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石墨烯的多感官電子皮膚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中感知世界

2020-10-09 柔智燴

基於石墨烯的多感官電子皮膚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中感知世界

隨著物聯網(IoT)和萬物聯網(IoE)領域的不斷發展,可與各種環境集成的小型傳感器已受到研究人員的極大關注。溫度在所有生命學科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的基本參數之一是溫度,因此是健康監測設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環境監測,人造電子皮膚(電子皮膚),

通常,傳感器依賴於活性材料的特定物理,機械或化學性質的變化來檢測變化,該變化也決定了傳感器的應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設備最近帶來了無數機會和新興應用。金屬,金屬氧化物和陶瓷是傳感器的核心。但是,它們在新興應用中由於其龐大,不靈活和易碎而自然受到限制。因此,薄膜金屬,石墨烯,碳納米管(CNT)和碳纖維被用於天然柔性聚合物材料中,例如ECOFLEX,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醯亞胺(PI),紙張和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以使其具有物理柔性堅固的傳感器可用於多種應用。

1、石墨烯電子皮膚傳感器用於惡劣環境應用的優勢

而已知石墨烯具有優異的性能,例如200000 cm 2(V s)-1的高電子遷移率,2000-5300 W m -1  K -1的出色導熱率,高比表面積2600 m 2  g -1的模量和大約1000 GPa的很高的楊氏模量等。這些特性促使人們展示了石墨烯作為活性電子器件之外的傳感應用(氣體,流量,壓力,溼度和溫度)的活性材料。

基於此,來自KAUST的研究人員提出石墨烯作為在惡劣環境應用中的多傳感器柔性平臺的候選對象。有趣的碳形式石墨烯包括相互連接的碳原子六邊形環層,該結構可產生獨特的電子和物理特性,並可能用於許多應用。

"石墨烯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奇蹟材料,但是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仍未探索其應用,"作者說。

2、關鍵技術

在單張柔性聚醯亞胺板上設計了用於高溫(工作範圍高達650°C),高鹽度和化學苛刻環境(pH感應)等惡劣環境的傳感器。高溫石墨烯傳感器的靈敏度比基於Pt的傳感器高260%。溫度傳感器作用於金屬和熱敏電阻之間,從而可以根據溫度對區域進行分類(<210°C線性,> 210°C直至650°C,二次方)。與現有的非石墨烯溶液相比,鹽度和pH感測性能得到改善。柔性平臺上的石墨烯和柔性聚醯亞胺片上的雷射誘導石墨烯的簡單無轉移製造技術為將來的應用提供了苛刻的環境監測和多傳感器石墨烯蒙皮的潛力。

新型堅固的傳感器依靠石墨烯電阻的變化來響應溫度,鹽度和溶液酸度(以pH計)的變化。該系統有可能監視其他變量,包括壓力和水流量。

研究人員指出,可以將多個環境測量參數變量的感應合併到單個設備中,從而大大提高了其實用性。

石墨烯被轉移到聚醯亞胺聚合物的柔性板上,並且可以將其連接到適當的電子系統,以收集和傳輸針對環境變量進行監視的信號。可以使用標準藍牙技術無線傳輸數據。

圖。1.在(a)PDMS作為最終襯底上無轉移地製造石墨烯傳感器(右插圖顯示了在對石墨烯進行構圖後在Cu上形成圖案的傳感器,左圖顯示了PDMS上的透明柔性傳感器)和(b)雷射誘導PI上的石墨烯(LIG)傳感器。比例尺為4毫米。

實際最大的進步是系統的彈性,使其能夠承受高達650攝氏度的溫度,高鹽度,變化的壓力,強烈的輻射,活性化學物質,高溼度或這些條件的任意組合。傳感器還可以提供靈敏度方面的優勢,例如,相對於現有替代方案,溫度傳感的靈敏度提高了260%。

用於pH值(左上),鹽度(左下)和溫度(右)的石墨烯傳感器的結構。

正如作者海珊所解釋的那樣:"我們的研究首次明確顯示出石墨烯作為多種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傳感材料的前景。"

3、需求潛力

現實世界中可能的應用包括監視海水,體液,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太空探索的狀況,以及涉及暴露於會損壞現有傳感器的化學物質的許多情況。

