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基於石墨烯的氣體嗅覺傳感器

2020-09-24 智識諮詢

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忙於開發基於石墨烯的氣體嗅覺傳感器。這一突破使智慧型手機用戶能夠立即獲得有關其環境的信息。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室外空氣汙染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風險之一,也是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這在歐洲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72%的歐洲人生活在城市地區,每天都暴露在空氣中的有毒物質中。


在不久的將來,手機中的智能傳感器(幾平方毫米)將檢測環境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尤其是汽車尾氣。傳感器也可用於例如智能家居,而連接到物聯網的傳感器可以傳達整個城市或地區的情況。與現有的個別監測站相比,這些信息將提供更準確的汙染圖。

當地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在氣體嗅覺傳感器領域研究了五年,並於今年二月在Graphene Pavilion的巴塞隆納世界移動大會上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產品原型。新鮮的原型看起來不像手機; 它很大,不適合放在口袋裡。但它已經有處理器,藍牙,GPS和觸控螢幕。

氣體嗅覺傳感器,其工作原理類似於人類的鼻子,是在歐洲委員會於2013年建立的十年技術合作夥伴「石墨烯旗艦」的框架內開發的。這意味著150個合作夥伴合併在一起,包括大學和電子行業的研究機構和企業。這個項目總預算為10億歐元,也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的研究計劃。

石墨烯氣體嗅覺傳感器是相對簡單的傳感器矩陣,具有四個小元件。所有這些都是由一個原子厚的石墨烯層製成,一個要素集中在感應一種氣體汙染物,另一個要素則是另一種氣體。通過組合信號,研究人員獲得有關當前空氣品質的數據。

