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蝴蝶「家族」又添4名新成員 目前已發現205種

2020-11-24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9月28日訊 寧波蝴蝶名錄又增加4名新成員。昨天,我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蝴蝶研究專家林海倫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近日,他先後發現了4種罕見的蝴蝶新種類。這四種新發現的蝴蝶分別是眼蝶科的尖尾黛眼蝶和白帶黛眼蝶、蛺蝶科的素飾蛺蝶和弄蝶科的白傘弄蝶。

  林海倫從1989年開始進行寧波蝴蝶種類調查和生態研究。歷經27年,基本弄清了寧波蝴蝶的總體狀況。「近年來平均每年最多只發現一個新種類,今年一下子發現了4種,十分驚喜!」目前,寧波境內已發現的蝴蝶種類共有205種。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每年賞蝶季,自然美景中少不了翩翩起舞的蝴蝶。截至2015年底時,寧波市境內的蝴蝶名錄中共有201個種類。加上新發現的尖尾黛眼蝶、白帶黛眼蝶、素飾蛺蝶和白傘弄蝶4種蝴蝶,目前,寧波已採集到的蝴蝶有11科205種。

  「其中,珍稀蝴蝶有63種,南方遷飛經過的蝴蝶6種。這些蝴蝶中,最大的蝴蝶是金裳鳳蝶,展翅達20釐米,這在寧波比較少見。最小的蝴蝶是酢漿灰蝶,僅1釐米大小,在公園花草叢中到處可以看到這種扇動著藍灰色翅膀的小精靈。」

  最具有觀賞價值的蝴蝶主要分布在鳳蝶科、蛺蝶科、粉蝶科、斑蝶科和灰蝶科這幾大類,其中最珍稀的種類有金裳鳳蝶、寬尾鳳蝶、銀白蛺蝶、橙翅襟粉蝶和愛睞花灰蝶等5種。

  尖尾黛眼蝶

  發現地:餘姚四明山海拔接近1000米高山

  今年6月的一個雨天,林海倫在四明山寧波林場的山脊線附近考察植物時,發現了尖尾黛眼蝶,它整體為淺褐色,比棕褐黛眼蝶顏色略淺。與其它黛眼蝶不相同的是,尖尾黛眼蝶後翅尾突呈長三角形。前翅和後翅邊緣均有棕褐色斑紋,後翅斑紋尤為明顯,並有6個清晰的小圓點狀的眼斑。

  查閱《浙江蝶類志》後,林海倫確定了蝴蝶確實是尖尾黛眼蝶。「野外,尖尾黛眼蝶不容易被找到,因為它不僅在寧波很罕見,浙江範圍內也十分罕見。」

  白帶黛眼蝶

  發現地:寧海一市鎮牛臺村的三門灣海邊

  上個月,林海倫去寧海三門灣海邊考察。在橘園的一片樹葉上發現了一隻灰色的黛眼蝶,它的前翅上各有一條白色帶狀花紋。「這是白帶黛眼蝶,雖然之前有看到過這種蝴蝶,但未進行確認,這次近距離終於確認其身份了。」

  目前,在寧波,黛眼蝶屬蝴蝶為眼蝶科最大的類群。除了新增的白帶黛眼蝶和尖尾黛眼蝶,寧波已發現的黛眼蝶屬蝴蝶有7種。其中,連紋黛眼蝶、曲紋黛眼蝶是較為常見的種類,長紋黛眼蝶是十分罕見的種類。「至此,《浙江蝶類志》記錄的9種黛眼蝶在寧波全部找齊了。」林海倫說。

  白傘弄蝶

  發現地:寧海岔路鎮白溪水庫南岸高山上

  上周末,林海倫在寧海岔路鎮白溪水庫南岸高山考察。「天色漸晚,正準備回家,無意中掃了一眼汽車邊上的枝葉,竟然發現一枚白色條紋的弄蝶倒掛在樹葉下休息。」

  鑑定結果很快出來了,就是一枚白傘弄蝶(又名條紋傘弄蝶),是弄蝶科中個體最大最漂亮的種類。

  白傘弄蝶的長相很有個性,說是蝴蝶,但與常見纖細輕盈的蝴蝶相差甚遠。它腦袋大身體肥,倒是與蛾子有幾分相似。此外,它還將自己打扮得十分「潮」,頭和胸部布滿橙色細毛,渾身上下是黑白條紋,連腹部也是黑白紋的。

  素飾蛺蝶

  發現地:溪口鎮桕坑村的深山中

  中秋節期間,林海倫在溪口鎮桕坑村深山考察,從林子裡飛出一枚深色蝴蝶,輕飄飄地有點像蛾子一樣落在樹葉上。

  「從素飾蛺蝶飛行的方式來看,它與眼蝶科蝴蝶有幾分相似,飛行速度較慢,不像是遠方飛過來的種類,是寧波蝴蝶種類中比較罕見的種類。」

  素飾蛺蝶很不起眼,翅膀正面是黑色的,反面呈棕褐色,除了翅膀邊緣有白色和淺藍色的圓環外,看上去就是一種黑色的蝴蝶。雖然捉到時蝴蝶的翅膀有些破損,但不影響它成為寧波市的新記錄蝶類。

