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利用率竟連1%都沒有達到?如何喚醒沉睡的大腦?

2021-02-26 化學工業出版社

看過法國名導呂克·貝松執導,「寡姐」斯嘉麗·詹森主演的電影《超體》的朋友,肯定會對其中一句臺詞印象深刻:

據估計,大部分的人腦只開發了10%,如果100%的開發,那將會發生十分有趣的現象。

依據電影中的情節設定,機緣巧合使大腦能力開發達到100%的女主Lucy,變成了一臺超級電腦,擁有了穿梭時空等超級能力。

電影《超體》截圖

當然了,電影關於人腦潛力提升劇情的神展開是科幻的,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這部電影對於人類大腦所具有的潛能的思考,是具有啟發性的。因為經過現代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

我們人類的大腦擁有超過一萬億個腦細胞,每一個腦細胞又都是一個微型中央處理器!而且這些腦細胞之間還進行著信息的交換,所產生的關聯更是比我們目前能夠想像出來的最大數字還要多出無數倍,人類腦細胞潛在的能力遠遠超過任何一臺超級計算機!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享譽全球的「世界記憶之父」——東尼·博贊博士所著的《身心思維》一書,根據目前已知的科研成果,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人類的大腦是一個沉睡的巨人。

最近幾年,我們在心理、教育、生物、神經生理學、體育醫學等各個領域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們的大腦擁有幾乎無限的潛能,比我們固有的印象要厲害得太多。甚至連我們常常聽到的說法,天才是1%的天分+99%的汗水,也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我們對大腦的利用率連1%都沒有達到,這樣的說法可能讓人洩氣,但反過來想,我們應該高興,因為這說明大腦還有超過99%的空間可以利用!

喔,在知道了這樣令人震驚的事實之後,我想大家在驚嘆之餘,肯定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我的大腦擁有如此的潛力,為什麼我不能像超級計算機一樣飛速且精準地處理問題呢?為什麼我在學習和工作中總是遇到非常多無法逾越的難題呢?

在人腦擁有無限潛力的同時,為什麼我們在生活學習中還是無法接近成功?接下來,我們就用《身心思維》這本書中提到的兩個鮮活的案例,來為你答疑解惑。

《身心思維》

作者:「世界記憶之父」東尼·博贊博士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20年10月

很多人都會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滿懷著希冀與期許,雙手合十,默默地在心裡許下美好的新年願望:我想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成績,我想更苗條更健康,我想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諸如此類。

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成年人,不再像過往一樣,許下新年願望?因為一個讓人傷心的歷史經驗告訴他們:無論自己曾經多麼努力,願望都可能不會實現,那麼許下新年願望還有何意義?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沒有實現新年願望的人在想什麼:

我不打算許願了,因為我是那種會打破新年願望的人;

我不打算許願了,因為我只要一許願,準不會實現;

像我這樣的人靠許新年願望來提升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的意志力不夠強大,無法去實現願望。

如你所見,大腦中產生的這種消極思維是具有毀滅性。這種思維越是強烈,深陷於消極思維中的人就越是難以下定決心來提升自己。這種元 - 消極思維MNTH(Meta-Negative Thinking),會漸漸改變一個人,使他們的身體和大腦越來越不受控制,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隨著缺點的不斷增多,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一個愛吃巧克力的胖子東尼,他體重有300磅,造成他肥胖的最大原因在於特別愛吃巧克力,20年來,每天吃兩盒巧克力,這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撼動的習慣。我們稱之為:BBH(the Big Bad Habit)——影響力巨大的壞習慣。

從現在開始,東尼決定做出改變,想要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是當他晚上回到家,看到盒子裡誘人的巧克力,他最有可能做的是什麼呢?最有可能的就是,他實在受不了美味巧克力的誘惑,再次將兩盒巧克力全部吃完!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20年來,東尼總是拼命地吃巧克力,他的周圍都是巧克力,他腦海裡已經形成了成千上萬條關於巧克力的想法。這個根深蒂固的壞習慣對他的影響很大,甚至以後都會延續下去。

人們總是習慣於做平時習慣做的事,例如在吃巧克力這個習慣上,東尼已經重複了20多年。現在,一個想要停止吃巧克力的新思想出現了,就好比一條剛出生的小魚,而原有的壞習慣就是一條身形龐大的鯊魚。一個微不足道的新習慣試圖立刻改變一個根深蒂固的壞習慣,這當然不可能!所以,結果是他依舊吃光了所有的巧克力。吃完之後,他才想起了自己剛決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人腦中產生的元 - 消極思維(MNTH),它不斷地影響著你的大腦,並會形成破壞力巨大的壞習慣(BBH),慢慢地摧毀你的人生!

