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源再次聲稱荷蘭新創公司SoundEnergy發明的熱聲製冷或將取代傳統空調,完全不用電是其最大特點。這顯示,在「不用電空調」的研發上,國內的鉗溫器、國外的熱聲製冷都取得了關鍵性的進展,加上其他一些尚在途中的技術,這些「不用電空調」的研發,都給人類應對能源緊缺、環境汙染帶來了福音。
河南許昌市朱若東先生研究製造了鉗溫器,鉗溫器專利項目通俗理解就是「不用電的空調」——不同於傳統空調的降溫裝置,可以自源不用電,目前已經完成原型機和初步的演示用樣機。鉗溫器可以對不斷聚熱有升溫趨勢的固體、液體目標物進行降溫,鉗制其到人為設定溫度,依靠目標物自身熱能為工作能源,不需要外來電源等。
它的原理是以熱管(超導導熱,導熱能力遠遠優於金屬銅)將正在積聚的熱量快速導出目標物,而導入相變材料(相變材料潛熱狀態的儲熱能力遠遠大於常規材料顯熱狀態的能力,55度杯原理)實現目標物降溫。同步,溫差發電將相變材料的儲熱熱電轉化掉,使相變材料恢復再儲熱能力,反覆再接收熱管導入熱量,直至最終使目標物被鉗制在設定溫度。「快導出、多儲熱、轉化掉」,就是鉗溫器的工作思路。如果用鉗溫器鉗制驕陽下的牆壁溫度,就可以間接控制室內溫度。它突破了傳統空調的原理、結構,用更簡潔的技術手段達到了滿足人為調節環境溫度的空調本質功能。因為與傳統空調根本不同的技術路徑,它結構簡單,成本經濟,應用場景廣泛,不耗電還產生電,也根除了傳統空調的風吹和噪音,是真正意義上的「不用電空調」。
熱聲製冷和鉗溫器的原理根本不同,熱聲製冷是將熱能轉化為聲波能擴散到空氣中,達到降溫的目的。熱聲製冷不需要電力,空調部件是便宜的金屬,因此總體消耗並不像目前廣泛使用的空調那麼昂貴。該製冷系統是Sond Energy的THEAC熱聲冷卻系統。該系統不需要電力,也不需要製冷劑和昂貴的金屬材料。它改變了以前的空調生產理念,這是非常新穎的。
那麼這個製冷系統需要什麼?僅使用氬氣作為製冷材料,氬氣是對人體無害的氣體。它的工作原理使用原始熱量來產生冷量,簡單地說,該系統可以改變熱能產生聲波,將空氣中的熱量散布到空氣中,達到降溫效果,製冷面積大效果很好。
鉗溫器和熱聲製冷只是通俗表達了「不用電」是它們的最大優點,其實作為顛覆技術,它們一舉擺脫了傳統空調的諸多缺陷,如汙染環境、「空調病」等,常見引起「空調病」的風吹問題,就是傳統空調技術的通風環節造成的,這一缺陷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已經影響到人們工作生活質量,更加凸顯了「不用電空調」的現實意義。
鉗溫器和熱聲製冷的重要價值更在於突破了格力的「空調不可能不用電」的錯誤認知,向社會技術力量傳遞了「空調可以不用電」信號。雖然它們有著各自的缺陷,如鉗溫器的效率、熱聲製冷的噪聲,但是它們各自都是完善的技術框架,這些問題在後續的工藝技術支撐下,是可期被解決的。
「不用電空調」要從誕生到成長有好的氛圍、空間,有必要對國內空調科技企業的言行舉止有理性的判斷,像格力這樣擁有巨大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空調大咖,他們認為「空調不可能不用電」,這種看法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公眾對此的認知,例如不久前格力光伏空調的獲獎,如果其被誤讀,將會對「不用電空調」起到阻礙作用。
1、光伏空調是格力對「不用電空調」的嘗試,雖然他們最終為市場奉獻出「不用電費的空調」,即光伏空調,但它只不過是傳統空調的升級版,從技術上講,格力沒有實現「不用電空調」。格力攻克不了「不用電空調」,不能說其他技術力量也攻克不了。
2、鉗溫器、熱聲製冷作為「不用電空調」,它們和光伏空調等傳統空調處於技術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它們還處於弱小的成長期,大眾認知、產品轉化還有崎嶇的路途,但它們代表著未來的技術和市場;傳統空調雖然是領騷消費,但它終究是落後的技術,處於衰退期。
格力做為空調行業的引領者,不但應勇做現有的競爭秩序維護者,更要正確看清未來,與鉗溫器、熱聲製冷一起重新審視「不用電空調」,著眼社會,引領空調行業共同開拓技術和市場的新藍海。