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

2021-01-07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

考納斯工業大學 發表於 2020-12-31 16:57:00

考納斯工業大學(KTU)材料科學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創建了新的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比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紅外傳感器更有效。

新型紅外傳感器可以助力我們從太空進行地球觀測,進行行星際飛行任務以探索其他行星的大氣層或尋找火星上的生命。如果不將紅外線傳感器安裝在各種設備中,所有這些都不能實現。此外,該傳感器還用於夜視設備,建築節能控制系統,光通信線路,運動傳感器和藥品等行業應用。

如今機場還使用這種傳感器來遠程測量乘客的體溫,以識別感染了Covid-19病毒的人。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考納斯工業大學(KTU)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改進這些傳感器。

該研究小組的首席研究員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認為,與其他紅外傳感器相比,肖特基接觸傳感器的製造技術非常簡單。這些傳感器的許多陣列可以製成在半導體板上,例如矽板。肖特基接觸傳感器的一個重要優點是開關速度快。

「但是,這些傳感器的主要缺點之一是靈敏度低。那是因為它們只能將一小部分光粒子-光子-轉換成光電子。因此,我們決定在石墨烯上製造納米結構的金屬等離子體吸收器,從而提高了這些傳感器的靈敏度。」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說。

考納斯工業大學開發的石墨烯-有機矽紅外傳感器(俯視圖)

傳感器的應用–從氣象到太空觀測

肖特基接觸式光電傳感器可用於人造地球衛星,以監測水和土地邊界,森林火災,熔巖流。它們還用於氣象,以評估植物和土壤,地質,光通信系統中的水位。

這些傳感器用於研究其他行星:礦物學分析,行星大氣中的大氣現象以及尋找可能的生命跡象。它們對於太空中的許多類型的研究都很重要。」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說。

由KTU研究人員創建的傳感器可以以多種方式應用。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認為,首先要考慮的是使這些傳感器適應光學編碼。光學編碼器是高精度的光機械設備,旨在測量最小位移,距離,機械設備及其組件的精度以及轉速。

「在太空中,光學編碼器用於雷射通信終端,地面光學衛星站。此外,在低軌道衛星與地球之間的基於雷射的通信中,太空飛行器雷射定位器(LiDAR),安裝在衛星上的攝像機,太空望遠鏡,」 KTU研究人員說。

石墨烯使傳感器更加靈敏

肖特基接觸傳感器通常由生長在半導體上的金屬層組成。該金屬在半導體表面層中產生電場。

「當在金屬或半導體表面層中產生光電子(由原子從原子釋放的自由電子)時,它們可以被電場提取並形成所謂的光電流,該光電流可以測量並用於評估光強度(包括紅外線輻射。」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說。

由於常規傳感器只能將一小部分光子-光子轉換為光電子,因此研究人員決定使用石墨烯代替金屬來解決此問題,並以此方式提高此類傳感器的靈敏度。

因為石墨烯是超薄的,所以沒有自由電子散射問題。結果,在石墨烯中產生的幾乎所有光電子都將以適當的角度到達石墨烯和半導體結,並流向半導體。傳感器中產生的光電流將比金屬半導體接觸器中的光電流大得多。」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解釋說。

然而,石墨烯的超小厚度也是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一層石墨烯只能吸收到達它的光子的2.3%。

「我們通過在石墨烯上形成特殊的金屬納米結構(稱為等離子體納米結構液體)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提高了光電傳感器的靈敏度。」研究人員解釋說。