《身心思維》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從根本上改變阻礙我們進步的 BBH和 MNTH,就需要在大腦中建立「元-積極思維」(Meta-Positive Thinking),並且不斷地重複,使大腦和思維模式發生變化,最終建立起新的好習慣(GNH)。

「元-積極思維」,它不斷地引導我們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無論巨大的壞習慣和「元 - 消極思維」如何掙扎,這個全新的好習慣都可以建立起來。每重複一次,這個新的好習慣就會得到鞏固,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會加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好習慣的影響力會不斷擴大,直到有一天,奇蹟發生了,新的好習慣終於超越了壞的舊習慣。

有時候,你會聽說某些人「突然轉性」了。那些生活本來一團糟的人突然變得像接受了軍事化培訓一樣,把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還有那些鬱鬱寡歡的人突然變得心情愉悅,活潑開朗。這些人都曾用過不同的方式來改變自己,他們的「突然轉性」正是新的好習慣慢慢積累達到一定臨界點時的表現。

這種轉變我曾有著切身的體會。曾經遭遇過一段失敗的人生經歷,各種失意和不順讓我意氣消沉,關於工作生活社交,都失去了動力和勇氣。生活中出現的錯誤和失敗,讓我不斷地給自己消極的暗示,我做不好,我不想去做,失敗了會顏面掃地。然後遇到新的問題,就更加沒有自信,搞砸的問題越來越多,自信心也消失殆盡。最終陷入了一個越來越自我封閉的怪圈,畏懼周圍的一切,就像是蝸牛把身體縮進了殼裡,企圖躲避世界上的一切。

後來在最低谷的時候,突然有一瞬間,大腦中迸發了一個小小的念頭:躲避是沒有用的,這樣被消極情緒控制下去,失敗就會成為我人生的習慣,永無翻身之日。

從那一刻起,我不斷地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制定了合理的作息習慣,改變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始制定健身計劃並強制自己執行,不論是工作還是社交都積極主動地去做,一次做不好就再試一次。一開始執行新計劃,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過去的壞習慣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克服的。開始早睡早起、拒絕沉迷於手機的時候,時不時地也想熬夜玩幾局遊戲;按照健康食譜吃飯的時候,時不時地也會想起高熱食品的誘惑;開始每天都去公園堅持跑步的時候,身體也會抗拒,今天工作太累了,我不想動,就在床上躺一躺可以麼?大腦中積極的思維不斷地被重複,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通過不斷地堅持,終於養成了更好的習慣。

《身心思維》這本書裡有形象的故事,生動的範例,簡單便捷的思維測試和遊戲,通俗易懂的插圖和思維導圖。作者通過不同的形式,讓深奧的知識形象化、複雜的內容直觀化,讓你的閱讀過程變得更愉悅,使學習、記憶和創造的過程更為簡單。

大腦是人類的聖殿,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大腦構造的知識和奧秘,如果你想知道大腦和身體之間有著怎樣的密切聯繫;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於大腦思維的本質和規律,如果你想學會如何使自己的身體與精神都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身心思維》這本書一定會是你最佳的選擇!

END

文/李洪洋,圖片/網絡


點擊上方圖片或文末「閱讀原文」

購買本書

《身心思維》

ISBN:9787122357359

作者:(英)東尼·博贊(Tony Buzan)/著

世界思維導圖理事會編委會/譯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20年10月

✎ 「思維導圖之父」東尼·博贊留給讀者最後的思維訓練寶藏——身心思維技巧,通過大腦與身體的整體訓練,激發體腦雙重潛能,喚醒沉睡於大腦內的驚人力量!

✎ 掌握大腦運作的5條規律、2大主要思維方式、TEFCAS成功法則,合理安排運動、飲食、調整生活作息;

✎ 思維導圖+趣味故事+科學研究+人物軼事+名人名言+精彩圖解+頭腦風暴=《身心思維》!