  

相關焦點

  • 寧波蝴蝶「家族」又添4名新成員
    原標題:寧波蝴蝶「家族」又添4名新成員   素飾蛺蝶   發現地:溪口鎮桕坑村的深山中   中秋節期間,林海倫在溪口鎮桕坑村深山考察,從林子裡飛出一枚深色蝴蝶,輕飄飄地有點像蛾子一樣落在樹葉上。
  • 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原標題: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資料圖片) 「重大發現接連不斷,四大新屬種相繼出現,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這是繼諸城出現四大龍王后,諸城恐龍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徐星如是說。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攜研究團隊重要研究人員著名足跡專家邢立達、加拿大籍恐龍專家舒柯文等到山東諸城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恐龍澗、臧家莊、棠棣戈莊、玉皇等化石點進行了細緻研究。
  • 寧波已發現的蝴蝶種類覆蓋11科215種!怎麼區分蝴蝶...
    不過,總有「人」不走尋常路,比如蝴蝶,喜歡乘熱起飛,而且是越熱越狂歡。據不完全統計,寧波目前已發現的蝴蝶種類覆蓋11科215種。其中,蛺蝶科57種,佔全部種類的26%。緊隨其後的是灰蝶科42種,弄蝶科41種。以體型大、樣貌美出名的鳳蝶科僅有25種。和大家分享一些比較簡單的,能夠區分蝴蝶種類的方法。
  • 研究了蝴蝶30年,這個品種還是第一次見!龐大的寧波蝴蝶「家族」,你認識幾種?
    研究寧波的蝴蝶生態資源30年,林海倫在看到未曾見過的蝴蝶時,下意識的反應不是看,而是撲。離斑帶蛺蝶正面,因其翅面的中帶各斑點相互分離而得名。林海倫 攝「確認發現蝴蝶新種類的最直接證據就是採集到蝴蝶的標本。有了標本,不僅便於鑑定,而且方便今後對比研究。」在野外,蝴蝶「亮相」總是很突然,可能等人反應過來,它就已經翩然遠去。
  • 第216種蝴蝶!上過「封面」的大紫蛺蝶首次現身寧波
    它的出現,為寧波的蝴蝶「家族」再添一員「虎將」。至此,寧波蝴蝶「家族」成員達到216種。還值得一提的是,它憑藉華麗、高貴的長相而當選為日本的「國蝶」。大紫蛺蝶現身奉化大堰深山。林海倫 攝大紫蛺蝶被發現那天是6月13日。
  •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暴龍類是非常經典的掠食性恐龍,尤其是晚期暴龍科的成員們,可謂是肉食性恐龍中將殺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典範。曾有人說,「一談起霸王龍類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和死亡聯繫起來」。今年年初發表了一種暴龍科的新成員,更是直接被冠於了「死神」的名號。
  •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現場有關專家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現場考古有關專家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現場考古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現場永靖地區隸屬於蘭州-民和盆地,二十多年來,已發現和命名的恐龍有5屬5種,其中蜥臀類
  • 雲南省勐宋鄉發現藍色蘑菇新品種,「藍瘦香菇」家族添新成員
    「藍瘦香菇」家族添新成員了! 據中新網20日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最近,一度爆紅的「藍瘦香菇」家族又發現了一位新成員,這也是中國團隊首次報導在中國發現這個美麗動人的新種——勐宋粉褶菌。
  • 奉化又現蝴蝶新品種,大紫蛺蝶!這是寧波的第216種蝴蝶
    ,意外遇見罕見的珍稀蝴蝶種類——大紫蛺蝶。這種大紫蛺蝶也成為目前寧波發現的第216種蝴蝶,又一次刷新了寧波蝴蝶品種記錄。「近期是黃帥蛺蝶活動的季節,當時我捕捉到這隻蝴蝶時,以為是一隻黃帥蛺雄蝶,但仔細一看才發現是罕見的蝴蝶種類——大紫蛺蝶。」林海倫介紹說,這隻大紫蛺蝶的雄蝶,品相非常完整,色彩鮮豔奪目,應該是剛羽化不久的個體,同時也是生活在這個原生態山林中的原著「居民」,不可能是從別處遷飛過來的種類。
  • 重慶動物園:雙角犀鳥家族再添新成員