該傳感器的薄型結構和靈活性也使其適用於潛水員和運動員的可穿戴技術,或醫療應用。

將電子設備與物聯網(IoT)和萬物聯網(IoE)技術聯繫起來的持續發展將為其堅固而靈活的傳感器帶來許多需求和機遇。

相關焦點

  • 能夠感知疼痛的電子皮膚,給整容、醫療領域帶來福音
    2.自改性塗料比人的頭髮薄1000倍,是基於一種對熱的反應而轉變的材料3.電子記憶細胞模仿大腦利用長期記憶來回憶和保留先前信息的方式。Bhaskaran解釋說,具有類似皮膚特性的可拉伸電子產品已經被開發用來製造監測健康和環境的傳感器。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 可感知即時疼痛
    ,通過模仿人體的即時反饋響應,可以「複製」人類皮膚感知疼痛的方式,並能以與神經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相同速度對疼痛感覺做出反應。直到現在,還沒有任何電子技術能夠真實地模擬人類的疼痛感。這款人造皮膚突破了這一狀況,當壓力、溫度達到令人痛苦的閾值時,它會立即做出反應。在Bhaskaran看來,這是未來先進反饋系統發展的關鍵一步,人類或許可以藉助這項技術製造出真正的智能假肢和智慧機器人。此外,除了疼痛感知原型,該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使用可伸縮電子產品的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感知溫度和壓力的變化,並做出反應。
  • 柔性器件-基於雷射刻蝕石墨烯的柔性霍爾傳感器
    石墨烯因其高載流子遷移率,低片載流子密度和低溫依賴性而顯示出了基於霍爾效應感測磁場的巨大潛力。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可感知即時疼痛,或用於皮膚移植、修復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以像真實皮膚那樣對疼痛產生反應的電子人造皮膚,通過模仿人體的即時反饋響應,可以 「複製」 人類皮膚感知疼痛的方式,並能以與神經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相同速度對疼痛感覺做出反應。這項技術為更好的修復術、更智能的機器人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Nature:可穿戴式石墨烯傳感器使用環境光監測健康狀況
    然而,最常見的可佩戴裝置的有效性是由它們的組分的物理規格受阻:儘管該設備經常嵌入柔性軟外殼,主要部件,例如傳感器和電子,仍然剛性。《Science Advances 》期刊「石墨烯新應用!柔性和透明可穿戴監測身體健康和紫外線的神器了解下?(本公眾號之前推文)」,基於石墨烯的一類真正靈活,透明的可穿戴設備,該石墨烯覆蓋有一層被稱為量子點的半導體納米顆粒。
  • 新型電子皮膚問世!可感知即時疼痛,皮膚移植、修復和智慧機器人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以像真實皮膚那樣對疼痛產生反應的電子人造皮膚,通過模仿人體的即時反饋響應,可以 「複製」 人類皮膚感知疼痛的方式,並能以與神經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相同速度對疼痛感覺做出反應。這項技術為更好的修復術、更智能的機器人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衍生感官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複製人類感覺器官功能的設備和傳感器領域的已研究了多年,努力使其功能與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味蕾和皮膚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一樣。除了這五種感官之外,我們還在努力豐富與電子產品的交互方式,提供可穿戴式交互和手勢控制的衍生感官。下面是模擬自然感官方面的一些最新進展,並展望未來我們如何不僅引導普通的感官,而且還可帶來全新的體驗。
  • 新型電子皮膚能感知疼痛,或用於皮膚移植,背後是三項專利技術
    電子皮膚能感知疼痛嗎?我們都知道,皮膚就是披覆在人體表層、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的組織。實際上,遍及全身的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保護身體、排汗、感知冷熱與壓力等功能。能夠感知到外界信息變化,主要原因就在於皮膚由複雜的傳感器組成。每當傳感器檢測到刺激,將會迅速向中樞神經系統發出信號,產生反應。
  • 新型電子皮膚,終將終結可穿戴設備?
    電子皮膚是通過電學信號的集成與反饋來模擬人體皮膚感受外界刺激(壓力、溫度、溼度)的新型電子器件。電子皮膚作為一種柔性觸覺仿生傳感器已經廣泛地應用於人體生理參數檢測與機器人觸覺感知等領域,近年來是世界各國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熱點。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子皮膚的出現有可能終結所有可穿戴設備。
  • 新型電子皮膚面世,終將終結可穿戴設備?
    電子皮膚作為一種柔性觸覺仿生傳感器已經廣泛地應用於人體生理參數檢測與機器人觸覺感知等領域,近年來是世界各國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熱點。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子皮膚的出現有可能終結所有可穿戴設備。為了實現完全擬真電子皮膚,研究人員製作了三個獨立的裝置,包括一個感知壓力的裝置、一個感知溫度的裝置和一個感知疼痛的裝置(未來可能會將其合併成一個裝置),這就需要一種新的方法來製造可拉伸的電子產品,使用氧化物材料和矽樹脂材質來製作可彎曲,不易斷裂的表層。