✎ 圖文結合,高清大幅思維導圖看過癮,四色全彩印刷,更符合中國讀者閱讀體驗的獨特版式設計。

相關焦點

  • 大腦的利用率竟連1%都沒有達到?如何喚醒沉睡的大腦?
    依據電影中的情節設定,機緣巧合使大腦能力開發達到100%的女主Lucy,變成了一臺超級電腦,擁有了穿梭時空等超級能力。✎✎✎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享譽全球的「世界記憶之父」——東尼·博贊博士所著的《身心思維》一書,根據目前已知的科研成果,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人類的大腦是一個沉睡的巨人
  • 大腦開發度達到100%,會產生什麼變化?結果或讓你失望
    目前為止,人類對大腦的開發率只有10%。這個說法的由來:1930年的時候,神經學家運用電刺激大腦,從而研究大腦的活動頻率。得出的結論是,在電的刺激下,大腦只有一小部分產生了相應的反應,其他的則沒有辦法通過電刺激來喚醒。
  • 大腦開發度達到100%,會產生什麼變化?結果或讓你失望
    得出的結論是,在電的刺激下,大腦只有一小部分產生了相應的反應,其他的則沒有辦法通過電刺激來喚醒。最後科學家們把這些區域稱之為靜息皮層,而人們所說的大腦只開發了10%,就是單方面認為這些靜息皮層一直處於沉睡狀態,並沒有被人類全部利用。其實靜息皮層負責的是人類語言和抽象性思維,因此並不能回應電刺激。
  • 愛因斯坦的大腦竟比普通人還小!真的存在大腦利用率這個問題嗎?
    一個叫潘菲爾德的醫生又做了個實驗,用電流去刺激腦部神經,發現大部分地方都沒有反應,大約只有10%的地方有反應。最後有個人總結前人的實驗經驗。出了本書,講的就是人類只開發了10%的大腦,我們需要激發潛能。後來大賣,此後這個說法就測地擴散出去了。
  • 人類大腦的利用率為何只有10%?科學家:被外星人控制了!
    人類大腦的利用率為何只有10%?科學家:被外星人控制了!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幾千年了,人們一直認為人類的出現是通過類人猿的進化而來的。而之前達爾文也提出了物種起源的進化學說,很多人都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但人類究竟是從何而來,科學家給出了新的答案!
  • 《超體》普通人的大腦利用率只有5%,你知道達到100%會發生什麼嗎
    鏡頭一轉,露西被送到了中國臺灣某冰窟,因為反抗被看守一段拳腳,直接打爆了肚子裡的CPH4的包裹,部分CPH4在露西體內擴散並被露西的細胞吸收,而露西也開始變得不一樣,她已經達到了20%的大腦利用率。摩根弗裡曼扮演的教授正在進行演講,他告訴我們說普通動物的大腦只利用了5%,足以讓他們繁衍生息,人類的大腦利用了10%,就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更高的腦力的使用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以支撐細胞的存在,那細胞就不會再繁殖分裂,而是選擇獨立於人體獲得永生,而如果大腦利用率達到20%,人類能更好的控制自我(包括疼痛的感覺)當達到40%,還能控制別人或者其他物體,
  • 喚醒沉睡基因或可治療「天使症候群」
    新華網倫敦12月21日電(記者黃堃)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1日發布研究報告說,對於基因缺陷引起的「天使症候群」,大多數患者體內其實存在一個能幫助治療此病的基因,只是它通常不發揮作用,使用一種現有藥物就可喚醒這個沉睡的基因。
  • 人類的大腦利用率或已達到100%,但為什麼智商有高低之分呢?
    有許多傳言說我們大部分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0%,如果我們能夠提升幾個百分點,就可以和愛因斯坦一樣那麼聰明。愛因斯坦是被現今認為是世界上大腦開發程度最高的人,最聰明的大腦。甚至在他死後,有狂熱的人不顧親屬反對保存了他的大腦進行研究。妄圖在其中找到答案。
  • 「首富作家」江南:「大腦利用率」是偽命題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專訪到江南,來聽聽他在寫作過程中是如何「開腦洞」的呢?  最近的大銀幕,颳起了一股「科幻風」。《銀河護衛隊》、《超體》、《移動迷宮》等引進大片連番上映,不僅讓中國影迷過足了科幻癮,也再次掀起了一場「開腦洞」的大討論。  華西都市報:怎麼樣看待《超體》中涉及到的大腦利用率?
  • ...Devel:科學家成功「喚醒」沉睡中的神經幹細胞 解鎖大腦的再生...
    隨著年齡增長,神經幹細胞就會休眠,當機體需要修復時其很難再次甦醒,儘管能通過利用神經幹細胞來治療機體神經性障礙,但直到最近科學家們才找到了神經幹細胞「沉睡」的機制。,基因表達的起起伏伏或會讓神經幹細胞從睡夢中醒來,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科學家們理解大腦再生的潛力,並開發治療多種神經性疾病的新型療法。
  • 人類大腦的利用率真的只有5%?其它動物和我們一樣嗎?