參考來源:investinestonia

相關焦點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 考納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新款基於石墨烯-有機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傳感器
    考納斯理工大學(KTU)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了新款基於石墨烯-有機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傳感器,其效率高於目前市場上的紅外傳感器
  • 美國最大石墨烯廠商開發用於新冠病毒檢測的石墨烯傳感器
    隨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公司與新冠疫情作鬥爭,許多人正在重新審視石墨烯Grolltex與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合作開發了基於石墨烯的病毒測試平臺,以幫助對抗COVID-19。該項目涉及使用手持讀取器單元和一次性塑料測試晶片,這些晶片用於美國的入境點(包括醫院和「醫療點」)。
  • 疫情讓氧化石墨烯傳感器大顯身手
    據悉,柏林Fraunhofer IZ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氧化石墨烯傳感器,Fraunhofer IZM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專注於這項應用,以檢測Covid-19病毒的早期感染,這有助於追蹤感染是如何傳播的。 放置在石墨烯傳感器表面的真實分子可以檢測Covid-19抗體的特定生物標記物,並對生物標記物濃度進行差異測量,以確定是否存在感染。
  • 基於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電子鼻系統
    電子鼻在20 世紀末被正式提出, 作為一種人工嗅覺系統, 它由適當的模式識別系統和具有交叉選擇性的氣體傳感器組成的傳感器陣列構成, 是一種能夠識別單一或複雜氣味/氣體的儀器, 其應用領域包括食品工業、環境監測、軍事安全等, 是當前氣體檢測領域的研究熱點.
  • 技術解析:基於石墨烯的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進展
    目前,人們已將基於石墨烯的材料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如吸附劑、催化劑、藥物載體等。石墨烯具有的奇特性質,使得其能夠滿足高靈敏性傳感器設計的需求,並已用於構建光學、電化學及場效應傳感器、細胞標記及實時監測等。本文介紹了基於石墨烯材料的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進展,重點評述了基於石墨烯基的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以及比色法傳感器。
  • 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
    (KTU)材料科學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創建了新的基於石墨烯和矽肖特基接觸的紅外輻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比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紅外傳感器更有效。 這些傳感器用於研究其他行星:礦物學分析,行星大氣中的大氣現象以及尋找可能的生命跡象。它們對於太空中的許多類型的研究都很重要。」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說。 由KTU研究人員創建的傳感器可以以多種方式應用。ŠarûnasMeškinis博士認為,首先要考慮的是使這些傳感器適應光學編碼。
  • 丹麥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廉價光學氨氣傳感器
    ,為研製可攜式、可靠、最重要的是廉價的農業氨氣和其他氣體檢測設備鋪平了道路。 來自兩個大學的光子學研究人員與化學工程師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傳感器系統,可以大大減少丹麥的空氣汙染。 研究人員開發了這一種器件時基於現代通信技術的集成光學傳感器,它使用雷射、氣體傳感器和空心光纖測量空氣中的氨氣濃度。
  • 可拉伸3D多孔雷射誘導石墨烯圖案上可監測威脅人體健康有毒氣體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波士頓)和中國廈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並測試了一種可拉伸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而基於金屬氧化物的耐化學性氣體傳感器雖然已經被廣泛研究用於氣體檢測,但是它們具有功耗大、選擇性差和噪聲高等缺點。而具有納米結構的過渡金屬二硫化物(TMD)作為一類新的功能材料,由於其比表面積大,表面活性大,信噪比提高而開始在高性能氣體傳感器的開發中獲得發展勢頭。在TMD材料中,二硫化鉬(MoS2)在室溫下具有出色的NO2識別潛力。
  • 石墨烯氣體傳感器的作用機理
    各種材料如無機半導體,共軛聚合物和碳納米材料已探索到製造氣體傳感器中。 在這其中,基於石墨烯的氣體傳感器最近引起了強烈的關注。作為氣體傳感器的傳感材料,石墨烯的優異性能具有種獨特而有吸引力。 首先,石墨烯具有大的理論比表面積(2630 M2G≤1)。單層石墨烯片的所有原子可以被認為是表面原子和它們能吸附氣體的分子,提供每單位體積的最大感測區域。
  • 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光學原理的新型pH傳感器
    打開APP 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光學原理的新型pH傳感器 殷飛 發表於 2020-05-04 17:22:00
  • 基於石墨烯的多感官電子皮膚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中感知世界
    基於石墨烯的多感官電子皮膚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中感知世界隨著物聯網(IoT)和萬物聯網(IoE)領域的不斷發展,可與各種環境集成的小型傳感器已受到研究人員的極大關注。這些特性促使人們展示了石墨烯作為活性電子器件之外的傳感應用(氣體,流量,壓力,溼度和溫度)的活性材料。基於此,來自KAUST的研究人員提出石墨烯作為在惡劣環境應用中的多傳感器柔性平臺的候選對象。有趣的碳形式石墨烯包括相互連接的碳原子六邊形環層,該結構可產生獨特的電子和物理特性,並可能用於許多應用。
  • 美國陸軍資助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美國陸軍資助基於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美國陸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據稱其靈敏度是目前商業傳感器的100,000倍。該工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Graphene-based Josephson junction microwave bolometer)。
  • 國外研究人員研發石墨烯生物傳感器監控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6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國外研究人員將他們新的列印傳感器浸入金槍魚肉湯中,觀察讀數。結果證明,用高解析度的氣溶膠噴射印表機在柔性聚合物膜上列印並經過調整以測試組胺、變應原和變質的魚和肉的指示劑的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百萬分之3.41的組胺。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激活的氫氣傳感器
    受蝴蝶翅膀表面的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激活的氫氣傳感器,在室溫下能產生超精確的結果。該技術可以在氫氣洩漏造成安全隱患之前就檢測到氫氣洩漏,並且可以測量人們呼吸中的微量氣體,用於診斷腸道疾病。商用氫氣傳感器只能在150℃或更高的溫度下工作,澳大利亞墨爾本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原型是以光為動力,不是以熱為動力。
  • 「石墨烯 傳感」防水石墨烯電子電路
    一組歐洲研究人員發現,當石墨烯與電路的金屬結合時,接觸電阻不會受到溼度的影響。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新的傳感器 ,顯著降低成本。石墨烯有許多應用,這種具有非凡導電性和機械性能的原子級薄碳原子片,非常適合傳感器的製造。由於其二維結構,基於石墨烯的傳感器非常靈敏,並且在未來幾年可以低製造成本保證良好的性能。
  •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然而,由於環境刺激的複雜性(氣體、溼度和應變往往共存和相互作用),以及紙張本身的親水性和柔性,高性能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的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紙基氣體傳感器的氣敏性能易受紙張的吸溼性和外界應力影響;儘管紙基溼度傳感器的響應通常很大,可以免受其它氣體的影響,但仍易受紙張的柔性和外界應力影響。因此,對該研究領域的系統總結和對比分析是有必要的。
  • 研究人員研究出石墨烯氣球可識別稀有氣體
    它的原子厚度使其成為用於氣體和液體的理想過濾材料:石墨烯本身不具有滲透性,但小孔使其具有很高的滲透性。此外,該材料是已知最堅固的材料,可以承受高壓力。這兩個特徵共同為新型氣體傳感器提供了完美的基礎。 納米「氣球」  科學家使用由雙層石墨烯(厚度為0.7 nm)製成的微觀氣球(直徑小於25 nm的非常小的納米孔)來檢測氣體。
  • 超靈敏「電子鼻「:傳統傳感器的300倍
    原標題:殘次石墨烯可造超靈敏「電子鼻」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能夠分辨出單個氣體分子的超高靈敏度「電子鼻」。這種新型氣體傳感器對氣體分子的吸收能力比傳統化學傳感器強300倍。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用來製造這種高靈敏度「電子鼻」的材料竟是此前被認為殘次品的、存在缺陷的石墨烯。
  • 紙基石墨烯生物傳感器可在不到五分鐘內檢測到COVID-19
    生物工程學研究生Maha Alafeef與他人合作開發了一種快速,超靈敏的測試,該測試使用基於紙張的電化學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檢測到病毒的存在。阿拉菲夫說:"目前,我們正在經歷一個百年一遇的改變生活的事件。" "我們正在通過開發用於SARS-CoV-2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的多學科工具來通過整體方法來滿足這一全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