  • 潘麗坤:電子皮膚應變傳感器的方向感知和超快自修復雙網絡水凝膠
    【科學摘要】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皮膚近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兩個嚴重的問題,緩慢的自我修復和缺乏方向識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電子皮膚的發展。PBPM基於水凝膠的應變傳感器電子皮膚如圖3a所示,當肘部彎曲成不同的角度時,RRC將相應地改變。隨著彎曲角度變大,應變傳感器的電阻和RRC都會增加。此外,當肘關節屈曲逐漸恢復時,RRC逐漸恢復到其原始值。同樣,作者還評估了圖3b中膝蓋運動的傳感性能。肘部和膝蓋運動的明顯不同的應變感測範圍為特定識別運動提供了可能性。
  • 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
    打開APP 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 考納斯工業大學 發表於 2020-12-31 16:57:00 考納斯工業大學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愛沙尼亞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基於石墨烯的氣體嗅覺傳感器
    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忙於開發基於石墨烯的氣體嗅覺傳感器。這一突破使智慧型手機用戶能夠立即獲得有關其環境的信息。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室外空氣汙染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風險之一,也是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這在歐洲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72%的歐洲人生活在城市地區,每天都暴露在空氣中的有毒物質中。
  • 石墨烯下一個應用方向:人造皮膚和可穿戴健康傳感器
    石墨烯下一個應用方向:人造皮膚和可穿戴健康傳感器石墨烯這個神奇的材料,可能很快就被用來製造高度敏感的人造皮膚和可穿戴健康傳感器石墨烯是世上最薄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並且透光率極高。正是這些特性使得它成為了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造皮膚的原材料。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嘗試通過3D列印的方式將其打造成化學改性塗層。昨日,外媒wareable採訪了負責該學院發展創新工作的副總裁大衛•甘恩教授,一同探討了這一超級材料將如何改變人體與科學技術之間的交互方式。
  • 詳細講解柔性電子傳感器和構造
    針對特殊環境與特殊信號下氣體 、壓力 、溼 度的測量需求,對普通傳感器提出了新的挑戰  面對越來越多的特殊信號和特殊環境,新型傳感器技術已向以下趨勢發展:開發新材料 、新工藝和開發新型傳感器;實現傳感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實現傳感技術硬體系統與元器件的微小型化;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整合的傳感器。
  • 新型電子皮膚:更像人類皮膚,可同時感知溫度和應力!
    它由輕薄、透明、柔性、可拉伸的材料製成,可非常方便地貼合於人體皮膚表面,感知壓力、溫度等外界環境刺激,實現人工觸覺。(圖片來源:雪梨大學)電子皮膚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監測心率、呼吸、肌肉運動等健康數據的電子皮膚(圖片來源: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此外,電子皮膚還可以應用於類人機器人和假肢製造,感知壓力、溫度等外界環境刺激,實現人工觸覺,讓假肢和類人機器人像真正的人體一樣感知周圍環境。
  • 科學家設計出石墨烯波紋結構應力傳感器
    中科院物理所科研人員最近在石墨烯電子皮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會·納米》
  • 石墨烯仿生「微皮膚」,突破靈敏度和線性度不能兼容難題!
    》的研究成果,由人體皮膚感知微結構出發提出相似的仿生結構,通過微結構和分布模式的結合解決了靈敏度和線性範圍之間的矛盾,為力學器件性能的綜合提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for High Sensitivity and Large Linearity)的研究成果,由人體皮膚感知微結構出發提出相似的仿生結構,通過微結構和分布模式的結合解決了靈敏度和線性範圍之間的矛盾,為力學器件性能的綜合提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證明PARAGRAF的石墨烯霍爾效應傳感器已經準備好在太空和其他領域進行高輻射應用
    這一發現基於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測試,證明了「未包裝」的霍爾效應傳感器可以用於太空等高輻射環境。該項目由英國創新機構Innovate UK資助。 Paragraf GHS09CC sensor ontest assembly   霍爾效應傳感器用於測量磁場的大小,在從行程感測、速度檢測到電流感測的各種應用中是一個關鍵的電子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