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語氣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對於此語法點的理解和運用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文將主要探討這兩個問題:
(1)如何理解虛擬語氣 ?
(2)在理解虛擬語氣後如何在寫作中地合理地運用虛擬語氣?
問題一:
如何理解虛擬語氣?
首先我們來看看關於虛擬語氣的概念定義: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English is used to form sentences that express wished-for, tentatively assumed, or hypothetical states of affairs, rather than things that the speaker intends to represent as true and factual. These include statements that express opinion, belief, purpose, intention, or desire.(引用自wikipedia的English Subjunctive)
翻譯成中文就是:
英語中的虛擬語氣是用來構成一些表達願望、暫時的假設、或是假設的事情狀態的句子, 而不是用來表示說話人想表達的真實和事實的事情。這些句子包括表達意見、信念、目的、意圖或願望的語句。(引用自維基百科的英語虛擬語氣詞條)
因此從此虛擬語氣的定義,我們抓住虛擬語氣的關鍵,虛擬語氣用來表達的意義是非真實的,是假設的。那麼請牢記,虛擬語氣的關鍵詞就是:非真實和假設。
所以我們在一些表達意見、信念、目的、意圖或願望的句子中,可以看到虛擬語氣的使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授虛擬語氣一般是從if引導的非真實條件句開始講解的,我用一個表格來總結一下非真實條件句中虛擬語氣的用法:
注意:「虛擬的條件有時可以通過某些介詞(短語)或副詞等表示,如without, but for, otherwise等。」這句話其實指的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含蓄條件狀語從句,為什麼叫做「含蓄」,就是因為這些句子沒有用到if,而用到的是其他介詞或者連詞來表達出虛擬語氣的情形。
問題二:
在理解虛擬語氣後,如何在寫作中地合理地運用虛擬語氣?
上文講解了非真實條件狀語從句和含蓄條件狀語從句的虛擬語氣的理解和用法。那麼我們現在就講講在寫作中如何來運用它們。
這個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在書面表達中創設假設的情境。
在教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們,你們可以去假設與現實不相符的情形,假設後,你就可以開始運用虛擬語氣了!下面我用兩個例子來講解一下。
例子一:一篇寫作要求李華給遠在英國的Mike寫一封介紹北京的信。
那麼你就可以造這樣一個句子:
如果現在你要是在中國的話,我就可以和你一起遊玩北京了。
這個句子明顯就是非現實的假設,對現在的假設。所以用if的非真實條件句就是:
If you were in China now, I could show you around Beijing.
例子二:這一篇書面表達要求你寫一封對某人的感謝信。
你就可以先想出這個句子: 要是沒有你的積極幫助,我就不會成功的完成此任務。
這個句子表達的是對過去的虛擬,可以用if的非真實條件句,也可以用含蓄條件句來表達。
if的非真實條件句:
If you hadn’t actively help me, I would not have succeeded in finishing the task.
含蓄條件句:
Without your much help, I would not have succeeded in finishing the task.
通過這兩個例子的舉出,我希望大家對運用虛擬語氣到寫作中有所幫助。
結語:
虛擬語氣是語法學習中的難點,需要大家們先去理解清楚虛擬語氣,然後再通過假設情形來運用虛擬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