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資助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2020-10-21 柔智燴

美國陸軍資助基於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美國陸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據稱其靈敏度是目前商業傳感器的100,000倍。該工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Graphene-based Josephson junction microwave bolometer)。美國陸軍研究人員稱,這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是微波輻射熱計,據稱可導致熱成像,無線電通信和電子戰方面的"重大改進" 。

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的 Joe Qiu博士說:"根據該項目開發的微波輻射熱測量計非常靈敏,能夠檢測到單個微波光子,這是自然界中最小的能量。"

敏感微波探測器在射電天文學,暗物質軸子搜索和超導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是必不可少。以獲得更高的靈敏度bolometry由納米微加工,以增加熱響應。然而,由於表面汙染,在具有大的表面體積比的裝置中,難以獲得有效的光子耦合和維持材料性能。而本研究項目中的基於單層石墨烯的最終薄型輻射熱傳感器的測試結果表明,二維材料可以使輻射熱計的開發具有熱力學定律所允許的最高靈敏度。

輻射熱測量計

輻射熱測量計是通過的材料,其表現出的溫度-電阻依賴性加熱測量電磁輻射的功率的裝置。迄今為止,它們是用於紅外輻射檢測的最靈敏的檢測器之一,並且是高級熱成像,夜視和紅外技術等應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輻射熱計後面的概念圖​。圖片由伯克利大學提供

儘管輻射熱計已被證明是用於紅外輻射範圍的出色傳感器,但它們靈敏度不高,響應速度很快,並且在某些設備中還易於吸收光。

許多研究試圖通過尋求減小檢測器的尺寸從而增加熱響應來獲得更高靈敏度的輻射熱計。在此過程中,先前的研究發現,石墨烯似乎是一種極好的材料。

石墨烯Bolometer傳感器

研究人員解釋說,在這項最新的石墨烯輻射熱計研究中,美國美國陸軍團隊提出了一種石墨烯微波輻射熱計,它非常靈敏,能夠檢測單個微波光子,這是自然界中最小的能量。

美國陸軍研究人員在該項目下開發的石墨烯微波輻射熱測量儀。它能夠檢測單個微波光子,這是自然界中最少的能量。

它通過測量光子吸收到傳感器中時的溫度升高來檢測電磁輻射。這項研究中的一項關鍵創新是通過保持超高的微波輻射通過天線耦合到石墨烯中的超導約瑟夫森結(一種由兩個分離的超導電極製成的量子機械裝置)來測量溫度升高。

耦合效率在高靈敏度檢測中很重要,因為每個光子都會計數。

特殊band結構

除了薄之外,石墨烯的電子還具有特殊的能帶結構,其中valence and conduction bands 在單個狄拉克點相遇。Kin Chunf Fong博士說:"狀態密度在那裡消失,因此,當電子接收光子能量時,溫度升高很高,而熱洩漏很小。"

更高靈敏度的輻射熱檢測器可能會發現新的途徑,以改善檢測電磁信號的系統的性能。邱總結說:"這項技術將有可能為量子感測和雷達等應用提供新功能,並確保美國美國陸軍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光譜優勢。"

