻魚種類共有18種,包括歐洲鰻、美洲鰻、日本鰻等。
  • 日本鰻魚瀕危,這次真不怪中國人
    只看要點就夠了)   1、 被「吃到瀕危」的日本鰻魚,即淡水鰻(unagi),又被稱為「日本鰻鱺」「河鰻」,是傳統日本鰻魚飯用到的鰻魚種類。   2、 201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日本鰻鱺列為瀕危(EN)物種。日本鰻鱺越來越少,原因有這麼幾個:巨大的消費量;日本鰻特殊的生長方式;日本鰻目前只能養,不能繁殖。
  • 真能吃,一年要吃掉全世界70%的鰻魚!日本人的夏天,沒有鰻魚不夠完整
    但鰻魚真的要如日本社交媒體所說要被日本人吃滅絕嗎? 也許你沒有料到,當你來到日本吃鰻魚料理,有六成是來自中國。
  • 鰻魚捕獲量持續下跌 日本人夏季吃鰻魚的風俗恐難持續
    今年的7月20日是日本夏季的「土用丑日」——按照慣例,這是日本家家戶戶吃鰻魚的日子。不過今年也許有很多人要吃不上鰻魚了。日本鰻魚產量下滑的危機仍在持續。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名古屋市的蓬萊軒今年的鰻魚進貨價比去年同比上漲了3成,1千克鰻魚(約5匹)的進貨價為575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45元)。店鋪不得不將蒲燒鰻魚的價格從2014年來一直維持的310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86元)漲至360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16元)。另一家鰻魚老鋪「白河(しら河)」裡,所有使用鰻魚的菜單都上調了15%。
  • 鰻魚就快要被人類吃滅絕?過度捕撈是罪魁禍首
    在日本,鰻魚與壽司、天婦羅並稱為「江戶之味」。正月吃雜煮、夏季吃鰻魚、秋天吃甘慄……這些食材構成了日本人對待季節變遷的生活儀式感。鰻魚的重要程度從當地鰻魚消費量就可見一斑,2000年日本人吃掉了全世界鰻魚產量的7成,如今仍然是世界第一鰻魚消費大國。日本鰻苗的捕撈短缺立即反映到了餐飲市場——毫無疑問,漲價。
  • 吃了那麼多年日料,你吃的昂貴的鰻魚飯正宗嗎?裡面大有講究
    直到有一次,我吃壽司沒吃飽,又不知道點什麼的時候,我媽就讓我嘗了一下她點的鰻魚飯,我才發現,除了壽司以外,鰻魚飯也超級和我胃口。我覺得,我現在依然隔一段時間就去吃一頓日料,我應該要感謝我媽媽的,不然也許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只吃壽司,可能吃的多了也就不想吃日料了吧。我覺得,大部分人在選擇去吃日料的時候,都會點一碗鰻魚飯。
  • 歐洲鰻魚現身香港市場,拉響瀕危物種警報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們需要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瀕危的野生動物,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對其隨意捕殺。然而,香港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處於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歐洲鰻魚」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出現在普通大眾的餐桌上。
  • 還吃,日本鰻魚都快死絕了
    自從日本鰻鱺在2014年登上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名單以來,全球範圍內的鰻魚自由,似乎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鰻魚,是一條跨越東亞三國的魚提起滑溜溜的鰻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隔壁島國那碗香噴噴、金燦燦的鰻魚飯。
  • 神仙鰻魚飯,專治不吃飯,可你吃明白了嗎
    小編說的是油煎鰻魚乾,你吃過嗎?一條「貴族魚」鰻魚乾是大連魚乾中的貴族。在旅順鹽場魚市,鮁魚、偏口、老闆魚等製成魚乾能賣到每斤20元到50元不等,鰻魚乾則能賣到每斤80塊錢,是魚乾中價格最昂貴的。在市內玉華市場,鰻魚乾分大小售賣,小的每條120元,大的每條150元。不僅是魚乾價格不菲,新鮮的鰻魚價格也不便宜。
  • 日本人對鰻魚下狠手,給雄鰻魚變性,吃起來香嫩肥美特香
    日本人對鰻魚下狠手,給雄鰻魚變性,吃起來香嫩肥美特香鰻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營養豐富,吃起來鮮香軟糯,一直都是日本人所喜歡的美食,世界上70%捕撈的鰻魚,為日本人所食用,因為鰻魚的捕撈量減少,產量降低,因此市場對雌性鰻魚的需求量更大了
  • 走近鰻魚:可食用鰻魚的種類
    鰻魚為鰻鱺科動物鰻魚的肉或全體。鰻魚屬魚類,似蛇,鱗片很小,埋於皮下,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鰻魚的種類可食用的鰻魚種類不多,但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下面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在中國的浙東一代,星鰻被製作成了海味十足的「鰻鯗(xiǎng)」。日本鰻日本鰻是這次引發「鰻魚瀕危」話題討論的主角,又稱為白鰻,在日語中叫做うなぎ(UNAGI)。
  • 叫你們吃!日本人最愛吃的鰻魚鬧「魚荒」,將來會不會永遠消失?
    鰻魚是一種肉質鮮美的魚類,受到了眾多人民的喜歡,隨著這些年日式料理的流行,一碗香噴噴的鰻魚飯更是博得了不少中國吃貨的芳心。儘管不少人都聽過吃過這種魚,甚至認為這種食材已經司空見慣,但是鰻魚也在近些年露出了新的危機——特別是鰻魚銷量逐步增加、需求上升後。鰻魚的捕撈業也日趨壯大。
  • 日本鰻遇嚴重魚荒 吃鰻魚有6大好處
    據日媒援多名相關人士消息稱,瀕危物種日本鰻的鰻苗本季遭遇極度嚴重的魚荒,日本國內外的捕獲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約1%。捕撈將大概持續到4月,但如果照此下去,捕獲量有可能出現史上最低水平。  由於數量短缺,今年夏天鰻魚價格必然會進一步上漲。
  • 瀕危夏威夷僧海豹鼻孔插鰻魚,面露滿足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NOAA) 近日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一隻幼年的夏威夷僧海豹鼻孔中插著一隻鰻魚,原因成謎,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 漁民捕獲巨型鰻魚長6米 是變異嗎能吃嗎?
    據英國《鏡報》5月14日報導,英國德文郡普利茅斯市的漁民Hope近日捕獲了一條長20英尺(約6米)的鰻魚,比雙層公交車還高。漁民捕獲巨型鰻魚,打破了世界紀錄,此前在2013年德國不萊梅哈芬一名65歲漁民捕獲了一條長2.4米,重達75公斤的鰻魚,這條鰻魚被認為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被發現的最大的鰻魚。漁民捕獲巨型鰻魚,不少網友在問:鰻魚這麼大,是變異嗎?能吃嗎?
  • 鰻魚是鱔魚嗎 鰻魚和黃鱔的區別
    文章簡介:鰻魚我們也叫做是白鱔或者是白鰻,鰻魚長得很像鱔魚,因此,很多人分不清鰻魚和鱔魚的區別,最近還有不少人詢問鰻魚是鱔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