    運輸途中由於壞人的撞擊導致腹部病毒外協,毒品慢慢深入到他的血液和器官,隨著身體對毒品的吸收,露西的大腦逐漸被開發,從開始控制遠方的電話和電視,到後來的玻璃窗上尋找電話信號,再到自由的穿梭到每一個時期恐龍、遠古、兵器……人類的大腦利用率真的是有5%,沒有100%利用嗎?大腦利用率,這得是起源於1920年,至今也影響著每一個地球人。
  • 喚醒體內沉睡的力量,它的強大超越想像,它一直都在只是需要喚醒
    普通清醒狀態下:他們的平均握力是101磅;催眠狀態下、並被告知他們的身體很虛弱:他們的平均握力只有29磅;催眠狀態下,並被告知他們的身體很強壯,他們的平均握力達到142磅。上面的試驗表明,當受試者在思想裡認定自己有力量之後,他們的力量幾乎增加了50%,積極的想法可以增加人的力量,消極的想法可以削弱人的力量。
  • 《超體》,若我們能增加大腦利用率,世界會不會因此改變
    超體,是一部探討「大腦潛能」的科幻片。該劇講述了女主大腦利用率,從10%不斷升級到100%的進化過程。如果真的如電影中所猜想到的那樣, 人類的大腦利用率提升後,現實中的人類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二階段的女主漸漸變得沒有情感和感覺,只是一個高速且準確的程序化機器一般。到了第三階段,女主的肉體漸漸幻化成像沙子、灰塵一樣的顆粒物,生命的意識體已經不依賴於肉體存在,而開始變得飄渺,此時女主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也比之前提升了好幾個水平。
  • 是什麼限制了大腦?人類大腦僅開發了1%,完全開發會怎麼樣?
    特別是電影《超體》,女主人公意外將自己的大腦利用藥物開發到了100%,要知道我們常人使用自己的大腦能利用到1%左右,開發利用到100% 簡直就是沒有辦法去想像的事情,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也看到了開發100% 之後的人類是有多麼的可怕,大腦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 人類大腦開發僅10%是誤傳,那大腦的利用率是多少呢?
    人類大腦開發僅10%?科學家:大腦開發多少並不重要!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人類大腦的開發率僅有10%,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多用腦,多開發我們的大腦這樣才能潛能無限。很多小夥伴都幻想過將大腦開發到100%,但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是不能將大腦開發到100%的,大腦開發了僅10%也只是誤傳,下邊我們先講一下這個誤傳是如何發生的。精神分析學鼻祖佛洛伊德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冰山理論,顧名思義是將大腦所有的意識比作成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那部分是我們可控的意識,而水面下大部分則是我們的潛意識。
  • 「最強大腦」們組團來杭,測試並喚醒孩子的大腦潛力
    4月20日、21日,陳智強將和最強大腦智能王及腦力奧運形象大使謝超東,組成「腦力夢之隊」,在杭州浙江省科技館舉辦「最強腦商超級記憶法巡迴公開課」。這場全免費的公開課,將讓家長們見證在「最強大腦」腦王們的專業訓練下,自己孩子的大腦潛力是如何被喚醒,並迸發出驚人能量的。
  • 大腦可塑喚醒自然療法的理論基礎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的技術——大腦神經可塑自然的喚醒。 其實神經可塑性也稱為大腦可塑性和神經可塑性,是大腦在整個個體生命中發生變化的能力。舉個簡單例子,一個中風的患者,語言區域全部壞死。如果經過專業的康復師進行康復訓練。
  • 如果大腦開發達到100%,將進入宇宙文明時代,將成為高級文明
    但是反觀恐龍,一直以生食為主,而且一直沒有進行工具的使用,更談不上製造工具了,這就是恐龍與人類的最大的區別。不過,雖然人類的大腦得到了開發,但是人類對於大腦的使用基本是在10%到20%之間,還有80%到90%之間沒有得到利用,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浪費。
  • 如何喚醒孩子沉睡的右腦?家長不妨這樣做
    長期以來,關於左右腦的爭論一直未斷,曾有科學家將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稱為為「文字腦」,主要負責邏輯、語言、書寫、推理等;右腦被稱為「圖像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藝術等。相關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的利用率不到10%,其中右腦的儲存空間是左腦的1000000倍。
  • 人的「第三大腦」--- 間腦
    人類全腦開發的第一個重點,可以說就是喚醒這第三個大腦。  間腦位於大腦中央,一般認為它的作用在於連接整合腦內各部位的工作,並將其轉為意識。  這裡是人類意識與記憶的中樞,如果沒有間腦的存在,記憶就無法進行提取,並提升至意識層面進行加工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