相關焦點

  • 高於商用靈敏度100000倍!美科學家研發新型微波輻射傳感器
    由美國軍方資助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微波輻射傳感器,其靈敏度是目前商業傳感器的100,000倍。研究人員說,更好地檢測微波輻射將改善熱成像,電子戰,無線電通信和雷達。研究人員在同行評審的《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該團隊的成員包括哈佛大學,光子科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浦項科技大學和雷神BBN技術公司的科學家。
  • 輻射熱測量計靈敏度逼近理論極限!
    這就導致了小的熱容量和電子-聲子熱傳導,是輻射熱測定計和量熱計的理想材料。 儘管石墨烯的輻射熱測定響應已經在基於噪聲溫度計的器件中進行了測試,但是電子溫度隨光子吸收而升高,導致的溫度計靈敏度的降低嚴重阻礙了器件的性能。
  • 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
    (KTU)材料科學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創建了新的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比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紅外傳感器更有效。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考納斯工業大學(KTU)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改進這些傳感器。 該研究小組的首席研究員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認為,與其他紅外傳感器相比,肖特基接觸傳感器的製造技術非常簡單。這些傳感器的許多陣列可以製成在半導體板上,例如矽板。肖特基接觸傳感器的一個重要優點是開關速度快。 「但是,這些傳感器的主要缺點之一是靈敏度低。
  • 輻射熱測量計靈敏度逼近理論極限
    這就導致了小的熱容量和電子-聲子熱傳導,是輻射熱測定計和量熱計的理想材料。儘管石墨烯的輻射熱測定響應已經在基於噪聲溫度計的器件中進行了測試,但是電子溫度隨光子吸收而升高,導致的溫度計靈敏度的降低嚴重阻礙了器件的性能。
  • 科學家擬建造全新設施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微波雖微,或可解說宇宙之大  本報記者 聶翠蓉 綜合外電  據《自然》雜誌官網近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近日草擬了一份新的實驗計劃,擬建造全新設施來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微弱餘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而驗證早期宇宙在嬰兒期是否經歷過短時間的暴漲——也就是所謂的「暴漲理論」。
  • 中國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我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海濱)山西大學雷射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倍,最小可探測微波場強約400pV/cm,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0倍。
  • 美國開發新型「魔角石墨烯」有望用於軍用夜視領域
    中國航空報訊: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海軍研究辦公室、陸軍研究辦公室的資助下,美國耶魯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揭示了「魔角石墨烯」導電性能在中紅外光作用下的響應機理。該研究有望應用於軍用高靈敏度紅外夜視探測器。
  • 我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山西大學雷射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倍,最小可探測微波場強約400pV/cm,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0倍。
  • Nature: 頂刊收割機,又是石墨烯
    前言石墨烯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頂刊收割機,上周五剛登上Science,這周四又登上Nature。如果再算上子刊的話,那更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了!今天要介紹的這篇Nature蠻有意思的,是將單層石墨烯同時集成到一個微波諧振器和一個約瑟夫遜結中,製備了一種超薄的石墨烯基約瑟夫森結輻射熱傳感器!
  • 普渡大學開發出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普渡大學、密西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聲稱,已解決阻礙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的發展問題,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可用於成像、顯示、傳感器和高速通信。
  • 普渡大學開發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該項目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聯合資助,同時,它也受到國防威脅降低局的資助。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7/0503/46953.html 極薄碳層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子性質,石墨烯有希望製成高性能光電器件。
  • 美國開發新型「魔角石墨烯」有望用於軍用夜視領域
    導語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海軍研究辦公室、陸軍研究辦公室的資助下,美國耶魯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揭示了「魔角石墨烯」導電性能在中紅外光作用下的響應機理。該研究有望應用於軍用高靈敏度紅外夜視探測器。
  •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證明PARAGRAF的石墨烯霍爾效應傳感器已經準備好在太空和其他領域進行高輻射應用
    豈不知我國石墨烯產業相對集中在導電、導熱、機械增強等相對簡單的添加劑作用,而包括霍爾效應傳感器、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才是真正發揮石墨烯物理特性的方向。數年前,曾有企業聯繫筆者要求研發石墨烯霍爾傳感器,但是由於資金問題半途而廢,現在英國的類似產品已經上市,遺憾啊!   Paragraf是石墨烯基轉換電子傳感器和器件的領導者,已經證明了它的石墨烯霍爾效應傳感器能夠承受高水平的輻射。
  • 超靈敏「電子鼻「:傳統傳感器的300倍
    原標題:殘次石墨烯可造超靈敏「電子鼻」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能夠分辨出單個氣體分子的超高靈敏度「電子鼻」。這種新型氣體傳感器對氣體分子的吸收能力比傳統化學傳感器強300倍。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用來製造這種高靈敏度「電子鼻」的材料竟是此前被認為殘次品的、存在缺陷的石墨烯。
  • 疫情讓氧化石墨烯傳感器大顯身手
    基於氧化石墨烯的傳感器必須集成到塑料載體中,在部署快速測試之前必須測試系統的可靠性。儘管檢測感染的最初項目計劃運行到2021年春季,但研究人員預計還需要一年時間才能驗證Covid-19傳感器。 3D陣列氧化石墨烯的靈敏度可能會開啟進一步得到應用,例如,在不需要加熱的情況下,在室溫下檢測一氧化碳或丙酮。
  • 考納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新款基於石墨烯-有機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傳感器
    該傳感器的多個陣列可在半導體板(例如矽板)上開發。開關速度快是肖特基接觸傳感器的主要優點。Meškinis博士表示:這些傳感器的主要缺點是靈敏度低。主要原因是它們只能將小部分光粒子轉換成光電子。因此,研究人員決定在石墨烯上製造納米結構的金屬等離子體吸收體,從而提高了這些傳感器的靈敏度。
  • 技術解析:基於石墨烯的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進展
    目前,人們已將基於石墨烯的材料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如吸附劑、催化劑、藥物載體等。石墨烯具有的奇特性質,使得其能夠滿足高靈敏性傳感器設計的需求,並已用於構建光學、電化學及場效應傳感器、細胞標記及實時監測等。本文介紹了基於石墨烯材料的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進展,重點評述了基於石墨烯基的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以及比色法傳感器。
  • 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山西大學在微波精密測量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科技日報記者 王海濱山西大學雷射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Nat.
  • 石墨烯仿生「微皮膚」,突破靈敏度和線性度不能兼容難題!
    ·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仿生針刺隨機分布結構的高靈敏度和寬線性範圍石墨烯壓力傳感器》的研究成果,由人體皮膚感知微結構出發提出相似的仿生結構,通過微結構和分布模式的結合解決了靈敏度和線性範圍之間的矛盾,為力學器件性能的綜合提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 「前沿技術」用於冰霜監測的微波諧振傳感器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加拿大國防部資助,奧提根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微波諧振傳感器,可快速準確檢測裝備表面的結冰情況。近年來利用微波諧振傳感器檢測水蒸氣的研究逐漸增多,但尚未有用於冰霜檢測的相關研究。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平面雙開口微環諧振傳感器,傳感器由兩個同心圓環組成,每個圓環上有一個開口。圓環採用RT/duroid 5880基板,介電層厚度0.79 mm,銅導電層厚35 μm,工作頻段為3.5 ~ 5 GHz。當傳感器上有水滴時,隨溫度下降水滴結冰,諧振器的共振頻率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