儘管金屬半導體肖特基接觸式傳感器已經在市場上銷售了30多年,但ŠarûnasMeškinis博士指出,石墨烯和半導體Shottky接觸式光電傳感器尚未量產。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考納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新款基於石墨烯-有機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傳感器
    考納斯理工大學(KTU)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了新款基於石墨烯-有機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傳感器,其效率高於目前市場上的紅外傳感器
  • 美國陸軍資助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美國陸軍資助基於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美國陸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據稱其靈敏度是目前商業傳感器的100,000倍。該工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Graphene-based Josephson junction microwave bolometer)。
  • 困擾肖特基半導體50餘年的難題 或將被石墨烯破解
    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的一個科研團隊在傳統肖特基半導體的金屬和半導體材料之間插入石墨烯,製備出了一種新型的肖特基二極體,大大提高了二極體的性能。他們的研究成果有望解決近50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肖特基半導體的金屬-半導體接觸電阻問題,在科學界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但疫情也讓平時需求量穩定的防疫物資熱電堆傳感器突然成了緊俏商品。熱電堆是一種熱釋紅外線傳感器,主要由熱電偶構成的一種器件。它主要應用在耳式體溫計、放射溫度計、電烤爐、微波爐、食品溫度檢測等領域中,作為溫度檢測器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下面英尚微電子介紹關於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導讀 任何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能量,輻射強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監測其溫度的時候不接觸被測物體,而是通說監測利用物體自身向外輻射的紅外能量,來實現對物體溫度的監測,這就是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
  • :TENG調節肖特基/歐姆接觸可逆轉變用於多功能高靈敏生物傳感器
    基於NMW的傳感器性能受電極/半導體接觸狀態的影響很大,金屬電極與NMW接觸形式主要有兩種:歐姆接觸與肖特基接觸。在過去的研究中,人們常使用歐姆接觸器件放大「柵壓效應」以此實現對帶電/極性分子或生物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檢測,傳感器的性能依賴於NMW體電阻的改變。最近幾年,研究人員發現肖特基接觸傳感器在檢測紫外光,生物分子以及氣體時具有顯著增強的靈敏度。
  • 紅外傳感器有什麼作用_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然而,現在由於其迅速下滑的價格標籤,這些紅外傳感器獲得的物聯網M2M應用網際網路的牽引力,包括醫療診斷,成像和工業過程控制,火災探測和遠程氣體洩漏檢測,汙染監測,並實時燃燒控制。   紅外傳感器用於通過發射和/或檢測紅外線感知周圍環境特徵輻射,並且能夠測量熱由物體被發射並檢測運動的。
  •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證明PARAGRAF的石墨烯霍爾效應傳感器已經準備好在太空和其他領域進行高輻射應用
    豈不知我國石墨烯產業相對集中在導電、導熱、機械增強等相對簡單的添加劑作用,而包括霍爾效應傳感器、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才是真正發揮石墨烯物理特性的方向。數年前,曾有企業聯繫筆者要求研發石墨烯霍爾傳感器,但是由於資金問題半途而廢,現在英國的類似產品已經上市,遺憾啊!   Paragraf是石墨烯基轉換電子傳感器和器件的領導者,已經證明了它的石墨烯霍爾效應傳感器能夠承受高水平的輻射。
  • 技術解析:基於石墨烯的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進展
    目前,人們已將基於石墨烯的材料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如吸附劑、催化劑、藥物載體等。石墨烯具有的奇特性質,使得其能夠滿足高靈敏性傳感器設計的需求,並已用於構建光學、電化學及場效應傳感器、細胞標記及實時監測等。本文介紹了基於石墨烯材料的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進展,重點評述了基於石墨烯基的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以及比色法傳感器。
  • 進展 | 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
    執行光電信號轉換的光電探測器是光電鏈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矽基光電探測器廣泛應用於可見光譜範圍(0.4-0.7μm),但通訊窗口1.31和1.55μm的近紅外光子能量並不足以克服Si帶隙(1.12 eV)誘導光生電流,因此如何實現矽基探測器1.1μm以上的近紅外探測仍然是發展單片光電集成技術所面臨的難題。
  • 紅外傳感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及特性的介紹
    根據能量轉換方式的不同,紅外線傳感器又可分為光子式和熱釋電式兩種。 光子式紅外傳感器 光子式紅外傳感器是利用紅外輻射的光子效應而進行工作的傳感器。所謂光子效應,是指當有紅外線入射到某些半導體材料上時,紅外輻射中的光子流與半導體材料中的電子相互作用,改變了電子的能量狀態,從而引起各種電學現象。