    7月22日,重慶動物園傳來好消息,繼去年首次成功繁殖雙角犀鳥「淘淘」後,今年曆經近6個月的等待,雙角犀鳥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員。重慶動物園的雙角犀鳥。(供圖:周邦靜)雙角犀鳥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因雄性成鳥嘴部有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而得名。在繁殖期間,雙角犀鳥有種特別的生活習性:雌鳥會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糞便混合後堆積在洞口,將洞口封閉縮小,同時雄鳥也會在外面用它的大嘴銜泥,並混合果實、種子和木屑將洞口封閉,僅留一個小孔讓雌鳥嘴端能夠伸出。
  • 深圳野生動物園 禿鸛家族又添新成員
    nbsp語音朗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前,記者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裡的非洲禿鸛家族又新添了兩隻禿鸛寶寶
  • 西藏首次發現燕鳳蝶 高原蝴蝶大家庭再添「新成員」
    中新社拉薩10月27日電 (記者 貢桑拉姆)記者日前從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近日和西藏林芝市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在墨脫縣境內調研時,首次發現燕鳳蝶屬昆蟲的分布,該發現為西藏蝴蝶大家庭再添「新成員」。
  • 第216種蝴蝶!奉化又現蝴蝶新品種
    ——大紫蛺蝶,又一次刷新了寧波蝴蝶的新記錄。「近期是黃帥蛺蝶活動的季節,當時我捕捉到這隻蝴蝶時,以為是一隻黃帥蛺雄蝶,但仔細一看才發現是罕見的稀蝴蝶種類——大紫蛺蝶。」林海倫告訴記者,他在寧波研究觀察蝴蝶已有31年,大紫蛺蝶還是第一次發現,但大紫蛺蝶在我國的東北、河北、山西、河南、陝西、臺灣,日本和朝鮮均有分布,本省的麗水、臨安等地也有分布,但不屬於我國5種蝴蝶保護種類。
  • 斐豹蛺蝶:揚州蝴蝶添新成員(圖)
    盆景園,一種一身「豹紋」的蝴蝶在林中飛翔。經專家辨認,它的大名叫斐豹蛺蝶,是揚州蝴蝶名錄的一個新記錄。至此,揚州有記錄的蝴蝶種類增加到46種。
  • 蘑菇栽培界又添新成員!攀枝花發現「玫紅網柄牛肝菌」
    攀枝花觀察 彭莉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蘑菇栽培界又添新成員!12月24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獲悉,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食用菌項目組日前在攀枝花乾熱河谷區域發現牛肝菌新種——玫紅網柄牛肝菌,這是繼暗褐網柄牛肝菌後,「牛肝菌家族」第二個可以實現人工栽培的新成員。
  • 寧波首次發現「日本國蝶」——大紫蛺蝶
    ——大紫蛺蝶,又一次刷新了寧波蝴蝶的新記錄。這個大紫蛺蝶成為了寧波的第216種蝴蝶。 上周六(6月13日),我在奉化大堰鎮的深山中考察植物和昆蟲資源,天氣十分炎熱,身體一直在冒汗。一天的行程即將結束,我正在往回趕路時,突然驚飛起一枚在地上吸食鹽分的蛺蝶,我本能地抬手揮網過去,蛺蝶落入網中了。
  • 再添新成員!大理南澗無量山發現5個蜘蛛新種
    我國蜘蛛又添新成員!科研人員在大理南澗無量山新發現5個蜘蛛新種。歷時五年,科研團隊對採集到的蜘蛛標本進行了分類研究,目前發現並報導了南澗無量山五個蜘蛛新物種:雲南無量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 黃斑弄蝶現身寧波系甬城發現的第201種蝴蝶
    金報訊(記者賀豔)日前,寧波植物、昆蟲研究專家林海倫在東錢湖福泉山茶場的一處沼澤溼地中發現蝴蝶新種類——黃斑弄蝶。該蝶系寧波市第一次發現,同時也是浙江省的新記錄種類。  林海倫告訴記者,他是在福泉山上考察沼澤植物時,偶然看到有種小蝴蝶棲息在草莖上。當時已是黃昏,光線較暗,蝴蝶棲息在草莖上一動不動,可以近距離拍照。
  • 夏日賞蝶正當時,共賞寧波蛺蝶科蝴蝶風採
    要不是有梅雨帶的壓制,寧波已經被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炙烤模式會立馬上線。 然而,在自然界,氣溫升高意味著各種昆蟲蝴蝶也迎來它們的狂歡季。近日,我在寧波的山野間走動,遇見了許多鄉土蝴蝶種類,將其捕捉後,拍照記錄下它們的標本特徵,便於愛好自然的朋友們來辨認鑑別。
  • 枯葉蛺蝶和美鳳蝶:兩種重量級蝴蝶首現寧波
    它們是大名鼎鼎的枯葉蛺蝶和美鳳蝶,至此寧波境內已經有209種蝴蝶的記錄。 自從1989年7月我大學畢業回寧波工作,就開始了寧波蝴蝶種類和資源的調查工作,至今已持續了整整30個年頭,但遠沒有可以告一個段落的意思,因為蝴蝶的種類仍然在不斷地變化,少數種類發現過一次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主要集中在斑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