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倫敦12月21日電(記者黃堃)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1日發布研究報告說,對於基因缺陷引起的「天使症候群」,大多數患者體內其實存在一個能幫助治療此病的基因,只是它通常不發揮作用,使用一種現有藥物就可喚醒這個沉睡的基因。
「天使症候群」患者臉上始終帶著笑容,但動作機械,智力低下,同時還有癲癇等症狀。它與一個名為UBE3A的基因密切相關,這個基因會指導合成一種可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的蛋白質,如果基因有缺陷,就會導致大腦發育不正常。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實際上「天使症候群」患者中出問題的只是一個基因,許多患者體內都還有另一個沉睡的正常的等位基因。這是因為每個人會從父母那裡各繼承一個UBE3A基因,但來自父親的這個基因的功能都被抑制了,只有來自母親的基因在發揮作用,如果這個基因出了問題就會患病。
因此,喚醒這個沉睡的基因,讓它能夠指導合成大腦發育所需的正確蛋白質,就能夠治療此病。一種被稱作「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藥物具有此效果,它過去被用於治療癌症。研究人員在篩選大量藥物的時候發現,它還可以喚醒沉睡的那個UBE3A基因。
實驗顯示,實驗鼠在注射這種藥物後,體內沉睡的UBE3A基因重新開始活躍,一次治療可以見效幾個月。研究人員認為,在此基礎上有望開發出治療「天使症候群」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