  • 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執行光電信號轉換的光電探測器是光電鏈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矽基光電探測器廣泛應用於可見光譜範圍(0.4-0.7 μm),但通訊窗口1.31 μm和1.55 μm的近紅外光子能量並不足以克服Si帶隙(1.12 eV)誘導光生電流,因此如何實現矽基探測器
  • 進展|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
    執行光電信號轉換的光電探測器是光電鏈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矽基光電探測器廣泛應用於可見光譜範圍(0.4-0.7μm),但通訊窗口1.31和1.55μm的近紅外光子能量並不足以克服Si帶隙(1.12 eV)誘導光生電流,因此如何實現矽基探測器1.1μm以上的近紅外探測仍然是發展單片光電集成技術所面臨的難題。
  • 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人體輻射檢測電路設計
    摘要:為解決黑暗環境中開啟照明裝置所帶來的不便和不安全,設計了一種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人體熱輻射檢測電路。如果能將傳統的機械開關,光控開關和對人體散發的熱輻射具有感應功能的傳感器相結合,做成一個能夠自動開啟燈光照明的裝置,即當人進入室內時,傳感器感受人體熱輻射,控制開關打開燈光,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本文利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設計了一個基於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人體熱輻射自動檢測電路,實現了對人體熱輻射的檢測,為自動啟動照明開關提供控制信號。
  • 第一道防疫線:基於熱釋電效應的人體紅外快速測溫儀
    21世紀以來,紅外傳感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由於當年非典型肺炎爆發,高精度的紅外輻射測溫儀也從原來的工業領域走進了醫療領域和日常生活中。本文介紹了一種用基於熱釋電效應的人體紅外快速測溫儀,其特點是體積小,測溫快,精度高、操作簡單,人體測溫距離遠(1~10cm皆可),避免近距離接觸,可適用於人體溫度快速檢測。1、紅外輻射原理紅外輻射俗稱紅外線,是位於可見光中紅色光以外的光線。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734.htm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是一種以非接觸的形式感應紅外輻射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儀器,由於其可較好的完成對小動物、電磁場、燈光等幹擾的抵抗,且具有功耗小、成本低、隱蔽性好、靈敏度高等特點,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各類防盜報警器材的製造。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和應用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方便於生活的自動控制系統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以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為核心的自動門系統就是其中之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是基於熱電效應原理的熱電型紅外傳感器。  1.1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原理特性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和熱電偶都是基於熱電效應原理的熱電型紅外傳感器。
  • 新型有機圖像傳感器:有望取代矽基圖像傳感器!
    背景圖像傳感器,是攝像頭、閉路電視和自動駕駛汽車中的關鍵記錄元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目前,大多數商用的圖像傳感器都是矽基的,而且為了精準分辨光線的顏色,彩色濾光片是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研究得到了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和韓國研究基金會基礎科研項目(骨幹研究員)的支持。技術研究團隊基於有機半導體開發出一種薄的圖像傳感器,有機半導體能夠彌補矽圖像傳感器的不足。特別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許多關注,因為他們無需採用彩色濾光片,而是採用有機半導體提高色彩選擇,實現清晰的圖像。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
    根據紅外線對射管的驅動方式不同可分為電平型和脈衝型;根據探測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光子探測器(探測原理基於光電效應的)和熱探測器(探測原理基於熱效應);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輻射計、搜索跟蹤系統、熱成像系統、紅外測距通信系統和混合系統五大類。
  • 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原理
    2020年新冠疫情牽動著舉國上下的心,同時也讓紅外測溫儀迅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產品,湧出巨量的需求,並吸引越來越多的廠家切入這個產品市場。 那麼,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測溫的關鍵器件如何選型?以及如何快速和準確設計開發,這些都是相關人員關心的問題。這次,小編精心整理了若干,希望對各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